“进京?”洛老太太眼中露出些许向往,随即又笑道,“京城啊,我都有十多年没去过了。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模样了?对了,东大街那家最有名的烤鸭铺子,生意还是那么红火吗?”
提到熟悉的美食,沈兮梦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杏眼也亮了起来:“红火着呢!去年他家还把旁边的铺子也盘了下来,专门开了个分号卖鸭汤,那汤熬得又浓又白,鲜香无比,配上刚出炉的薄饼,味道真是好极了!”
洛老太太看着她提到吃食时眉眼飞扬、神采奕奕的模样,那份发自内心的欢喜不似作伪,倒是难得地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当下便吩咐厨房:“晚上多做几个拿手的菜,让梦丫头也尝尝咱们安阳的地道风味!”
接连几日的相处,洛老太太渐渐觉得沈兮梦乖巧懂事,心思纯净,不似传言中那般不堪,那份喜欢便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看着沈兮梦如花似玉的年纪,又和离归家,老太太便不由得操心起她的终身大事。
她想着在洛家族里挑几个稳妥可靠、前程不错的青年才俊,若能促成姻缘,既全了故人之情,又能将沈兮梦以及她背后的洛奕阳更紧密地留在洛家。
她挑来挑去看中了一个叫洛心阳的后生,是她小叔子的嫡次孙,算是洛九曦的堂弟。
洛心阳今年刚满十九,比沈兮梦大一岁,生的眉清目秀,举止斯文,性格温顺,正在用心攻读,准备参加下一科的科举,在族中风评甚好。
洛老太太特意请了洛心阳和他母亲过府叙话,也让冯氏和沈兮梦作陪。
沈兮梦起初只当是寻常的家族走动,认识一下重要亲戚,便以晚辈之礼,态度温和端庄地与洛心阳母子交谈,落落大方,进退有度。
洛心阳的母亲看着沈兮梦举止得体,容貌清丽,又是定远侯府的嫡长女,心中十分满意。
洛心阳更是被沈兮梦的外貌和谈吐气度吸引,目光频频落在她身上,带着少年人不易察觉的倾慕。
聊了一会儿,洛老太太便笑着对洛心阳道:“心阳啊,园子里的菊花这几日开得正好,你陪着梦丫头去转转,赏赏花,说说话,年轻人别总陪我们这些老婆子闷着。”
洛心阳闻言,脸上立刻飞起两片红晕,有些局促又期待地看向沈兮梦。
沈兮梦此时才猛地意识到不对劲!
这哪里是寻常的家族见面?老太太这分明是在……做媒牵线!
她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能强笑着应下。
在花园里,洛心阳努力找着话题,从诗词歌赋聊到安阳风土人情,语气温和,处处透着体贴和照顾。
沈兮梦心中叫苦不迭,只能客客气气地应和着,尽量保持距离,匆匆逛了小半圈便借口有些乏了,回到了前厅。
然而,洛心阳母子的态度却愈发明显。
次日,洛心阳便亲自登门,以秋高气爽为由,邀请沈兮梦去城外有名的镜湖游玩。
洛老太太不仅满口答应,还特意拿出一套自己年轻时戴过的、成色极好的赤金镶粉钻头面,塞给沈兮梦,笑眯眯地嘱咐:“好孩子,出去玩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别辜负了这好时光。”
沈兮梦看着那套华丽贵重的头面,只觉得烫手无比。
她无法拒绝老太太的安排,只得硬着头皮,在紫玉的巧手下盛装打扮,随洛心阳去了镜湖。
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洛心阳租了一条精致的画舫,备好了茶点,一路上对沈兮梦更是呵护备至,眼神里的情意几乎要溢出来。
沈兮梦如坐针毡,心中焦急万分。
她既怕继续下去会让洛心阳误会更深,更怕自己在老太太眼皮子底下,不敢对明远表现出太多关注而露出马脚——每次看到奶娘抱着明远从廊下走过,她都要极力克制住冲过去抱抱儿子的冲动。
游湖归来,沈兮梦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提心吊胆、身不由己的日子。
她深知,再留下去,不仅会伤害无辜的洛心阳,更可能暴露自己和明远的秘密。当晚,她便寻了个机会,私下找到冯氏,语气恳切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大嫂,我想早日便启程去药王谷。一来,许久未见母亲,甚是想念,也该去探望了;二来,老太太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心阳公子前程似锦,我这般身份,实在不敢耽误人家。还是早些离开为好。”
冯氏看着她眼中隐藏的焦虑和无奈,心中了然,也明白她的顾虑。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委屈你了。我这就去跟你大哥说,安排一下,过两日就送你启程。”
洛心阳的母亲王氏在得了儿子和自家婆母闵氏的首肯以后,兴冲冲地来找洛老太太,“我们家对兮梦很满意,想要把事情定下来。您看看我们找谁去与沈家说项为好?”
洛老太太啜了口茶,婉转的跟王氏说了沈兮梦在京城与穆家曾有婚约之事,也说了并未曾圆房。
王氏听了,脸色登时就变了。
她强压下心里的不快,态度还算恭敬的跟洛老太太说道:“您老也知道,在我们二房,儿孙的婚事向来都是我婆母做主,此事侄媳还要回去跟自家婆母说明,才能给您老回话。”
洛老太太知道王氏这是嫌弃沈兮梦和离的身份,便隐晦的提到了沈兮梦的舅舅洛奕阳现在掌管着洛家经营大权,“洛三爷跟咱们洛家可是拐了好几道弯的宗亲,听闻洛三爷对沈兮梦如同自家亲生女儿一般疼爱,若是娶了沈兮梦,可就相当于跟洛奕阳绑在了一起。”
王氏自然知道洛三爷洛奕阳的能耐,可是一想自己的亲儿子要娶一个下堂妇,她这心里就跟吃了只苍蝇似的难受。
“侄媳瞧着兮梦极好,只是这件事情若是不与婆婆禀明,怕婆婆会以为侄媳不敬,而恼了侄媳……”
“既然如此,那你就回去商量吧。”洛老太太让贴身的嬷嬷送王氏。
王氏回去跟婆婆闵氏学了洛老太太的话,闵氏当时就大怒,摔了手里的茶盏,冷声道:“一个和离妇竟然还妄想嫁给阳哥当正妻,她可真敢痴心妄想!”
提到熟悉的美食,沈兮梦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杏眼也亮了起来:“红火着呢!去年他家还把旁边的铺子也盘了下来,专门开了个分号卖鸭汤,那汤熬得又浓又白,鲜香无比,配上刚出炉的薄饼,味道真是好极了!”
洛老太太看着她提到吃食时眉眼飞扬、神采奕奕的模样,那份发自内心的欢喜不似作伪,倒是难得地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当下便吩咐厨房:“晚上多做几个拿手的菜,让梦丫头也尝尝咱们安阳的地道风味!”
接连几日的相处,洛老太太渐渐觉得沈兮梦乖巧懂事,心思纯净,不似传言中那般不堪,那份喜欢便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看着沈兮梦如花似玉的年纪,又和离归家,老太太便不由得操心起她的终身大事。
她想着在洛家族里挑几个稳妥可靠、前程不错的青年才俊,若能促成姻缘,既全了故人之情,又能将沈兮梦以及她背后的洛奕阳更紧密地留在洛家。
她挑来挑去看中了一个叫洛心阳的后生,是她小叔子的嫡次孙,算是洛九曦的堂弟。
洛心阳今年刚满十九,比沈兮梦大一岁,生的眉清目秀,举止斯文,性格温顺,正在用心攻读,准备参加下一科的科举,在族中风评甚好。
洛老太太特意请了洛心阳和他母亲过府叙话,也让冯氏和沈兮梦作陪。
沈兮梦起初只当是寻常的家族走动,认识一下重要亲戚,便以晚辈之礼,态度温和端庄地与洛心阳母子交谈,落落大方,进退有度。
洛心阳的母亲看着沈兮梦举止得体,容貌清丽,又是定远侯府的嫡长女,心中十分满意。
洛心阳更是被沈兮梦的外貌和谈吐气度吸引,目光频频落在她身上,带着少年人不易察觉的倾慕。
聊了一会儿,洛老太太便笑着对洛心阳道:“心阳啊,园子里的菊花这几日开得正好,你陪着梦丫头去转转,赏赏花,说说话,年轻人别总陪我们这些老婆子闷着。”
洛心阳闻言,脸上立刻飞起两片红晕,有些局促又期待地看向沈兮梦。
沈兮梦此时才猛地意识到不对劲!
这哪里是寻常的家族见面?老太太这分明是在……做媒牵线!
她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能强笑着应下。
在花园里,洛心阳努力找着话题,从诗词歌赋聊到安阳风土人情,语气温和,处处透着体贴和照顾。
沈兮梦心中叫苦不迭,只能客客气气地应和着,尽量保持距离,匆匆逛了小半圈便借口有些乏了,回到了前厅。
然而,洛心阳母子的态度却愈发明显。
次日,洛心阳便亲自登门,以秋高气爽为由,邀请沈兮梦去城外有名的镜湖游玩。
洛老太太不仅满口答应,还特意拿出一套自己年轻时戴过的、成色极好的赤金镶粉钻头面,塞给沈兮梦,笑眯眯地嘱咐:“好孩子,出去玩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别辜负了这好时光。”
沈兮梦看着那套华丽贵重的头面,只觉得烫手无比。
她无法拒绝老太太的安排,只得硬着头皮,在紫玉的巧手下盛装打扮,随洛心阳去了镜湖。
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洛心阳租了一条精致的画舫,备好了茶点,一路上对沈兮梦更是呵护备至,眼神里的情意几乎要溢出来。
沈兮梦如坐针毡,心中焦急万分。
她既怕继续下去会让洛心阳误会更深,更怕自己在老太太眼皮子底下,不敢对明远表现出太多关注而露出马脚——每次看到奶娘抱着明远从廊下走过,她都要极力克制住冲过去抱抱儿子的冲动。
游湖归来,沈兮梦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提心吊胆、身不由己的日子。
她深知,再留下去,不仅会伤害无辜的洛心阳,更可能暴露自己和明远的秘密。当晚,她便寻了个机会,私下找到冯氏,语气恳切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大嫂,我想早日便启程去药王谷。一来,许久未见母亲,甚是想念,也该去探望了;二来,老太太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心阳公子前程似锦,我这般身份,实在不敢耽误人家。还是早些离开为好。”
冯氏看着她眼中隐藏的焦虑和无奈,心中了然,也明白她的顾虑。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委屈你了。我这就去跟你大哥说,安排一下,过两日就送你启程。”
洛心阳的母亲王氏在得了儿子和自家婆母闵氏的首肯以后,兴冲冲地来找洛老太太,“我们家对兮梦很满意,想要把事情定下来。您看看我们找谁去与沈家说项为好?”
洛老太太啜了口茶,婉转的跟王氏说了沈兮梦在京城与穆家曾有婚约之事,也说了并未曾圆房。
王氏听了,脸色登时就变了。
她强压下心里的不快,态度还算恭敬的跟洛老太太说道:“您老也知道,在我们二房,儿孙的婚事向来都是我婆母做主,此事侄媳还要回去跟自家婆母说明,才能给您老回话。”
洛老太太知道王氏这是嫌弃沈兮梦和离的身份,便隐晦的提到了沈兮梦的舅舅洛奕阳现在掌管着洛家经营大权,“洛三爷跟咱们洛家可是拐了好几道弯的宗亲,听闻洛三爷对沈兮梦如同自家亲生女儿一般疼爱,若是娶了沈兮梦,可就相当于跟洛奕阳绑在了一起。”
王氏自然知道洛三爷洛奕阳的能耐,可是一想自己的亲儿子要娶一个下堂妇,她这心里就跟吃了只苍蝇似的难受。
“侄媳瞧着兮梦极好,只是这件事情若是不与婆婆禀明,怕婆婆会以为侄媳不敬,而恼了侄媳……”
“既然如此,那你就回去商量吧。”洛老太太让贴身的嬷嬷送王氏。
王氏回去跟婆婆闵氏学了洛老太太的话,闵氏当时就大怒,摔了手里的茶盏,冷声道:“一个和离妇竟然还妄想嫁给阳哥当正妻,她可真敢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