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小酒楼大酒楼-《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虽说脱下【小兵张嘎】这层马甲,过程经历了一夜的“阵痛”。

  但好在,勉强也算是真相大白了。

  两世为人,周屿“唯一”对林望舒撒过的谎,终于不用再继续圆下去。

  第二天一觉醒来,

  周屿刚睁眼,就看到手机屏幕上林望舒半夜发来的短信和 qq消息——要求立刻清除先前与她所有的聊天记录!

  老小子盯着屏幕,愣了两秒,随后失笑出声。

  但也立刻翻身起床,打开电脑,动作麻利:

  先是把所有消息记录完整备份了一份,妥妥地存好。

  然后再把手机上的、电脑里的,全部清得干干净净。

  紧接着,还贴心地截图发给林望舒,外加一段录屏操作全过程,郑重其事:【已清空,请查收。】

  要求是这么要求周屿的,但其实林望舒那边自己都没有删,特别是知道那就是周屿之后,她也舍不得删了。

  ——清冷少女的日常双标罢了。

  做完这一切,周屿瞥了眼时间,还挺早。

  兴许是高三这一年养成的生物钟太稳了,哪怕睡得再晚、再少,第二天依旧能准点醒来。

  他换了身衣服,随意洗漱了下,便慢悠悠地朝着小酒楼晃去。

  掐指一算,应该还能赶上家里的早饭,顺便帮老妈干点活。

  街道上的晨意正浓。

  空气里带着一丝潮湿的热气。

  环卫工人推着车缓缓走过,扫帚在青石板路上摩擦出“沙沙”的声响。

  电动车呼啸而过,带起一阵风,把地上的纸片卷起又落下。

  还有三三两两晨练的老人,举着胳膊、扭着腰,边走边闲聊。

  临安夏季的早晨,总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这是一座环山的城市,即便是在最热闹的中心,抬头也能望见远处层峦叠嶂。

  此刻,山峦正笼着一层淡淡的薄雾,灰白的雾气与初升的阳光交织,仿佛给大山披了一层轻纱。

  运河水面氤氲着浅浅的水汽,被晨风一吹,漾开来,与两岸的垂柳轻轻交汇。

  街边的梧桐叶还挂着夜里的露水,偶尔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痕迹。

  蝉声已经迫不及待,在树冠间断断续续地响着,像是在提醒人们:炎热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青草味、河水的清腥气、晨曦下淡淡的烟火气息混杂在一起,

  交织成一幅只属于江南的画卷。

  周屿走在街头,心里不禁感慨——

  这种寻常的烟火气,会比远方的雪山更让人心安,更让人觉得平静。

  上辈子去了外地读大学之后,他便很少再回家。

  不是不想,而是太多事情缠身,生活总是无声地,把一个游子推向越来越远的地方。

  就像他特别喜欢的那首歌《爱在西元前》里副歌唱的那句——“我感觉很疲惫,离故乡还是很远,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边。”

  年少时听,只当旋律悠扬;可长大后,每次听到这句,他都会心口一紧,觉得真是唱进了心坎里。

  想着想着,小酒楼已近在眼前。

  这一年下来,临安市已经冒出了不少模仿“周师傅”肉松小贝的店。

  可毕竟那方子,是后世无数人沉淀总结的结晶,别人再怎么学,也只能学个形,学不来那份神。

  论口味,大家心里还是只认晓英酒楼出品。

  所以,即便如今模仿者层出不穷,晓英酒楼每天一到点,依旧是大排长龙。

  周屿甚至在寒假的时候,就抽空帮忙给注册了商标,还找设计师做了专门的包装,整得像模像样。

  小酒楼最近更是把左右两家经营不善的门店一并盘了下来。

  不过还在翻新装修中。

  等新盘的店面搞好,前前后后加起来,光是面积就去年的三倍之多了。同时也在陆陆续续开始招新的人手。

  眼下的晓英酒楼,早已不是当初那间小作坊了,而是逐渐成了真正颇具规模的“大酒楼”。

  但这次的扩张并不是为了扩大“肉松小贝”销路。

  而是在这一年的引流之下,客源越来越多,穆桂英也争气又勤快,做菜用心,味道扎实。

  久而久之,小酒楼的生意还真就越来越好了,蒸蒸日上。

  甚至到现在,晓英酒楼已经成了半个“网红店”,在临安市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名气完全不输它的招牌肉松小贝。

  一年前,周屿重生第一天的理想之一:盘活小酒楼。也算是实现并安稳落地了。

  毕竟,不管是周屿,还是穆桂英,都不是专门从事烘焙行业的人。

  手艺和创意固然能撑起一个招牌,但想要真正长久发展,终究要落到餐饮管理和经营上。

  周屿很快就要去外地上大学,自身的事情已经够忙,根本抽不出太多精力。

  因此,小酒楼的未来,并不能指望他来操心。

  真正能让这家餐馆持续经营下去的,是穆桂英。

  这不仅仅是一份生意,更是她的人生理想。

  对她而言,把这家小酒楼好好经营,就是最踏实、最长远的归宿。

  眼下。

  还未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

  红茶的清苦与八角桂皮的辛香交织在一起,带着热气扑面而来。

  周屿伸手推开门。

  “吱呀”一声,门板刚开到一半,

  只见穆桂英正好端着满满当当的一盆茶叶蛋出来,

  热气氤氲,蛋壳缝隙里渗出的茶香与卤味混合。

  她脚步稳健,手里那盆分量不轻,却端得四平八稳。

  抬头瞧见周屿进来,立刻笑了起来:“来来来,尝尝我新做的这锅茶叶蛋。也是你桂阿姨教的方子。”

  周屿接过一颗茶叶蛋,蛋壳还冒着热气,指尖烫得他下意识吹了口气。

  剥开后,淡淡的茶香与卤味一齐溢出来,他咬了一口,只觉入味又香,忍不住点头。

  穆桂英见状,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好吃吧?要是觉得行,等你出发去川藏线的时候,妈给你煮一锅带上路。你和罗京两个人,随便吃。茶叶蛋放个一两天没事,路上正好补补营养。”

  周屿抬眼,望着穆桂英被热气得微微泛红的脸,手里那枚热乎乎的茶叶蛋有点格外烫手。

  片刻沉默后,他轻轻放下蛋壳,认真开口:“老妈,我……不去川藏线了。”

  穆桂英手里的盆子微微一顿,眼睛都瞪大了几分“什么?”

  周屿神色笃定,语气却温和:“我想好了,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