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些误会-《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周日,如期而至。

  晓英酒楼,厨房内。

  半上午。

  老两口和阿娟已经开始准备今天要出售的肉松小贝了。

  每天从下午2点开始发售,然后每隔两个小时发售一批次,一直卖到晚上8点。

  老周和阿娟在一旁敲着、打着鸡蛋。

  穆桂英则搅拌着面粉,一边神神秘秘道:“今天.....小屿让我下午留6个单独装好。”

  “哦。”老周应了一声。

  “我就问他,是要留着自己吃吗?他说,是有同学找他预定。”穆桂英道。

  “哦。”老周道:“咱们不是不做预订吗?”

  “是吧!”穆桂英双眼一亮:“你也发现了!”

  “啊?发现什么?”老周不解。

  “要是真给同学做预订,肯定也不止6个啊!”穆桂英又眨了眨眼:“你说说,为什么呢?”

  “不是。你说话就说话,能别拐弯抹角,还带反问的?”老周无语。

  “你说你怎么就这么木?”穆桂英的音调瞬间高了几个度,“当年,不是我嫁给你,你是不是要到40岁都讨不上老婆!”

  “你到底要说什么?一大早又要和我来事是吧?”老周一脸莫名其妙。

  事实上,老周年轻的时候其实条件是不错的。

  长得不差,是比较有书生气的那种,气质儒雅。

  而且又是个实打实的读书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早年,来介绍的人确实不少。

  可老周的性格,多少有点孤傲,对待男女之情又木讷。

  最重要的是,他眼光高。

  这两点上和周屿,几乎完全一样。

  直到30岁那年。

  遇到了小他7岁,过分美丽,又有个性的穆桂英。

  他才铁树开花。

  有时候,缘分真的妙不可言。

  眼下。

  “儿子以前这方面就是随你,一样木。”穆桂英一字一顿的谴责道,“小学和初中时候,小姑娘往他书包塞情书呢。”

  “信封口,还贴了个小爱心哟。”

  “结果,他直接把情书忘在书包里。拆都没拆!”

  “还是我暑假给他洗书包的时候发现的。”

  “不是,你怎么能偷看人隐私!”老周愤愤不平,“你这个女人,不要太过分了!”

  穆桂英直接无视,继续道:“不过那是以前了。现在,我的儿子长大了。”

  她的语气,开始变得欣慰。

  “知道给小姑娘送小蛋糕了。这不,待会儿下午来的,肯定是个女同学。”

  “啊?”老周撇了撇嘴角,“他自己和你说的吗?”

  “没有啊。”穆桂英扬了扬下巴,“我猜的,八九不离十。”

  “.........”

  老周没说话,默默多敲了几个鸡蛋。

  挺无语的。

  但也不知道怎么反驳。

  没过一会儿。

  穆桂英又嚷嚷着,要出去买个漂亮的纸盒子装,还得配个礼品袋。

  早恋不早恋的,另当别论。

  至少在这个问题上,穆女士认为自己一定不能掉半点链子。

  另一头。

  周屿也没在睡懒觉。

  而是起床去剪头发了。

  这个年代流行的发型,多少刘海有点厚重。

  总感觉随时要挡住眼睛。

  但现在大家就喜欢这种。

  其实早就想剪了。

  就是每天太忙了,一直忙着写代码。

  好在,今天已经完成差不多了。

  最重要的是。

  今天还有一场饭局——晚上要和林望舒去吃饭。

  这还是这辈子第一回。

  四舍五入,怎么不算第一次约会呢?

  还是得收拾收拾。

  到了理发店,周屿坐下,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想要的发型。

  只好对着镜子比划两下:“反正就是……这儿,还有这儿,都给我剪短一点。”

  tony是个很有追求的tony,

  嘴里“嗯嗯”应着,剪刀飞舞的同时,还忍不住夹带点私活。

  于是阴差阳错地——

  他竟剪出了后世流行的那种美式前刺的感觉。

  碎发利落,轮廓清晰,

  镜子里的少年,眉眼清爽,带着点锋利感,

  却又不像从前那样沉闷了。

  精神多了。

  挺好。

  剪完头发,周屿又顺路给自己买了一件短袖。

  虽然九月份了,但是江南的九月,依旧算盛夏。

  不是说他没短袖穿,

  可那几件衣服上的英文和图案……说实话,实在下不去手。

  一件印着硕大的:Suck my dick。

  另一件更绝,写着:Nobody knows I am a gay。

  妈的,这谁买的?有病吧!

  以前年纪小,压根没注意这些英文到底写了啥。

  回头一看,一个比一个离谱,

  别说穿出门,光是翻出来都觉得社死。

  剩下的几件,要么图案花里胡哨,要么配色土得像“精神小伙野战队”。

  反正,怎么都不符合周屿如今十五年后的审美了。

  钱包也不算鼓,

  他只买了一件合身的纯白色短袖。

  照了照镜子。

  配上原本那条淡蓝色牛仔裤,

  整个人看着,至少清清爽爽,很是阳光。

  ....

  下午。

  西川路衔接的主干道上。

  一辆黑色的劳斯莱斯幻影被堵在车流中央,车身锃亮,窗户紧闭。

  像个不合时宜的贵族,硬生生卡在这条老旧街巷里。

  格外扎眼。

  “今天这么堵吗?”

  十分钟了,一动不动的。

  林望舒坐在后座,终于耐不住,将车窗打开一半,探头往外看。

  街边店面斑驳,墙皮脱落,地砖破碎,路边还有晾着床单的阳台。

  可这条巷子尽头的拐角,竟然像装了个吸铁石似的,把所有人都吸了过去。

  驾驶席上的司机王叔也不禁嘀咕了一句:“奇怪了……这地方,虽然在市中心边儿上,但平时车可不多。”

  他扒了扒方向盘,歪头往前望了望:“今天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多人?”

  又看了一眼路边的队伍:“也不知道这些人,在排什么?”

  话音刚落,空气里忽然飘来一阵香味。

  咸中带甜,热气中裹着蛋香肉松,像是某种刚出炉的点心。

  王叔不由自主地吸了吸鼻子。

  什么这么香?

  真是怪馋人的嘞。

  迷糊间。

  “王叔,这路况待会儿也不好停车。”林望舒说道,“我先下车吧。”

  “待会儿要是动了,你就先开走。”

  “我打电话给你,你再来接我。”

  说罢。

  她便打开门下了车。

  与此同时,晓英酒楼门口。

  虽然距离今天的第一批发售,还有一个多小时。

  但已然开始大排长龙。

  人声鼎沸,水泄不通。

  整条街也弥漫香气。

  即便是头一次路过的人,也难免被香气牵了魂,忍不住放慢脚步,探头张望。

  队伍里,有老有少,有白领也有学生。

  其中,也不乏一些穿着临安中学校服的学生。

  一眼望去,队伍的末尾,这些人已经有一句没一句的聊起来了。

  “哟,大姐今天又来了啊?”一个穿着灰t的中年男人笑着打招呼,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杯。

  “你不也一样!”那大姐戴着遮阳帽,甩了甩手里的蒲扇,“连着三天了,你每天都排我前头,我都记住你后脑勺了。”

  “没办法啊。”男人苦笑,“我家那丫头,非闹着要吃。不吃这个,连晚饭都不动筷。”

  “我们家更过分!”另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妈妈也插了句,“我儿子说了,买不到就不写作业。还嫌我上次买的太少,没吃够。”

  “哎,现在的小孩,嘴可真刁!”大姐感慨。

  “也怪不得他们挑。”一位年纪大的爷爷开了口,声音不大,却让前面几人都安静了些,“这味儿啊,真是绝了。我家老太婆吃了一口,第二天一早就吵着要我来排队。”

  “别说孩子了,我老公都说没吃着心里不踏实。”年轻妈妈乐了,“他还试图骑车转遍了整个临安,结果哪儿都找不着。”

  “别说找到一模一样的了,能闻着像的都没有。”灰t男人接了一句。

  “是啊是啊!”大姐连连点头,“所以啊,还是得乖乖来这排队!”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哄笑一堂。

  正说笑着呢。

  “你好,请问下,这里是排队取肉松小贝吗?”

  循声望去。

  众人皆是一愣。

  戴眼镜的年轻妈妈率先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漂亮的小女孩!

  林望舒伸着她那白皙的脖颈,有些疑惑的张望着。

  心想,取个预定都能排这么长的队伍?

  可眼下,店里的员工好像都在厨房里忙活。

  最重要的是,打周屿的电话根本没人接。

  而周屿呢?

  此刻,他正在厨房里研发着新品——手打柠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