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秦教授开课啦-《我站在导演巅峰》

  揭牌活动结束后,电影频道的记者和其他嘉宾纷纷离开。

  秦淮并没有,他被王瑞叫到了办公室,商量讲课的内容。

  秦淮接受了北电特聘教授的聘书,自然不是只做做样子,而是真的要在北电给导演系学生讲课的。

  由于只是特聘教授,加上秦淮本身工作繁忙,不可能按时来上课,所以课程就以讲座的形式展开。

  而不是开设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不设学分,学生来不来听全靠自觉。

  大学里很多讲座,确实需要靠强制安排才能坐满,就算被要求到场也往往不会认真听,而是玩手机。

  但秦淮相信,自己这点吸引力还是有的。

  “秦淮,学校特意邀请你来当特聘教授,主要是想让你给导演系的学生传授一些实际经验,咱们导演系的老师理论知识功底很扎实,实际操作起来就远不如你了,这对于导演系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

  王瑞郑重的说道。

  秦淮点了点头,王瑞说的是实话。

  导演系的一些老师并不是只教书,也会拍电影的,只是基本上都过于追求所谓的艺术,在票房上往往扑街。

  甚至就算在艺术上,最近这十多年来也没有取得什么的成绩,远远不如谢飞,郑洞天,田状状这一批老教授。

  比如北电表演学院院长张辉教授拍了部电影《一纸婚约》,在今年6月8号全国上映。

  结果恶评如潮,豆瓣3.2分,猫眼6.4分,淘票票6.9分,最终票房75万。

  没看错,最终票房是75万。

  而这部电影的主演阵容,包括北电年轻一代知名的张亿山、杨梓、关小彤都有出演。

  还有金鹰视后刘佳、金鸡影后娜仁花、金鸡影帝赵君,以及话剧大拿王劲松这样的咖位。

  只不过,这些北电知名校友全都是配角,绝对主角是刘熙阳。

  刘熙阳何许人也?

  张辉的小娇妻,也就比他小了24岁而已。

  就算张辉是表演系的,不是导演系,导演上烂还多少能找点理由狡辩。

  但在电影里演员们的表演,也各自贡献出了他们演绎生涯中最烂,或者最烂之一。

  “所以,我希望你的讲座更多的涉及一些导演实际拍摄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内容。”

  王瑞提出自己的意见。

  “王主任,我也是这么想的。”秦淮笑着点了点头。

  在学生时代,秦淮也听过很多导演,甚至是世界级导演来北电的讲座,最感兴趣的当然也是那些实际拍摄中的事情,而不是干巴巴的什么理论。

  “那我就放心了,今年也就是时间晚了,明年肯定很多立志报考导演系的学生,会为了你选择北电。”

  王瑞笑道。

  秦淮和北电的合同一次性签了三年,也就是接下来三年秦淮都是北电的特聘教授。

  三年后看合作情况如何,如果效果好的话,可能还会继续续聘。

  而秦淮享受的待遇,和本校教授相同,只不过秦淮不差钱,就顺势把特聘教授的薪水捐给了他之前设立的怀梦奖学金,用来资助导演系优秀学生。

  在秦淮和王瑞商谈时,北电的新媒体小编就在官方微博和公众号上,公布了北电和怀梦影业联合成立电影工业化实验室,以及北电聘请秦淮成为特聘教授的事情。

  秦淮现在自带庞大的流量,瞬间这个新闻就被众多娱乐媒体和营销号转发。

  “啥?秦淮竟然成了北电的特聘教授?”

  “秦导牛皮,毕业没几年就当上了母校的特聘教授。”

  “秦淮一个本科生,有资格当特聘教授?”

  “是啊,不说要求博士,至少也得是个硕士吧,很明显北电是因为秦淮的名气大。”

  “以秦淮的水平,去导演系当个特聘教授绰绰有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秦导的电影可是拿到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更别说国内的金鸡奖之类的,水平比起艺校里那些混子教授强多了,比如让小自己24岁的娇妻当女主角那位。”

  “明星去大学里当特聘教授其实在国内外都很常见,国内的成龙大哥,他是民航飞行学院荣誉教授和北大客座教授,李桉是复大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外的安吉丽娜-朱莉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客座教授,甚至连闰土都是魔都大学电影学院的客座教授,奖项票房都在手的秦淮当个北电特聘教授有何不可。”

  “太幸运了,我今年刚好考上北电的文学系,没想到就遇到淮哥来导演系当客座教授,到时候一定要去旁听淮哥的课。”

  “我准备考中戏导演系的,现在改主意了,决定明年报考北电的导演系。”

  在无数网友的热烈讨论下,#秦淮出任北电特聘教授#的话题,很快就冲进了热搜榜前十五。

  ……

  和王瑞聊完,秦淮离开了他的办公室。

  没多久,秦淮的手机就不断震动了起来,有新消息提示。

  杨超月:“老板,你成了北电教授?”

  宋组儿:“秦教授,以后多多关照哟,嘻嘻。”

  古丽那扎:“哇塞,你也太厉害了吧,北电教授耶。”

  杨蜜:“羡慕,现在都混成了北电教授了。”

  吴晶:“牛皮(大拇指)”……

  看到这些留言,秦淮笑了笑,心中也有些小小的得意。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后,就是自我实现需求,也是最高一级的需求。

  现在的秦淮,前几个需求都已经实现,就剩下自我实现需求。

  而特聘教授,显然也很对秦淮的胃口。

  毕竟谁不想好为人师呢,这也让秦淮对在北电的讲座更加看重。

  思考了几天后,秦淮有了大致的想法。

  北电导演戏老师的理论功底应该还是不错的,不需要秦淮在这方面去教学生,他便准备站在一个更宏观,更全局的视角下,来给导演系学生讲讲一部电影从构思到上映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些地方。

  他和北电的合同中规定,每个学期有6次讲座,每次2个小时左右,差不多刚好能讲清楚。

  确定好思路后,秦淮很快拟定好了六次课中每次要讲的主题,然后把当节课具体要讲的内容,做了一个提纲。

  至于更详细的备课,那就完全用不着了,到时候即兴发挥就好。

  弄好后,秦淮便把教学内容的ppt发给了王瑞,让他过目一下。

  ppt很短,总共就只有几页,除了非常重要,并且是难以在网络上查到的资料外,他都不会具体打出来,只用提纲挈领的方式,引出问题就够了。

  “秦淮,我看了你的讲座规划,非常实用,就按你的想法来吧,非常期待你的讲座,到时候我也一定亲自到场旁听。”

  王瑞几分钟就看完了,非常的满意。

  9月8号上午,秦淮开车前往北电。

  他首先来到导演系教师办公室,办公室里大部分老师以前都教过他,倒也不陌生,纷纷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秦淮来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眼秦淮也回北电当教授了。”

  “是啊,我现在还记得给秦淮上第一堂课的情景。”

  看着秦淮,这些导演系老师脸上满是欣慰。

  之前秦淮的辅导员,现在已经成为讲师的王海伊开起了玩笑:“秦淮还是学生时,我就是你的辅导员,现在你都成教授了,我还才只是一个讲师。”

  “王老师,我只是特聘教授,荣誉为主,当不得真的。”秦淮安慰。

  “哈哈,开个玩笑而已。”

  王海伊笑了笑,又道:“等会儿我没课,也去听听你的课,跟着你这个大导演学学。”

  “我也没课,要去听听。”

  其他不少老师,也兴致勃勃。

  “秦淮,现在紧张吗?”王瑞笑呵呵的问。

  “有点,但不多。”秦淮耸耸肩。

  聊了一阵,见时间差不多了,秦淮和王瑞一行便前往阶梯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