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仓库的铁皮屋顶被夕阳割出碎金似的光,空气里飘着股旧机油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 是角落里堆着的老机床散出来的,道具组小吴说这是他从废品站淘来的,刷了层黑漆才像 “案发仓库” 的样子。货架上摆着些生锈的扳手、破洞的帆布手套,最上层的纸箱上还留着褪色的字迹:“2023 年劳保用品”,风吹过货架,手套晃悠着撞在扳手,“叮当” 声在空旷的仓库里绕了两圈,像给这场 “林墨追证人” 的戏搭了天然背景音。
成彦蹲在地上系鞋带,林墨的深色运动服裤脚卷到脚踝,露出的白袜子外侧沾着块浅灰的尘土 —— 刚才试戏时她跑太快,蹭到墙角的碎石子,小夏蹲在旁边笑她:“姐,你这袜子都快成抹布了!武行拍动作戏还穿护踝呢,你倒好,光脚踩地,比我家猫跑酷还不讲究!” 小夏说着从帆布包里掏出颗橘子糖,包装纸上粘着点饼干屑,是早上吃葱花饼时蹭的,“给你,含着提提神,等会儿跑起来别缺氧,上次拍夜戏你就差点低血糖。”
成彦接过糖,指尖捏着皱巴巴的糖纸,心里却想着戏:林墨现在该是什么状态?证人手里握着妹妹翻案的关键证据,她肯定急得连疼都顾不上。她站起身,试着跑了两步,运动服的衣角扫过脚踝,风灌进领口,凉得她打了个轻颤 —— 却刚好找到 “林墨追人时的急切感”,比彩排时对着镜子练的 “急促步频” 更真实。
“各部门准备!‘林墨追逃’第三镜,Action!” 老李的声音刚落,成彦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冲了出去。仓库地面坑坑洼洼,道具组昨天用水泥补的地方还泛着白,边缘高低不平,她的运动鞋底碾过水泥缝时,能清晰地感觉到石子硌着脚心。但她没停 —— 脑子里全是林墨的念头:“不能让他跑了,妹妹还在等我带真相回去”,手臂摆动的幅度比彩排时大了半分,指甲因为攥紧拳头而微微泛白,连呼吸都比平时急了点。
追到仓库后门的铁栅栏处,扮演证人的群演突然往左急转 —— 按剧本设定,这里该有个 “林墨扑空再追” 的动作。成彦跟着转过去,脚下却猛地踩在块没干透的水泥块上,水泥块 “咔” 地往下陷了半寸,她的脚踝瞬间传来刺痛,像有根细针狠狠扎进韧带。身体不受控地往前扑,她下意识地伸手抓住旁边的铁栅栏,指节攥得发白,连掌心都蹭到了栅栏上的铁锈,火辣辣地疼。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砸在运动服领口,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连后背的衣服都黏在了皮肤上。
“卡!成彦!没事吧?” 老李的声音透着慌,他从监视器后跑过来,手里的对讲机 “啪” 地甩在地上,机身上的贴纸都磕掉了角 —— 那是他儿子给他贴的奥特曼贴纸,平时总宝贝得不行。场务老张也跟着跑过来,手里还拿着卷胶带,是准备补道具箱的,他急得连胶带都没敢放下:“姑娘,能站不?我扶你!这地面早说没补好,道具组非说‘凑合用’,这下好了!”
小夏抱着成彦的剧本冲过来,帆布包甩得太用力,里面的剧本掉在地上,露出成彦写满批注的内页:“此处跑时要趔趄一下,体现林墨没追过人的生涩”。她赶紧把剧本捡起来,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灰,又伸手去扶成彦:“姐!你脚踝都红了!刚才我就跟小吴说,这水泥没干透别踩,他非说‘没事,承重够’,现在看像没事吗?比拍武打戏还吓人,武行至少有替身,你倒好,全程自己上!”
成彦咬着下唇,慢慢直起身,试着动了动脚踝 —— 刺痛顺着小腿往上窜,脚踝已经肿起个小鼓包,皮肤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她却摇了摇头,把小夏的手推开:“别喊,能拍。” 她扶着铁栅栏,单脚撑地,另一只脚轻轻点了点地面,确认还能发力,“林墨这时候不会停的,她要是因为疼放弃,妹妹的案子就永远翻不了。” 说话时,她的声音有点发颤,不是因为疼,是怕大家因为她耽误进度 —— 小剧组的经费本来就少,多拍一天就多一天的开销,她不想成为 “拖后腿的人”。
王阿姨从板房那边小跑过来,手里拎着个印子 “小熊维尼” 的急救包,是她孙子的 —— 早上知道要拍追逐戏,她特意把急救包带来,里面装着冰袋、创可贴,还有瓶碘伏。“还说能拍!你看你脚踝都肿了!” 王阿姨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冰袋敷在成彦脚踝上,成彦疼得 “嘶” 了一声,王阿姨赶紧放轻力道,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你这孩子,就是死心眼!上次拍雨戏,你淋了两小时冷水,回家发低烧都没说;这次又硬扛,比我家孙子打篮球摔破膝盖还倔!” 她从急救包里掏出片卡通创可贴,贴在成彦刚才蹭破的掌心:“这是草莓味的,止血快,别嫌幼稚,总比露着伤口强。”
老李蹲在旁边,看着成彦肿起来的脚踝,自责地抓了抓头发,原本梳整齐的头发都乱了:“都怪我,没尽到当导演的责任。小剧组没钱请专业动作指导,连地面检查都靠道具组肉眼看,让你受委屈了。” 他转头对小吴喊,“把我车上的护踝拿来!是我儿子打篮球用剩下的,虽然有点旧,但总比光着脚强!” 小吴低着头跑出去,手里还攥着没补完的水泥铲,耳朵尖都红了 —— 他知道是自己昨天没等水泥干透,才让成彦受伤的。
成彦看着老李自责的样子,又看了看围着她的剧组众人 —— 小夏还在小声骂道具组,王阿姨在给她的脚踝缠纱布,老张在帮她搬凳子,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她扶着小夏的胳膊,慢慢站起来,试着走了两步,虽然每走一步都疼,但比刚才好多了:“真没事,就拍最后一个镜头 —— 我追上证人,抓住他的一角,把台词说完就行,不用改剧本。” 她还特意加了句玩笑,“你们别这么紧张,我又不是纸糊的,摔一下还能碎了?”
重新开拍前,老李让人把地面的水泥块清理干净,还特意在成彦要跑的路线上铺了层旧地毯 —— 是从板房里搬来的,上面还沾着点姜茶渍。成彦穿上老李儿子的护踝,护踝有点小,她费了半天劲才套进去,脚踝被裹得紧紧的,疼倒是轻了点。她深吸一口气,站在起点,看着远处扮演证人的群演,突然觉得自己就是林墨 —— 不是在拍戏,是真的在为妹妹追真相。
“Action!”
成彦跑出去时,刻意调整了姿势,用没受伤的左脚发力,右脚尽量轻踩地面。风吹过她的头发,运动服的衣角在身后飘着,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脚步声混在一起,像在给 “林墨的坚持” 打节拍。追到证人时,她伸手抓住对方的衣角,因为疼,手指不自觉地攥得更紧,连指甲都掐进了对方的衣服里 —— 却刚好让 “林墨的急切” 更真实。
“你跑不掉的!” 成彦的声音比彩排时更有力,眼里还带着点红血丝,“证据就在你身上,你以为躲得掉吗?我妹妹在等真相,你凭什么把它藏起来!” 这句话是剧本里没有的,是她刚才疼得发抖时突然想到的 —— 林墨心里肯定有委屈,有愤怒,不只是 “追证人” 这么简单。
监视器后的老李眼睛都亮了,他攥着对讲机,手都在抖:“好!就是这个感觉!比我预期的好十倍!”
“卡!过了!”
老李喊停后,第一时间冲过来,扶住成彦的胳膊,生怕她再摔倒:“赶紧去医院!我让老张开车送你,医药费剧组全报,你别担心!” 王阿姨也收拾好急救包,把冰袋重新放进保温箱:“我跟你一起去,你这孩子怕苦,医生开的药我得帮你记着,别又忘了吃 —— 上次你感冒,医生让你吃三次药,你只吃了一次就说‘好了’。”
去医院的路上,老张把车开得特别慢,遇到减速带都提前减速:“姑娘,你别着急,安全第一,晚点开药没事。” 小夏坐在副驾驶,还在跟王阿姨吐槽:“姐,你刚才最后那句加的台词也太绝了!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比看催泪电影还感人!那些靠替身的流量明星,连台词都背不下来,你倒好,受伤了还能加戏,比他们强一百倍!”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瓶温牛奶,是早上王阿姨给她的:“姐,你喝点牛奶,补充点体力,等会儿看医生别晕过去。”
医院的急诊室里,医生捏着成彦的脚踝,轻轻转动了一下,成彦疼得咬了咬嘴唇,医生却笑了:“还好,只是韧带扭伤,没伤到骨头,养两周就能好。” 他开了些外敷的药膏和口服药,还特意叮嘱:“别多走路,每天冰敷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冰敷时要隔层毛巾,别冻伤皮肤。” 王阿姨拿着药方,像记台词似的反复念叨:“外敷药膏每天三次,口服药早晚各一次,冰敷隔毛巾,少走路……” 生怕记错一个字,还掏出笔把注意事项写在药盒上。
回到住处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成彦把脚踝垫高,敷着王阿姨给她弄好的冰袋 —— 冰袋外面裹着层粉色的毛巾,是王阿姨从家里带来的,上面还绣着朵小梅花。她刚想闭眼休息,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亮着,备注是 “顾怀安”,她的心跳漏了半拍,赶紧拿起手机,指尖都有点发颤。
信息很短:“听说你受伤了?脚踝没事吧?”
成彦看着屏幕上的字,突然想起上次拍夜戏,她不小心磕到道具箱,顾怀安也是第一时间跑过来,蹲下来帮她揉胳膊,还说 “下次小心点,道具箱没你重要”;录音棚里,她喉咙疼得说不出话,顾怀安特意去买了润喉糖,知道她怕苦,还买的是橘子味的,说 “这个不苦,有点甜”;上次密室团建,她怕黑,顾怀安也是悄悄走在她身边,说 “别怕,我在”。
这些小事像电影片段在脑子里过,她的眼角有点酸,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两秒,才回复:“没事,就是韧带扭伤,医生说养两周就好了,你别担心。”
刚发出去,顾怀安的信息就回来了,比她预期的快很多:“我明天去片场,给你带点消肿的药膏,是我妈之前韧带扭伤时用的,效果特别好。你别硬扛,疼了就说,剧组的事有陆岩盯着,不用你操心 —— 我已经跟陆岩说了,让他把你接下来的戏往后调几天,等你好点再拍。”
成彦看着信息,忍不住笑了,嘴角都弯了起来。她把手机贴在胸口,能感觉到手机的震动,像顾怀安的关心一样实在。脚踝的疼还在,但心里却暖得很 —— 这个小剧组,没有大投资,没有专业的设备,没有流量明星,却有着最真诚的关怀:老李会因为她受伤而自责,王阿姨会为她记着吃药的时间,小夏会为她吐槽不负责的道具组,顾怀安会为她提前调戏、带药膏。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照进来,落在手机屏幕上,亮着顾怀安的信息。成彦轻轻碰了碰屏幕,心里想着:明天一定要跟顾怀安说谢谢,谢谢他的关心,谢谢他的药膏;也要谢谢剧组的所有人,谢谢他们把她当成家人,谢谢他们陪着她,陪着林墨,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好。
她拿起手机,又给顾怀安发了条信息:“谢谢你,顾老师。明天不用特意跑一趟,药膏我让小夏帮我带就行,你忙你的吧。”
这次顾怀安回复得更快:“没事,我顺路,正好也想跟老李聊聊 Ep 宣传的事。你早点休息,别玩手机了,养伤重要。”
成彦看着信息,把手机放在枕边,闭上眼睛 —— 脚踝的疼还在,但心里却很踏实,像有个人在身边陪着她,不用怕黑,不用怕疼,不用怕孤单。
成彦蹲在地上系鞋带,林墨的深色运动服裤脚卷到脚踝,露出的白袜子外侧沾着块浅灰的尘土 —— 刚才试戏时她跑太快,蹭到墙角的碎石子,小夏蹲在旁边笑她:“姐,你这袜子都快成抹布了!武行拍动作戏还穿护踝呢,你倒好,光脚踩地,比我家猫跑酷还不讲究!” 小夏说着从帆布包里掏出颗橘子糖,包装纸上粘着点饼干屑,是早上吃葱花饼时蹭的,“给你,含着提提神,等会儿跑起来别缺氧,上次拍夜戏你就差点低血糖。”
成彦接过糖,指尖捏着皱巴巴的糖纸,心里却想着戏:林墨现在该是什么状态?证人手里握着妹妹翻案的关键证据,她肯定急得连疼都顾不上。她站起身,试着跑了两步,运动服的衣角扫过脚踝,风灌进领口,凉得她打了个轻颤 —— 却刚好找到 “林墨追人时的急切感”,比彩排时对着镜子练的 “急促步频” 更真实。
“各部门准备!‘林墨追逃’第三镜,Action!” 老李的声音刚落,成彦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冲了出去。仓库地面坑坑洼洼,道具组昨天用水泥补的地方还泛着白,边缘高低不平,她的运动鞋底碾过水泥缝时,能清晰地感觉到石子硌着脚心。但她没停 —— 脑子里全是林墨的念头:“不能让他跑了,妹妹还在等我带真相回去”,手臂摆动的幅度比彩排时大了半分,指甲因为攥紧拳头而微微泛白,连呼吸都比平时急了点。
追到仓库后门的铁栅栏处,扮演证人的群演突然往左急转 —— 按剧本设定,这里该有个 “林墨扑空再追” 的动作。成彦跟着转过去,脚下却猛地踩在块没干透的水泥块上,水泥块 “咔” 地往下陷了半寸,她的脚踝瞬间传来刺痛,像有根细针狠狠扎进韧带。身体不受控地往前扑,她下意识地伸手抓住旁边的铁栅栏,指节攥得发白,连掌心都蹭到了栅栏上的铁锈,火辣辣地疼。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砸在运动服领口,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连后背的衣服都黏在了皮肤上。
“卡!成彦!没事吧?” 老李的声音透着慌,他从监视器后跑过来,手里的对讲机 “啪” 地甩在地上,机身上的贴纸都磕掉了角 —— 那是他儿子给他贴的奥特曼贴纸,平时总宝贝得不行。场务老张也跟着跑过来,手里还拿着卷胶带,是准备补道具箱的,他急得连胶带都没敢放下:“姑娘,能站不?我扶你!这地面早说没补好,道具组非说‘凑合用’,这下好了!”
小夏抱着成彦的剧本冲过来,帆布包甩得太用力,里面的剧本掉在地上,露出成彦写满批注的内页:“此处跑时要趔趄一下,体现林墨没追过人的生涩”。她赶紧把剧本捡起来,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灰,又伸手去扶成彦:“姐!你脚踝都红了!刚才我就跟小吴说,这水泥没干透别踩,他非说‘没事,承重够’,现在看像没事吗?比拍武打戏还吓人,武行至少有替身,你倒好,全程自己上!”
成彦咬着下唇,慢慢直起身,试着动了动脚踝 —— 刺痛顺着小腿往上窜,脚踝已经肿起个小鼓包,皮肤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她却摇了摇头,把小夏的手推开:“别喊,能拍。” 她扶着铁栅栏,单脚撑地,另一只脚轻轻点了点地面,确认还能发力,“林墨这时候不会停的,她要是因为疼放弃,妹妹的案子就永远翻不了。” 说话时,她的声音有点发颤,不是因为疼,是怕大家因为她耽误进度 —— 小剧组的经费本来就少,多拍一天就多一天的开销,她不想成为 “拖后腿的人”。
王阿姨从板房那边小跑过来,手里拎着个印子 “小熊维尼” 的急救包,是她孙子的 —— 早上知道要拍追逐戏,她特意把急救包带来,里面装着冰袋、创可贴,还有瓶碘伏。“还说能拍!你看你脚踝都肿了!” 王阿姨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冰袋敷在成彦脚踝上,成彦疼得 “嘶” 了一声,王阿姨赶紧放轻力道,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你这孩子,就是死心眼!上次拍雨戏,你淋了两小时冷水,回家发低烧都没说;这次又硬扛,比我家孙子打篮球摔破膝盖还倔!” 她从急救包里掏出片卡通创可贴,贴在成彦刚才蹭破的掌心:“这是草莓味的,止血快,别嫌幼稚,总比露着伤口强。”
老李蹲在旁边,看着成彦肿起来的脚踝,自责地抓了抓头发,原本梳整齐的头发都乱了:“都怪我,没尽到当导演的责任。小剧组没钱请专业动作指导,连地面检查都靠道具组肉眼看,让你受委屈了。” 他转头对小吴喊,“把我车上的护踝拿来!是我儿子打篮球用剩下的,虽然有点旧,但总比光着脚强!” 小吴低着头跑出去,手里还攥着没补完的水泥铲,耳朵尖都红了 —— 他知道是自己昨天没等水泥干透,才让成彦受伤的。
成彦看着老李自责的样子,又看了看围着她的剧组众人 —— 小夏还在小声骂道具组,王阿姨在给她的脚踝缠纱布,老张在帮她搬凳子,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她扶着小夏的胳膊,慢慢站起来,试着走了两步,虽然每走一步都疼,但比刚才好多了:“真没事,就拍最后一个镜头 —— 我追上证人,抓住他的一角,把台词说完就行,不用改剧本。” 她还特意加了句玩笑,“你们别这么紧张,我又不是纸糊的,摔一下还能碎了?”
重新开拍前,老李让人把地面的水泥块清理干净,还特意在成彦要跑的路线上铺了层旧地毯 —— 是从板房里搬来的,上面还沾着点姜茶渍。成彦穿上老李儿子的护踝,护踝有点小,她费了半天劲才套进去,脚踝被裹得紧紧的,疼倒是轻了点。她深吸一口气,站在起点,看着远处扮演证人的群演,突然觉得自己就是林墨 —— 不是在拍戏,是真的在为妹妹追真相。
“Action!”
成彦跑出去时,刻意调整了姿势,用没受伤的左脚发力,右脚尽量轻踩地面。风吹过她的头发,运动服的衣角在身后飘着,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脚步声混在一起,像在给 “林墨的坚持” 打节拍。追到证人时,她伸手抓住对方的衣角,因为疼,手指不自觉地攥得更紧,连指甲都掐进了对方的衣服里 —— 却刚好让 “林墨的急切” 更真实。
“你跑不掉的!” 成彦的声音比彩排时更有力,眼里还带着点红血丝,“证据就在你身上,你以为躲得掉吗?我妹妹在等真相,你凭什么把它藏起来!” 这句话是剧本里没有的,是她刚才疼得发抖时突然想到的 —— 林墨心里肯定有委屈,有愤怒,不只是 “追证人” 这么简单。
监视器后的老李眼睛都亮了,他攥着对讲机,手都在抖:“好!就是这个感觉!比我预期的好十倍!”
“卡!过了!”
老李喊停后,第一时间冲过来,扶住成彦的胳膊,生怕她再摔倒:“赶紧去医院!我让老张开车送你,医药费剧组全报,你别担心!” 王阿姨也收拾好急救包,把冰袋重新放进保温箱:“我跟你一起去,你这孩子怕苦,医生开的药我得帮你记着,别又忘了吃 —— 上次你感冒,医生让你吃三次药,你只吃了一次就说‘好了’。”
去医院的路上,老张把车开得特别慢,遇到减速带都提前减速:“姑娘,你别着急,安全第一,晚点开药没事。” 小夏坐在副驾驶,还在跟王阿姨吐槽:“姐,你刚才最后那句加的台词也太绝了!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比看催泪电影还感人!那些靠替身的流量明星,连台词都背不下来,你倒好,受伤了还能加戏,比他们强一百倍!”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瓶温牛奶,是早上王阿姨给她的:“姐,你喝点牛奶,补充点体力,等会儿看医生别晕过去。”
医院的急诊室里,医生捏着成彦的脚踝,轻轻转动了一下,成彦疼得咬了咬嘴唇,医生却笑了:“还好,只是韧带扭伤,没伤到骨头,养两周就能好。” 他开了些外敷的药膏和口服药,还特意叮嘱:“别多走路,每天冰敷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冰敷时要隔层毛巾,别冻伤皮肤。” 王阿姨拿着药方,像记台词似的反复念叨:“外敷药膏每天三次,口服药早晚各一次,冰敷隔毛巾,少走路……” 生怕记错一个字,还掏出笔把注意事项写在药盒上。
回到住处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成彦把脚踝垫高,敷着王阿姨给她弄好的冰袋 —— 冰袋外面裹着层粉色的毛巾,是王阿姨从家里带来的,上面还绣着朵小梅花。她刚想闭眼休息,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亮着,备注是 “顾怀安”,她的心跳漏了半拍,赶紧拿起手机,指尖都有点发颤。
信息很短:“听说你受伤了?脚踝没事吧?”
成彦看着屏幕上的字,突然想起上次拍夜戏,她不小心磕到道具箱,顾怀安也是第一时间跑过来,蹲下来帮她揉胳膊,还说 “下次小心点,道具箱没你重要”;录音棚里,她喉咙疼得说不出话,顾怀安特意去买了润喉糖,知道她怕苦,还买的是橘子味的,说 “这个不苦,有点甜”;上次密室团建,她怕黑,顾怀安也是悄悄走在她身边,说 “别怕,我在”。
这些小事像电影片段在脑子里过,她的眼角有点酸,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两秒,才回复:“没事,就是韧带扭伤,医生说养两周就好了,你别担心。”
刚发出去,顾怀安的信息就回来了,比她预期的快很多:“我明天去片场,给你带点消肿的药膏,是我妈之前韧带扭伤时用的,效果特别好。你别硬扛,疼了就说,剧组的事有陆岩盯着,不用你操心 —— 我已经跟陆岩说了,让他把你接下来的戏往后调几天,等你好点再拍。”
成彦看着信息,忍不住笑了,嘴角都弯了起来。她把手机贴在胸口,能感觉到手机的震动,像顾怀安的关心一样实在。脚踝的疼还在,但心里却暖得很 —— 这个小剧组,没有大投资,没有专业的设备,没有流量明星,却有着最真诚的关怀:老李会因为她受伤而自责,王阿姨会为她记着吃药的时间,小夏会为她吐槽不负责的道具组,顾怀安会为她提前调戏、带药膏。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照进来,落在手机屏幕上,亮着顾怀安的信息。成彦轻轻碰了碰屏幕,心里想着:明天一定要跟顾怀安说谢谢,谢谢他的关心,谢谢他的药膏;也要谢谢剧组的所有人,谢谢他们把她当成家人,谢谢他们陪着她,陪着林墨,一起把这个故事讲好。
她拿起手机,又给顾怀安发了条信息:“谢谢你,顾老师。明天不用特意跑一趟,药膏我让小夏帮我带就行,你忙你的吧。”
这次顾怀安回复得更快:“没事,我顺路,正好也想跟老李聊聊 Ep 宣传的事。你早点休息,别玩手机了,养伤重要。”
成彦看着信息,把手机放在枕边,闭上眼睛 —— 脚踝的疼还在,但心里却很踏实,像有个人在身边陪着她,不用怕黑,不用怕疼,不用怕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