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透了,夜幕沉沉地压了下来。
黑云山谷里却亮堂得跟白天没两样,上百堆篝火烧得劈啪作响,火光映得两侧崖壁忽明忽暗。
人声、马嘶、车轮的嘎吱声搅和在一起,在山谷里嗡嗡作响,闹得人头昏脑涨。
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个人,跟跑马灯似的在谷底轮番露面。
“动作快点!把帐篷都给老子扎起来!管他歪不歪,能住人就行!”李云龙叉着腰,对着一群手忙脚乱的战士吼。
丁伟则指挥着另一队人把骡马往谷地深处赶,帐篷东倒西歪地挤在一块,篝火烧得浓烟滚滚,直冲天际。
一队战士得了信儿,几个人合力,猛地将一辆装满粮食的骡车掀翻在地。
车轮还在空转,麻袋口子被扯开,黄澄澄的玉米粒洒了一地。
“你他娘的瞎啊!”
“你才瞎!会不会赶车!”
两个战士当场就扭打起来,骂骂咧咧,演得比真的还像。
谷口的泥地上,段鹏带着十几个特战队员,正低着头来回地溜达。
他们走得乱七八糟,深一脚浅一脚,很快就把一片松软的泥地踩得不成样子。
所有的脚印都杂乱无章,可方向全都一个样,笔直地冲着山谷深处去。
段鹏停下步子,从怀里掏出一只破了底的草鞋,随手扔在脚印最密集的地方。
他又拿出个瘪了的军用水壶,拧开盖子,把剩下的水倒在地上,然后把水壶往旁边一丢。
最后,他拿出一件撕成布条的军装,在泥里滚了两圈,挂在了一旁的灌木上。
“痕迹,我要的是仓皇撤退的痕迹。”
贾栩的声音从高处传来,
他站在一块凸出的岩石上,夜风吹动他的衣摆。
段鹏头也没抬,只抬手挥了挥。
“晓得了,痕迹管够,活口不留。”
李云龙搓着手凑了过来,咧开大嘴,露出一口黄牙。
“参谋长,这戏台下头够唬人不?鬼子就算从天上看,保准也得当真。”
贾栩的目光越过谷底闹哄哄的人群,抬手一指两侧刀削斧劈的峭壁。
“戏台在上面。”
悬崖半腰,王承柱正带着工兵排的弟兄们干得热火朝天。
他们腰上都系着两条绳子,一条主绳,一条备用,脚下踩着简易的脚蹬板,一个个都紧紧贴在冰冷的石壁上。
他们找准那些天然的凸台和老旧的采石孔,用钢钎和手锤一点点地扩凿。
“当!当!当!”
敲击声在夜里传得不远,很快就被谷底的喧嚣盖了过去。
汗水顺着战士们的下巴往下滴,砸在下方的石头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扩出足够的空间后,他们就往岩石缝里打入粗大的钢钉,再用坚韧的树桩做锚固。
谷底,另一队战士正把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拆成零件。
炮管、炮架、车轮,一件件被粗麻绳捆得结结实实。
滑轮组已经固定在上方新凿好的炮位旁,随着下方战士们的吆喝,沉重的炮管被一点点往上吊。
“嘿!呦!”
“再来一把劲儿!”
孔捷就在上头的炮位指挥,他脱了上衣,光着膀子,跟战士们一起拽着绳子。
粗糙的麻绳在他掌心来回地勒,很快就见了血丝,可他压根没当回事。
“轻点!慢着点!注意转角!别磕着了!”
“卡稳!把那边的楔子打进去!”
他的嗓子已经喊哑了。
丁伟则带着另一拨人,正在给这些好不容易弄上去的炮位做伪装。
他们把割来的杂草和剥下的树皮,用铁丝编成一张张土黄色的伪装网。
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从别处铲来的苔藓和草皮,贴在浅洞的洞口。
从远处看,那里只有石头和野草,跟周围的山壁没什么两样。
那些中口径的火炮和迫击炮,则被藏在谷壁半腰更开阔的平台上,用砍来的枯树枝盖住,布置成了上下错落的交叉火力。
谷腹地带,李云龙指挥着战士们搭起了上百顶简易帐篷,一顶挨着一顶,挤得密不透风。
上百堆篝火烧得正旺,湿柴火混在里面,冒出呛人的黑烟。
临时围起来的牲畜圈里,几十头猪和上百只羊被关在一起,挤得嗷嗷直叫。
热源和噪音,一样都不能少。
赵刚从外围的警戒哨走过来,眉头紧锁。
他凑到贾栩身边,压低了声音:“动静闹得太大了,很容易把鬼子的飞机引过来。”
贾栩点了点头,目光依旧钉在峭壁上那些忙碌的黑点上。
“就是要让他们看。只看得到热闹,看不到牙。”
赵刚没再多问,他看懂了贾栩的盘算。
转身安排了几个联络员,连夜分头去周围的村子。
必须在天亮前,把安全半径内的老乡全都带走,一个都不能留下。
同时,谷口和谷尾的外围,都设下了明暗哨,严禁任何无关的人靠近。
贾栩把一张手绘的图纸交到满头大汗的王承柱手里,上面用铅笔标注得密密麻麻。
“‘地瓜面’,就布在这条唯一通路的左右两侧,分三层,交错布置。”
贾栩在图纸上划过一道线。
“三组引爆线,A组你亲自控制。B组交给丁伟的工兵排。C组作为预备,用手拉的,防止前两组失灵。”
他看着王承柱。
“每个雷管都要用油布包好,做好防潮。导线全部要离地架设,我不希望被哪只该死的老鼠给咬断了。”
王承柱的眼睛死死盯着图纸,上头每个标记都刻进了他脑子里。
他激动得身体都在发抖。
“参谋长放心!保证按图施工!三套火路,一个不灵还有俩,保证让鬼子有来无回!”
丁伟走了过来,他看着地图,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参谋长,咱们这么钻进口袋里,要是鬼子不傻,两头一夹,把谷口和谷尾一堵,拿炮往里轰,咱们不就成了活靶子?”
贾栩没出声,只在地图上谷口和谷尾的位置,用铅笔笃笃点了两下。
“这两块岩层有天然的裂隙,又是以前的老采石场,结构本来就不稳。我已经让工兵把药装好了,到时候只要轻轻一碰,就能塌下来。”
他抬起头,看着丁伟,语气还是那么平淡。
“等他们进来,我就把门给他们拴上。”
这话不重,却让旁边的丁伟和李云龙背上都窜起一股凉气。
施工的节奏被严格控制着。
夜里,整个山谷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干得热火朝天。
太阳升起前,所有的人和装备,都必须撤入峭壁上的隐蔽工事里。
谷底只留下那些还在冒着烟的篝火和圈里的牲畜,作为白天的“热斑”,供天上的飞机“参观”。
一天一夜之后,黑云山谷已经完全变了样。
从外面看,这里活脱脱一个被追得走投无路的八路军临时营地,混乱,仓促,漏洞百出。
可谁也想不到,在这片混乱的表象之下,峡谷两侧的峭壁上,已经藏满了致命的獠牙。
谷底唯一的通路上,更是铺满了能把钢铁都炸成碎片的“地瓜面”。
三道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杀伤网,已经层层布置妥当。
各部队全部收拢,进入了各自的隐蔽阵地。
山谷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声和远处牲畜的叫声。
一张用三个团的兵力编织而成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
现在,就等着那条自以为是的“大鱼”,一头撞进来了。
黑云山谷里却亮堂得跟白天没两样,上百堆篝火烧得劈啪作响,火光映得两侧崖壁忽明忽暗。
人声、马嘶、车轮的嘎吱声搅和在一起,在山谷里嗡嗡作响,闹得人头昏脑涨。
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个人,跟跑马灯似的在谷底轮番露面。
“动作快点!把帐篷都给老子扎起来!管他歪不歪,能住人就行!”李云龙叉着腰,对着一群手忙脚乱的战士吼。
丁伟则指挥着另一队人把骡马往谷地深处赶,帐篷东倒西歪地挤在一块,篝火烧得浓烟滚滚,直冲天际。
一队战士得了信儿,几个人合力,猛地将一辆装满粮食的骡车掀翻在地。
车轮还在空转,麻袋口子被扯开,黄澄澄的玉米粒洒了一地。
“你他娘的瞎啊!”
“你才瞎!会不会赶车!”
两个战士当场就扭打起来,骂骂咧咧,演得比真的还像。
谷口的泥地上,段鹏带着十几个特战队员,正低着头来回地溜达。
他们走得乱七八糟,深一脚浅一脚,很快就把一片松软的泥地踩得不成样子。
所有的脚印都杂乱无章,可方向全都一个样,笔直地冲着山谷深处去。
段鹏停下步子,从怀里掏出一只破了底的草鞋,随手扔在脚印最密集的地方。
他又拿出个瘪了的军用水壶,拧开盖子,把剩下的水倒在地上,然后把水壶往旁边一丢。
最后,他拿出一件撕成布条的军装,在泥里滚了两圈,挂在了一旁的灌木上。
“痕迹,我要的是仓皇撤退的痕迹。”
贾栩的声音从高处传来,
他站在一块凸出的岩石上,夜风吹动他的衣摆。
段鹏头也没抬,只抬手挥了挥。
“晓得了,痕迹管够,活口不留。”
李云龙搓着手凑了过来,咧开大嘴,露出一口黄牙。
“参谋长,这戏台下头够唬人不?鬼子就算从天上看,保准也得当真。”
贾栩的目光越过谷底闹哄哄的人群,抬手一指两侧刀削斧劈的峭壁。
“戏台在上面。”
悬崖半腰,王承柱正带着工兵排的弟兄们干得热火朝天。
他们腰上都系着两条绳子,一条主绳,一条备用,脚下踩着简易的脚蹬板,一个个都紧紧贴在冰冷的石壁上。
他们找准那些天然的凸台和老旧的采石孔,用钢钎和手锤一点点地扩凿。
“当!当!当!”
敲击声在夜里传得不远,很快就被谷底的喧嚣盖了过去。
汗水顺着战士们的下巴往下滴,砸在下方的石头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扩出足够的空间后,他们就往岩石缝里打入粗大的钢钉,再用坚韧的树桩做锚固。
谷底,另一队战士正把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拆成零件。
炮管、炮架、车轮,一件件被粗麻绳捆得结结实实。
滑轮组已经固定在上方新凿好的炮位旁,随着下方战士们的吆喝,沉重的炮管被一点点往上吊。
“嘿!呦!”
“再来一把劲儿!”
孔捷就在上头的炮位指挥,他脱了上衣,光着膀子,跟战士们一起拽着绳子。
粗糙的麻绳在他掌心来回地勒,很快就见了血丝,可他压根没当回事。
“轻点!慢着点!注意转角!别磕着了!”
“卡稳!把那边的楔子打进去!”
他的嗓子已经喊哑了。
丁伟则带着另一拨人,正在给这些好不容易弄上去的炮位做伪装。
他们把割来的杂草和剥下的树皮,用铁丝编成一张张土黄色的伪装网。
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从别处铲来的苔藓和草皮,贴在浅洞的洞口。
从远处看,那里只有石头和野草,跟周围的山壁没什么两样。
那些中口径的火炮和迫击炮,则被藏在谷壁半腰更开阔的平台上,用砍来的枯树枝盖住,布置成了上下错落的交叉火力。
谷腹地带,李云龙指挥着战士们搭起了上百顶简易帐篷,一顶挨着一顶,挤得密不透风。
上百堆篝火烧得正旺,湿柴火混在里面,冒出呛人的黑烟。
临时围起来的牲畜圈里,几十头猪和上百只羊被关在一起,挤得嗷嗷直叫。
热源和噪音,一样都不能少。
赵刚从外围的警戒哨走过来,眉头紧锁。
他凑到贾栩身边,压低了声音:“动静闹得太大了,很容易把鬼子的飞机引过来。”
贾栩点了点头,目光依旧钉在峭壁上那些忙碌的黑点上。
“就是要让他们看。只看得到热闹,看不到牙。”
赵刚没再多问,他看懂了贾栩的盘算。
转身安排了几个联络员,连夜分头去周围的村子。
必须在天亮前,把安全半径内的老乡全都带走,一个都不能留下。
同时,谷口和谷尾的外围,都设下了明暗哨,严禁任何无关的人靠近。
贾栩把一张手绘的图纸交到满头大汗的王承柱手里,上面用铅笔标注得密密麻麻。
“‘地瓜面’,就布在这条唯一通路的左右两侧,分三层,交错布置。”
贾栩在图纸上划过一道线。
“三组引爆线,A组你亲自控制。B组交给丁伟的工兵排。C组作为预备,用手拉的,防止前两组失灵。”
他看着王承柱。
“每个雷管都要用油布包好,做好防潮。导线全部要离地架设,我不希望被哪只该死的老鼠给咬断了。”
王承柱的眼睛死死盯着图纸,上头每个标记都刻进了他脑子里。
他激动得身体都在发抖。
“参谋长放心!保证按图施工!三套火路,一个不灵还有俩,保证让鬼子有来无回!”
丁伟走了过来,他看着地图,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参谋长,咱们这么钻进口袋里,要是鬼子不傻,两头一夹,把谷口和谷尾一堵,拿炮往里轰,咱们不就成了活靶子?”
贾栩没出声,只在地图上谷口和谷尾的位置,用铅笔笃笃点了两下。
“这两块岩层有天然的裂隙,又是以前的老采石场,结构本来就不稳。我已经让工兵把药装好了,到时候只要轻轻一碰,就能塌下来。”
他抬起头,看着丁伟,语气还是那么平淡。
“等他们进来,我就把门给他们拴上。”
这话不重,却让旁边的丁伟和李云龙背上都窜起一股凉气。
施工的节奏被严格控制着。
夜里,整个山谷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干得热火朝天。
太阳升起前,所有的人和装备,都必须撤入峭壁上的隐蔽工事里。
谷底只留下那些还在冒着烟的篝火和圈里的牲畜,作为白天的“热斑”,供天上的飞机“参观”。
一天一夜之后,黑云山谷已经完全变了样。
从外面看,这里活脱脱一个被追得走投无路的八路军临时营地,混乱,仓促,漏洞百出。
可谁也想不到,在这片混乱的表象之下,峡谷两侧的峭壁上,已经藏满了致命的獠牙。
谷底唯一的通路上,更是铺满了能把钢铁都炸成碎片的“地瓜面”。
三道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杀伤网,已经层层布置妥当。
各部队全部收拢,进入了各自的隐蔽阵地。
山谷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声和远处牲畜的叫声。
一张用三个团的兵力编织而成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
现在,就等着那条自以为是的“大鱼”,一头撞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