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的眼睛死死盯着地图,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老贾,快说说,这次咱们抢哪个倒霉蛋?”
贾栩的铅笔尖没有动,依旧点在平安县城的位置。
他摇了摇头。
“团长,打县城,饭要一口一口吃。在这之前,咱们得先把自己武装起来。”
他的铅笔在地图上划过一道线,最终停在了一个名叫“河源县”的地方,点在一个画着仓库符号的标记上。
“这里。”
李云龙和赵刚的脑袋都凑了过去。
“河源县城外的三号仓库。”贾栩的声音没有起伏,
“鬼子的军服、被褥、药品、罐头,还有一部分造枪炮用的铜和特种钢材,都囤在这里。”
“我让侦察兵摸过底,围墙三米高,上面拉着电网,四角都有探照灯和机枪炮楼,一个中队的鬼子守着。”
李云龙听完,刚升起来的火又被浇了一盆冷水。
他一屁股坐回土炕上,抓起茶缸子灌了一口。
“这他娘的是个铁王八!硬打,咱们一个营填进去都听不见响!”
他抬起头,看着贾栩。
“你就直说怎么干吧!”
“不打。”
贾栩吐出两个字。
李云龙和赵刚都愣住了。
贾栩把铅笔放下,看着他们。
“我们‘借’。”
“借?”李云龙把茶缸子往桌上重重一放,“怎么借?派人去跟鬼子说,兄弟部队周转不开,借点物资用用?”
贾栩没有理会李云龙的玩笑。
“我管这个计划,叫‘蛀虫’。”
他走到窑洞门口,对外面的警卫员喊了一声。
“去把段鹏叫来。”
没过多久,段鹏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团长,参谋长。”
他站得笔直,目光锐利。
贾栩指了指地图。
“段鹏,给你一个任务。我给你一个排的兵力,你们换上伪军的衣服,开着咱们缴获的那辆日式卡车,去把这个仓库搬空。”
这话一出,窑洞里安静下来。
赵刚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眉头紧锁。
“贾参谋,这不行!伪装成伪军混进仓库?鬼子又不傻!光是门口的盘查就过不去!哨兵一问话,口音、口令、番号,哪一样对不上都得露馅!”
李云龙也反应过来了,他摸着下巴上的胡茬。
“是啊,老贾。这可不是在万家镇,那是伪军的地盘。
这回可是鬼子的老窝,门口的哨兵精着呢!咱们的人装得再像,
一张嘴就得完蛋。还有,没文件,车都开不进去。”
贾栩像是早就料到他们会有此一问。
他转身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的方块。
他把油纸包放到桌上,一层一层地打开。
里面是几份文件。
李云龙伸手就拿了过来。
第一份是一张通行证,上面印着“皇协军第八混成旅运输队”,贴着照片,盖着钢印。
照片上的人,就是段鹏。
李云龙把通行证拿到油灯下,翻来覆去地看。
纸张微微泛黄,边角有自然的磨损,钢印的压痕清晰有力。
他用手指搓了搓,纸张的质感跟鬼子用的文件一模一样。
他又拿起第二份,是一张车辆调度命令,上面的车牌号,正是独立团缴获的那辆卡车的。
最下面的一份,是一张调拨令。
纸张的右上角,盖着一个鲜红的“特急”印章,印章的油墨微微渗开,像是刚盖上不久。
调拨令的内容是,要求三号仓库紧急调拨一批军服和药品,送往阳泉。
下面的落款和印章,是“华北方面军后勤部”。
赵刚也拿过一张文件看了起来,他看得更仔细。
他甚至把纸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油墨味。
他放下文件,看向贾栩的眼神变了。
“这……这是从哪弄来的?”
李云龙把那份调拨令拍在桌子上,两眼放光。
“他娘的!这玩意儿比真的还像真的!老贾,你小子还有这手艺?”
贾栩没有回答,他只是把文件从李云龙手里拿回来,重新整理好,递给段鹏。
“拿着。”
段鹏默默地接过文件,仔细地放进自己上衣的内口袋里,扣好了扣子。
贾栩开始交代细节。
“到时候,我会安排二营在仓库南边二十里的地方佯攻,制造动静,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你开着车,直接到仓库门口。不用紧张,也别客气。哨兵拦你,你就把这份‘特急’调拨令摔在他脸上。”
他的声音很平淡,但每个字都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你就告诉他,阳泉那边等着急用,耽误了军机大事,他担待不起。
记住,你的姿态要嚣张,要比真伪军还像伪军,要让他们觉得你是有后台的。”
段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云龙越听越兴奋,他仿佛已经看到仓库里的物资在向他招手了。
他一拍段鹏的肩膀。
“听见没?就照老贾说的干!拿出你小子平时那股横劲儿来!谁敢拦你,你就用马鞭抽他!”
赵刚在一旁听着,脸上的神情越来越凝重。
这个计划太大胆了,每一个环节都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李云龙兴奋过后,也冷静了一点。
他搓了搓手,还是有些不放心。
“老贾,计划是不错。
可万一呢?我是说万一,要是点儿背,在路上或者在仓库门口,真撞上其他的运输队,
不管是鬼子的还是伪军的,人家一问,番号对不上,那不是当场就露馅了?”
赵刚也立刻补充道。
“对!这个可能性很大!日军的运输是有固定路线和时间的,一旦出现计划外的车队,他们肯定会起疑心。”
窑洞里再次安静下来。
李云龙和赵刚都看着贾栩,等着他的回答。
这个问题,是整个计划最致命的漏洞。
贾栩没有立刻回答。
他推了推脸上的金丝眼镜,昏黄的灯光在镜片上闪了一下。
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段鹏。
“放心。”
贾栩的嘴角动了动。
“我给你准备了‘第二套剧本’。”
“到时候,万一真撞上了,你什么都不用想,也不用解释。”
他看着段鹏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只要记住八个字——”
“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
“老贾,快说说,这次咱们抢哪个倒霉蛋?”
贾栩的铅笔尖没有动,依旧点在平安县城的位置。
他摇了摇头。
“团长,打县城,饭要一口一口吃。在这之前,咱们得先把自己武装起来。”
他的铅笔在地图上划过一道线,最终停在了一个名叫“河源县”的地方,点在一个画着仓库符号的标记上。
“这里。”
李云龙和赵刚的脑袋都凑了过去。
“河源县城外的三号仓库。”贾栩的声音没有起伏,
“鬼子的军服、被褥、药品、罐头,还有一部分造枪炮用的铜和特种钢材,都囤在这里。”
“我让侦察兵摸过底,围墙三米高,上面拉着电网,四角都有探照灯和机枪炮楼,一个中队的鬼子守着。”
李云龙听完,刚升起来的火又被浇了一盆冷水。
他一屁股坐回土炕上,抓起茶缸子灌了一口。
“这他娘的是个铁王八!硬打,咱们一个营填进去都听不见响!”
他抬起头,看着贾栩。
“你就直说怎么干吧!”
“不打。”
贾栩吐出两个字。
李云龙和赵刚都愣住了。
贾栩把铅笔放下,看着他们。
“我们‘借’。”
“借?”李云龙把茶缸子往桌上重重一放,“怎么借?派人去跟鬼子说,兄弟部队周转不开,借点物资用用?”
贾栩没有理会李云龙的玩笑。
“我管这个计划,叫‘蛀虫’。”
他走到窑洞门口,对外面的警卫员喊了一声。
“去把段鹏叫来。”
没过多久,段鹏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团长,参谋长。”
他站得笔直,目光锐利。
贾栩指了指地图。
“段鹏,给你一个任务。我给你一个排的兵力,你们换上伪军的衣服,开着咱们缴获的那辆日式卡车,去把这个仓库搬空。”
这话一出,窑洞里安静下来。
赵刚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眉头紧锁。
“贾参谋,这不行!伪装成伪军混进仓库?鬼子又不傻!光是门口的盘查就过不去!哨兵一问话,口音、口令、番号,哪一样对不上都得露馅!”
李云龙也反应过来了,他摸着下巴上的胡茬。
“是啊,老贾。这可不是在万家镇,那是伪军的地盘。
这回可是鬼子的老窝,门口的哨兵精着呢!咱们的人装得再像,
一张嘴就得完蛋。还有,没文件,车都开不进去。”
贾栩像是早就料到他们会有此一问。
他转身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的方块。
他把油纸包放到桌上,一层一层地打开。
里面是几份文件。
李云龙伸手就拿了过来。
第一份是一张通行证,上面印着“皇协军第八混成旅运输队”,贴着照片,盖着钢印。
照片上的人,就是段鹏。
李云龙把通行证拿到油灯下,翻来覆去地看。
纸张微微泛黄,边角有自然的磨损,钢印的压痕清晰有力。
他用手指搓了搓,纸张的质感跟鬼子用的文件一模一样。
他又拿起第二份,是一张车辆调度命令,上面的车牌号,正是独立团缴获的那辆卡车的。
最下面的一份,是一张调拨令。
纸张的右上角,盖着一个鲜红的“特急”印章,印章的油墨微微渗开,像是刚盖上不久。
调拨令的内容是,要求三号仓库紧急调拨一批军服和药品,送往阳泉。
下面的落款和印章,是“华北方面军后勤部”。
赵刚也拿过一张文件看了起来,他看得更仔细。
他甚至把纸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油墨味。
他放下文件,看向贾栩的眼神变了。
“这……这是从哪弄来的?”
李云龙把那份调拨令拍在桌子上,两眼放光。
“他娘的!这玩意儿比真的还像真的!老贾,你小子还有这手艺?”
贾栩没有回答,他只是把文件从李云龙手里拿回来,重新整理好,递给段鹏。
“拿着。”
段鹏默默地接过文件,仔细地放进自己上衣的内口袋里,扣好了扣子。
贾栩开始交代细节。
“到时候,我会安排二营在仓库南边二十里的地方佯攻,制造动静,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你开着车,直接到仓库门口。不用紧张,也别客气。哨兵拦你,你就把这份‘特急’调拨令摔在他脸上。”
他的声音很平淡,但每个字都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你就告诉他,阳泉那边等着急用,耽误了军机大事,他担待不起。
记住,你的姿态要嚣张,要比真伪军还像伪军,要让他们觉得你是有后台的。”
段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云龙越听越兴奋,他仿佛已经看到仓库里的物资在向他招手了。
他一拍段鹏的肩膀。
“听见没?就照老贾说的干!拿出你小子平时那股横劲儿来!谁敢拦你,你就用马鞭抽他!”
赵刚在一旁听着,脸上的神情越来越凝重。
这个计划太大胆了,每一个环节都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李云龙兴奋过后,也冷静了一点。
他搓了搓手,还是有些不放心。
“老贾,计划是不错。
可万一呢?我是说万一,要是点儿背,在路上或者在仓库门口,真撞上其他的运输队,
不管是鬼子的还是伪军的,人家一问,番号对不上,那不是当场就露馅了?”
赵刚也立刻补充道。
“对!这个可能性很大!日军的运输是有固定路线和时间的,一旦出现计划外的车队,他们肯定会起疑心。”
窑洞里再次安静下来。
李云龙和赵刚都看着贾栩,等着他的回答。
这个问题,是整个计划最致命的漏洞。
贾栩没有立刻回答。
他推了推脸上的金丝眼镜,昏黄的灯光在镜片上闪了一下。
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段鹏。
“放心。”
贾栩的嘴角动了动。
“我给你准备了‘第二套剧本’。”
“到时候,万一真撞上了,你什么都不用想,也不用解释。”
他看着段鹏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只要记住八个字——”
“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