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字区域的小院,成了李望在丹霞峰的新起点。浓郁的灵气环境让他每一次呼吸都感觉修为在缓慢增长,那瓶洗髓灵液的效果也逐步显现,法力运转比以往顺畅了不止一筹。
他没有丝毫懈怠,将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对《青岳丹经》炼气篇的研习中。吴清风长老的注解确实精辟,往往寥寥数语,便能点破关窍,让他对许多原本模糊的丹道理念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赤芍’药性虽温,但其根茎处蕴含一丝极微弱的金气,若与‘云母粉’同时投入,需以木灵气稍加隔绝,否则会影响‘凝露草’主药性的发挥……”
“炼制‘合气丹’时,火候并非一成不变,在‘百年茯苓’融化刹那,需瞬间将火力提升三成,激发其土性灵力,方能更好地承载其他药力……”
这些细微至极的操控要点,是寻常丹方玉简中绝不会记载的,乃是一位资深炼丹师多年经验的结晶。李望如获至宝,反复揣摩,并结合自己提纯时对药材“本质”的感知,相互印证,收获极大。
他并未立刻开炉炼丹,而是花了足足十天时间,将玉简中所有一阶丹方和注解烂熟于心,并在脑海中进行了无数次模拟推演。直到自觉理论根基足够扎实,对每一种丹药的炼制流程、关键节点、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应对之法都了然于胸后,他才决定开始实践。
第一个目标,依旧是辟谷丹。他要验证理论所学,并重新建立自己在新阶段的“基准”成功率。
取出那尊崭新的赤焰炉,指尖拂过温润的炉壁,能清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稳定火灵之力。比起之前的黑铁炉,此炉对地火的传导和控制更为精妙。
预热,投药,控火……每一步,他都严格遵循丹经要义和吴长老的注解,神识高度集中,感知着炉内最细微的变化。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再无之前的生涩与惊险。
成丹!
炉盖开启,五颗圆润饱满的辟谷丹静静躺在炉底,色泽均匀,丹香纯正,皆是中品品质!成丹率,十成五!
一次成功!而且品质稳定!
李望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并非依靠提纯,而是实实在在凭借自身对丹道的理解与掌控达成的成果!系统的传承,果然至关重要。
他没有停歇,又连续炼制了数炉辟谷丹,成功率稳定在五到六成,品质也基本维持在中品。这个成绩,放在外门弟子中已是极为优秀,但在他“炼丹小比头名”和“吴长老记名弟子”的光环下,显得合情合理,甚至有些“平庸”。
他需要的正是这种“合理”的进步。
接下来,他开始尝试炼制合气丹。有了更精妙的丹炉和更深厚的理论支撑,加之修为提升到炼气四层,法力与神识更为充足,炼制过程虽然依旧充满挑战,但已不像小比时那般捉襟见肘。
失败,总结,再尝试。
数日之后,他炼制合气丹的成功率,也勉强稳定在了三成左右,成丹品质以下品为主,偶尔能出一两颗中品。
这个进度,在外人看来,已是极快的“天才”速度,足以对得起他的名头。但李望自己知道,若无提纯能力作为最终保障和底牌,仅凭自身,想要在丹道上走远,依旧艰难。
期间,他按照门规,去丹霞殿任务堂领取并完成了一些炼制低阶药散和辟谷丹的任务,赚取了些许贡献点,也维持着必要的露面。
陈淼那边似乎沉寂了下去,并未再找过他麻烦,偶尔在丹霞峰遇见,也只是淡淡点头,看不出太多情绪。但李望能感觉到,那双看似平静的眼睛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审视。
周枫倒是主动来找过他一次,依旧是那副温和笑颜,与他交流了一些炼丹心得,言语间不乏招揽之意,但都被李望以“师尊教诲,需潜心修行”为由,客气而坚定地挡了回去。
至于赵虎和刘莽,则彻底销声匿迹,据说被陈淼派去处理一些偏远地区的宗门事务,短时间内不会回山。这显然是陈淼的敲打与隔离,也暂时解除了李望的近忧。
然而,李望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真正的威胁往往来自看不见的地方。赵虎刘莽只是马前卒,陈淼的耐心也有限度。而自己拜入吴长老门下,看似有了靠山,却也意味着进入了更高层面的博弈场,一举一动都可能牵动某些人的神经。
这一夜,月黑风高。
李望并未修炼或研读丹经,而是坐在石屋内,面前摊开着那副得自黑风坊市的兽皮地图。地图上的地形与鼎炉标记依旧陌生,那行古老篆文也未能破解。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思绪飞转。
“实力是根本,但资源与人脉同样重要。仅靠宗门任务和师尊赐予,资源积累太慢,且容易受制于人。”
“陈淼与周枫之争,是危机,也未尝不是机会。若能巧妙周旋,或许能从中获取更多利益,但风险极大。”
“赵虎刘莽虽暂时远离,但仇恨已结,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需防其暗中报复。”
“那铁片与兽皮地图,关乎可能的大机缘,必须尽快提升实力,才有能力去探索……”
一个个念头闪过,他需要制定一个清晰的短期规划。
第一,稳步提升修为和炼丹术。这是安身立命之本,不能有丝毫松懈。利用提纯能力,优化自身修炼丹药,但要控制“进步”速度,维持在“天才”但合理的范畴。
第二,积累资源。除了完成宗门任务,或许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渠道,少量出手一些提纯后的高品质丹药或药散,换取灵石或其他所需之物。黑风坊市仍是首选,但需更加谨慎。
第三,调查赵虎刘莽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势力。知己知彼,才能防范于未然。此事需暗中进行,或许可以从一些底层弟子或坊市消息灵通人士处入手。
第四,寻找破解兽皮地图和古老篆文的线索。此事不急,但需留意。
理清思路,李望眼中闪过一丝锐芒。
他起身,从暗格中取出几瓶自己炼制、但经过提纯后品质达到上品的凝气丹和合气丹。这些丹药药力精纯,杂质极少,效果远超同阶,但又不像那带丹晕的清心丹那般惊世骇俗,正适合用来换取资源。
他换上一身不起眼的灰色衣衫,施展《易容术》(从传法阁兑换的粗浅法门),稍稍改变了一些容貌气质,变得平凡无奇,这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小院,如同融入了夜色,朝着山门外的方向潜行而去。
他没有直接前往黑风坊市,而是在距离宗门百里外的一处散修聚集的小型集市落下。这里规模远小于黑风坊市,鱼龙混杂,管理松散,更适合他这种需要隐藏身份的交易。
他找到一家看起来信誉尚可、背景却不甚明了的小型杂货铺,分批次,将部分提纯后的丹药售出。果然,丹药精纯的品质引起了店主的注意,给出了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但并未过多追问来历,显然对此类事情司空见惯。
交易完成,李望怀揣着数百块下品灵石,并未停留,立刻离开集市,绕了几个大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才返回宗门。
这一次外出,让他积累了第一笔不算丰厚但足以支撑一段时间修炼的“私房钱”,也初步验证了这条资源获取渠道的可行性。
回到小院,天色将明。
李望盘膝坐下,并未立刻开始修炼,而是将从集市中听来的、关于青岳门外门的一些零碎消息在脑海中整合。
“听那店主随口提及,近期似乎有巡山弟子在宗门西北方向的‘落魂山脉’外围,发现了一些陌生修士活动的踪迹……落魂山脉,似乎与兽皮地图上某处边缘地形有些相似?”
“还有人说,宗门外门执法堂似乎在进行一些内部整顿,可能与某些弟子私下行为不端有关……这是否与赵虎刘莽被调离有关?”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信息,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他一一拾起,虽然暂时还串联不起来,但他相信,随着信息越来越多,终会浮现出背后的脉络。
他收敛心神,服下一颗提纯后的凝气丹,开始了新一天的修炼。
丹田内,青木法力如同溪流,潺潺流动,不断壮大。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心中已有方向,脚步也愈发沉稳。
在这丹霞峰上,他不仅要炼丹修道,更要在这暗流汹涌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直至……鱼跃龙门,翱翔九天。
他没有丝毫懈怠,将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对《青岳丹经》炼气篇的研习中。吴清风长老的注解确实精辟,往往寥寥数语,便能点破关窍,让他对许多原本模糊的丹道理念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赤芍’药性虽温,但其根茎处蕴含一丝极微弱的金气,若与‘云母粉’同时投入,需以木灵气稍加隔绝,否则会影响‘凝露草’主药性的发挥……”
“炼制‘合气丹’时,火候并非一成不变,在‘百年茯苓’融化刹那,需瞬间将火力提升三成,激发其土性灵力,方能更好地承载其他药力……”
这些细微至极的操控要点,是寻常丹方玉简中绝不会记载的,乃是一位资深炼丹师多年经验的结晶。李望如获至宝,反复揣摩,并结合自己提纯时对药材“本质”的感知,相互印证,收获极大。
他并未立刻开炉炼丹,而是花了足足十天时间,将玉简中所有一阶丹方和注解烂熟于心,并在脑海中进行了无数次模拟推演。直到自觉理论根基足够扎实,对每一种丹药的炼制流程、关键节点、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应对之法都了然于胸后,他才决定开始实践。
第一个目标,依旧是辟谷丹。他要验证理论所学,并重新建立自己在新阶段的“基准”成功率。
取出那尊崭新的赤焰炉,指尖拂过温润的炉壁,能清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稳定火灵之力。比起之前的黑铁炉,此炉对地火的传导和控制更为精妙。
预热,投药,控火……每一步,他都严格遵循丹经要义和吴长老的注解,神识高度集中,感知着炉内最细微的变化。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再无之前的生涩与惊险。
成丹!
炉盖开启,五颗圆润饱满的辟谷丹静静躺在炉底,色泽均匀,丹香纯正,皆是中品品质!成丹率,十成五!
一次成功!而且品质稳定!
李望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并非依靠提纯,而是实实在在凭借自身对丹道的理解与掌控达成的成果!系统的传承,果然至关重要。
他没有停歇,又连续炼制了数炉辟谷丹,成功率稳定在五到六成,品质也基本维持在中品。这个成绩,放在外门弟子中已是极为优秀,但在他“炼丹小比头名”和“吴长老记名弟子”的光环下,显得合情合理,甚至有些“平庸”。
他需要的正是这种“合理”的进步。
接下来,他开始尝试炼制合气丹。有了更精妙的丹炉和更深厚的理论支撑,加之修为提升到炼气四层,法力与神识更为充足,炼制过程虽然依旧充满挑战,但已不像小比时那般捉襟见肘。
失败,总结,再尝试。
数日之后,他炼制合气丹的成功率,也勉强稳定在了三成左右,成丹品质以下品为主,偶尔能出一两颗中品。
这个进度,在外人看来,已是极快的“天才”速度,足以对得起他的名头。但李望自己知道,若无提纯能力作为最终保障和底牌,仅凭自身,想要在丹道上走远,依旧艰难。
期间,他按照门规,去丹霞殿任务堂领取并完成了一些炼制低阶药散和辟谷丹的任务,赚取了些许贡献点,也维持着必要的露面。
陈淼那边似乎沉寂了下去,并未再找过他麻烦,偶尔在丹霞峰遇见,也只是淡淡点头,看不出太多情绪。但李望能感觉到,那双看似平静的眼睛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审视。
周枫倒是主动来找过他一次,依旧是那副温和笑颜,与他交流了一些炼丹心得,言语间不乏招揽之意,但都被李望以“师尊教诲,需潜心修行”为由,客气而坚定地挡了回去。
至于赵虎和刘莽,则彻底销声匿迹,据说被陈淼派去处理一些偏远地区的宗门事务,短时间内不会回山。这显然是陈淼的敲打与隔离,也暂时解除了李望的近忧。
然而,李望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真正的威胁往往来自看不见的地方。赵虎刘莽只是马前卒,陈淼的耐心也有限度。而自己拜入吴长老门下,看似有了靠山,却也意味着进入了更高层面的博弈场,一举一动都可能牵动某些人的神经。
这一夜,月黑风高。
李望并未修炼或研读丹经,而是坐在石屋内,面前摊开着那副得自黑风坊市的兽皮地图。地图上的地形与鼎炉标记依旧陌生,那行古老篆文也未能破解。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思绪飞转。
“实力是根本,但资源与人脉同样重要。仅靠宗门任务和师尊赐予,资源积累太慢,且容易受制于人。”
“陈淼与周枫之争,是危机,也未尝不是机会。若能巧妙周旋,或许能从中获取更多利益,但风险极大。”
“赵虎刘莽虽暂时远离,但仇恨已结,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需防其暗中报复。”
“那铁片与兽皮地图,关乎可能的大机缘,必须尽快提升实力,才有能力去探索……”
一个个念头闪过,他需要制定一个清晰的短期规划。
第一,稳步提升修为和炼丹术。这是安身立命之本,不能有丝毫松懈。利用提纯能力,优化自身修炼丹药,但要控制“进步”速度,维持在“天才”但合理的范畴。
第二,积累资源。除了完成宗门任务,或许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渠道,少量出手一些提纯后的高品质丹药或药散,换取灵石或其他所需之物。黑风坊市仍是首选,但需更加谨慎。
第三,调查赵虎刘莽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势力。知己知彼,才能防范于未然。此事需暗中进行,或许可以从一些底层弟子或坊市消息灵通人士处入手。
第四,寻找破解兽皮地图和古老篆文的线索。此事不急,但需留意。
理清思路,李望眼中闪过一丝锐芒。
他起身,从暗格中取出几瓶自己炼制、但经过提纯后品质达到上品的凝气丹和合气丹。这些丹药药力精纯,杂质极少,效果远超同阶,但又不像那带丹晕的清心丹那般惊世骇俗,正适合用来换取资源。
他换上一身不起眼的灰色衣衫,施展《易容术》(从传法阁兑换的粗浅法门),稍稍改变了一些容貌气质,变得平凡无奇,这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小院,如同融入了夜色,朝着山门外的方向潜行而去。
他没有直接前往黑风坊市,而是在距离宗门百里外的一处散修聚集的小型集市落下。这里规模远小于黑风坊市,鱼龙混杂,管理松散,更适合他这种需要隐藏身份的交易。
他找到一家看起来信誉尚可、背景却不甚明了的小型杂货铺,分批次,将部分提纯后的丹药售出。果然,丹药精纯的品质引起了店主的注意,给出了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但并未过多追问来历,显然对此类事情司空见惯。
交易完成,李望怀揣着数百块下品灵石,并未停留,立刻离开集市,绕了几个大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才返回宗门。
这一次外出,让他积累了第一笔不算丰厚但足以支撑一段时间修炼的“私房钱”,也初步验证了这条资源获取渠道的可行性。
回到小院,天色将明。
李望盘膝坐下,并未立刻开始修炼,而是将从集市中听来的、关于青岳门外门的一些零碎消息在脑海中整合。
“听那店主随口提及,近期似乎有巡山弟子在宗门西北方向的‘落魂山脉’外围,发现了一些陌生修士活动的踪迹……落魂山脉,似乎与兽皮地图上某处边缘地形有些相似?”
“还有人说,宗门外门执法堂似乎在进行一些内部整顿,可能与某些弟子私下行为不端有关……这是否与赵虎刘莽被调离有关?”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信息,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他一一拾起,虽然暂时还串联不起来,但他相信,随着信息越来越多,终会浮现出背后的脉络。
他收敛心神,服下一颗提纯后的凝气丹,开始了新一天的修炼。
丹田内,青木法力如同溪流,潺潺流动,不断壮大。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心中已有方向,脚步也愈发沉稳。
在这丹霞峰上,他不仅要炼丹修道,更要在这暗流汹涌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直至……鱼跃龙门,翱翔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