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兵败如山倒,张牛角悔断肠-《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夜色深沉,寒风刺骨。

  距离卢奴城数十里外的一片稀疏林地里,燃着几堆零星的篝火。

  火光映照着一张张麻木、惊恐、疲惫的脸。

  这里是黑山军的临时宿营地。

  与其说是宿营地,不如说是一群溃兵的聚集点。

  伤员的呻吟声,混合着低低的啜泣声,在林间回荡。

  士气?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大部分士兵,连兵器都扔了,只抱着怀里仅有的一点干粮,瑟瑟发抖。

  “我的锅……我的锅啊……”

  一个满脸黑灰的汉子,抱着自己断掉的腿,哭得比谁都伤心。

  他旁边一个同样挂彩的同伴,忍不住问道。

  “三儿,你腿都断了,哭锅干啥?”

  那汉子一把鼻涕一把泪。

  “你懂个屁!那是我娘传给我的锅!”

  “用它熬出来的粥,又香又糯!”

  “现在锅没了,以后只能啃干饼了,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同伴闻言,竟也悲从中来,两人抱着一起痛哭流涕。

  他们觉得,没了好粥喝,比打败仗还可怕。

  不远处,一堆最大的篝火旁。

  张牛角独自坐着,手里攥着一个空了的酒囊。

  他双目赤红,头发散乱,曾经不可一世的枭雄,此刻像个输光了家产的赌徒。

  “噗!”

  他一口气没上来,喷出一口鲜血,溅在篝火上,发出一阵“滋啦”的声响。

  悔恨,像毒蛇一样啃噬着他的五脏六腑。

  他想起了褚燕的每一次劝谏。

  想起了褚燕被自己掌掴时,那双失望又无奈的眼睛。

  “我……真是个蠢货……”

  张牛角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锣。

  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走到了他的身后。

  是褚燕。

  他的半边脸颊,依旧高高肿起,上面还有一个清晰的巴掌印。

  这让他本就精悍的脸,多了一丝滑稽和悲凉。

  两人谁也没有说话。

  沉默在篝火的噼啪声中,显得格外压抑。

  许久,还是张牛角先开了口。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和颓败。

  “燕子……是我对不住你。”

  褚燕看着跳动的火焰,语气平淡。

  “大帅,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

  张牛角猛地抬起头,一把抓住褚燕的衣襟,双眼布满血丝。

  “没用了?八万!八万兄弟啊!”

  “就这么没了!全都没了!”

  他状若疯魔,用力摇晃着褚燕。

  “你告诉我!我现在该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啊!”

  褚燕任由他摇晃,眼神始终没有变化。

  直到张牛角力竭,松开了手,他才缓缓开口。

  “大帅,我们得先知道,还剩下多少人。”

  张牛角颓然坐倒在地,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褚燕转身,对着不远处的一个头目招了招手。

  那头目连滚带爬地跑了过来,脸上全是惊恐。

  “大帅,褚帅……刚才……刚才粗略点了一下……”

  他声音发颤,不敢看张牛告的眼睛。

  “能……能拿起刀枪的,还有……还有一万八千多人……”

  “算上……算上那些没兵器的溃兵,总数……总数怕是……怕是超不过两万了……”

  一万八。

  两万。

  这两个数字,像两把尖刀,狠狠扎进了张牛角的心脏。

  他出征时,号称八万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日。

  短短几天,就只剩下了这点残兵败将。

  其实在古代打仗,号称的兵力往往水份很大。

  所谓八万大军,很可能实际的战斗人员只有五六万。

  剩下的都是后勤、伙夫、以及跟着大部队混饭吃的流民家属。

  这些人,顺风仗时能凑个人数,壮壮声势。

  一旦打起逆风仗,他们就是最先崩溃,并且拖垮全军的累赘。

  张牛角显然没想过这么复杂的问题。

  他只知道,他的人,没了。

  “噗通”一声,一个脑袋上缠着布条的小头目,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他直接跪在了张牛角和褚燕面前。

  “大帅!褚帅!不好了!”

  张牛角眼皮一跳,心想还能有什么更不好的事。

  只听那小头目带着哭腔说道。

  “咱们……咱们现在人手太少,连夜里挖茅厕的人手都不够了!”

  “弟兄们到处乱拉,营地里……营地里都快没法下脚了!”

  “这……这长期下去,会生病的啊!”

  张牛角:“……”

  褚燕:“……”

  周围的亲卫:“……”

  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

  张牛角胸中那股巨大的悲愤,被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堵得不上不下。

  他一口气没喘匀,差点又是一口老血。

  “滚!”

  他用尽全身力气,咆哮了一声。

  那个小头目被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消失在了黑暗中。

  这一声怒吼,反倒让张牛角混乱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褚燕看准时机,沉声说道。

  “大帅,不能再犹豫了。”

  “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地方可去。”

  张牛角抬起通红的眼睛。

  “哪里?”

  褚燕一字一顿地说道。

  “太行山。”

  “退回太行山深处!那里山高林密,地势复杂!”

  “刘景的骑兵再厉害,进了山也施展不开!”

  “只要我们能退回去,就能保住这点火种!”

  退回太行山?

  张牛角脸上露出一丝挣扎。

  那不就是承认自己彻底输了吗?

  像老鼠一样,躲回洞里?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天下大乱,山脉就成了各路失败者的避风港。

  无论是起义失败的农民,还是争霸失败的军阀。

  只要往山里一钻,官军就很难清剿。

  他们可以在山里积蓄力量,招兵买马,等待时机。

  太行山,就是汉末北方最顶级的避风港。

  褚燕看着犹豫的张牛角,加重了语气。

  “大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刘景那小子,心狠手辣,诡计多端!”

  “我们现在这点人,粮草不济,人心惶惶,怎么跟他斗?”

  “再不走,等他的骑兵追上来,我们所有人都得死在这里!”

  “难道你想让这最后的一万多兄弟,也给你陪葬吗?”

  最后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张牛角的心上。

  他缓缓转头,看向那些围在篝火边,神情麻木的士兵。

  他们是最后一批还跟着他的人。

  他看到了一双双充满恐惧和绝望的眼睛。

  他们不想死。

  他们想活下去。

  张牛角紧握的双拳,缓缓松开。

  他眼中的疯狂和不甘,渐渐被一丝理智取代。

  是啊,他已经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报仇,而是活下去。

  带着这些还愿意追随他的兄弟们,活下去。

  他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虽然身形依旧狼狈,但那股属于一方渠帅的气势,似乎又回来了一点。

  他看着褚燕,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

  “传我命令,全军拔营!”

  “目标,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