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刘备在徐州-《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刘景的这个问题,像是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糜竺刚刚才勉强维持住的镇定。

  他脸上的悲愤瞬间凝固,随即转化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神情,混杂着鄙夷、厌恶,还有一丝深深的后怕。

  “大将军……也知道此人?”

  糜竺的声音干涩,提起那个名字,都让他感到一阵不快。

  刘景没有回答,只是平静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他先是对一旁的亲卫吩咐道。

  “先带糜姑娘下去休息,备好厢房,不得有丝毫怠慢。”

  “喏!”

  亲卫恭敬领命,将那名依旧跪在地上,身躯微颤的绝美女子扶了起来。

  糜贞临走前,又深深地望了刘景一眼,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里,充满了忐忑与期盼。

  直到妹妹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糜竺才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也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

  书房内,只剩下刘景与他的三位核心谋主,贾诩、郭嘉、荀彧。

  气氛变得肃穆起来。

  刘景重新坐回主位,伸手虚引。

  “子仲先生,请坐。现在,你可以详细说说徐州的情况了。”

  “尤其是,关于那个刘备。”

  糜竺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坐了下来,但腰背依旧挺得笔直。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海量的财富和家族的投效,更重要的,是关于徐州最核心、最真实的情报。

  这些情报,在乱世之中,价值千金。

  “大将军明鉴。”

  “那陶恭祖,年事已高,早已昏聩无能,识人不明!”

  糜竺的第一句话,就给徐州牧陶谦下了定论。

  “曹操大军压境,他不想着如何整军备战,坚壁清野,反而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外来的刘备身上!”

  郭嘉端着酒杯,饶有兴致地问道。

  “哦?这刘备是何方神圣,竟能得陶恭祖如此信赖?”

  “神圣?”

  糜竺发出一声嗤笑,满脸不屑。

  “不过一织席贩履之辈,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

  “此人生得大耳垂肩,双手过膝,状貌怪异。最是擅长巧言令色,将那仁义道德挂在嘴边,极善蛊惑人心!”

  “起初我也险些受他的蒙骗,后来得知他那两个结拜兄弟的愚蠢行径之后,对他深入了解深感厌恶!”

  他越说越是激动,拳头都攥紧了。

  “他初到徐州,便靠着一张嘴,哄得陶谦大悦,当即给了他数千兵马,奉为上宾!”

  贾诩抚着胡须,眼神微动。

  “此人,倒有几分说客的本事。”

  “何止是说客!”

  糜竺的声调猛地拔高,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怒火。

  “他那两个结拜兄弟,一个叫邢道荣,一个叫邢道铁,更是粗鄙不堪的莽夫!”

  “整日里在徐州城内招摇,自吹自擂,号称万人敌。依我看来,简直是万分可笑!”

  他猛地一拍桌案。

  “那邢道荣无谋,邢道铁少智!两个蠢物,竟也被刘备吹成了盖世英雄,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郭嘉听到这里,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摇了摇头。

  “看来,这刘备不仅会说,还会吹。”

  糜竺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堪回首的往事,眼中满是厌恶。

  “此人脸皮之厚,世所罕见!”

  “他见我糜氏家大业大,便三番五次前来‘拜访’,名为求助,实则就是索要钱粮!”

  “言语之间,更是旁敲侧击,竟……竟还意图为他自己求娶小妹!”

  “他一个织席贩履之辈,要我妹妹做什么?”

  这句话,糜竺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若非看在陶谦的面子上,他早就命人将这厚颜无耻之徒打出家门了!

  也正是因为此事,他才对刘备此人彻底看清,心中警铃大作,坚定了另寻出路的想法。

  书房内,一片安静。

  荀彧和贾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一个出身底层,却野心勃勃,擅长伪装,又能拉拢人心的枭雄形象,已经清晰地浮现在他们脑海中。

  糜竺发泄一通后,情绪稍稍平复。

  他站起身,对着刘景,郑重其事地一揖到底。

  这一次,他的神情无比诚恳,发自肺腑。

  “大将军,竺并非只为保全家族。”

  “竺在徐州,也曾遍观天下英雄!”

  “袁绍外宽内忌,袁术冢中枯骨,刘表空谈度日,皆非人主!”

  “那曹操虽有雄才,却残暴嗜杀,动辄屠城,失尽人心!”

  “至于徐州那些官吏,面对曹军,除了聚在州牧府,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难道还能哭退曹操的虎狼之师吗?”

  这番话,掷地有声,将在场所有人都镇住了。

  糜竺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刘景,声音激昂。

  “唯有大将军您!”

  “北逐强敌,平定幽冀,推行新政,心系万民!”

  “所到之处,百姓归心,士人仰望!”

  “您才是真正的汉室栋梁,匡扶天下之人!”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当投效明主!竺愿追随大将军,为这煌煌大业,献上绵薄之力!”

  这番话,是糜竺一路逃亡,深思熟虑后的结论。

  更是他作为一个顶级商人,对天下“潜力股”做出的最大一次投资!

  刘景的仁德之名,新政之功,早已传遍天下。

  糜竺亲眼见过刘备的虚伪和贪婪,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这番发自肺腑的赞颂,让荀彧、郭嘉等人,也不由得心生激荡,与有荣焉。

  他们选择的主公,正在被天下有识之士所认可!

  郭嘉看着糜竺,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此人不仅有钱,更有眼光。

  他随即又想到了那个刘备,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看来,主公一统天下的大业上,未来怕是会多出这么一个擅长搬弄是非的伪善之徒,作为路上的阻碍了。

  刘景静静地听完了一切。

  他没有立即表态,也没有被这番赞誉冲昏头脑。

  他只是缓缓站起身,走到了那副巨大的地图前,目光落在了富庶的徐州版图上。

  许久。

  他才转过身,看向面前这位赌上了一切的徐州富商。

  他的手,伸向了桌案上那份之前被他忽略的,记录着糜氏全部家产的竹简。

  刘景将它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