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鸿门宴!抛出的第一个桃!-《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二桃杀三士?

  刘景的瞳孔猛地收缩,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这计策,他岂会不知!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子用两个桃子,便不费吹灰之力地除掉了三个功高震主、骄横跋扈的勇士。

  此计之毒,之狠,之绝,简直是杀人不见血的典范!

  “文和……”刘景的声音都带着几分干涩。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也效仿晏子,挑拨黄四、张牧之、李铁三人内斗,让他们自相残杀?”

  贾诩的脸上,浮现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那笑容里,藏着毒士的阴冷与智者的从容。

  “主公明鉴。”

  “此三家在元氏盘根错节,如同三足之鼎,互相支撑,又互相提防。”

  “我们若是强攻,只会让他们抱团取暖,拼死反抗。”

  “但若是我们抛出两个足以让他们眼红心跳的‘桃子’,你说……他们还会那么团结吗?”

  贾诩的眼神一斜,微微一笑。

  “鼎,一旦失去一足,便会轰然倒塌。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坐收渔利即可。”

  刘景深吸一口气,胸中的豪情与杀意被瞬间点燃。

  好一个贾文和!

  好一条毒计!

  这简直是为眼下困局量身定做的破局之法!

  “好!”

  “就依你之计!三日后,你我二人,同赴鸿门宴!”

  ……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元氏县衙后堂,刘景丝毫不见赴宴前的紧张。

  贾诩侍立一旁,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元氏县三大豪强的详细信息。

  “主公,根据宋主簿和我们的人这几日搜集的情报来看。”

  贾诩的声音不急不缓,如同在讲述一件寻常小事。

  “黄四,脾性暴躁,为人冲动,嗜武好斗,手底下养着一群亡命之徒。”

  “平日里横行乡里,靠的是拳头和刀子说话。”

  “也是是三家中底蕴最厚的!”

  “张牧之,为人老奸巨猾,贪财好利,但又生性多疑,求稳怕乱。”

  “他的家族以农桑和商铺为主。”

  “至于那李铁,此人最为深沉。他不显山不露水,平日里附庸风雅,结交名士。”

  “在元氏县颇有贤名。但暗地里,他的手也最黑,据说元氏县一半的黑市交易,都与他脱不了干系。”

  贾诩顿了顿,抬眼看向刘景。

  “此三人,各有弱点,又各有图谋。今日宴席,我们抛出的第一个‘桃’,便是‘利’。”

  “以重利为饵,引他们上钩。但如何抛,抛多少,就要看他们各自的反应了。”

  “我懂。”

  刘景整理好最后一丝衣角,转过身来,气势已然不同。

  “是龙是蛇,今晚便见分晓。”

  县衙之外,高顺一身皮甲,手按刀柄,如同一尊沉默的铁塔。

  他身后,五十名从八百县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壮士,人人刀枪雪亮,杀气腾腾。

  一辆看似简朴的马车,在五十名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停在了黄府门前。

  黄府,朱门高墙,气派非凡。

  门口高悬着数十盏巨大的红灯笼,将整个府邸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派喜气洋洋。

  车帘掀开。

  刘景当先下车,身后跟着神情淡然的贾诩。

  “恭迎县尊大人!”

  黄四、张牧之、李铁三人,早已带着一众家仆候在门口。

  三人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亲自迎上前来,对着刘景躬身行礼。

  “三位家主太客气了。”

  刘景却仿佛浑然不觉,坦然受了他们一礼,步履从容地向府内走去。

  贾诩跟在身后,眼角的余光,已将三人眼中一闪而过的轻蔑与狠厉,尽收眼底。

  宴席设在黄府的正堂,山珍海味,水陆毕陈,极尽奢华。

  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舞女们身姿妖娆,玉足翩翩,长袖善舞。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圆滑的张牧之,端起酒杯,率先发难了。

  “县尊大人如此年轻,便能得朝廷亲命,主政一方,真乃少年英才啊!”

  他笑呵呵地说道,话锋却陡然一转。

  “只是,这元氏县不比洛阳繁华,民风彪悍,事务繁杂。”

  “大人初来乍到,恐怕有诸多不顺手的地方。”

  “我等身为本地士绅,若是大人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千万别跟我们客气!”

  一番话,听着是客气,实则是在敲打刘景。

  言下之意,你一个毛头小子,别以为当了县令就能为所欲为。

  这元氏县,是我们说了算!

  你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就是!”

  一旁的黄四,猛地将酒杯顿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那双凶悍的虎目,死死地瞪着刘景,毫不掩饰其中的威胁之意。

  “咱们元氏县,向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刘大人只要高坐县衙。”

  “喝喝茶,听听曲,咱们保你任期之内,平平安安,财源广进!”

  “可要是……有人非要多管闲事,那可就别怪我们这帮粗人,不懂礼数了!”

  赤裸裸的威胁!

  全程沉默的李铁,虽然一言不发,但那双深邃的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刘景。

  一时间,整个大堂的空气都凝固了。

  舞女们停下了舞步,乐师们也噤若寒蝉。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刘景身上。

  面对三人的轮番施压,刘景却只是淡淡地笑了。

  他端起酒杯,不卑不亢地回敬。

  “多谢三位家主的美意。”

  “只是,本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奉朝廷之命,来这元氏,不是为了喝茶听曲,而是为了整顿吏治,剿匪安民!”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至于三位所说的规矩……”

  刘景的目光扫过三人,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本官只知,大汉的王法,就是最大的规矩!”

  “前些日子,本官前往郡府拜见冯太守,太守大人对元氏县的未来发展,可是寄予了厚望啊!”

  “郡府”二字一出,黄四三人的脸色,齐齐微变。

  他们眼中那嚣张的气焰,瞬间收敛了几分。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忌惮,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

  贾诩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冷笑。

  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