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徐荣果然名不虚传-《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函谷关。

  中路大军的营地,距离关墙五里。

  刘景立马于阵前,遥望着那座横亘在天地间的雄关。

  山势陡峭,如刀削斧劈。

  关隘便建在这两山之间最狭窄的隘口上,仿佛一头择人而噬的洪荒巨兽,死死扼住了通往关中的咽喉。

  高耸的城墙呈现出一种饱经风霜的铁灰色,上面插满了西凉军的旌旗,在猎猎寒风中狂舞。

  一股无形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那是一种纯粹由金戈铁马、尸山血海堆积起来的铁血煞气。

  连刘景麾下这些百战精锐,在面对这座天下第一雄关时,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沉重了几分。

  他们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刃,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大哥。”

  高顺催马来到刘景身侧,声音低沉。

  “这函谷关,果然名不虚传。”

  刘景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着远处的关隘。

  “徐荣,也不是易与之辈。”

  他从情报中早已得知,此人治军严谨,谋略过人,是董卓麾下为数不多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郭嘉与贾诩并辔而来,神色同样凝重。

  “主公,徐荣深知我军神臂弩之利,必有防备。”

  贾诩缓缓开口,提醒道。

  “若要攻关,必先拔其爪牙,挫其锐气。”

  刘景微微颔首,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抬起手,指向前方。

  “传我将令。”

  “陷阵营出动一营,以神臂弩兵两千人进行火力压制。”

  “进行一次试探性攻击!”

  “喏!”

  令旗挥动,战鼓声起。

  一营陷阵营的重步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缓缓向关墙压去。

  他们身后,两千名神臂弩兵迅速列阵,将冰冷的弩箭搭在弦上,遥遥对准了城头。

  “放!”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尖锐的破空声骤然响起。

  密集的箭雨划破长空,带着死亡的呼啸,射向函谷关的城楼。

  然而,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就在箭雨即将覆盖城头之际,关墙上突然竖起了一面面巨大的厚木盾牌。

  这些盾牌足有半人高,用厚实的硬木制成,外面还蒙着浸湿的牛皮。

  “砰!砰!砰!”

  无数弩箭狠狠钉在木盾上,箭头深入寸许,却再也无法前进分毫。

  城墙上的西凉兵就躲在盾牌后面,发出阵阵哄笑。

  “就这点本事吗?”

  “给爷爷们挠痒痒呢!”

  关楼之上,徐荣身披重甲,手按佩剑,脸上带着一抹不出所料的冷笑。

  他早就研究过刘景的战法,对这神臂弩的威力了如指掌。

  “等他们再靠近些!”

  徐荣冷静地发布着命令。

  “弓箭手准备!”

  陷阵营的将士们举着塔盾,顶着零星的箭矢,一步步靠近了城墙。

  当他们进入范围时,徐荣眼中寒意迸发。

  “放箭!”

  一声令下,城墙上瞬间探出无数弓箭手。

  他们弯弓搭箭,箭矢如蝗虫般倾泻而下。

  与此同时,城墙垛口后方,无数滚石檑木被士兵们合力推下。

  “轰隆隆!”

  巨石砸在地上,碎石四溅,威力惊人。

  陷阵营的士兵们用盾牌死死护住头顶,却依旧有惨叫声传来。

  更可怕的是,从关墙后方,竟然飞出了数十块巨大的石头,越过城墙,精准地砸向了后方的神臂弩兵阵地!

  “是投石车!”

  郭嘉脸色一变。

  “徐荣竟然还准备了投石车来反制我们的远程部队!”

  “轰!”

  一块巨石砸入弩兵阵中,瞬间便有数名士兵被砸得血肉模糊。

  阵型顿时出现了一丝混乱。

  刘景瞳孔猛地一缩。

  “鸣金!”

  “撤回来!”

  他果断下令。

  “当!当!当!”

  清脆的鸣金声响起,正在艰难推进的陷阵营如蒙大赦,迅速交替掩护着撤回了本阵。

  这一场短暂的交锋,陷阵营伤亡近两百人。

  神臂弩兵也被投石车砸死砸伤了数十人。

  可以说,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

  大帐之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高顺的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他走到沙盘前,声音沙哑地汇报。

  “大哥,关上的守军,皆是凉州百战老兵。”

  “他们的弓手反应极快,箭术精准,绝非寻常部队。”

  “而且,他们的防御工事准备得极其充分,滚石檑木、弓弩、投石车配合默契,显然是徐荣亲自调教的结果。”

  “若要强攻,伤亡……恐怕会是一个我们无法承受的数字。”

  高顺的话,让帐内所有将领都沉默了。

  陷阵营的战力,他们有目共睹,连陷阵营的试探都如此惨烈,换做其他部队,结果可想而知。

  刘景面沉如水,手指在沙盘上函谷关的位置轻轻敲击着。

  他知道徐荣难缠,却没想到难缠到这个地步。

  对方就像一个浑身长满尖刺的刺猬,让人无从下口。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郭嘉与贾诩对视了一眼。

  郭嘉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弧度,打破了沉寂。

  他走到刘景身边,轻声说道。

  “主公。”

  “看来,强攻非上策。”

  “徐荣此人,确实名不虚传。”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彩。

  “不过,他以为凭着一座龟壳,就能挡住我们吗?”

  “主公,是时候了。”

  “是时候,让我们的‘神物’登场,先把他这层硬壳,给敲碎了!”

  刘景敲击沙盘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抬起头,看向郭嘉,眼中闪过一抹冷厉。

  他缓缓点头。

  “准了。”

  “传我将令!”

  刘景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全军后撤十里,安营扎寨!”

  “另外,命工兵营,即刻开始作业!”

  命令传达下去,中路大军开始缓缓后撤。

  函谷关城楼上,徐荣看着远去的汉军,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

  “怎么?这就怕了?”

  他对着身旁的副将嘲讽道。

  “我还以为那刘景有什么惊天纬地之才,不过如此。”

  “被我函谷关的天险,被我西凉的精兵,一吓就当起了缩头乌龟!”

  副将连忙奉承。

  “将军神威,那刘景不过是侥幸得胜的竖子罢了,岂能与将军相提并论!”

  徐荣很是受用,他摆了摆手。

  “传令下去,全军加强戒备,不可松懈。”

  “我倒要看看,他刘景退后十里,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他并不知道。

  一场超越这个时代的降维打击,正在悄然酝酿。

  在汉军新营地的后方,一片巨大的空地被清理了出来,并且由陷阵营的精锐重重戒备,任何人不得靠近。

  工兵营的数千名工匠在里面彻夜忙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几十辆巨大的四轮运输车,运来了无数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巨大构件。

  这些构件被小心翼翼地卸下,在工匠们的手中,开始被组装成一个个狰狞的庞然大物。

  夜幕下,火把的光芒勾勒出那些物体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