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别走了蔡琰-《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大将军府的宴席,算不上奢华。

  但菜品精致,用料考究。

  烤得外酥里嫩的羊羔肉,切成薄片,蘸着特制的酱料。

  清蒸的黄河鲤鱼,鲜美异常。

  还有几样翠绿的炒青菜,在这乱世之中,比金子还要珍贵。

  更有那紫色宝石般,散发着果香的葡萄酒,盛在琉璃杯中,色泽诱人。

  蔡琰坐在席间,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菜肴,无一不在彰显着此地主人的富足与实力。

  更难得的是,主位上的刘景,虽贵为大将军,却毫无骄横之气。

  他谈吐风趣,举止儒雅,不时与她聊些风土人情,诗词文章,气氛十分融洽。

  这让蔡琰原本忐忑的心,安定了不少。

  她放下手中的象牙箸,端起酒杯,起身对刘景盈盈一拜。

  “小女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景抬手虚引,温和说道:“蔡小姐但说无妨。”

  蔡琰的目光清澈,带着由衷的敬佩。

  “大将军平定司隶,安抚流民,使洛阳重现生机。”

  “小女子从陈留至此,沿途所见,与别处判若云泥。”

  “此等功绩,实乃万民之福。”

  她的话发自肺腑。

  一路行来,饿殍遍地的惨状还历历在目。

  而洛阳的繁华,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刘景闻言,只是淡然地摆了摆手。

  “分内之事罢了。”

  “听闻蔡小姐善文章,通音律,才名远播。”

  他眼中带着欣赏,继续说道:“今日有幸相见,不知可否让景一饱耳福?”

  被当面称赞,蔡琰的脸颊微微泛红。

  她稍作思索,看了一眼这满桌佳肴与安宁氛围,又想起了路上的种种惨状,心中百感交集。

  她点了点头。

  “既如此,小女子便献丑了。”

  自有侍女取来笔墨纸砚。

  蔡琰走到案前,提起笔,略一沉吟,便在雪白的绢帛上写了起来。

  她的字迹清秀隽永,带着女子的柔美,又不失风骨。

  一首五言诗,很快便一挥而就。

  “车出陈留境,白骨蔽于野。”

  “十室无鸡鸣,千里尽荒芜。”

  “忽入河南界,景象焕新生。”

  “麦苗绿如茵,渠水清且澈。”

  “洛阳闻笑语,市井复喧腾。”

  “感君恩泽厚,使我心稍安。”

  诗句平实,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前半段是人间炼狱,后半段是世外桃源。

  强烈的对比,将刘景的功绩,以一种最直观,最震撼人心的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刘景接过绢帛,细细看罢,忍不住抚掌大赞。

  “好诗!”

  “诗中有民间疾苦,有仁心之念,小姐之才,不在令尊之下!”

  这句评价,极高。

  蔡邕是当世大儒,文坛泰斗。

  蔡琰闻言,连忙谦逊道:“大将军谬赞了。”

  她美目流转,带着几分好奇看向刘景。

  “小女子亦听闻,大将军曾为洛阳范升博士高徒。”

  “一首《慈乌夜啼》咏孝道,感人肺腑,早已流传天下。”

  “小女子心生敬佩,不知可否请大将军赠予墨宝一观?”

  这话说得极有水平。

  既表达了崇敬,又将话题引到了刘景身上。

  刘景心中畅快。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要留住这位绝代才女,不仅要用权势,更要用她最看重的才情,彻底折服她!

  “哈哈哈,区区拙作,何足挂齿。”

  刘景大笑着站起身。

  “既然小姐有此雅兴,景便再献丑一次!”

  他走到书案前,命人换上新的笔墨纸砚。

  周围的侍卫、仆从全都屏住了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个高大的身影上。

  刘景手持狼毫,立于案前。

  他并未立刻下笔,而是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那首气吞山河的千古绝唱。

  片刻之后,他猛然睁眼。

  眼中神采迸发!

  他提笔蘸墨,手臂挥动,笔走龙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短短十个字,一出手便石破天惊!

  一股雄浑苍劲的气魄,扑面而来。

  蔡琰只看了个开头,呼吸便猛地一滞。

  好大的气魄!

  他要写的,是什么?

  只见刘景笔锋不停,继续写下。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磅礴的意境,瑰丽的想象,让蔡琰看得美目异彩涟涟。

  她整个人都被这首诗完全吸引了进去,仿佛身临其境,站在了那雄伟的泰山脚下,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

  这等诗句,她闻所未闻!

  这等胸襟,旷古绝今!

  就在她心神激荡之际,刘景已然落下了全诗的最后两句。

  那笔锋,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仿佛要将绢帛刺穿!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轰!

  当最后那个“小”字落下,一股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如同实质的狂风,席卷了整个正堂!

  蔡琰浑身剧震,手脚冰凉,脑中嗡嗡作响。

  她呆呆地看着那两行字。

  那已经不是诗了。

  那是一个男人的野心!

  那是一个盖世英雄,向整个天下发出的宣言!

  扫平六合,荡清宇内,登临绝顶,俯瞰众生!

  这一刻,她终于彻底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也明白了眼前这个年轻男人的可怕。

  他要的,从来都不是一个洛阳,一个司隶。

  他要的,是整个天下!

  刘景缓缓放下笔,胸中豪气激荡。

  他转过身,看着蔡琰那张写满了震撼与崇拜的俏脸,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他拿起那幅墨宝,走到蔡琰面前,亲手递给她。

  他的语气,温和却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蔡小姐,令尊之事,你无需担忧。”

  “待我西征长安,荡平董贼,自会迎回蔡伯喈先生。”

  蔡琰闻言,猛地抬起头。

  刘景继续说道:“在这之前,长安凶险,卫家亦非良配。”

  他的目光,落在蔡琰那双清澈而迷茫的眸子里。

  带着一种温柔,更带着一种霸道。

  他一字一句,缓缓说道。

  “所以,你哪里都不要去了。”

  “就安心留在洛阳,住在大将军府。”

  话音落下,整个正堂落针可闻。

  蔡琰彻底呆住了。

  她手捧着那幅字,感觉重若千钧。

  她脑中一片空白,只是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男人。

  他……他这是什么意思?

  刘景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他用一种宣告的口吻,为她的命运,落下了决定性的一笔。

  “你的事,我刘景为你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