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兵败如山倒,降兵喜当带路党-《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黑石谷的厮杀声已经停止,只剩下伤者的呻吟和粗重的喘息。

  近万名黑山军士卒,被合围,堵死在狭窄的谷地里。

  他们背靠着无法攀爬的峭壁,看着前方那堵由陷阵营组成的钢铁盾墙,看着侧翼那群煞神般的重甲骑兵,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

  他们是待宰的羔羊。

  然而,预想中的屠杀并未到来。

  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排山倒海的呐喊。

  “投降不杀!”

  “回乡分田!”

  “投降不杀!回乡分田!”

  这声音,从高顺的陷阵营方阵中发出,从张飞的重骑兵队伍里吼出,从山岭上每一名汉军士卒的口中爆开!

  整齐划一,气势磅礴。

  这八个字,如同拥有魔力一般,穿透了血腥的空气,狠狠地敲在每一个黑山军士卒的心坎上。

  回乡?

  分田?

  这些字眼,对于他们这些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山贼来说,是多么遥远而奢侈的梦想。

  他们当山贼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一口饱饭,为了能活下去吗?

  现在,活路就在眼前!

  一个面黄肌瘦,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年轻士卒,嘴唇哆嗦着。

  他的眼神从最初的惊恐,慢慢变成了迷茫,最后化为了一抹强烈的渴望。

  他看了一眼手中那把卷了刃的破刀,又看了一眼对面那些威武雄壮、甲胄鲜明的汉军。

  他不想死。

  他想回家。

  他想有自己的田地。

  “扑通!”

  他扔掉了手中的破刀。

  那把刀掉在碎石地上,发出的“哐当”脆响,在寂静的谷地里显得格外刺耳。

  紧接着,他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

  “扑通!”

  “扑通!扑通!”

  他身边的士卒,也扔掉了武器,跟着跪了下来。

  越来越多的人扔掉兵器。

  越来越多的人跪倒在地。

  片刻之间,谷底里跪倒了一大片。

  近万名黑山军,争先恐后地扔下那些破铜烂铁,双手抱头,跪伏于地。

  此战黑山军一万多人几乎全部投降,战死800多人,而刘景大军只伤了50人,无一人死亡。

  许多人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场痛哭流涕。

  那不是悲伤的哭泣,而是劫后余生、看到希望的喜极而泣。

  他们早就受够了在山上挨饿受冻、担惊受怕的日子。

  跟着孙轻和王当这样只顾自己富贵、不顾他们死活的头领,根本没有前途。

  投降刘景,回家分田,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刘景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一幕,脸上毫无波澜。

  他身旁的戏志才微微一笑,对荀彧说道:

  “文若,你看,民心所向,不外如是。”

  荀彧点了点头,神情严肃。

  “主公仁德之名,早已传遍冀州,收服这些苦哈哈的农民军,易如反掌。”

  刘景没有理会二人的交谈,他对着身边的亲卫下令。

  “去,把他们的头目都带过来问话。”

  很快,十几个被俘虏的黑山军小头目被带到了刘景面前。

  根本不需要审问。

  这些人一看到刘景,就争先恐后地把什么都招了。

  “刘将军!刘太守!我们是被逼的啊!”

  一个头目哭喊着。

  “是孙轻和王当那两个狗娘养的!他们说要带我们下山发财,结果是让我们来送死!”

  “没错!”

  另一个头目也激动地控诉起来。

  “他们克扣我们的粮草,自己吃香的喝辣的,我们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天天逼着我们操练,说要跟官军决一死战,可连兵器都是些破烂货!”

  “我们早就想投降了!只是没机会啊!”

  竹筒倒豆子一般,这些俘虏将孙轻和王当的所作所为,以及黑山大营内部的矛盾,全都抖了出来。

  他们对孙轻和王当的恨意,甚至超过了对官军的恐惧。

  刘景静静地听着,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他挥了挥手,让人把这些俘虏带下去。

  “志才,文若,看来这张燕,已经是个空架子了。”

  戏志才抚着短须,眼中透出算计。

  “主公,孙轻、王当已死,一万黑山军覆没,张燕的胆子早就被吓破了。”

  “此刻,正是攻心为上,一举拿下整个黑山军的最好时机!”

  ……

  黑山大营。

  帅帐之内,张燕坐立不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派出去的探子,一个都没有回来。

  黑石谷方向,从深夜开始就喊杀震天,火光冲霄,可现在,却又归于一片死寂。

  这让他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报——!”

  一个凄厉的喊声,从帐外传来。

  一名派出去的探子,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浑身是血,脸上写满了惊骇。

  “大帅!不好了!不好了!”

  张燕的心猛地一沉,他冲上前去,一把抓住那探子的衣领。

  “快说!战况如何?孙轻和王当呢?”

  那探子喘着粗气,声音里带着哭腔。

  “败了!全败了!”

  “孙将军和王将军……都死了!”

  “我们的一万兄弟,在黑石谷中了埋伏,被刘景的大军包围了!”

  “全军覆没!一个都没跑出来啊!”

  轰!

  这几句话,如同九天之上落下的惊雷,狠狠劈在张燕的头顶。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孙轻和王当死了?

  他麾下最能打的一万精锐,就这么没了?

  张燕只觉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转。

  他抓住探子衣领的手,无力地松开。

  双腿一软,再也支撑不住壮硕的身体。

  “噗通”一声,他竟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从他的尾椎骨直冲天灵盖,瞬间摧毁了他所有的意志和尊严。

  紧接着,一股温热的液体,顺着他的大腿内侧流淌下来。

  骚臭的气味,迅速在帅帐中弥漫开来。

  这位黑山军的新任大帅,在听到战报的瞬间,竟被活活吓得屎尿齐流,瘫倒在地!

  孙轻、王当授首,一万精锐全军覆没的消息,如同瘟疫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黑山大营。

  大营内,剩下的五万黑山军,彻底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孙将军和王将军都战死了!”

  “一万兄弟啊!就这么没了?”

  “刘景的官军太厉害了!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恐慌在蔓延。

  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消息,也通过那些逃回来的零星溃兵,传了开来。

  “刘景的官军不杀俘虏!”

  “投降的兄弟,不仅能活命,还能回家分田地!”

  这个消息,让本就人心惶惶的黑山军,彻底失去了最后一丝战意。

  与其跟着张燕这个废物大帅在这里等死,不如投降刘景,去过好日子!

  “我们不能再等死了!”

  “对!去找大帅!让他投降!”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

  紧接着,无数人响应。

  营中剩下的黑山军将领和士兵,再也无法忍受。

  他们自发地聚集起来,冲到张燕的帅帐之前。

  “请大帅投降!”

  “我等愿归附刘将军!”

  “请大帅为我等兄弟找条活路!”

  呼喊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那顶弥漫着骚臭气息的帅帐。

  就在此时,刘景的使者,再一次来到了黑山大营。

  这一次,使者带来的不是劝降信。

  而是一个血淋淋的木盒。

  使者在无数黑山军的注视下,走到帅帐前,将木盒重重地放在地上。

  “奉镇北将军、常山太守刘景之命,前来拜见张燕大帅!”

  帐篷的帘子被掀开,两名亲卫架着面如死灰、浑身散发着恶臭的张燕走了出来。

  使者看了一眼狼狈不堪的张燕,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他一脚踢开木盒的盖子。

  咚!咚!

  两颗死不瞑目的人头,从盒子里滚了出来。

  正是孙轻和王当!

  “啊!”

  张燕看到那两颗熟悉又狰狞的人头,吓得尖叫一声,再次瘫软下去。

  使者冰冷的声音,响彻全场。

  “我家主公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天亮之前,若看不到张牛角的首级作为投名状,大军将至,踏平黑山,鸡犬不留!”

  说完,使者转身便走,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看着那两颗人头,闻着自己身上的骚臭,听着帐外山呼海啸般的“投降”声。

  张燕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

  不仁不义,总好过身死族灭。

  他的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彻底碾碎。

  与此同时,黑石谷战场。

  刘景下令,让伙夫营埋锅造饭。

  热气腾腾的肉粥,被送到了近万名降兵的面前。

  这些饿了许久的黑山军,看着眼前的食物,一个个眼都直了。

  他们狼吞虎咽,吃得满嘴流油,许多人一边吃一边哭。

  这辈子,就没吃过这么香的饭!

  刘景从这些降兵中,挑选出数百名口齿伶俐、在军中有些威望的小头目。

  等他们吃饱喝足,刘景才走到他们面前。

  “诸位,想不想让山上的兄弟们,也吃上这顿饱饭?”

  数百人立刻跪下,磕头如捣蒜。

  “想!想!做梦都想!”

  “谢刘将军活命之恩!我等愿为将军效死!”

  刘景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本将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你们,立刻返回大营,告诉你们的弟兄,我刘景的承诺。”

  “只要投降,人人有饭吃,人人有田分!”

  “谁能带着队伍过来,谁就是功臣!”

  这数百名降兵感激涕零,主动请缨,愿意作为“带路党”,返回大营劝降。

  黑山大营,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帅帐内,张燕在亲卫的搀扶下,颤抖着站起身。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决绝。

  他拔出腰间的环首刀,嘶哑着嗓子,对身边的亲卫下令。

  “取……取铁锹来!”

  “随我……去义兄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