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收猛将,张辽归心-《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山谷内的喊杀声,渐渐稀落下来。

  郭昭站在刘景身侧,目光扫过这片修罗场,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他躬身抱拳,声音里带着无法掩饰的敬畏与激动。

  “启禀将军!”

  “此次伏击战,我雁门军共斩杀鲜卑逃兵四千余人!”

  “另有万余鲜卑兵马,见我军势大,不敢入谷,已经四散奔逃,不知所踪!”

  “末将办事不力,未能全歼敌军,请将军降罪!”

  郭昭低下了头。

  虽然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但在他看来,放跑了上万敌人,依旧是失职。

  刘景却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他扶起郭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郭太守言重了。”

  “此战,你与雁门军居功至伟!”

  “若非你们在此设下天罗地网,以逸待劳,我军的战果绝不会如此辉煌。”

  刘景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清晰地传入周围每一个雁门军将士的耳中。

  “此战,雁门军打出了我大汉的威风!打出了并州军的血性!”

  “本将会亲自上表朝廷,为雁门军全体将士请功!”

  “所有牺牲的将士,抚恤加倍!所有参战的将士,论功行赏,赏钱三月!”

  轰!

  此言一出,周围的雁门军将士瞬间沸腾了!

  他们看向刘景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的崇拜与感激!

  “将军威武!”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在山谷中回荡。

  郭昭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刘景笑着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的目光,再一次转向了远处那个已经结束战斗,正在收拢部队的小小军阵。

  他故作不经意地开口问道。

  “郭太守。”

  “本将刚才观战,发现有一支部队,作战尤为勇猛。”

  “他们阵型严整,进退有据,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非但没有溃散,反而打得极具侵略性。”

  “尤其是他们的指挥官,年纪轻轻,却指挥若定,颇有大将之风。”

  刘景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随口点评。

  但郭昭是什么人?

  他久历官场,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已炉火纯青。

  他立刻就听出了刘景话语中的欣赏之意。

  郭昭顺着刘景的目光看去,心中顿时了然。

  他笑着回答道:“将军慧眼如炬。”

  “您说的那位张辽屯长。”

  “此人确实是个人才,不仅武艺出众,更难得的是通晓兵法,善于练兵。”

  “末将也是无意中发现了他,便提拔他做了屯长。”

  “没想到,今日竟能入将军的法眼。”

  郭昭顿了顿,试探性地问道。

  “将军,可是对此人有意?”

  刘景转过头,看着郭昭,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

  “郭太守,实不相瞒,我见此人,如获至宝!”

  “我刘景帐下,猛将如云,但像他这样能将一支普通步卒,训练成虎狼之师的帅才,却是凤毛麟角。”

  “这样的人才,只当一个小小屯长,实在是屈才了!”

  刘景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味。

  他直视着郭昭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郭太守,我想向你讨要此人。”

  “不知太守,可否割爱?”

  郭昭闻言,心中巨震!

  他没想到,镇北将军对这个张辽的评价,竟然高到了如此地步!

  帅才!

  这两个字的分量,他比谁都清楚!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

  甚至,连一丝一毫的迟疑都没有。

  郭昭立刻躬身,脸上堆满了笑容,语气诚恳到了极点。

  “将军说的是哪里话!”

  “莫说一个张辽,便是将军看上了我雁门军中的任何一人,末将也绝无二话!”

  “雁门郡,乃至我郭昭这条性命,都是将军救下的!”

  “区区一个屯长,能得将军赏识,那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也是我雁门郡的荣幸!”

  “末将这就派人,将他唤来!”

  郭昭的姿态,放得极低。

  他这是在向刘景表忠心,也是在卖一个天大的人情。

  刘景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

  “郭太守深明大义,刘景记下了。”

  ……

  战场一角。

  张辽正指挥着手下的士兵,清理着战场,捆绑着为数不多的俘虏。

  他的环首刀已经入鞘,但身上那股凌厉的杀气,却丝毫未减。

  “都利索点!把伤员抬下去,好生救治!”

  “清点人数,上报伤亡!”

  他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

  就在这时,一名郭昭的亲卫,骑着快马,径直来到了他的面前。

  “张辽屯长!”

  “郭太守有令,命你立刻前去拜见镇北将军!”

  亲卫的声音,带着几分客气。

  张辽愣了一下。

  镇北将军?

  刘景?

  那个传说中的人物,大汉的战神,竟然要见自己?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屯长?

  他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是福?是祸?

  他完全摸不着头脑。

  难道是自己刚才作战,有什么地方触犯了军法?

  不可能啊!

  自己明明是立了功的!

  怀着满心的忐忑与不安,张辽不敢怠慢,跟着那名亲卫,快步走向了山谷高地。

  越是靠近,他的心跳就越快。

  他看到了一面巨大的“刘”字帅旗。

  帅旗下,簇拥着一群气势非凡的将领。

  而站在最中央的,是一个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的年轻人。

  那人虽然年轻,但身上那股睥睨天下的气势,却让他不敢直视。

  毫无疑问,那便是镇北将军,刘景!

  张辽深吸一口气,走到近前,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末将张辽,参见镇北将军!”

  刘景没有立刻让他起来。

  他绕着张辽,缓缓走了一圈,目光如炬,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张辽跪在地上,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股压力,太大了!

  比他面对上百名鲜卑骑兵的冲锋,还要大上百倍!

  终于,刘景停下了脚步,站在他的面前。

  “抬起头来。”

  平淡的声音响起。

  张辽闻言,缓缓抬起了头。

  他看到了一双深邃如星空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没有审视,没有威压,只有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赞许。

  “张辽,字文远,马邑人,年方几何?”

  刘景开口问道。

  “回将军,末将今年一十有七。”

  张辽恭敬地回答。

  “十七岁……”

  刘景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十七岁的屯长,指挥数百步卒,硬撼鲜卑精锐,阵斩百余人,自身伤亡不过十数。”

  “张文远,你很不错。”

  张辽的心,猛地一颤!

  他没想到,自己刚才的表现,竟然全都被这位大人物看在了眼里!

  而且,还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

  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

  “本将,爱才。”

  刘景的声音,再次响起,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击在张辽的心上。

  “我已与郭太守商议过了。”

  “从今日起,你不再是雁门军的屯长。”

  “你,可愿入我麾下,随我征战天下?”

  轰!

  张辽的大脑,一片空白!

  幸福,来得太过突然!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被当朝皇侄元乡侯,皇帝亲封的镇北将军亲自征辟!

  这是何等的荣耀!

  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能当上一个曲军侯,就已经顶天了。

  可现在……

  一条通往九天的金光大道,就这么毫无征兆地铺在了他的面前!

  激动!

  狂喜!

  难以言喻的情绪,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理智!

  张辽的身体,因为过度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猛地俯下身,将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末将……末将张辽!”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嘶哑而又坚定!

  “愿为将军效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一刻,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

  跟着眼前这个人!

  建功立业,此生无憾!

  刘景哈哈大笑起来,亲自上前,将他扶起。

  “好!好!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用力地拍了拍张辽的肩膀。

  “文远,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刘景帐下的军司马!”

  “待此战事了,随我回常山!”

  军司马!

  张辽再次被巨大的惊喜砸晕了。

  从屯长,一跃成为军司马!

  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再次重重地抱拳。

  此时再不认主更待何时!

  “谢主公知遇之恩!”

  刘景看着眼前这张年轻而又坚毅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满足。

  张文远,到手了!

  自己麾下的武将天团,又添一员绝世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