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扩军四万,常山震动!-《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自邺城返回常山,刘景的马蹄几乎没有停歇。

  风尘仆仆的他,甚至来不及换下身上那件沾染了征尘的甲胄,便直接步入了议事厅。

  “召集所有校尉以上将官,以及各曹主事,立刻议事!”

  命令简短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很快,贾诩、沮授、关羽、张飞、赵云、高顺等一众核心文武,齐聚一堂。

  众人神情肃穆,他们都已听闻皇甫嵩西征之事。

  在他们看来,主公此刻紧急召集众人,必然是要商议,在冀州失去皇甫嵩这座靠山之后,常山该如何自处,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刘景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

  他没有半句废话,直接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

  “我决定,常山郡,即刻扩军!”

  他伸出四根手指,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耳边。

  “目标——四万精锐!”

  话音落下,整个议事厅死寂一片。

  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砸得头晕目眩,以为自己听错了。

  四万!

  还是脱产的精锐!

  这是什么概念?

  “主公!”

  沮授最先反应过来,他猛地站起身,脸上带着急切和忧虑。

  “万万不可啊!”

  “常山郡虽有近百万人口,但多是去年才收拢的流民,根基未稳。”

  “供养四万脱产大军,每日人吃马嚼,耗费的钱粮将是天文数字!”

  “以我常山目前的府库储备,恐怕……撑不过半年!”

  沮授的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一时间,厅内议论纷纷,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疑与不解。

  面对众人的质疑,刘景却只是平静地站着。

  他缓缓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落在冀州那片广袤的土地上。

  “钱粮,你们不必担心!我告诉你们,很快,我们的粮食和棉布就会多到用不完!”

  “兵员,你们更不必担心!三十多万黄巾降卒,数十万常山百姓,难道还挑不出四万敢战的青壮男儿吗!”

  “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常山,必须要有自己的拳头!”

  “一支能砸碎一切敌人的铁拳!”

  这番话,如同一盆烈火,浇进了所有武将的心里。

  刘景根本不给众人继续反驳的机会,他走到主位,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竹简,直接公布了详细的扩军方案。

  “高顺!”

  “末将在!”

  高顺上前一步,身躯挺得笔直。

  “你的陷阵营,即刻扩编至三千人!”

  “全员配备铁甲、铁盔,下设刀盾手、长戟手、步弓手各一千人!”

  “我要你,用最严苛的训练,给我打造出一支步战之王!一支能凿穿任何军阵的无敌重步兵!”

  高顺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他那张素来冷峻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难以抑制的激动。

  “末将,遵命!”

  “张飞!”

  “俺在!”

  张飞咧着大嘴,兴奋地应道。

  “你的重骑兵,扩编至一千人!”

  “人马具甲,配备环首刀与重型长矛!”

  “你的任务,就是在战场上,碾碎敌人的一切抵抗!”

  “哈哈哈!好!好!一千重骑兵!俺老张早就想这么干了!”

  张飞兴奋地一拍大腿,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率领铁甲洪流,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场景。

  刘景的目光,又落在了关羽和赵云身上。

  “云长,子龙!”

  “末将在!”二人齐齐出列。

  “你二人,各领三千轻骑!”

  “配备反曲弓、环首刀!要求来去如风,侵略如火!负责战场穿插、侧翼包抄、追亡逐北!”

  关羽那双丹凤眼微微眯起,抚着长髯的手,不自觉地加重了力道。

  赵云更是英姿勃发,一双星目中,战意熊熊燃烧!

  三千轻骑!

  这对于任何一个骑将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荣耀!

  刘景的声音没有停顿,继续宣布。

  “另设七千刀盾兵,七千长矛兵,六千神机弩兵!”

  “这三支部队,暂时不设独立统帅,而是作为中军主力,根据战时需要,分别划拨给高顺、关羽、张飞、赵云四部统领!”

  “总计,三万主战兵员!”

  “另外,再设一万后勤部队,负责粮草运输、军械修造、伤兵救护!”

  一份详细到兵种配置、建制清晰、战术分明的宏伟蓝图,就这样被刘景描绘了出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扩军,而是在构建一个体系完整、分工明确的军团!

  之前所有的疑虑,在这样一份堪称完美的计划面前,瞬间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无与伦比的震撼,和一股直冲天灵盖的热血!

  关羽、张飞、赵云、高顺四人,个个呼吸急促,双目放光。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一支冠绝天下的无敌雄师,正在自己的手中,缓缓成型!

  刘景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沮授身上。

  “公与!”

  “臣在。”

  沮授躬身行礼,态度愈发恭敬。

  “一万后勤部队,由你总领!”

  “我要你,在后勤部队中,设立三大营:由华佗弟子组建的医疗营,负责救死扶伤;由工匠组成的工兵营,负责修桥铺路、修缮军械;以及专门的辎重营,负责粮草调度!”

  “我给你最高的权限!后勤的重要性,与主战部队,等同!”

  将后勤提升到与主战部队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

  沮授心神剧震!

  他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与重用,这绝不是将他这个文人排除在军事体系之外,而是将整个大军的后勤命脉,都交到了他的手上!

  “主公深谋远虑,授,心悦诚服!必不负主公所托!”

  沮授深深一揖,再无半点疑虑。

  整个计划,环环相扣。

  既有霸道绝伦的军事扩张,又有细致入微的后勤保障,更有解决核心资源的深远谋略。

  贾诩和沮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这位主公的胸中,藏着的究竟是怎样一片山河万里!

  “文和!”

  刘景看向贾诩。

  “臣在。”

  “扩军事宜,由你草拟榜文,昭告全郡!就说我常山军,要招募天下英雄,保境安民!”

  “高顺!”

  “末将在!”

  “新兵筛选,基础训练,由你全权负责!我只要一个要求,宁缺毋滥!”

  “诺!”

  命令一下,整个常山郡,这台刚刚搭建完成的巨大机器,再次以惊人的速度,高速运转起来。

  征兵令,很快便张贴在了常山郡各县的城门口。

  “常山太守、镇北将军、元乡侯刘公,为保境安民,抵御外辱,特招募三万勇士,共守家园!”

  告示一出,万民轰动。

  对于刚刚安顿下来,过上好日子的百姓来说,参军入伍,保卫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是理所应当之事。

  一时间,各县的征兵处,人头攒动,应征者络绎不绝。

  然而,就在征兵令张贴出去的第二天。

  一个更劲爆的消息,紧随而至。

  刘景宣布,将对常山军的军饷、抚恤、以及军功授田制度,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改革!

  消息一出,还在观望的百姓尚未完全反应过来。

  军中那些跟随刘景已久的老兵们,却已经彻底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