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三路合围困张角,刘景的谋略-《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皇甫嵩看着刘景,眼神里再无半分怀疑。

  这个年轻人不仅带来了救命的粮草,更带来了一套颠覆性的战术思维。

  他彻底认可了刘景的能力。

  “明远,你的医疗营,一天就让伤兵营的死亡率下降了七成。”

  皇甫嵩的语气中充满了惊叹。

  “老夫带兵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阵仗。”

  刘景笑了笑,将话题拉回正轨。

  他指着地图上的广宗城。

  “将军,强攻乃是下策。”

  “我有一计,可三路合围,断其粮草,将张角兄弟困死城中。”

  皇甫嵩精神一振,凑了过来。

  “愿闻其详!”

  刘景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三条线。

  “第一路,由将军您率领主力大军,陈兵广宗城南,佯装主攻。”

  “以此吸引张角、张梁的全部注意力。”

  皇甫嵩点头,这是最稳妥的阳谋。

  “第二路,由我率本部精锐,自北路迂回。”

  “切断广宗与北方下曲阳张宝部的联系,并截断他们从北面过来的补给。”

  皇甫嵩的目光随着刘景的手指移动,眼神越来越亮。

  “那第三路呢?”

  刘景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广宗东侧的一个郡县上。

  “第三路,也是最关键的一路。”

  “需巨鹿太守郭典,出兵截断黄巾从东面来的主要粮道。”

  听到“郭典”这个名字,皇甫嵩刚刚亮起的眼神,瞬间又黯淡了下去。

  他长叹一口气。

  “明远,你这个计划堪称完美。”

  “但坏就坏在这个郭典身上。”

  张飞在一旁好奇地问。

  “这郭典是哪路神仙?很难指挥吗?”

  皇甫嵩苦笑。

  “他不是难指挥,是根本指挥不动。”

  “此人是典型的地头蛇,刚愎自用,只顾自家一亩三分地。”

  “之前我数次请他协同作战,他都以兵力不足为由推脱。”

  “说白了,他就是想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

  在东汉末年,太守的权力极大。

  他们掌管一郡的军政财权,名为朝廷命官,实则与土皇帝无异。

  中央朝廷的命令,到了他们这里,执行与否,全看心情和利益。

  张飞一听就火了,拳头捏得咯吱作响。

  “他娘的!国难当头还敢观望?”

  “大哥,给我三千兵马,我去把他绑来!”

  贾诩在一旁轻咳一声,默默地离暴怒的张飞远了两步。

  刘景摆了摆手,示意张飞稍安勿躁。

  他看向皇甫嵩,胸有成竹。

  “将军,对付这种人,不能用‘请’,也不能用‘绑’。”

  “得用‘逼’和‘诱’。”

  皇甫嵩来了兴趣。

  “如何逼?如何诱?”

  刘景微微一笑。

  “我们不以您的名义,也不以我的名义。”

  “我们以朝廷圣旨的名义,给他下一道‘伪诏’。”

  “伪诏?”

  皇甫嵩大吃一惊。

  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刘景解释道。

  “将军放心,不是让他直接出兵。”

  “诏书上只说,为防黄巾流窜,命他抽调部分兵力,前往东面某地协防。”

  “这是整顿边防,他找不到理由拒绝。”

  “同时,我再派人私下接触他。”

  刘景伸出两根手指。

  “告诉他两件事。”

  “第一,只要他出兵,我常山赞助他五千石粮食,外加五百万钱。”

  “第二,暗示他,此战若成,他就是平定黄巾的大功臣。”

  “皇甫将军您和我,都会在奏章上为他美言。”

  “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就看他抓不抓得住了。”

  皇甫嵩听得目瞪口呆。

  先用大义和皇权压迫,再用金钱和功名利诱。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郭典那样的老油条,恐怕也顶不住。

  “妙啊!”

  皇甫嵩一拍大腿。

  “就这么办!”

  当天,一名快马信使便带着“圣旨”和刘景的亲笔信,直奔巨鹿郡。

  巨鹿太守府内。

  郭典看着手里的两份东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年近五十,身材微胖,一双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

  圣旨他不敢不从。

  但刘景的信,却让他心头火热。

  五千石粮食!五百万钱!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重要的是,平定黄巾的泼天大功,似乎真的在向他招手。

  可万一……皇甫嵩和刘景输了呢?

  自己岂不是白白折了兵马,还惹得一身骚?

  郭典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纠结得头发都快掉了好几根。

  他不再犹豫,猛地一拍桌子。

  “干了!”

  “回复刘将军,我郭典,愿为国尽忠,万死不辞!”

  信使走后,郭典立刻召集将领,下达了出兵的命令。

  一名心腹不解地问。

  “府君,您之前不是说要保存实力吗?”

  郭典捋着胡须,高深莫测地一笑。

  “此一时彼一时也。”

  心腹:“……”

  三日后,郭典同意出兵的消息传回了汉军大营。

  皇甫嵩抚掌大笑,对刘景佩服得五体投地。

  “明远,你真乃神人也!”

  “一封书信,就说服了郭典这只老狐狸。”

  至此,三路合围之计,万事俱备。

  皇甫嵩大军士气高昂,每日饱食终日,操练不休,只待一声令下。

  刘景这边,也进行了战前动员。

  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对着那些收编的黄巾降卒说了一句话。

  “打赢这一仗,你们就能在常山郡分到田地,娶妻生子。”

  “你们不是为我打仗,是为你们自己的家园和未来打仗!”

  降卒们瞬间沸腾了,一个个嗷嗷叫着,恨不得立刻冲上战场。

  大军开拔前夜,贾诩找到了刘景。

  他神色凝重,与周围的乐观气氛格格不入。

  “主公,此计虽妙,但有一点不得不防。”

  刘景神色一正。

  “文和请讲。”

  贾诩缓缓说道。

  “张角此人,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绝非庸才。”

  “他以符水咒语蛊惑人心,信徒皆是狂热之辈。”

  “如今我们将他逼入绝境,断其粮草。”

  “要小心,他会狗急跳墙。”

  历史上,宗教领袖在末路之时,往往会做出最疯狂的举动。

  比如,集体自焚,或者发动自杀式的总攻。

  刘景点了点头。

  “我明白。”

  “我会让翼德和云长,做好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准备。”

  一切部署完毕。

  刘景与皇甫嵩并肩而立,看着远处灯火稀疏的广宗城。

  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

  他们约定,三日之后,三路大军同时发动。

  彻底切断张角的所有生路。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广宗城内,一场诡异的祭天仪式,正在悄然进行。

  被饥饿和绝望笼罩的张角,似乎准备动用他最后的,也是最可怕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