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七年正月下旬,护理坊后院的小作坊里,猪油熬煮的滋滋声从清晨响到深夜。江兰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陶碗里刚脱模的三块江氏香皂,眉头却锁得更紧 —— 春桃刚送来的订单统计就放在旁边:后宫每月需五十块,护理坊学员与同善堂济贫需三十块,苏州、凉州、兖州三地分坊各要二十块,算下来每月至少要一百四十块香皂,可她们五个人手作,熬猪油、滤碱水、搅拌皂基、入模晾干,忙得脚不沾地,一个月最多也就能做三十块,缺口足足差了一百一十块。
“姑娘,您都熬了两宿了,再这么熬下去,身子该垮了。” 春桃端来一碗热粥,看着江兰眼底的青黑,心疼得直皱眉,“昨天试着加了两个学徒帮忙,可她们搅皂基总不均匀,做出来的香皂要么软塌,要么没泡沫,根本没法用。这订单要是赶不上,皇后娘娘那边可怎么交代?”
江兰接过粥,却没胃口喝 —— 后宫的订单是皇后亲口吩咐的,若是误了时日,不仅会失了皇后的信任,之前打入后宫的努力也会白费;护理坊和分坊的需求更是刚需,学员们的手还等着香皂护着,贫困百姓也盼着能用上不伤手的胰子。她想起穿越前见过的工厂流水线,可清代没有机器,靠手工根本没法规模化生产,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宫外的商人合作 —— 商人有原料渠道、有工坊、有工匠,她出配方和技术指导,双方合作生产,既能解决产能问题,还能把香皂推广得更广。
可找哪个商人呢?京城的商号多如牛毛,有的缺信誉,有的缺实力,贸然合作怕是会出岔子。江兰摩挲着手里的御前行走令牌,突然想起苏培盛 —— 苏培盛在宫里多年,跟宫外商号打交道频繁,尤其是给王府供货的商家,他肯定熟悉,找他牵线,既能保证商家的靠谱程度,也能借他的面子让合作更顺利。
第二天一早,江兰特意绕到养心殿外,等苏培盛出来传旨。雪后的宫道上结着薄冰,苏培盛穿着深蓝色的总管太监袍,正指挥小太监清扫积雪,见江兰过来,连忙笑着迎上去:“江侍读怎么来了?可是有要事找皇上?”
“苏总管,” 江兰把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臣有件私事想请您帮忙。之前臣做了种新胰子,皇后娘娘很
“姑娘,您都熬了两宿了,再这么熬下去,身子该垮了。” 春桃端来一碗热粥,看着江兰眼底的青黑,心疼得直皱眉,“昨天试着加了两个学徒帮忙,可她们搅皂基总不均匀,做出来的香皂要么软塌,要么没泡沫,根本没法用。这订单要是赶不上,皇后娘娘那边可怎么交代?”
江兰接过粥,却没胃口喝 —— 后宫的订单是皇后亲口吩咐的,若是误了时日,不仅会失了皇后的信任,之前打入后宫的努力也会白费;护理坊和分坊的需求更是刚需,学员们的手还等着香皂护着,贫困百姓也盼着能用上不伤手的胰子。她想起穿越前见过的工厂流水线,可清代没有机器,靠手工根本没法规模化生产,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宫外的商人合作 —— 商人有原料渠道、有工坊、有工匠,她出配方和技术指导,双方合作生产,既能解决产能问题,还能把香皂推广得更广。
可找哪个商人呢?京城的商号多如牛毛,有的缺信誉,有的缺实力,贸然合作怕是会出岔子。江兰摩挲着手里的御前行走令牌,突然想起苏培盛 —— 苏培盛在宫里多年,跟宫外商号打交道频繁,尤其是给王府供货的商家,他肯定熟悉,找他牵线,既能保证商家的靠谱程度,也能借他的面子让合作更顺利。
第二天一早,江兰特意绕到养心殿外,等苏培盛出来传旨。雪后的宫道上结着薄冰,苏培盛穿着深蓝色的总管太监袍,正指挥小太监清扫积雪,见江兰过来,连忙笑着迎上去:“江侍读怎么来了?可是有要事找皇上?”
“苏总管,” 江兰把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臣有件私事想请您帮忙。之前臣做了种新胰子,皇后娘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