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山顶风景,独处的心跳
午后的阳光穿过云层,给连绵的山岗镀上了一层金边。林未晚跟着大部队往山顶爬时,脚踝已经不怎么疼了,只是顾时砚始终走在她身侧半步的距离,但凡遇到湿滑的石阶,总会不动声色地伸手扶一把。
“还有十分钟就到观景台了!”陈总监举着登山杖在前面吆喝,老周已经开始给渔具包减负,念叨着山顶的风适合放风筝。小李举着手机跑前跑后,镜头扫过林未晚和顾时砚相携的身影时,总会偷偷放大焦距。
林未晚的帆布包早就被顾时砚抢着背在了身上,里面装着两人的水壶和刚才摘的野果。他的背包带勒在肩膀上,勾勒出紧实的线条,林未晚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后颈,忽然想起早上他背自己时的温度,耳尖又开始发烫。
“累了吗?”顾时砚忽然放慢脚步,从口袋里掏出颗薄荷糖递过来,“含着能舒服点。”
糖纸撕开的瞬间,清冽的薄荷香漫开来。林未晚含住糖块,冰凉的甜味从舌尖窜到太阳穴,确实驱散了不少倦意。她抬头时,正好看见他喉结动了动——他自己也含了一颗,薄荷的凉意让他眼底的红意淡了些,却挡不住看向她时的温柔。
登上观景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叹出声。连绵的青山在脚下铺展开,像被打翻的绿墨,远处的溪谷蜿蜒如银带,雾气在山谷间缓缓流动,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云还是烟。
“快帮我拍照!”小李举着手机冲向悬崖边的岩石,“要把整个山谷都拍进去!”
老周已经找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下,掏出面包和火腿开始野餐。陈总监站在观景台中央,举着手机给家人发视频,声音洪亮得能惊起林子里的飞鸟。
林未晚走到栏杆边,风掀起她的衣角,带着草木和泥土的清香。她低头看着谷底的溪流,忽然觉得刚才爬山的疲惫都值得了——这样壮阔的风景,确实能让人暂时忘记办公室的琐碎和心里的纠结。
“在看什么?”顾时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手里拿着两瓶冰镇的汽水,瓶盖已经拧开了。
“在想水流的轨迹。”林未晚接过汽水,冰凉的瓶身贴着掌心,“你说如果把楼梯的曲线设计成这样,会不会更有流动感?”
她下意识地用手指在栏杆上比划着,从山顶到谷底,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顾时砚凑过来看,肩膀不经意间碰到一起,两人都顿了顿,却谁也没挪开。
“可以试试。”他的目光落在她的指尖,声音低沉而认真,“不过弧度要再调整,太陡会影响安全,太缓又少了张力——就像刚才那段陡坡,要找到平衡的支点。”
林未晚转头看他时,发现他的睫毛上还沾着点阳光的碎屑,眼神专注得像在讨论正式方案。她忽然想起他修改楼梯方案时的样子,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涉及到设计,他总能瞬间变得沉稳可靠。
“回去我画个草图。”她吸了口汽水,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微甜的凉意。
“好。”他应了一声,目光却从栏杆外的风景慢慢移到她脸上,停留了很久,久到林未晚的心跳又开始失序。
同事们渐渐散开了,小李拉着几个年轻人去另一边找野花,老周靠在石头上打盹,陈总监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观景台入口,背对着他们抽烟,刻意留出了大片的空白。
风忽然变大了,吹得林未晚的头发乱舞。她抬手想把碎发别到耳后,顾时砚却先一步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她的鬓角,动作温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瓷器。
他的指尖带着阳光的温度,碰到耳廓时,林未晚像被烫到一样缩了缩脖子。顾时砚的手僵在半空,眼里闪过一丝慌乱,似乎也意识到这个动作过于亲昵,慌忙收回手,假装去看远处的风景。
“风挺大的。”他低声说,声音有点不自然。
“嗯。”林未晚低下头,盯着汽水瓶上的水珠,感觉脸颊烫得能煎鸡蛋。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却不觉得尴尬。远处的风声、谷底的溪流声、林间的鸟鸣声,交织成温柔的背景音,衬得彼此的呼吸声格外清晰。
顾时砚忽然从背包里拿出样东西,是个小小的速写本。他翻开本子递给林未晚,上面画着刚才溪边的场景——她坐在石头上,低头看着溪水,阳光落在发梢,连衣摆被风吹起的弧度都画得清清楚楚。
“刚才休息时画的。”他的耳尖又红了,“画得不好。”
林未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看着画里的自己,线条干净利落,却处处透着细腻的观察,连她无意识蹙着的眉头都被细心地勾勒出来。她忽然想起他办公室里的速写本,原来里面不止有建筑和风景。
“画得很好。”她抬起头,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比照片还像。”
顾时砚的眼睛亮了起来,像被点燃的星火。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打断——是小李打来的,喊他们过去看刚摘的野草莓。
“走吧。”林未晚把速写本递还给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顾时砚接过本子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两人像触电般缩回手,又同时抬头看向对方,眼里都带着点没说出口的慌乱。
往人群走的时候,林未晚发现顾时砚刻意放慢了脚步,和她保持着并肩的距离。风从两人之间穿过,带着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和她发间的青草香缠绕在一起。
她忽然想起大纲里“独处的心跳”这几个字。原来所谓的独处,不一定是完全的无人之境,而是即使身处人群,目光所及之处,也只能看到那个人的身影;即使周围喧嚣嘈杂,耳边能听到的,也只有自己失控的心跳。
小李举着满捧的野草莓跑过来,红色的浆果上还沾着水珠。“未晚姐你尝尝!顾工刚才说你
午后的阳光穿过云层,给连绵的山岗镀上了一层金边。林未晚跟着大部队往山顶爬时,脚踝已经不怎么疼了,只是顾时砚始终走在她身侧半步的距离,但凡遇到湿滑的石阶,总会不动声色地伸手扶一把。
“还有十分钟就到观景台了!”陈总监举着登山杖在前面吆喝,老周已经开始给渔具包减负,念叨着山顶的风适合放风筝。小李举着手机跑前跑后,镜头扫过林未晚和顾时砚相携的身影时,总会偷偷放大焦距。
林未晚的帆布包早就被顾时砚抢着背在了身上,里面装着两人的水壶和刚才摘的野果。他的背包带勒在肩膀上,勾勒出紧实的线条,林未晚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后颈,忽然想起早上他背自己时的温度,耳尖又开始发烫。
“累了吗?”顾时砚忽然放慢脚步,从口袋里掏出颗薄荷糖递过来,“含着能舒服点。”
糖纸撕开的瞬间,清冽的薄荷香漫开来。林未晚含住糖块,冰凉的甜味从舌尖窜到太阳穴,确实驱散了不少倦意。她抬头时,正好看见他喉结动了动——他自己也含了一颗,薄荷的凉意让他眼底的红意淡了些,却挡不住看向她时的温柔。
登上观景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叹出声。连绵的青山在脚下铺展开,像被打翻的绿墨,远处的溪谷蜿蜒如银带,雾气在山谷间缓缓流动,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云还是烟。
“快帮我拍照!”小李举着手机冲向悬崖边的岩石,“要把整个山谷都拍进去!”
老周已经找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下,掏出面包和火腿开始野餐。陈总监站在观景台中央,举着手机给家人发视频,声音洪亮得能惊起林子里的飞鸟。
林未晚走到栏杆边,风掀起她的衣角,带着草木和泥土的清香。她低头看着谷底的溪流,忽然觉得刚才爬山的疲惫都值得了——这样壮阔的风景,确实能让人暂时忘记办公室的琐碎和心里的纠结。
“在看什么?”顾时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手里拿着两瓶冰镇的汽水,瓶盖已经拧开了。
“在想水流的轨迹。”林未晚接过汽水,冰凉的瓶身贴着掌心,“你说如果把楼梯的曲线设计成这样,会不会更有流动感?”
她下意识地用手指在栏杆上比划着,从山顶到谷底,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顾时砚凑过来看,肩膀不经意间碰到一起,两人都顿了顿,却谁也没挪开。
“可以试试。”他的目光落在她的指尖,声音低沉而认真,“不过弧度要再调整,太陡会影响安全,太缓又少了张力——就像刚才那段陡坡,要找到平衡的支点。”
林未晚转头看他时,发现他的睫毛上还沾着点阳光的碎屑,眼神专注得像在讨论正式方案。她忽然想起他修改楼梯方案时的样子,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涉及到设计,他总能瞬间变得沉稳可靠。
“回去我画个草图。”她吸了口汽水,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微甜的凉意。
“好。”他应了一声,目光却从栏杆外的风景慢慢移到她脸上,停留了很久,久到林未晚的心跳又开始失序。
同事们渐渐散开了,小李拉着几个年轻人去另一边找野花,老周靠在石头上打盹,陈总监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观景台入口,背对着他们抽烟,刻意留出了大片的空白。
风忽然变大了,吹得林未晚的头发乱舞。她抬手想把碎发别到耳后,顾时砚却先一步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她的鬓角,动作温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瓷器。
他的指尖带着阳光的温度,碰到耳廓时,林未晚像被烫到一样缩了缩脖子。顾时砚的手僵在半空,眼里闪过一丝慌乱,似乎也意识到这个动作过于亲昵,慌忙收回手,假装去看远处的风景。
“风挺大的。”他低声说,声音有点不自然。
“嗯。”林未晚低下头,盯着汽水瓶上的水珠,感觉脸颊烫得能煎鸡蛋。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却不觉得尴尬。远处的风声、谷底的溪流声、林间的鸟鸣声,交织成温柔的背景音,衬得彼此的呼吸声格外清晰。
顾时砚忽然从背包里拿出样东西,是个小小的速写本。他翻开本子递给林未晚,上面画着刚才溪边的场景——她坐在石头上,低头看着溪水,阳光落在发梢,连衣摆被风吹起的弧度都画得清清楚楚。
“刚才休息时画的。”他的耳尖又红了,“画得不好。”
林未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看着画里的自己,线条干净利落,却处处透着细腻的观察,连她无意识蹙着的眉头都被细心地勾勒出来。她忽然想起他办公室里的速写本,原来里面不止有建筑和风景。
“画得很好。”她抬起头,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比照片还像。”
顾时砚的眼睛亮了起来,像被点燃的星火。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打断——是小李打来的,喊他们过去看刚摘的野草莓。
“走吧。”林未晚把速写本递还给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顾时砚接过本子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两人像触电般缩回手,又同时抬头看向对方,眼里都带着点没说出口的慌乱。
往人群走的时候,林未晚发现顾时砚刻意放慢了脚步,和她保持着并肩的距离。风从两人之间穿过,带着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和她发间的青草香缠绕在一起。
她忽然想起大纲里“独处的心跳”这几个字。原来所谓的独处,不一定是完全的无人之境,而是即使身处人群,目光所及之处,也只能看到那个人的身影;即使周围喧嚣嘈杂,耳边能听到的,也只有自己失控的心跳。
小李举着满捧的野草莓跑过来,红色的浆果上还沾着水珠。“未晚姐你尝尝!顾工刚才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