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生态舱建设!-《我为国家献科技》

  当新闻播出国外政客惊慌失措的反应、媒体惊呼“月球殖民已经开始”时,大夏网络炸裂了。

  整个互联网像被核聚变引爆。

  热搜榜前十清一色:

  【国外震惊!大夏在月球安家】

  【月球居住舱:人类第二个家】

  【西方航天专家当场沉默】

  【我们有房,他们有焦虑】

  【月球户口,开始摇号?】

  网友们的狂欢如同海啸般席卷整个网络。

  “国外资本还在地球抢地皮,我们已经在月球盖房子!”

  “他们谈太空梦,我们已经实现‘月壤房产证’了!”

  “以后结婚彩礼,地球一套房,月球一舱床!”

  社交平台上,梗图洪流冲天而起——

  第一张最火:一张大夏航天员在居住舱里笑着举杯的照片,被p上文字:

  【我家在月球,不算异地恋。】

  第二张:新闻截图加上对比图——一边是西方政客面如死灰的会议照片,一边是大夏航天员在月球吃火锅,配文:

  【他们焦虑,我们加菜。】

  第三张更离谱,某网友画出“月球房产宣传单”:

  月壤学区房,恒温恒湿、辐射全免,氦-3供电,蓝天模拟,全息影院配套,距离地球仅38万公里。

  价格标注:

  仅售一克氦-3,赠送地球户口本。

  评论区瞬间笑疯:

  ——“地球太卷,月球好躺。”

  ——“我不求富贵,只想在月球做个保安。”

  ——“问问伍总:分期可不可以用‘勇气币’?”

  各大视频平台也被“月球房”的段子淹没:

  一位搞笑Up主拍短视频,手拿锅铲对着镜头大喊:“欢迎来到月壤厨房!今天我们用氦-3炉灶炒蛋,不费油不冒烟!”

  弹幕飘满:“厨房直通太空”,“油烟机通向地球”,“月壤菜刀要不要备案?”

  另一位做教育视频的老师发了张图:

  “以后小孩上学,必须选‘月壤实验小学’!录取标准:轨道物理良好,低重力跑步不摔跤。”

  评论区瞬间刷屏:

  ——“卷到外太空,这谁顶得住!”

  ——“地球人还在内卷,我们月球娃上天了!”

  而在街头,热闹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

  餐馆老板在门口挂出横幅:【月壤套餐开业大酬宾——吃一送一,冲太空赢房产!】

  便利店新上联名饮品“氦-3特饮”,广告语写得震天响:

  【喝一口,离地球更近一步!】

  甚至婚介平台也开始“顺势营销”:

  “找对象?地球太挤,不如一起去月球安家。”

  “匹配成功率:99%,房产登记月壤居住舱。”

  电视台播报时,主持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有网友留言说:‘请问月球房产税怎么算?’目前,官方暂未回应。”

  评论区立刻爆炸:

  ——“建议免税!”

  ——“地球收房租,月球发补贴。”

  ——“我自愿申请去月球扫地,房租全免!”

  与此同时,大街小巷的LEd屏幕上,闪烁着那句被传遍全网的口号:

  “从地球到月球,大夏人从未止步。”

  人们走在夜色下,仰望那轮皎洁的月亮,不再只是浪漫的象征,而是一种真实的骄傲。

  “那上面,有我们的家。”

  “有我们的国旗。”

  “有我们的未来。”

  伍思辰在总部会议室,看着无数“月壤学区房”“氦-3公寓”的梗图,忍不住笑出声。

  “有趣,有趣。”他轻声道。

  “让他们继续玩吧。每一条梗,都是信心。每一份狂欢,都是热血。民心,已经飞向月球了。”

  掌声在会议室中响起。

  而此刻,地球上的狂欢仍在持续。

  ——这一夜,大夏人彻底“住进了月亮”。

  月球地下基地的第二阶段建设,正式启动。

  在那片银灰色的寂静深处,无数灯光再次亮起。机械臂在狭长的隧道中来回运转,传送带将一箱箱生物培养装置缓缓送入预定舱段。这里——正是月球基地的“心脏”,生态舱。

  空气净化系统开始预热,温控单元启动,微弱的水汽在舱内弥散。随着第一缕人工光照投射下来,这片荒芜的地下世界,第一次泛起了绿色的希望。

  “报告!藻类光合系统已启动,二氧化碳吸收率达预期标准!”

  “植物舱第一批作物——小麦、豆苗、生菜,播种完成!”

  “水循环模块运转稳定,微生物检测通过!”

  控制大厅中,数据面板一片亮绿。

  伍思辰站在巨幕前,静静注视那片闪烁的绿光。那些微小的数字,代表的不是简单的实验参数,而是人类在星辰间生存的底线。

  他低声道:“没有生态系统,就没有生命。我们不是征服月球,而是让它学会呼吸。”

  施工舱内,科研人员小心地将透明培养箱放置在轨道上。柔和的生长灯照亮一排排嫩绿的芽苗,透过控制舱的玻璃墙,能看到每一根叶片都在轻轻摇曳。

  “氧气浓度上升0.5个百分点!”

  “藻类光合舱反应良好,水体清澈!”

  “水循环通道温度稳定在22摄氏度!”

  科研员忍不住笑了出来:“看见没?这可是在月球地下!我们的植物在这片死寂之地重新呼吸了!”

  另一人红着眼睛点头:“这意味着,我们真的能在这里活下去。”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焦虑、孤独,全都被这一抹绿色冲散。

  镜头回到地球,全国直播。

  【大夏月球基地生态舱建设完成!首批植物与藻类系统投入运行!】

  主持人激动地宣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地下形成稳定的空气、水与植物循环体系!”

  观众席爆发出掌声,无数网友在弹幕里刷屏:

  ——“月球终于有了第一片绿洲!”

  ——“这不是植物,这是生命的旗帜!”

  ——“伍总不是在建设基地,是在创造生态奇迹!”

  网络瞬间被梗图淹没。

  有人p出一张图:

  在灰暗的月壤中,一棵绿芽从裂缝中探出头,配文:

  【人类第一株月球植物:我在外太空挺好。】

  有人画漫画:

  航天员抱着浇水壶对月芽说:“喝吧,这是地球的味道。”

  月芽回答:“不,我已经是月球的孩子了。”

  还有人恶搞广告词:

  【月球新鲜蔬菜,零辐射、纯真空、太空种植认证。】

  评论区笑疯:

  ——“以后菜市场也分‘月产’和‘地产’了。”

  ——“氦-3炒菜,用氧呼吸,月球田园生活开启!”

  ——“我要申请去当月壤农民!”

  而在科研前线,实验舱的监测屏幕上,氧气浓度曲线终于稳定在目标值。

  整整三十秒,全场屏息无声。

  直到一名工程师颤抖着喊出:“系统稳定!生态舱运行成功!”

  欢呼爆发,如潮水般席卷整个地下基地。

  科研员们相拥而泣,有人笑着喊:“我们在月球上种出了生命!”

  伍思辰抬起头,看着那一片柔和的光照下的绿意,心中泛起一种庄严的平静。

  他缓缓说道:“这片绿,是人类文明在宇宙的印记。今天,我们让月球学会呼吸;明天,我们让星辰生长。”

  地球上,亿万观众仰望夜空,那轮明亮的月亮,似乎比往常更温柔。

  人们知道——在那银色的背后,有一抹真正属于大夏的绿色,正在悄然生长。

  那是生命的起点,亦是文明的新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