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种田的希望
钻井平台上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虽然依旧清苦,但比起刚传送来时那种朝不保夕的恐慌,已经好了太多。
最让大家感到慰藉的,是平台顶层那块小小的“农田”。
生态单元启动后,李娜作为团队里生物知识最丰富的人,成了实际上的“技术总监”。
她仔细研究了那些高适应性作物种子的说明,选择了几种生长周期短、耐盐碱、对光照要求不高的品种,比如一种改良的速生海藻薯和一种叶片厚实的抗逆性蔬菜。
平台上的土壤是个大问题,他们没有真正的土壤,只能用生态单元里附带的一些基础培养基,混合上收集来的灰尘(过滤掉有害物质)、粉碎的木屑(来自平台上的废旧木板),甚至一些细小的、洗净的沙砾,勉强制造出了一种可以用于种植的“人工土壤”。
“这能行吗?看着跟泥巴拌沙子似的。”陈威看着李娜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进那些看起来贫瘠的“土壤”里,表示怀疑。
“试试看吧,总得有点希望。”李娜推了推眼镜,动作轻柔地给播下种子的种植槽浇上经过初步过滤的雨水。
接下来的几天,照顾这些种子成了团队的头等大事,尤其是蒋甜甜。小姑娘几乎每天一睁眼,就要跑去看她的“小菜园”,用手指轻轻碰碰土壤,看看有没有动静。
“姐姐,小苗苗什么时候出来呀?”她一天要问聂思思好几遍。
聂思思总是耐心地回答:“快了,快了,它们需要喝水、晒太阳,还要甜甜每天给它们加油哦。”
王超和陈威则继续忙着,平台的整体改造和物资储备。他们修复了那个巨大的蓄水箱的收集系统,确保能最大程度收集雨水。
陈威甚至异想天开,想用找到的一些废旧材料做个简易的风力发电机,结果捣鼓了半天,只做出个转起来吱呀乱响、发电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玩意儿,被大家笑话了好一阵。
平台上的食物依旧紧张。虽然有了相对稳定的淡水,但食物主要还得靠外出捕捞和搜集。王超用找到的钢条和绳索做了几个鱼叉和钓钩,但收获很不稳定,而且经常捞上来一些奇形怪状、不敢下口的鱼。
有一次,陈威费了好大劲叉上来一条色彩斑斓、脑袋上长着肉冠的大鱼,兴高采烈地准备加餐,被李娜及时制止。
“这鱼颜色太鲜艳,很可能有毒。”李娜用一根小棍子拨弄着那条还在挣扎的鱼,眉头紧锁,“在这种环境下,很多生物都可能产生了我们未知的变异。”
陈威只好悻悻地把鱼扔回海里,看着到手的“美食”消失在水下,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就在这种对食物的渴望中,平台顶层的“农田”终于带来了惊喜!
一天清晨,蒋甜甜照例跑去查看,突然发出一声兴奋的尖叫:“出来了!绿芽芽出来了!”
众人闻声跑上去,果然看到几个种植槽里,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娇嫩的翠绿芽尖!在灰暗的钢铁平台和浑浊的海水背景衬托下,那一点点绿色,显得如此耀眼,如此充满生命力!
“成功了!真的长出来了!”聂思思激动地抱起甜甜,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李娜蹲下身,仔细查看着那些嫩芽,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发自内心的笑容:“长势不错,比预想的还要好。这种海藻薯的适应性果然很强。”
连一向粗线条的陈威,也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碰那柔弱的绿芽,咧开嘴傻笑:“嘿嘿,这下好了,以后有薯条吃了!”
王超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伙伴们脸上久违的、因为希望而焕发的光彩,看着那一片象征生机的绿色,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末日般的世界里,能亲手种出粮食,看着生命成长,这种感觉,比找到任何武器或宝藏都更让人安心。
这片小小的绿色,不仅仅是未来的食物,更是支撑他们在这绝望深渊中继续走下去的精神支柱。
种田,才是人类最古老的、也是最坚实的希望。
(第二百三十八章 完)
钻井平台上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虽然依旧清苦,但比起刚传送来时那种朝不保夕的恐慌,已经好了太多。
最让大家感到慰藉的,是平台顶层那块小小的“农田”。
生态单元启动后,李娜作为团队里生物知识最丰富的人,成了实际上的“技术总监”。
她仔细研究了那些高适应性作物种子的说明,选择了几种生长周期短、耐盐碱、对光照要求不高的品种,比如一种改良的速生海藻薯和一种叶片厚实的抗逆性蔬菜。
平台上的土壤是个大问题,他们没有真正的土壤,只能用生态单元里附带的一些基础培养基,混合上收集来的灰尘(过滤掉有害物质)、粉碎的木屑(来自平台上的废旧木板),甚至一些细小的、洗净的沙砾,勉强制造出了一种可以用于种植的“人工土壤”。
“这能行吗?看着跟泥巴拌沙子似的。”陈威看着李娜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进那些看起来贫瘠的“土壤”里,表示怀疑。
“试试看吧,总得有点希望。”李娜推了推眼镜,动作轻柔地给播下种子的种植槽浇上经过初步过滤的雨水。
接下来的几天,照顾这些种子成了团队的头等大事,尤其是蒋甜甜。小姑娘几乎每天一睁眼,就要跑去看她的“小菜园”,用手指轻轻碰碰土壤,看看有没有动静。
“姐姐,小苗苗什么时候出来呀?”她一天要问聂思思好几遍。
聂思思总是耐心地回答:“快了,快了,它们需要喝水、晒太阳,还要甜甜每天给它们加油哦。”
王超和陈威则继续忙着,平台的整体改造和物资储备。他们修复了那个巨大的蓄水箱的收集系统,确保能最大程度收集雨水。
陈威甚至异想天开,想用找到的一些废旧材料做个简易的风力发电机,结果捣鼓了半天,只做出个转起来吱呀乱响、发电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玩意儿,被大家笑话了好一阵。
平台上的食物依旧紧张。虽然有了相对稳定的淡水,但食物主要还得靠外出捕捞和搜集。王超用找到的钢条和绳索做了几个鱼叉和钓钩,但收获很不稳定,而且经常捞上来一些奇形怪状、不敢下口的鱼。
有一次,陈威费了好大劲叉上来一条色彩斑斓、脑袋上长着肉冠的大鱼,兴高采烈地准备加餐,被李娜及时制止。
“这鱼颜色太鲜艳,很可能有毒。”李娜用一根小棍子拨弄着那条还在挣扎的鱼,眉头紧锁,“在这种环境下,很多生物都可能产生了我们未知的变异。”
陈威只好悻悻地把鱼扔回海里,看着到手的“美食”消失在水下,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就在这种对食物的渴望中,平台顶层的“农田”终于带来了惊喜!
一天清晨,蒋甜甜照例跑去查看,突然发出一声兴奋的尖叫:“出来了!绿芽芽出来了!”
众人闻声跑上去,果然看到几个种植槽里,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娇嫩的翠绿芽尖!在灰暗的钢铁平台和浑浊的海水背景衬托下,那一点点绿色,显得如此耀眼,如此充满生命力!
“成功了!真的长出来了!”聂思思激动地抱起甜甜,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李娜蹲下身,仔细查看着那些嫩芽,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发自内心的笑容:“长势不错,比预想的还要好。这种海藻薯的适应性果然很强。”
连一向粗线条的陈威,也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碰那柔弱的绿芽,咧开嘴傻笑:“嘿嘿,这下好了,以后有薯条吃了!”
王超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伙伴们脸上久违的、因为希望而焕发的光彩,看着那一片象征生机的绿色,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末日般的世界里,能亲手种出粮食,看着生命成长,这种感觉,比找到任何武器或宝藏都更让人安心。
这片小小的绿色,不仅仅是未来的食物,更是支撑他们在这绝望深渊中继续走下去的精神支柱。
种田,才是人类最古老的、也是最坚实的希望。
(第二百三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