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大殿相遇-《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林靖远对着身旁的太监福安低语几句,福安躬身应道:“奴才这就去。”

  福安走后,殿内众人都在猜测,林靖远选的是谁。

  何明风心里也犯嘀咕。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殿外传来脚步声,福安引着一个人走进来。

  那人穿着一身玄色衣衫,头发略有些凌乱。

  脸上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的疲惫,却难掩眉宇间的沉稳。

  何明风抬头一看,瞬间愣住了。

  竟然是裴晗!

  大殿之中有个别上年纪的大臣也目露惊讶之色。

  “这,这不是裴大人吗?!”

  “裴大人之前先帝在时被贬到哪儿去了来着?这都多少年了……”

  “是啊,我记得之前裴大人是户部郎中来着……”

  裴晗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快步走到林靖远面前。

  神情肃穆,一撩衣袍直挺挺地跪了下来。

  “微臣裴晗,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裴晗跪在地上,声音虽有些沙哑,却依旧坚定。

  林靖远连忙起身,亲自走下御阶,扶起裴晗:“裴爱卿,今日,朕要给你官复原职,任淮安钦差副使。”

  “与赵虎一同前往淮安,查漕帮之乱,揪出幕后黑手!”

  裴晗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他实在没想到……他现在是第一次见到当今皇上,皇上竟会如此信任他!

  裴晗深吸一口气,重重叩首。

  “陛下……臣……臣定不辱使命!”

  裴晗起身时,眼神余光扫到了一旁的何明风。

  他微微一怔,旋即明白。

  为何会把他从武县调来,看来明风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想到这里,裴晗不由得唏嘘不已。

  当年他只是偶然在酒楼听到这个少年惊才绝艳的诗句,一时起了爱才之心。

  没想到时至今日,自己竟然因为当时帮过这少年,现在得以重新站在这殿堂之上。

  裴晗心中百感交集,与何明风的目光相会。

  两人四目相对,满是百感交集。

  曾经地位千差万别的两个人,如今一个在朝辅佐,一个刚归位赴险。

  却有着共同的目标。

  何明风见林靖远找了裴晗做此事,顿时放心下来。

  他毕竟还年轻,此事裴晗去处理,比他要合适的多。

  林靖远欣慰地点点头:“裴爱卿从京城到武县,一路虽说宦海沉浮,但到底见多识广,能安抚帮众。”

  “陈大人懂军务,能弹压首恶,你们二人搭档,定能平息乱局。”

  “朕给你们三十天时间,务必让漕运恢复通畅。”

  陈镇和裴晗齐声应道:“臣遵旨!”

  当晚,赵虎就点齐五千京营精锐,裴晗也带着户部的查账官员,准备连夜赶往淮安。

  临行前,何明风特意去城外送行,特意把自己一路遇到的事情原原本本讲给了裴晗听。

  让裴晗一路上多注意安全。

  裴晗郑重地点了点头:“放心,明风你在京城也要多留心。”

  “我总觉得……现在不太太平。

  ……

  陈镇和裴晗率军抵达的当天,就包围了漕帮的总堂,将带头闹事的五个头目抓了起来。

  这些头目都是金家的亲信。

  陈镇当场宣布他们的罪状,次日就在城外问斩,震慑了不少蠢蠢欲动的帮众。

  而裴晗则带着查账官员,进驻漕帮的账房,连夜核对账目。

  他很快就找出了金家克扣漕银的证据。

  每年江南运往京城的漕粮,金家都会克扣一成,换成劣质米粮充数,还伪造账目。

  漕帮子弟的工钱,也被金家以管理费的名义扣掉三成,不少帮众连饭都吃不上,才被金家煽动着闹事。

  裴晗毕竟见多识广,行事老辣。

  他并没有急着抓人,而是在淮安府的城隍庙前搭了个台子,把查出来的账目贴在墙上,还让官员念给帮众听。

  “大家看清楚!你们闹事,是被金家骗了!”

  “他们克扣你们的工钱,用你们的命换自己的富贵,还把脏水泼给朝廷!”

  裴晗站在台上,声音洪亮。

  “朝廷知道你们苦,只要你们散了,之前被克扣的工钱,朝廷会从金家抄没的财产里补发给你们。”

  “愿意继续当漕帮的,朝廷会派人管漕运,再也不会让你们受委屈!”

  台下的漕帮子弟们听完,议论纷纷。

  有个老帮众哭着说:“我儿子就是因为没拿到工钱,病死了,我还以为是朝廷不给……原来是金家骗了我们!”

  越来越多的帮众醒悟过来,纷纷放下棍棒,有的甚至主动指认金家的亲信。

  不到三日,围堵府衙的漕帮子弟就散得干干净净,不少人还主动帮着官员清理官仓,恢复运河通航。

  与此同时,海运的消息也传遍了京城。

  户部派去的船队从江南的宁波港出发,载着十万石粮食,虽然要比运河要慢上七八日时间。

  但是到了大沽码头很快就能转送进京。

  消息一放出来,京城的粮价立刻稳定下来,百姓们不再抢购粮食,人心渐安。

  何明风站在技改坊里,看着工匠们加紧改良火器,又收到裴晗送来的捷报,心里松了口气。

  这一局,他们赢了。

  裴大人行事果然有手段。

  这种事情,若是一味用武力镇压,反而会适得其反。

  有张有弛才是王道。

  没想到林靖远虽然年轻,已经懂这些道理了。

  ……

  怀王在府中收到淮安平乱的消息时,正和几个幕僚喝酒。

  听到裴晗官复原职、漕帮散了、海运也启动了。

  怀王手里的酒杯“哐当”一声摔在地上,酒洒了一地。

  “不可能!裴晗一个贬官,怎么可能这么快平息乱局?海运……林靖远竟然早就准备了海运!”

  怀王气得脸色铁青,他本以为漕帮之乱能拖垮朝廷,没想到林靖远反应这么快,手段还这么多,不仅没被难住,反而打破了他对漕运的垄断。

  几个幕僚顿时也有些慌了。

  赵师爷缩了缩脖子,然后咬牙问道。

  “王爷,裴晗还在查金家的账目,不知道金百万那人口风严不严。”

  “就怕这再查下去,咱们克扣漕银,与金家的事……就全暴露了!”

  赵师爷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冲着怀王比了个手势。

  “要不要……派人把他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