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死无对证-《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不可,这三人是案子的关键人物,你现在不能随意见。”

  杨景元闻言便拒绝了。

  葛知衡看到何明风面上失望之色,于是开口安慰道:“明风,你且放心。”

  “师兄一定会把这事儿查清楚,还他们一个公道的。”

  何明风点点头,知道此时提这个要求确实也不合适。

  告罪一声便回家了。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就有孙成就带着人来到了何家,找何锦花细细询问当时买衣料的情景。

  何锦花也都一一告知了。

  又过了一日。

  案件层层上报,终于惊动了深宫中的小皇帝林靖远。

  紫宸殿内,林靖远看着案卷,眉头越皱越紧。

  “这么多举子同时作弊?还都用同样的方法?”

  林靖远声音虽还带着少年人的清亮,但已有帝王威仪。

  “查明白了吗?”

  杨景元躬身道:“回陛下,臣正在派人调查,但涉事的举子家人都说卖料子的人是流动小贩,早已不知所踪。”

  “那些举子们都喊冤,说是在不同地方买的料子,但料子确实都有夹带。”

  林靖远敏锐地察觉到问题。

  “不同地方买的料子,却都有同样的夹层?”

  “这绝非巧合!”

  “买衣料的人都出事了么?”

  杨景元摇了摇头:“有一人躲过去了,就是乡试解元何明风。”

  “他的姐姐也买了那种料子,但他因故未穿新衣赴考,从而躲过一劫。”

  “也是他最先发现衣料有问题,报告了顺天府。”

  “何明风?”

  林靖远闻言一愣。

  “传何明风进宫。”

  一个时辰后,何明风跪在紫宸殿内,将自己发现衣料夹层的经过一五一十禀报。

  “……学生姐姐在东市从一个流动小贩处购得此料,说是文曲星庙供过,能保佑登科。”

  “当时抢购者众多,学生姐姐也是望弟成才心切,才买了这料子。”

  “若非学生习惯穿旧衣应考,恐怕今日也已身陷囹圄。”

  林靖远仔细听着,忽然问:“你说抢购者众多?可知都是哪些人家?”

  何明风沉吟片刻:“回陛下,当时见有不少官宦人家的仆役也在抢购。”

  “但具体是哪几家,就不得而知了。”

  林靖远眼中闪过寒光:“好精妙的算计!”

  “若是普通举子作弊也就罢了,若是官宦子弟也被陷害,这案子就复杂了。”

  林靖远站起身,踱步片刻,怒道:“这是要毁我大盛朝一届人才啊!”

  “陛下明鉴。”

  何明风闻言顿时叩首道:“学生以为,此举绝非单纯作弊,而是有针对性的阴谋。”

  “那些衣料做工精细,夹层几乎看不出破绽,绝非普通小贩所能为。”

  这个织功,一般的绣娘可是做不到这么好的。

  而且正因为衣料好,寓意好,才有许多官宦人家觉得这衣料不错,买回去做成了衣服。

  何明风略一迟疑:“皇上,这是否能让织造局的老师傅看一看?”

  林靖远点头,瞥了一眼旁边一直站着的福安。

  福安立刻意会,连忙小步走出大殿,吩咐了几句话。

  一个小太监立刻起身快速跑走了。

  不一会儿,一个年长的太监并一个掌事的宫女姑姑来了。

  “皇上。”

  两个人站定后行了个礼,还没行完,林靖远就皱着眉摆摆手:“不必多礼了。”

  “你们二人来看看,可认识这织物的织法?”

  这两个人接过被剪开的衣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

  但是谁也不敢多说什么,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不多时,那掌事姑姑便开口了。

  “回皇上,奴婢瞧着,这像是江南织造局的织法。”

  “江南织造局?”

  这话一出,林靖远、何明风和杨景元都是一愣。

  那大太监也连连点头:“回皇上,这织法确实是江南织造局特有的,以细密着称。”

  “江南的织法原本就比北方好上许多,这衣料质量上佳,若说是江南织造局所做,倒是很符合。”

  “嗯。”

  林靖远点点头:“既如此,你们先下去吧。”

  “是。”

  等这两个人走后,林靖远一掌拍在案上:“查,给朕一查到底!”

  江南那地方……这是怎么回事?!

  “务必揪出幕后主使!”

  ……

  当晚何明风回去之后便知道圣旨便颁布了。

  整个京城为之震动。

  顺天府、刑部、大理寺联合办案,声势浩大。

  这事儿被提到要紧之处,很快,联合办案的钦差组就在江南得到了消息。

  半月之后,八百里加急的消息终于传回了京城中。

  “皇上,原江南织造局管事张德全。”

  “一年前因故被革职,此人技艺高超,尤擅此道。”

  杨景元拿着接到的折子恭恭敬敬地汇报给林靖远。

  “应该是……这次暗中怀恨在心,所以出此下策。”

  林靖远皱了皱眉。

  “怀恨在心就毁我一届人才?”林靖远眼中闪过寒光:“这说不通。”

  “此人可抓到了?”

  杨景元闻言,心中立刻打起了鼓。

  “回皇上……臣得知消息后,立刻就派人在江南几个地方搜寻此人。”

  “找到张德全的住处,但人去楼空,邻居说三日前还有见过他。”

  杨景元说到这里,心更沉了,还是咬牙道:“本来以为马上要抓到此人了,没想到,第二日臣手下的人就在城郊河边发现一具尸体,经辨认正是张德全。”

  “什么?!”

  林靖远闻言,顿时一愣。

  “验尸结果是投河自尽,怀中还留有一封遗书,自称因被革职怀恨在心,制作作弊衣料报复新科举子,如今悔恨自尽。”

  “岂有此理!”

  林靖远脸色微沉:“那遗书何在?拿给朕看看!”

  杨景元立刻把折子中夹的那封作为物证的遗书递给林靖远。

  林靖远扫了一眼。

  “就这么巧?刚查到线索,人就自尽了?杨爱卿,你觉得这遗书可信吗?”

  杨文渊小心翼翼道:“陛下,虽然此案仍有疑点,但张德全已死,线索中断。”

  “若继续深查,恐引起举子们更大的恐慌。不如先……明面上就此结案,背后再慢慢调查,那些被诬的举子也好早日解脱。”

  林靖远沉默良久,终于叹道:“也罢。那些被诬的举子,都放了吧。”

  “但科考规矩不能破,他们只能三年后再考了。”

  “只是此事有蹊跷,杨爱卿,朕命你暗中继续追查此事,切勿声张。”

  林靖远眼中寒光一闪:“务必让背后之人放松警惕,再把他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