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去镇上交田赋-《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对,大伯娘。”

  何明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太……”

  少了。

  “哎呀妈呀!太多了!”

  张氏一拍大腿,然后立刻反应过来,顿时压低了声音:“小五,你太能干了!”

  “你大伯在外面给张员外打工,一天累的要死,工钱才二三十文。”

  “你这一下午赚这么多,可不老少了。”

  何明风拿出三百文分给何大郎和何三郎。

  “大哥,三哥,这是你们那份。”

  他、何锦花、陈氏。何大郎和何三郎都干活了。

  他算出点子的,多拿一份钱。

  “你这孩子,咋手里有钱就想分散出去啊。”

  张氏连忙把钱给何明风推回去。

  然后拉起两个儿子就要回房:“今天都是你大舅一家在忙,你别以为我不知道。”

  陈大舅在,这人又能干又热心肠。

  张氏觉得肯定都是陈大舅忙活的。

  “没有,大伯娘,大哥三哥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何明风赶紧解释。

  陈氏也劝张氏:“要是没有大郎和三郎,小五一个小孩子,在镇上哪能这么顺利?”

  “嫂子你快收下吧。”

  张氏几番推辞都没有用,她又怕弄大了动静惊动了刘氏和二房的人。

  那到时候就糟糕了。

  张氏无奈,只得收下了。

  然后转身对两个儿子耳提面命:“小五和你们亲弟弟没啥两样。”

  “你们在外面一定要护着他!”

  “放心吧,娘,我们都知道。”

  何三郎轻快地说道。

  “谁敢欺负小五,我们兄弟俩可不是吃素的。”

  ……

  后面几天,何明风就没有再往镇上和山上跑了。

  因为马上就要到收田赋的日子了。

  油茶果和酸枣仁都得先往后放放了。

  整个石塘村,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去交田赋的粮食。

  何家也不例外。

  何家人最近都有些心情沉重。

  特别是何见山。

  今年收来的粮食粒粒饱满,那是何家人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

  如今却要将这许多的收成拱手交出,何见山的心中满是无奈与不舍。

  等都打包收拾好,也到了该交田赋的时候了。

  石塘村的田赋要交到镇里面的粮仓里。

  往日都是何见山带着何有田、何有粮、何大郎、何二郎、何三郎一起去。

  何明风今年也想跟着去。

  上次卖东西太晚了,他没有去林夫子他们的育贤私塾瞧瞧。

  这次有机会了,他想过去先看看是什么情况。

  何见山倒是没有反对,只是说:“推着粮食过去走得慢,到了镇上还得排队交粮。”

  “回到家天指不定都黑了。”

  “你要是不怕累,就跟着一起去。”

  何明风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爷,我跟你们一起去,我帮忙带着咱们的干粮。”

  除了去育贤私塾,他还想在镇上再逛逛,看看能不能发现别的商机。

  他现在手头上攒了差不多六两银子。

  大头还是从小胖子那里打赌赢来的。

  要去读书的话,也就将将够一年的。

  何明风心里没有安全感。

  交田赋的一早,石塘村所有人家,天还没有大亮就出发了。

  林里正家走在最前面,一马当先。

  众人推着装满粮食的推车,往镇上走去。

  粮食重,推着车确实走得慢。

  众人深一脚浅一脚,走了许久,终于来到了镇上。

  不是每个镇都有官仓的。

  马道镇比较大,周围的村子多,因此才在镇上设了一个官仓。

  若不然,他们这些人得把粮食运送到县里面的官仓里。

  那就更远了,得走上半天才能走到。

  林里正喊大家出发的时间早,就是为了让石塘村的大家伙儿少排点队。

  等一会儿其他村里的人要是都来了,那排队验粮等待的时间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石塘村的众人是第一波到达的。

  官仓前面站着一个税吏,身后还跟着几个帮忙的壮汉。

  林里正连忙走上前,抱了抱拳:“官爷,我们是石塘村人士。”

  “来送粮食了。”

  税吏是个发福的中年人,挺着大肚子,一双吊哨眼。

  他上下扫视了林里正一眼:“你们怎么来这么晚?莫不是想拖欠田赋?”

  站在后面的何明风听到了,一阵无语。

  他们石塘村是来得最早的了!

  这税吏真是睁着眼说瞎话!

  林里正也感觉到这个税吏是个难缠的人,说话更加小心了,连连赔笑道:“我们村离得远,天不亮就出发了。”

  “大家伙儿一路不敢停歇,实在是路远,这才耽搁了些时辰。”

  这税吏刚吃过早饭,一边拿着一根牙签剔了剔牙,一边又拿过一个册子翻了翻。

  “哦,石塘村啊……”

  “你们村有一百零三户人家,可都来了?”

  林里正连连点头:“都来了。”

  “行。”

  税吏把册子往身边随意一放,懒洋洋道:“那还等什么?赶紧开始一户一户验粮。”

  “是是是。”

  林里正连忙招呼石塘村的人排好队,一家一家上前来验粮。

  第一家就是林里正家。

  税吏用手随意地在林里正家的粮袋中搅了搅,便嚷嚷起来:“这是什么?”

  “你竟拿些瘪谷充数,这如何能交得上足额的田赋?”

  林里正心一跳,连忙也跟着低头看去。

  才发现不过是上面的粮食没有那么饱满而已,他连忙解释:“官爷,这都是今年新收的好粮食。”

  “小人怎敢弄虚作假?许是搬运时不小心混进了些许瘪谷,小人这就挑拣出来。”

  林里正立刻弯腰去挑,税吏冷哼一声,走到下一家人身边。

  “你这粮食是今年新收的么?怎么像是陈粮!”

  “你家这么多亩田,怎就带了这么点粮食?!”

  听着税吏一路没事找事,石塘村的众人脸都憋紫了,敢怒不敢言。

  何三郎更是拳头捏紧了又放下,捏紧了又放下。

  这欠揍的家伙,真想揍他一顿!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何家人这里。

  税吏走过来,先是看了看登记的册子。

  “你们这粮食足数么?”

  何见山连忙说道:“官爷,绝对足数,您若不放心,上称一称便是。”

  税吏听后冷笑:“自然是要上称的,你们这些泥腿子,一个个偷奸耍滑的。”

  “若不上秤,还不知道要短官家多少粮食!”

  何见山脸气的通红。

  他自认为这辈子行得端,坐得正。

  除了有些宠溺小儿子外,从没干过什么坏心眼儿的事儿。

  于是何见山忍不住辩驳道:“官爷,我们何家年年都挑最好的粮食来交田赋,绝对不是您说的偷奸耍滑之人。”

  何见山这句话不知怎得,像是捅了马蜂窝。

  税吏一下子勃然大怒,一脚踹在何家的粮食袋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