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你小子毛没长齐就要凑热闹-《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众人一听,不由得纷纷摇头。

  “张山义,你这是喝多了吧!”

  另一个书生立刻跳出来拆台,一脸嗤笑:“还‘檀郎醉拥芙蓉软’呢!”

  “就你这水平,还想‘醉拥芙蓉软’?”

  “我看你是痴人说梦吧!”

  “就是!”

  其他人纷纷跟着附和,另一个书生嘴巴更毒:“我看不是痴人说梦。”

  “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哈哈哈哈哈!”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张姓书生顿时一脸尴尬,只得悻悻然坐了下来。

  然后他不服气道:“你们谁写的好,倒是拿出来让我看看!”

  “我来!”

  一个书生又站了出来。

  他沉思一会儿,等众人都开始催促他了。

  他才施施然开口道:“才唱阳关肠已断,泪湿青衫,犹恨天涯远。”

  “妾似浮萍君似雁,江湖何处长相见?”

  “暮雨朝云终是幻,绣被香消,冷落芙蓉院。”

  “纵使相逢应不辨,鬓边霜雪眉头怨。”

  还未等其他书生发表点评,只见台上的如烟微微摇了摇头。

  “这位公子,你这首词虽说不错,但小女子此曲……并没有如此哀伤。”

  “你的词和小女子的曲意不合。”

  那书生顿时脸都绿了。

  这首词本是他自己私下所作,现在拿出来当场改改便用了。

  没想到……被打脸了。

  其他书生顿时也缩了缩脖子。

  呃……

  其实他们做的也都是这种闺中哀怨之词……

  怎么会呢?

  如烟一个困在青楼又有才华的女子,怎么会做出不哀怨的曲子呢?

  她所作的应该都是哀怨缠绵的曲子才对啊!

  众书生实在想不明白。

  但是也不想当众被如烟打脸。

  因此如烟再次问有谁想说一下自己的填词的时候,后面几个书生都有些退缩了。

  他们做的词……也都是这种堆砌闺怨的……

  “诸位,既然做了不妨就都拿出来吧。”

  何明风在站台上靠着一根台柱,懒洋洋地说道:“选不选是如烟姑娘的事儿。”

  “几位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至于连拿出来给大家看看都不敢吧?”

  何明风这么一刺激,喝了几杯猫尿的众人顿时都上头了。

  “谁说我不敢的?”

  “怎么不敢了,我来说我的!”

  几个人七嘴八舌乱哄哄地说了一气。

  无非都是些闺怨之作。

  如烟一直摇头。

  “这词非我曲意。”

  “这首也是,与曲意不合。”

  最后,实在有个书生忍不住了,连忙问道:“如烟姑娘,你总说曲意,曲意的。”

  “那姑娘你这首曲子的曲意到底是什么,跟我们讲讲呗?”

  “这样我们所作之词也不至于太跑偏了……”

  如烟听后顿时莞尔:“小女子本就是想寻一真正有才华的才子。”

  “那他自然应该能听懂小女子的曲意,”说着如烟扫了一眼刚刚说话的那个书生:“若是这都要小女子挑明了说,那此事还有何意义呢?”

  “这……”

  那站出来的额书生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讷讷地又重新坐下来了。

  如烟又重新看向猪头男和纨绔公子两人。

  两个人顿时倍感压力。

  纨绔公子扇了扇风,扫了一眼自己与身边的人,顿时顾左右而言他。

  “嗯?福生这臭小子去哪了!”

  “他人呢?”

  身边几个随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个人硬着头皮上前答道:“公子,属下不知……”

  “要你们何用!”

  “一群废物!”

  纨绔公子顿时骂道。

  如烟站在台上,面上逐渐浮现出一丝焦虑。

  真的没什么人可以选了吗?

  若是她随便选一个,恐怕难以服众,又会吵闹起来。

  但是这次不出去的话……只怕以后都没有机会了……

  如烟有些焦虑地踱步起来。

  何明风都看在眼里了。

  “如烟姑娘,不如让在下也答一下吧。”

  何明风忽然开口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台下的几个书生顿时一脸不服气。

  “你小子毛都还没长齐呢,来凑什么热闹!”

  “而且我们写的词如烟姑娘尚且看不上,你这年纪轻轻的,能写出什么好词来?”

  “赶紧滚下来吧,可别让人笑掉大牙了!”

  俗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他们这群书生不论谁站出来念自己的词,总有人看不惯要贬低一二。

  这就是文人相轻的毛病。

  何明风勾唇微微一笑:“写得好不好,我自会拿出来给你们看。”

  “若是不服,尽管开口。”

  “小子你好大的口气!”

  台底下的众人顿时对何明风怒目而视。

  “臭小子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这里可是庆州府,不是你那穷乡僻壤的地方,有才之人就如过江之鲫。”

  “你算老几,就这里狂吠!”

  袁华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担忧之色。

  明风这是……惹上麻烦了?

  如烟听到台下的喧闹声,顿时更加担心了。

  这少年……何苦这时候出头?

  看他年纪轻轻,就想力压众人,这,这怎么可能?

  就在一众人摩拳擦掌,都想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几分颜色看看时。

  何明风站在高台上,往前走一大步。

  昂头高喊一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只听台上的少年继续高声吟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底下刚刚还像开锅热水沸腾着的众人瞬间安静了不少。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最后,随着少年清澈的嗓音,最后一句话如同流淌的月色一般,沁润进了在场所有人心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哐当”一声,刚刚叫嚣地最凶的一个人,手中举着的酒壶一不小心砸落在地上。

  “这,这词写的……真乃神来之笔……”

  这书生喃喃道:“我等望尘莫及……”

  众人一时之间也都面面相觑。

  文人相轻是没错,但是那也仅限于大家水平差不多的时候。

  若是超过太多……还相轻的话……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间,台上传来一阵婉转的琵琶声。

  接着是如烟轻轻的吟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众人连争执的心思都没有了,伴着悠扬的琵琶声,听起曲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