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喜报也能送错?-《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听到王仲这么说,这络腮胡子官差顿时不满了。

  “这喜报可是裴知县裴大人亲自给我的,裴大人千叮咛万嘱咐让我送到何小书生手上,怎么可能有错!”

  王仲一脸呆滞,似乎很难接受这个现实。

  “这,这,怎么可能……”

  王仲喃喃道:“何明风怎么可能会拿到县案首?!”

  杨宝田紧跟其后,赶紧冲着高头大马上的官差作了个揖:“官爷可知道我们育贤私塾其他人县试结果如何?”

  “这我哪知道!”

  官差顿时有些不耐烦:“何小书生家在何处?我还着急去报信!”

  “走,走那条路。”

  看到周围众人都在发愣,王瑞生怯生生地指了一条路。

  那官差立刻一挥马鞭:“驾!”

  直接快马飞奔而去。

  “别,别走啊!”

  林夫子在私塾听到了,赶紧把刚刚一直在拜的佛像塞到柜子里,拔腿就往外跑。

  王夫子也把手中的茶杯往桌子上一扔,鞋都没穿好也跟着匆匆跑了出来。

  结果等他们俩跑出来后,只看到了一个远远的马屁股。

  林夫子顿时捶胸顿足。

  “小宝,刚刚那官差说什么?明风是县案首?!”

  王夫子抓住一旁的朱小宝,满眼冒星星。

  “呃,是,是,他是这么说的。”

  朱小宝尽管很不想承认刚刚官差说的话,可是无奈这事儿又瞒不住,还是不情不愿地开口说了。

  “太好了!县案首!县案首啊!”

  王夫子顿时仰天长啸一声,然后跟着“哈哈哈”的大笑,止都止不住。

  “老林啊,这么多年,咱们还是第一次教出一个县案首来啊!”

  他们教过的学子有考中秀才的,有考中举人的,可是还从未有过一个县案首。

  虽说一个县案首不能说明以后会如何,但是这个“第一”的名声,又有哪个夫子不喜欢呢!

  王夫子一边笑,一边拍了拍朱小宝的肩膀:“看到没,小宝,明风以后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朱小宝顿时脸色都绿了,身子晃了晃,好悬没一跤摔倒在地。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伙计打扮的人,急匆匆地从一辆马车上跳了下来。

  大步流星地走到了育贤私塾门口。

  “敢问……哪位是育贤私塾的林夫子?”

  小伙计开口问道。

  林夫子还沉浸在得知县案首是何明风的喜悦中,乐呵呵道:“我便是。”

  伙计心中顿时暗忖。

  好家伙,这林夫子和县里面的那位不苟言笑的夫子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看来就算同为读书人,人与人还是不同的哇。

  小伙计赶紧匆匆凑上前,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林夫子。

  “这是县里葛夫子让小人送来的。”

  林夫子顿时眼睛亮了:“这便是上榜的名单吧!”

  小伙计点点头,把东西递给林夫子后,便说自己还有信要送,转身就走了。

  听到刚刚林夫子的话,几个还没走的备考班的人都凑上前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林夫子手中那封书信上。

  袁华也死死地盯着书信,只觉得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了。

  咚咚咚……

  随着林夫子打开书信,众人紧张到呼吸都快要停住了。

  “嗯?”

  林夫子扫了一眼,还没说话,王夫子就忍不住了。

  “老林啊,到底如何,你倒是快说啊!”

  林夫子放下挡住脸的信纸,嘴咧地更大了。

  “咱们私塾五个人,全都考过了!”

  “真的?!”

  王夫子顿时激动地手都开始抖了。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王夫子一把从林夫子手中抢过书信,几个学生也都连忙围了过来。

  “袁华,第十一名。”

  “吴文进,第十三名。”

  “杨宝田,第三十四名……王仲,第四十名。”

  王夫子把书信一合,喜道:“今年县试,裴知县给了四十个县试名额,咱们私塾这真的是全都过了啊!”

  王仲听到自己过的时候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了后面王夫子的话。

  ……合着他是最后一名啊?!

  王仲刚刚勾起来的嘴角立刻僵住了。

  何明风第一名,他最后一名……

  还都是他们育贤私塾的,真的是……气人啊!

  王夫子和林夫子倒是丝毫没有在意王仲的名次。

  “县里学子众多,开蒙也早,基础功比你们扎实许多。”

  “你们五个都能一起通过县试已经很不容易了。”

  林夫子捋捋胡子,笑容满面:“一个月后便能参加府试了,这一个月,看来还需得加强功课啊!”

  吴文进、袁华、王仲、杨宝田:就知道他们高兴的太早了!

  ……

  送信的官差一路奔波,很快就走到了一条岔路口。

  正巧旁边有个中年男人在抽着旱烟慢悠悠地走着。

  送信的官差顿时一勒马,翻身从马上跳了下来。

  “敢问哪条路是去育贤私塾学子何……”

  送信的官差还没说完话,那抽着旱烟的中年男人看到官差带着的红色大字的帖子,顿时眼睛亮了。

  抢先一步说道:“这位官爷,可是去给村中学子送喜报的?”

  “正是。”

  官差吞下后半句话,点了点头。

  中年男人顿时大喜过望,手中的旱烟也不抽了,一脸激动地大喊道:“那,那正是我儿啊!”

  “我儿就是在镇上育贤私塾念书,前不久才去了县里参加了县试!”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小里村的王里正。

  王里正喜得浑身发抖,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走走走,官爷,我来带路!”

  官差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这村里可还有别的学子参加了县试?”

  王里正顿时拍拍胸脯:“我们村的人一心向学,虽说有几个在私塾念书的娃娃,可是参加县试的可就我儿一人!”

  官差顿时信以为真,立刻点点头:“那就有劳大叔你带路了。”

  “你儿文采斐然,被裴知县选中做了县案首。”

  王里正顿时乐开了花,一边咧着大笑个不停,一边脚下走的生风。

  一路上不论碰到谁,都要上去跟人家说自己儿子考中了县案首。

  整个小里村顿时炸了锅,众人纷纷手上的活儿也不干了。

  跟在官差后面一路看热闹,一直走到了王里正家里。

  一到王里正家,王里正媳妇知道了,连忙又是冲糖水,又是冲茶。

  生怕怠慢了送信的官差。

  王家此时已经院子里站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几乎整个小里村的人都跑来了。

  “哎哟,咱里正的儿子真是有出息啊!”

  “就是,张秀才都说了,里正儿子打小就聪明!一看就是个读书的料!”

  “这县案首是啥子意思啊?”

  “那可是整个县的第一哩!牛气!”

  送信的官差听着院子里乱哄哄的声音,顿时觉得脑壳疼。

  他坐下喝了一口茶,连忙开口说道:“这位大叔,让你儿子也出来一起接喜报吧。”

  “送完喜报,我也该回县里了。”

  王里正连忙说道:“哎哟,官爷,真是不巧了,我儿还没从镇上回来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