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秋收(1)-《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高大娘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又是咋了?”

  嘀咕归嘀咕,石塘村的村民还是都从家里匆匆赶往了里正家门前。

  何家人也都往里正家赶去。

  里正早就站在门口了。

  “啥事啊里正叔,家里还等着做饭呢。”

  “是啊,我刚把火生起来。”

  众人你一嘴我一嘴道。

  “安静一下!”

  里正的小儿子林小虎站出来轻轻敲了敲锣。

  “父老乡亲们哪,”里正扫视了一眼众人,说道:“今天喊大家来,是要说交田赋的事儿。”

  “前两年年岁不好,咱们粮食收的也不多,大伙儿还得勒紧裤腰带交田赋,着实辛苦大家了。”

  “今年就好些了。”

  里正想到今年的收成,虽然还没秋收,但是眼瞅着今年老天赏脸。

  比前两年可是好多了。

  估计每亩田都能多收二斗粮食!

  真是让人高兴啊!

  石塘村的众人也想到今年还算风调雨顺,脸上都也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不过,里正又开口了。

  “我听我家小虎说,今年来收田赋的税吏不是原来那个人了。”

  之前的人他们石塘村都已经打点好了。

  收了几年田赋,也没闹出什么幺蛾子。

  可是现在偏偏换了人。

  想到这里,里正脸上闪过一丝阴霾之色。

  他两个儿子在家务农,男丁兴旺。

  小儿子林小虎如今在镇上做巡检。

  虽然是最不入流的小吏,但是好歹也是能吃上官家饭的。

  不论怎么说,这在他们石塘村可都是头一份的!

  里正有这么个儿子,自觉腰板都更直了。

  想到这里,里正瞥了一下林小虎,示意他开口说话。

  林小虎年纪和何大郎差不多,他此时以手握拳,放在唇边咳了咳。

  “各位叔伯婶子。”林小虎毕竟锻炼习惯了,说话行事比一般的庄稼汉强多了。

  “大家也都知道,税吏这官,虽然不过是个芝麻大小的官儿。”

  “但是却正好管着咱们。”

  “因此我有心和新的税吏搞好关系。”

  林小虎想到这两天碰的壁就有些不爽。

  “哪知道,我几次三番邀约,备下酒席,此人都不肯给面子见我。”

  “所以,这人是个啥样的人,我心里也没底。”

  说起这个,林小虎的眉头都皱了起来:“所以这次把秋粮收上来交田赋的时候,大家可得千万小心了。”

  这话说的石塘村的众人都有些惴惴不安。

  看到大家脸色一下都不好看起来,里正连忙往回找补:“咱们这不是提前做个心理准备么。”

  “事情未必有大家想得这么坏,再说今年秋粮多,大家也都能把田赋交上。”

  “也不用太害怕。”

  ……

  何明风跟着其他人一起回了家。

  他没有把刚刚里正的话放在心上。

  何明风正在琢磨还能不能找个其他的什么法子赚些银钱。

  不过还没等他实施自己的赚钱大计——秋收,开始了。

  夏收,秋收。

  几乎是庄稼人最重要的事情了。

  秋收的这段时间,大盛朝所有的书院都会放假。

  让书生回家帮家里人一起收粮食。

  这也是大盛朝以农为本的体现。

  何见山在打算收粮食的前几日,就托人去镇上给何有业送了口信。

  让他们一家回老宅帮忙收粮食。

  何有业一家之前每年夏收秋收的时候,都会回老家待上一段时间。

  所以,这次何见山早早地就让家里人把何有业之前住过的西屋收拾出来了。

  等着他们一家人回来。

  周氏一边收拾一边吐槽。

  “之前还说要让老四解释清楚这那的。”

  “现在不是又开始张罗着收拾起屋子来了。”

  “就是偏心呐!”

  张氏抿了抿嘴,没有接周氏的话。

  但是心里也有些愤愤不平。

  不过何见山毕竟作为公爹,张氏也不愿意背后说人坏话。

  不过,出乎何家所有人的意料。

  何有业一家迟迟没有回来,也没有什么口信送回家里。

  一直到何见山计划秋收的前一天晚上。

  何有业什么消息都没有捎回来。

  人也没回来。

  何见山气压越来越低,一整天都黑着个脸。

  周氏本来私下里嘀咕公爹偏心眼,也不敢乱说话了。

  不论怎么说,何见山何老爷子就是整个何家的定海神针。

  何见山心情越来越差,整个何家的人也都纷纷夹起尾巴来做人了。

  一直到秋收的当天。

  何有业一家还是没有回来。

  何有田扛着背篓,拿着镰刀,站在村口等了又等。

  眼看着太阳都快要日上三竿了,何有田左等右等也等不来何有业,只好回家告诉何见山。

  “爹,有业一家还没回来。”

  何有田老老实实说道。

  何有粮眼珠子转了一圈,笑嘻嘻地凑上前:“爹,有业想必还在路上,要不咱们再等半日吧。”

  他才不想帮何有业一家干活。

  何见山瞪了何有粮一眼,粗声粗气道:“等他们做什么!”

  “咱们现在就去收粮!”

  得,偷懒偷不成了。

  何有粮叹了口气,只得跟上何见山和何有田。

  何家老宅里,只留下刘氏、陈氏、何锦花、何明风帮忙做一家人的饭。

  连张氏和周氏都跟着下地干活去了。

  虽然陈氏身子弱,但是这个紧要的关头她还是毫无怨言地站出来做饭了。

  而且她不知道怎么回事,知道小五好起来了的那天,她忽然觉得自己身子也好了许多。

  陈氏和刘氏上午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虽然何家吃的东西抠抠搜搜的,但是在秋收的节骨眼上,必须得实实在在来点顶饱有油水的饭才行。

  要不然吃不饱饭人没有力气干活。

  刘氏拿的主意,烙了鸡蛋荠菜馅儿的黑面馅饼。

  一张饼,有面,有菜,有蛋。

  对何家人来说,是够丰盛了。

  虽然刘氏看不上陈氏,冷着脸也不和陈氏搭腔。

  但是陈氏手脚利落,剁馅儿,和面,擀皮,包馅饼,都是一把好手。

  又有何明风和何锦花两个孩子的帮忙。

  很快就烙出来了十几张馅饼。

  “锦花,小五,你们去给你爷你大伯他们送过去。”

  刘氏吩咐何明风和何锦花:“把那罐子里面装好的水也带过去。”

  何明风早就想出去看看古代农村的秋收景象了。

  听到这话,忍不住拎起装着馅饼的竹筐子,招呼何锦花一起带上装水的罐子。

  姐弟俩就出门了。

  等姐弟俩说说笑笑走到村子外面,何锦花停下脚步,指了指对面的一片旱地。

  “那就是咱家的旱地!”

  “爷他们正在割麦子呢,走,咱们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