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目标:机械厂-《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计划一旦明确,行动立刻跟上。

  王钦并没有直接去机械厂找那位刘副科长。贸然上门,目的性太强,容易引人怀疑,而且自己一个待业青年,对方根本不会搭理。

  他采取了更迂回的策略。

  首先,他通过图书馆的报纸合订本,系统查阅了近年来关于本地机械厂的报道,特别是关于技术革新、设备更新、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重点记下了一些关键词和可能涉及的人物姓名。

  接着,他利用下班时间,去机械厂家属区附近转悠。和老头下棋,看大妈们买菜,听工人们下班后闲聊。零碎的信息逐渐汇聚:机械厂今年效益一般,库存积压不少;厂里最近确实处理了一批旧设备;管后勤的刘副科长权力不小,但风评似乎不太好,有点贪小便宜……

  最重要的是,他确认了一点:父亲王建国当年操作出事故的那台C620车床,确实是从机械厂淘汰下来的,当时经手人之一,就是这位刘副科长!虽然事故主因是设备老化,但采购环节是否存在猫腻,很值得怀疑。

  王钦心中有了底。这是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然后,他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和理由接近刘副科长。

  他再次找到了赵大军。

  “大军哥,你战友里,有没有在部队开过车或者修过车的?最好是退伍进了机关单位的?”

  赵大军想了一下:“有!有一个叫李爱国的,跟我一个车皮回来的,在部队是汽车兵,退伍分到市政府的车队了!咋了兄弟?”

  “太好了!”王钦一拍手,“想办法约他出来吃个饭,就说……你想打听一下市政府车队还招不招临时工,想学门技术。”

  “成!包在我身上!”

  几天后,在王钦的“赞助”下,赵大军在国营饭店摆了一桌,请李爱国吃饭,王钦作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热络起来。李爱国是个爽快人,听说赵大军想学开车,大包大揽地说包在他身上。

  王钦趁机把话题引向了机械厂。

  “爱国哥,听说你们市政府车队车子要是坏了,都去机械厂修?”

  “可不是嘛!机械厂有个修理车间,技术还行,收费比外面便宜点。”

  “那您肯定跟他们厂后勤的人熟吧?比如……管这摊事的刘副科长?”王钦装作随意地问。

  李爱国打了个酒嗝,笑道:“你说刘胖子啊?熟!那家伙,精得很!每次去修车,都得给他塞两包好烟,不然给你拖拖拉拉!”

  王钦和赵大军对视一眼,有门!

  “唉,其实是我家一远房亲戚,”王钦叹了口气,开始编故事,“以前是干钳工的,后来伤了手,干不了重活,但技术还在。就想打听打听,机械厂有没有那种淘汰下来的旧机器、旧零件啥的,便宜处理,他买回去捣鼓捣鼓,看能不能修好卖个废铁钱,混口饭吃。”

  这话合情合理。当时很多老师傅都有这手艺。

  李爱国一听,摆摆手:“嗐!我当多大回事!刘胖子那儿这种玩意儿多了去了!仓库里堆得跟山似的!他巴不得有人处理呢!这样,回头我去修车,帮你问问!”

  “那太谢谢爱国哥了!”王钦连忙敬酒,“不过……您千万别提我,就说您一朋友打听,免得刘科长嫌麻烦。要是能成,肯定忘不了您的好处!”

  “懂!都懂!”李爱国心领神会地笑了。

  第一步铺垫完成。王钦并不急于求成,他需要等待李爱国那边的消息。

  与此同时,林晓霞顺利通过了刘主任的“面试”,成为了图书馆新的临时整理员。她工作极其认真细致,很快得到了刘主任的夸奖。

  王钦偶尔去图书馆,总能看见她安静地坐在角落,要么整理书籍,要么抱着一本书专注地阅读,窗外的阳光照在她认真的侧脸上,有种宁静动人的美。

  两人见面会点头示意,偶尔交流几句关于书的内容。一种淡淡的情愫在无声流淌。

  这天,王钦刚从图书馆出来,迎面撞见了街道王主任。

  “王钦啊,正找你呢!”王主任脸上带着笑,“高考成绩快出来了,心里有底没?”

  “还行,等通知吧。”王钦谦逊道。

  “好好好!”王主任拍拍他肩膀,忽然压低声音,“有个事跟你说一声,区里最近可能要整顿各街道的临时岗位,特别是像图书馆这种……嗯,你明白吧?孙干事那边,抓得比较紧。”

  王钦目光一闪。王主任这是在暗示他,孙干事又想在林晓霞的工作上做文章?

  “谢谢主任提醒。”王钦不动声色,“图书馆的工作是刘主任亲自定的,晓霞同志也很认真,应该符合规定吧?”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嘛。”王主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过你放心,只要我在,就不会让踏实干事的同志受委屈。”

  这话既是卖好,也是暗示她需要王钦记住这份人情。

  王钦立刻道:“主任的关照,我记在心里了。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尽管开口。”

  王主任满意地走了。

  王钦看着她的背影,眼神微冷。这个孙干事,真是阴魂不散。看来,必须尽快给她找点“事”做了。

  几天后,李爱国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刘副科长果然手里有一批“废铜烂铁”想处理,但要求面谈,而且只要现金。

  机会来了。

  王钦让赵大军出面,以“李爱国朋友”的身份,去和刘副科长接触。他则躲在幕后指挥。

  第一次接触,赵大军带去了两条“大前门”香烟作为见面礼。刘胖子果然眉开眼笑,带着赵大军去仓库看货。

  仓库里堆满了各种生锈的机床零件、报废的电机、甚至还有几台完整的旧车床和铣床!在不懂行的人眼里,这就是一堆废铁。但在王钦眼里,这都是宝藏!

  赵大军按照王钦事先的吩咐,没有表现出太大兴趣,只是粗略看了看,然后报了一个极低的、近乎废铁的打包价。

  刘胖子当然不干,双方一番讨价还价,约定下次再谈。

  回来后,赵大军详细描述了看到的设备型号和成色。王钦根据记忆判断,那几台车床和铣床只是过于老旧,部分零件损坏,但主体结构完好,如果能有配件和技术,完全有可能修复!

  利润可能翻几番!

  但问题也来了:本金需求巨大,而且需要找到懂行的技术人才!

  王钦想到了父亲王建国。他本来就是八级钳工,对机床极其熟悉!但父亲伤未痊愈,而且让他知道自己倒卖厂里的设备,恐怕……

  就在王钦权衡利弊之际,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传来了。

  高考成绩,公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