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时光,弹指而过。
清明夜的寒凉似乎尚未完全散去,朝堂之上,却已酝酿起另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
永和二年夏初的清晨,天色阴沉,闷雷在厚重的云层后隐隐滚动,预示着一场山雨欲来。
金銮殿内,鎏金蟠龙柱高耸,文武百官按品阶垂首肃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庄重。
萧御高坐于龙椅之上,身着绣有十二章纹的明黄色朝服,冕旒垂落,遮住了他深邃眼眸中的部分神情,只露出紧抿的薄唇和线条冷硬的下颌。
他刚刚处理完几件日常政务,正待宣布散朝。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得近乎慌乱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碰撞的铿锵之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报——八百里加急!边关军报!”
一名风尘仆仆、盔甲上还沾着尘土与暗褐色血渍的传令兵,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入大殿,扑倒在御阶之下,双手高高举起一封插着三根染血翎毛的紧急军报,声音嘶哑欲裂:
“陛下!北境急报!我军……我军在落鹰峡遭遇敌军埋伏,伤亡惨重!王将军……王将军他力战殉国了!”
如同平地惊雷,在整个金銮殿炸响!
“什么?!”
“落鹰峡?那不是我们暗中调兵的隐秘路线吗?”
“王将军都……”
“怎会如此?!”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轰然爆发的哗然与骚动。
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难以置信与恐慌。
落鹰峡地势险要,此次用兵路线更是朝廷核心机密,知之者甚少,怎会如此精准地遭遇埋伏?连主将都战死,这损失……
萧御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冕旒剧烈晃动,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他一把抓过内侍急呈上来的军报,迅速展开。目光扫过那染血的字迹,他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去,捏着绢帛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泛白。
军报上清晰地写着:大军依秘令深夜进入落鹰峡,突遭数倍敌军伏击,对方显然早有准备,滚木礌石、火箭强弩如雨而下,阵型瞬间被冲垮,主将王贲身先士卒,被乱箭射杀,副将拼死突围,方才带回残部,五万精锐,折损近半!
一股冰冷的怒意从心底窜起,瞬间席卷四肢百骸。
不是战败,而是中伏!是在绝对隐秘的行军路线上被精准伏击!
“隐秘路线……”萧御的声音如同淬了冰,在大殿中回荡,压下了所有的嘈杂,“谁能告诉朕,这路线,是如何到了北狄蛮子手里的?!”
目光如利剑般扫过殿下的群臣。凡是被他目光触及的人,无不低下头,脊背发寒。
死一般的寂静中,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与疑惑。
“陛下息怒。”
出声的是吏部侍郎,亦是太师陆秉权的门生之一,“落鹰峡路线乃兵部绝密,知晓者不过寥寥数人,皆在御前……此番泄露,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莫非……莫非是……”
他话语顿住,似有难言之隐,眼神却意有所指地,极其隐晦地向上瞟了一眼,那方向,隐约指向御座之后,那象征着权力核心的养心殿方向。
虽然没有明说,但这欲言又止的暗示,比直接的指控更为恶毒。
立刻有另一名御史接口,语气激昂:“陛下!军国大事,非同小可!此等机密泄露,致使我军损兵折将,大将陨落,实乃国朝前所未有之耻辱!必是出了内奸!且此獠能接触此等核心机密,地位定然不低!恳请陛下彻查御前,肃清奸佞,以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
“臣附议!”
“臣也附议!定要揪出这吃里扒外的祸害!”
陆秉权一党的官员纷纷出列,言辞恳切,目标却惊人一致地指向了“御前”。
他们不敢直言帝王身边有奸细,但那声声“御前”、“核心机密”,无一不在影射着那个最近颇得圣心、却能接触到诸多文书往来的——御前侍墨宫女。
萧御的脸色愈发难看。他没有立刻发作,但那紧抿的唇线和额角隐隐跳动的青筋,显示他正极力压制着滔天的怒火。
清明夜那晦暗一幕,虞颜与那太医私下接触、传递物品、低语“证据”与“希望”的画面,不受控制地再次浮现在他脑海,与此刻朝堂之上这恶毒的影射迅速重叠、交织。
“够了!”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冰冷彻骨,“此事,朕自有决断!退朝!”
他拂袖而起,不再看殿下一眼,转身大步离去,明黄色的袍角划出一道凌厉而压抑的弧线。
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臣子,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浓得化不开的猜疑与恐慌。
**养心殿内。**
气氛比金銮殿更加凝重。
所有的宫人都被屏退,只剩下萧御一人,背对着殿门,负手立于窗前。
窗外,闷雷终于化作倾盆大雨,哗啦啦地冲刷着琉璃瓦,天地间一片混沌。
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军报上的惨烈描述,朝臣们意有所指的诘问,以及……虞颜那张清丽却似乎总笼罩着一层迷雾的脸。
“隐秘路线……御前……”他低声自语,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高德胜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参茶进来,放在御案上,轻声道:“陛下,雨大了,仔细着了寒气。喝口茶定定神吧。”
萧御没有回头,声音沙哑:“她今日如何?”
高德胜一愣,随即明白问的是虞颜,忙回道:“虞姑娘一如往常,在偏殿整理文书,并无异常。”
“并无异常……”萧御重复着,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在发生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之后,她还能“一如往常”?是当真问心无愧,还是……心思深沉得可怕?
他忽然转身,目光锐利地看向高德胜:“给朕查!彻查!所有知晓落鹰峡路线的人,一月内的行踪、接触过什么人、传递过什么消息!给朕一寸一寸地查!还有……”他顿了顿,眸色更深,“给朕盯紧了她!她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哪怕是一个眼神,都不许漏过!”
“奴才遵旨!”高德胜心头一凛,连忙躬身应下。他知道,陛下口中的“她”,指的只有一人。
这场风暴,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将那个沉静的女子卷入漩涡中心。
萧御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如注的暴雨。
电闪雷鸣间,他英俊的面容在明灭的光影中显得有几分扭曲。
信任,在此刻变得如此脆弱。
猜忌,如同藤蔓,在暴雨的浇灌下,疯狂滋长。
他想起她研墨时低垂的颈项,想起她偶尔抬眼时那清澈的目光……可这一切,在“边关急报”和“私祭偶遇”的双重冲击下,都变得模糊而不确定起来。
养心殿内,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孤独,而又充满了压抑的暴戾。
山雨已来,风满帝京。
而那身处风暴眼的女子,对此,似乎还一无所知。
清明夜的寒凉似乎尚未完全散去,朝堂之上,却已酝酿起另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
永和二年夏初的清晨,天色阴沉,闷雷在厚重的云层后隐隐滚动,预示着一场山雨欲来。
金銮殿内,鎏金蟠龙柱高耸,文武百官按品阶垂首肃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庄重。
萧御高坐于龙椅之上,身着绣有十二章纹的明黄色朝服,冕旒垂落,遮住了他深邃眼眸中的部分神情,只露出紧抿的薄唇和线条冷硬的下颌。
他刚刚处理完几件日常政务,正待宣布散朝。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得近乎慌乱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碰撞的铿锵之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报——八百里加急!边关军报!”
一名风尘仆仆、盔甲上还沾着尘土与暗褐色血渍的传令兵,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入大殿,扑倒在御阶之下,双手高高举起一封插着三根染血翎毛的紧急军报,声音嘶哑欲裂:
“陛下!北境急报!我军……我军在落鹰峡遭遇敌军埋伏,伤亡惨重!王将军……王将军他力战殉国了!”
如同平地惊雷,在整个金銮殿炸响!
“什么?!”
“落鹰峡?那不是我们暗中调兵的隐秘路线吗?”
“王将军都……”
“怎会如此?!”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轰然爆发的哗然与骚动。
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难以置信与恐慌。
落鹰峡地势险要,此次用兵路线更是朝廷核心机密,知之者甚少,怎会如此精准地遭遇埋伏?连主将都战死,这损失……
萧御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冕旒剧烈晃动,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他一把抓过内侍急呈上来的军报,迅速展开。目光扫过那染血的字迹,他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去,捏着绢帛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泛白。
军报上清晰地写着:大军依秘令深夜进入落鹰峡,突遭数倍敌军伏击,对方显然早有准备,滚木礌石、火箭强弩如雨而下,阵型瞬间被冲垮,主将王贲身先士卒,被乱箭射杀,副将拼死突围,方才带回残部,五万精锐,折损近半!
一股冰冷的怒意从心底窜起,瞬间席卷四肢百骸。
不是战败,而是中伏!是在绝对隐秘的行军路线上被精准伏击!
“隐秘路线……”萧御的声音如同淬了冰,在大殿中回荡,压下了所有的嘈杂,“谁能告诉朕,这路线,是如何到了北狄蛮子手里的?!”
目光如利剑般扫过殿下的群臣。凡是被他目光触及的人,无不低下头,脊背发寒。
死一般的寂静中,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与疑惑。
“陛下息怒。”
出声的是吏部侍郎,亦是太师陆秉权的门生之一,“落鹰峡路线乃兵部绝密,知晓者不过寥寥数人,皆在御前……此番泄露,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莫非……莫非是……”
他话语顿住,似有难言之隐,眼神却意有所指地,极其隐晦地向上瞟了一眼,那方向,隐约指向御座之后,那象征着权力核心的养心殿方向。
虽然没有明说,但这欲言又止的暗示,比直接的指控更为恶毒。
立刻有另一名御史接口,语气激昂:“陛下!军国大事,非同小可!此等机密泄露,致使我军损兵折将,大将陨落,实乃国朝前所未有之耻辱!必是出了内奸!且此獠能接触此等核心机密,地位定然不低!恳请陛下彻查御前,肃清奸佞,以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
“臣附议!”
“臣也附议!定要揪出这吃里扒外的祸害!”
陆秉权一党的官员纷纷出列,言辞恳切,目标却惊人一致地指向了“御前”。
他们不敢直言帝王身边有奸细,但那声声“御前”、“核心机密”,无一不在影射着那个最近颇得圣心、却能接触到诸多文书往来的——御前侍墨宫女。
萧御的脸色愈发难看。他没有立刻发作,但那紧抿的唇线和额角隐隐跳动的青筋,显示他正极力压制着滔天的怒火。
清明夜那晦暗一幕,虞颜与那太医私下接触、传递物品、低语“证据”与“希望”的画面,不受控制地再次浮现在他脑海,与此刻朝堂之上这恶毒的影射迅速重叠、交织。
“够了!”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冰冷彻骨,“此事,朕自有决断!退朝!”
他拂袖而起,不再看殿下一眼,转身大步离去,明黄色的袍角划出一道凌厉而压抑的弧线。
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臣子,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浓得化不开的猜疑与恐慌。
**养心殿内。**
气氛比金銮殿更加凝重。
所有的宫人都被屏退,只剩下萧御一人,背对着殿门,负手立于窗前。
窗外,闷雷终于化作倾盆大雨,哗啦啦地冲刷着琉璃瓦,天地间一片混沌。
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军报上的惨烈描述,朝臣们意有所指的诘问,以及……虞颜那张清丽却似乎总笼罩着一层迷雾的脸。
“隐秘路线……御前……”他低声自语,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高德胜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参茶进来,放在御案上,轻声道:“陛下,雨大了,仔细着了寒气。喝口茶定定神吧。”
萧御没有回头,声音沙哑:“她今日如何?”
高德胜一愣,随即明白问的是虞颜,忙回道:“虞姑娘一如往常,在偏殿整理文书,并无异常。”
“并无异常……”萧御重复着,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在发生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之后,她还能“一如往常”?是当真问心无愧,还是……心思深沉得可怕?
他忽然转身,目光锐利地看向高德胜:“给朕查!彻查!所有知晓落鹰峡路线的人,一月内的行踪、接触过什么人、传递过什么消息!给朕一寸一寸地查!还有……”他顿了顿,眸色更深,“给朕盯紧了她!她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哪怕是一个眼神,都不许漏过!”
“奴才遵旨!”高德胜心头一凛,连忙躬身应下。他知道,陛下口中的“她”,指的只有一人。
这场风暴,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将那个沉静的女子卷入漩涡中心。
萧御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如注的暴雨。
电闪雷鸣间,他英俊的面容在明灭的光影中显得有几分扭曲。
信任,在此刻变得如此脆弱。
猜忌,如同藤蔓,在暴雨的浇灌下,疯狂滋长。
他想起她研墨时低垂的颈项,想起她偶尔抬眼时那清澈的目光……可这一切,在“边关急报”和“私祭偶遇”的双重冲击下,都变得模糊而不确定起来。
养心殿内,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上,孤独,而又充满了压抑的暴戾。
山雨已来,风满帝京。
而那身处风暴眼的女子,对此,似乎还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