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项氏兄妹的谋划-《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项灵芸看着项邦说道:“什么谋划?二哥我听你的,你快说说!”

  “小妹啊,其实家里人其他都还好说,就是父王这,你很难过关啊。

  父王有多宠爱你,你又不是不知道。”

  “哎,那你说怎么办?”

  “我们可以利用父王对你的宠爱,来装病!”

  “装病?”

  “是的,你以后的时间接着表现出来没有胃口,不想吃饭,然后每天化成苍白的妆容。

  父王看见以后,肯定会心疼找大夫过来诊治。

  因为你没有什么病,他们肯定查不出来什么的,到时候我再找准时机跟父王说关于你跟周阳的事情。

  到时候你生命垂危,父王还能不同意你跟周阳的婚事?”

  项邦为了两人的幸福,也是拼了,这要是让他父王知道了,非得打折他双腿!

  “额,这是不是有点欺骗父王啊?”

  “我反正主意给你出了,做不做是你的事情了。”

  项灵芸思考片刻后,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主意了。

  于是开口回道:“就这样做吧。到时候就麻烦二哥你配合了。”

  “哎,也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

  “二哥,你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就是最好了的。”

  “希望你以后不会后悔吧!

  还有啊,你以后可千万不要让父王知道这是我给你出的主意啊。

  要不然他能把我双腿打折了。”

  “放心吧,我不会出卖二哥的。”

  “以后吃饭要偷偷的吃,让清风清月给你准备好。

  你只要每天化好妆容就可以,该吃饭还是要吃饭的,要不然我可不会帮你了。”

  “放心,来二哥,我们一起再吃点。”

  说完项灵芸就大口吃了起来,她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好好吃饭了。

  现在知道周阳也是喜欢她的,她这心里也放开了,一会功夫,饭菜全进了她肚子里。

  项邦看着眼前小妹恢复了往日的性格,也是开心地笑了。

  两人又喝光了葡萄酒,项邦这才回去了。

  清风和清月两人一直守着门口,两兄妹的谈话他们自然也是听到了。

  清风对着项灵芸开口问道:“郡主,你真的要这样做吗?”

  “嗯,这件事就这样吧,你们也不用劝我了。

  明天开始你们两人负责我的饮食,千万不要让任何人发现。”

  “诺。”

  清风清月只能应声回道。

  就这样,项灵芸开始了她的装病计划。

  而此时的周阳却是已经进入梦乡了。

  这古代也没啥娱乐设施,周阳都是睡得很早。

  睡得早起来也就早,刚好可以早起练武。

  周阳的练武是一天都没有耽搁,即便今天是大年初一。

  他本来今天想睡个懒觉不练武的,不过天还未亮,村里的爆竹声音又开始响起来了。所以只能起床练武了。

  张氏他们也早早起来开始张罗一会上坟祭祀的东西,蒋氏则是做起了早饭。

  早饭也很简单,就是吃饺子。

  大楚王朝也是在二十年前才有的饺子。

  这是大楚王朝医圣张景发明的。

  他曾经在冬至那天,看到许多穷苦百姓因为耳朵冻伤而痛苦不堪。

  他便想出了一种食疗方法,就是用面皮包上羊肉和药材,煮熟后给百姓吃,同时还给他们喝了热汤。

  这种食物形状像耳朵,所以叫做“娇耳”。

  后来,这种食物就演变成了饺子,成为冬至的必吃食物,也有驱寒祛病的功效。

  再后来这饺子更是流传到过年吃饺子。

  吃过饺子以后,周长河一家四口先去祖坟祭拜祖先。

  今日雪已经停了,早起弥漫着大雾,视野不过十来米,时不时碰到从雾里走出刚刚上坟完毕的人家。

  祭祖结束以后,几人回到了家里,周长河打算带着几人去拜年。

  周阳其实有点不喜欢去拜年的,毕竟他前世是孤儿,不过看着周父的热情劲,也不好直接拒绝。

  于是提议只去关系亲近的家里拜年。

  就这样,周长河一家四口开始了在村里拜年。

  周长河也知道三郎不喜欢这些,所以去的都是关系好的,有亲情的家里面拜年。

  虽然他已经是开国县男了,但是这过年拜长辈可不论你是什么官职大小。

  大楚王朝以孝治国,礼仪仁孝看得尤为重要。

  不过村里人都知道现在周阳当了什么爵爷了,比县令还大的官。

  于是趁着拜年的功夫,男人们则是围着周长河父子,妇女们则是围着张氏询问周阳的婚事情况。

  只有周怡高兴地吃着好吃的。

  最后又去了里正家里拜年。

  这一通拜年下来可把周阳累的够呛。

  “爹,娘,以后拜年我可不去了啊,这拜个年把我累的够呛,比我上战场都累!”

  周长河说道:“是啊,我没想到他们这么热情!”

  张氏则是插话说道:“那还不是因为三郎有出息了,以前的时候别人可有这样热情过?还不是想巴结我们家三郎。

  刚才你们是不知道啊,哪些妇人都在打听三郎的婚事呢。

  不过我全都给应付过去了,她们打什么算盘我还不清楚吗。”

  “娘,你应付的好,以后我的婚事你都给退了就行,我还不想那么早结婚!”

  “什么,你这都十八了,不结婚怎么行!

  娘是打算回头自己给你好好找找,他们说的娘都不放心,娘肯定给你找个称心如意的小娘子。你就等着吧!”

  还不等周阳开口,周长河也说道:“是啊,三郎,你这年龄确实该谈婚论嫁了,回头让你娘给你好好看看,争取今年把婚结了。”

  “爹娘,还是等我们新房盖好了再说吧,现在来个人都没地方住了。”

  周阳见两口子很坚决,于是采用了三十六计,拖字诀。

  这新房盖好怎么也得两三月以后吧,到时候再想别的方法。

  “也是,那就等新房盖好以后再相看吧。”

  大年初一很快就过去了,晚饭吃的肯定就是火锅了。

  不过有了上次的经历,众人这次没有吃撑了。

  从大年初二开始就是到处串亲戚的日子。

  一大早,周阳一家四口就收拾好拜年的礼物了,准备去往周阳的舅舅家拜年。

  张氏娘家是黎阳县某个村里的,朝歌县城距离黎阳县城也就35公里左右。

  而两村间隔大概二十多公里左右。

  张氏家里有一个大哥,下面还有一个小弟,张氏的父母也早已经亡故。

  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周阳的大舅和二舅对周阳家里还是挺好的,也没少贴补给他们。

  尤其是周阳的二哥生病,当时张氏可是在娘家借了不少钱。

  周阳对这些帮助过原主的亲戚朋友,能帮的就尽量会帮,要是关系不好的,那就另外一说了。

  他们刚出门,没想到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人。

  张氏脸上显露出来不高兴,周长河也是面无表情,小丫头则是看都不看一眼。

  能让全家这么冷眼对待的,就只有周阳的大姑和小姑一家了。

  要说周阳家里跟两个姑姑家的矛盾,那肯定是有的,起因也是跟周阳的二哥有关系。

  当年周阳二哥一直生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周长河去找他大姐和小妹借钱。

  其实当时大姐和小妹家里条件还是可以的,要不然周长河也不会去借钱。

  只是她们不仅不借钱,还让他们放弃老大,还讽刺他们这么做只会拖垮这个家庭。

  这让两口子接受不了,后来三家也就没有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