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苗香馥的归来-《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周阳下值回到府上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熟人回来了。

  项灵芸、苏静韵几女正拉着对方讲话。

  “见过国公爷!”

  来人看到周阳以后,连忙行礼问好。

  “苗姑娘啊,你族人都安置好了吧?”

  来人正是苗香馥,周阳府上的护卫队长。

  去年三皇子谋反被揭露,其实起因就是周阳为了营救苗香馥,然后意外发现了三皇子谋反的事情。

  当时还是天神教圣女的晴儿把她的族人也放回去了。

  当时周阳和苗香馥被大护法等人追击的时候,中途回去寻找族人了。

  战役结束以后,周阳派人寻到了苗香馥,也给已经升任并州刺史的关谷写了一封书信,拜托对方对苗香馥一族照顾一二。

  “还要多谢侯爷给刺史大人写的书信,刺史大人已经帮助我们重建山寨了。”

  “那就好,不是告诉过你好好在族里生活吗?这次过来可是有什么难处?”

  “我。。。”

  苗香馥听到周阳这样问她,有些不好意思再开口了。

  “夫君,苗姑娘还想到我们府上任职护卫队长。”

  项灵芸开口解围道。

  “好啊,非常欢迎。娘子,那苗姑娘就由你安排了。”

  周阳对着项灵芸说道,毕竟对方是女子,还是由项灵芸安排最合适。

  “夫君,放心吧。”

  “那你们聊,苗姑娘来了,我亲自下厨款待一番。”

  周阳说完以后就离开了。

  “多谢夫人。”

  周阳走后,苗香馥这才放松下来,对着项灵芸感谢道。

  “苗姑娘不必如此客气,以后我们就姐妹相称,你称呼我姐姐,我喊你香香吧。”

  一旁的苏静韵见项灵芸如此说,心里也放松下来,她也知道香香心里有夫君的,两人当时同为奴隶,是夫君救了他们。

  后来两人又都是周阳的护卫,关系自然极好。

  其实不仅是苏静韵,项灵芸李月诗几女也看出来苗香馥是喜欢上自家夫君了。

  李月诗只是平妻,至于夫君是否纳妾,她也不好说什么,而且她觉得夫君如此优秀,有女人喜欢是很正常的。

  更何况她跟苗香馥没有见过,自然不好多说什么。

  至于清风清月两个小妾自然是看项灵芸的意思。

  现在项灵芸都这样说了,她们也不会反驳什么。

  晚上,周阳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一大家人围绕一个大圆桌子吃饭,自然热闹不已,周阳家里可没有分桌而食一说。

  他觉得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分什么男女。

  以后孩子们多了,就让孩子们坐一桌。

  他也早给几女定了家规,除了他的爵位只能项灵芸的儿子周玄继承外,家里的产业和财产所有子女都有份。

  省的以后孩子多了因为财产闹起来。

  苗香馥好怀念这种氛围,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消失不见。

  深夜,周阳跟项灵芸打过一架以后,两人躺在床上聊天。

  “夫君,你对香香是什么意思?”

  项灵芸用纤纤玉手在周阳胸膛上画着圆圈,然后开口问道。

  “娘子,你不会又想让我纳妾吧?我只是把苗姑娘当作普通朋友啊。”

  周阳也是服了,怎么自家娘子老是想着给自己纳妾呢!

  “你是把人家当朋友,但是人家想当你娘子。”

  项灵芸笑着说道。

  “啊,不是吧,那怎么办?”

  “这不是问夫君你啊,苗姑娘今年都十八岁了,早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过来投奔你,你总不能让人家回去吧?

  那她还有什么脸面回去面对族人?”

  “娘子,你不会是搞错了吧?”

  周阳确实对苗香馥没有任何想法的,当时去救她,纯粹也是出于朋友关系。

  “我没有搞错,静韵她们也都看出来了。”

  “哎,算了吧,这事以后再说吧。”

  周阳想到苗香馥回来了,也不知道乔锋在北边怎么样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新华书店开业的日子。

  这期间报纸的销量也稳定在二十万张左右,周阳已经开始考虑往周边县城和各州治所所在城池发行报纸了。

  洛阳城周边还好说,但是各州距离洛阳城太远,现在交通不便,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这需要一步一步来。

  新华书店开业这一天,满朝文武都来参观,不来不行啊,因为永曜皇帝都来了。

  新华书店这四个字是两天前报纸才宣传出来的,之前一直都是在悄悄进行的。

  直到刘基在朝堂上提出来新华书店马上开业的消息以后,众人才知道这位新皇还瞒着他们干了这样一件‘大事’。

  之所以是大事,是因为这个新华书店又是朝廷新增设的部门,目前在洛阳城内有两家新华书店,而且都是三层楼的规模。

  而各州治所所在的城池现在均已经在进行店铺装修了,以后还会慢慢增设到各郡,甚至到各个县城。

  如此宏大的规模他们这些大臣居然都不知道。

  因为知道的也就寥寥几人。

  新华书店现在隶属于工部。

  说起当时新华书店的隶属问题,还有一个插曲。

  当时为了抢新华书店的归属,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还闹了一次,毕竟两人谁都知道这个新华书店是个油水大的部门。

  于是刘基和钱真多都找到了周阳,毕竟这新华书店就是周阳提出来的。

  周阳在两部都有官职在身,所以干脆闭而不言,最后还是永曜皇帝亲自下令,把新华书店归属于工部。

  刘基本来已经打算告老还乡了,没想到因为周阳留了下来。

  更没想的是,在有生之年,还能开设这么多属于朝廷的书店,最关键的是这些书籍都很便宜。

  他能想象到这对大楚的影响,以后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

  而这个伟大的梦想将要在他工部的带领下建立起来,所以这个小老头从此兴奋起来。

  再也不是之前那个能偷懒就偷懒的小老头了。

  在他亲自监督之下,洛阳城的两家新华书店已经开业了,而他也往各州都派遣了官员前去督造新华书店。

  到时候洛阳城印刷的书籍将会运往各州的新华书店。

  此刻的新华书店外面已经围满了百姓,这其中自然是读书人更多。

  因为周阳在报纸上宣传了,这新华书店所有科举考试的书籍都有,而且就连价格都宣传了。

  这些读书人知道新华书店的书籍价格如此之低,自然都要来买上几本。

  即使家里有这些书籍的也不耽误他们再买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