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尚书让人搬来了三大箱账册。
这三箱账册是大楚这三年以来的收入和各项支出等。
周阳打开一本账册看了下,好家伙,这记录的怎么这么乱,零零散散的,跟记流水账一样。
这要是统计起来也太麻烦了。
看来他需要找一些帮手。
周阳找钱真多找来几个算术比较好的主事和书吏。
他先是教会他们分类,然后又教会他们做现代化的记账方法。
当然了,他发明的中华数字也不能少了。
这些人学的也挺快的,也是,毕竟是在户部工作,要是算术一道不好的话,也不会招进来了。
果然,古人的聪慧是我们不能想象的。
周阳花了三日时间才把这些人教明白了,然后就让他们开始整理账册。
正当周阳以为可以轻松几天的时候,却是收到消息,太上皇驾崩了!
周阳等户部官员连忙进宫。
而宫中已经准备好了隆重的葬礼。
设置灵堂、招魂、入殓、准备陪葬品,这些这些仪式举行完之后,就进入到了停灵阶段,
所有大臣们和妃子等要为皇帝守灵。
......
大臣们守灵都是日夜轮流守灵的。
周阳是第一批守灵的,一直到第二日辰时,周阳这才回到了家里。
太上皇下葬是到明年开春,所以这段时间内守灵是不会停的。
还好是五天轮一次,这个倒是还可以接受,要不然这大冬天的,日夜守灵,就是个壮汉也受不了,更别说这些孱弱的文官了。
永耀皇帝连续守灵三日以后,就被百官劝回去休息了,这其实也是礼治的一种。
接下来他需要早、中、晚每天三次祭拜先皇。
毕竟每天还有政务都要处理,先不说身体能否承受,那么多政务总不能荒废吧?
所以大臣们也都是轮流守灵的。
这个新年洛阳城都安静的很,没有爆竹的声音,家家户户门前都扯了一块白布,表示对皇帝的尊重。
周阳运气还算可以,过年这一天他刚好没有去守灵。
虽然没有往年过年的氛围,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外面下着雪,吃上一顿美味的火锅,就是无比幸福。
时间过得很快,开春以后,太上皇的遗体开始前往陵墓下葬。
太上皇的陵墓距离洛阳城也有一百多里地,需要走上好几天的时间,因为送葬队伍太长了,所有文武百官和皇帝身边的亲人都要去送行,浩浩荡荡的队伍往往多达上万人。
就这样又过去半个月以后,太上皇的葬礼终于是结束了,一代帝王就这样结束了一生。
周阳已经把大楚五年来所有的账册整理结束了。
他还把每年各项收入和支出,包括每州纳税的情况做了一个清晰的对比图。
他终于发现大楚的钱粮都去哪里了,大楚不是没有钱粮,只是那些钱粮都落到了少数人的手里。
这才让大楚朝廷没有钱粮,百姓们更是想要吃饱饭都很难。
五年来的账册原本是五个大箱子,现在被周阳压缩到一个小小的本子上。
周阳带着这本子直接进宫面圣了。
现在的他想要面见永耀皇帝也就是一个通传的事。
此刻的宣政殿内,项邦正在处理政务。
刘公公小步快速移动,但是却没有发出太大声音。
他来到项邦身前说道:“启禀陛下,魏国公求见。”
“宣他进来,你去准备一些糕点和茶水。”
“诺。”
刘公公连忙下去准备了。
周阳很快就得到了召见,在一名太监的引领下,很快就来到了宣政殿。
“参见陛下。”
周阳对着永耀皇帝行礼道。
“魏国公不用多礼。”
永耀皇帝说完以后就挥挥手。
刘公公连忙带着几名太监宫女离开了。
见没人了,永耀皇帝也恢复了项邦的身份,开口问道:“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给你看个东西,这可是我花了两个月整理出来的。”
周阳直接把一本账本放到了项邦身前的桌子上。
然后就坐到刚才刘公公准备好的桌椅上,桌子上还准备了一些精致的糕点和茶水。
周阳也不客气,直接开吃起来。
项邦看到以后也是笑了笑,便开始低头查看周阳给他的账本。
项邦跟周阳学过中华数字和记账方法,所以很容易就看懂周阳所记录的数据。
再说了,周阳这记账方法实在太清晰了,旁边还有图,就是不识字的都可以看懂一二了。
一炷香以后,项邦已经看完了。
等他看完以后,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这些该死的士族豪绅,原来大楚的钱粮都到了他们的手里,朝廷国库的收入只有那么一点。”
“是啊,当我整理出来这些数据以后,也是惊住了,这些士族豪绅确实太富有了。”
“明耀,你说我们要不要。。。”
项邦说着便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意思就是杀人抄家!
“这么多你能杀得过来?就算杀光了,以后还是会出现的。”
“那你说怎么办?”
“我给你制定了一个三年和五年计划。”
“三年和五年计划?这是什么,你赶紧说说。”
“三年计划就是收回士族豪绅兼并的土地,然后重新丈量土地,分发给百姓,百姓们有良田了,自然也就吃得饱了,百姓有粮,朝廷自然能获得更多钱粮。”
“想要收回士族土地,这谈何容易?”
“这是我的计划,你看看吧。”
周阳说完以后又扔给对方一本计划书,上面清晰写清楚了三年和五年计划,还有如何实施等。
项邦这一看又是一炷香过去了。
“好,太好了,还得是你啊,不行,我得让左相和王叔都来看看。”
项邦立刻派人通知陶文昊和赵王来到了宣政殿。
两人看小太监急匆匆的,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也是急匆匆就来到了宣政殿。
两人刚进来就看到了周阳,又看到了高兴的永耀皇帝。
见到这种情况,两人也放心下来,看来应该是有什么好事才对。
“参见陛下。”
两人同时行礼。
“王叔和左相不用多礼,这里也没有外人,朕这里有一本好东西,你们先看看。
来人赐座。”
“谢陛下。”
待两人落座以后,刘公公已经把两本账本交给了两人。
这另外一份账本自然是周阳多准备的,毕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多准备了几份,万一不幸丢失了,那还得重头再来了。
这三箱账册是大楚这三年以来的收入和各项支出等。
周阳打开一本账册看了下,好家伙,这记录的怎么这么乱,零零散散的,跟记流水账一样。
这要是统计起来也太麻烦了。
看来他需要找一些帮手。
周阳找钱真多找来几个算术比较好的主事和书吏。
他先是教会他们分类,然后又教会他们做现代化的记账方法。
当然了,他发明的中华数字也不能少了。
这些人学的也挺快的,也是,毕竟是在户部工作,要是算术一道不好的话,也不会招进来了。
果然,古人的聪慧是我们不能想象的。
周阳花了三日时间才把这些人教明白了,然后就让他们开始整理账册。
正当周阳以为可以轻松几天的时候,却是收到消息,太上皇驾崩了!
周阳等户部官员连忙进宫。
而宫中已经准备好了隆重的葬礼。
设置灵堂、招魂、入殓、准备陪葬品,这些这些仪式举行完之后,就进入到了停灵阶段,
所有大臣们和妃子等要为皇帝守灵。
......
大臣们守灵都是日夜轮流守灵的。
周阳是第一批守灵的,一直到第二日辰时,周阳这才回到了家里。
太上皇下葬是到明年开春,所以这段时间内守灵是不会停的。
还好是五天轮一次,这个倒是还可以接受,要不然这大冬天的,日夜守灵,就是个壮汉也受不了,更别说这些孱弱的文官了。
永耀皇帝连续守灵三日以后,就被百官劝回去休息了,这其实也是礼治的一种。
接下来他需要早、中、晚每天三次祭拜先皇。
毕竟每天还有政务都要处理,先不说身体能否承受,那么多政务总不能荒废吧?
所以大臣们也都是轮流守灵的。
这个新年洛阳城都安静的很,没有爆竹的声音,家家户户门前都扯了一块白布,表示对皇帝的尊重。
周阳运气还算可以,过年这一天他刚好没有去守灵。
虽然没有往年过年的氛围,但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外面下着雪,吃上一顿美味的火锅,就是无比幸福。
时间过得很快,开春以后,太上皇的遗体开始前往陵墓下葬。
太上皇的陵墓距离洛阳城也有一百多里地,需要走上好几天的时间,因为送葬队伍太长了,所有文武百官和皇帝身边的亲人都要去送行,浩浩荡荡的队伍往往多达上万人。
就这样又过去半个月以后,太上皇的葬礼终于是结束了,一代帝王就这样结束了一生。
周阳已经把大楚五年来所有的账册整理结束了。
他还把每年各项收入和支出,包括每州纳税的情况做了一个清晰的对比图。
他终于发现大楚的钱粮都去哪里了,大楚不是没有钱粮,只是那些钱粮都落到了少数人的手里。
这才让大楚朝廷没有钱粮,百姓们更是想要吃饱饭都很难。
五年来的账册原本是五个大箱子,现在被周阳压缩到一个小小的本子上。
周阳带着这本子直接进宫面圣了。
现在的他想要面见永耀皇帝也就是一个通传的事。
此刻的宣政殿内,项邦正在处理政务。
刘公公小步快速移动,但是却没有发出太大声音。
他来到项邦身前说道:“启禀陛下,魏国公求见。”
“宣他进来,你去准备一些糕点和茶水。”
“诺。”
刘公公连忙下去准备了。
周阳很快就得到了召见,在一名太监的引领下,很快就来到了宣政殿。
“参见陛下。”
周阳对着永耀皇帝行礼道。
“魏国公不用多礼。”
永耀皇帝说完以后就挥挥手。
刘公公连忙带着几名太监宫女离开了。
见没人了,永耀皇帝也恢复了项邦的身份,开口问道:“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给你看个东西,这可是我花了两个月整理出来的。”
周阳直接把一本账本放到了项邦身前的桌子上。
然后就坐到刚才刘公公准备好的桌椅上,桌子上还准备了一些精致的糕点和茶水。
周阳也不客气,直接开吃起来。
项邦看到以后也是笑了笑,便开始低头查看周阳给他的账本。
项邦跟周阳学过中华数字和记账方法,所以很容易就看懂周阳所记录的数据。
再说了,周阳这记账方法实在太清晰了,旁边还有图,就是不识字的都可以看懂一二了。
一炷香以后,项邦已经看完了。
等他看完以后,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这些该死的士族豪绅,原来大楚的钱粮都到了他们的手里,朝廷国库的收入只有那么一点。”
“是啊,当我整理出来这些数据以后,也是惊住了,这些士族豪绅确实太富有了。”
“明耀,你说我们要不要。。。”
项邦说着便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意思就是杀人抄家!
“这么多你能杀得过来?就算杀光了,以后还是会出现的。”
“那你说怎么办?”
“我给你制定了一个三年和五年计划。”
“三年和五年计划?这是什么,你赶紧说说。”
“三年计划就是收回士族豪绅兼并的土地,然后重新丈量土地,分发给百姓,百姓们有良田了,自然也就吃得饱了,百姓有粮,朝廷自然能获得更多钱粮。”
“想要收回士族土地,这谈何容易?”
“这是我的计划,你看看吧。”
周阳说完以后又扔给对方一本计划书,上面清晰写清楚了三年和五年计划,还有如何实施等。
项邦这一看又是一炷香过去了。
“好,太好了,还得是你啊,不行,我得让左相和王叔都来看看。”
项邦立刻派人通知陶文昊和赵王来到了宣政殿。
两人看小太监急匆匆的,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也是急匆匆就来到了宣政殿。
两人刚进来就看到了周阳,又看到了高兴的永耀皇帝。
见到这种情况,两人也放心下来,看来应该是有什么好事才对。
“参见陛下。”
两人同时行礼。
“王叔和左相不用多礼,这里也没有外人,朕这里有一本好东西,你们先看看。
来人赐座。”
“谢陛下。”
待两人落座以后,刘公公已经把两本账本交给了两人。
这另外一份账本自然是周阳多准备的,毕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多准备了几份,万一不幸丢失了,那还得重头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