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洛阳城昨夜发生的事情,其实很多大臣都知道了。
只是他们不敢出来,这个时候出来就是三皇子的同党了!
自古以来,皇权之争,连累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那些亲近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大臣,自然是乐得看戏,而那些亲近三皇子的官员,在三皇子的安排下,却是早已经离开洛阳城了。
赵王和赵信已经来到了仁宣皇帝的寝宫。
“陛下,臣弟无能,让三皇子跑了!”
赵王向仁宣皇帝请罪道。
“无妨,起来吧,他今夜做了这么多事,肯定准备了后手!太仓如何了?”
赵王没有起来,而是接着说道:“陛下,太仓的粮食都没了!”
“什么?”
仁宣皇帝听到这个信息以后,直接昏了过去!
“快请张神医!”
赵王看到仁宣皇帝昏迷以后,大声喊道。
还好张神医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回周府,他这段时间一边治疗皇帝的病情,闲暇时间就会给他的徒弟秦商传授青霉素的应用等知识。
周阳和张神医一致认为,只有更多的医者会使用青霉素,才会更好的治病救人。
医学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单靠一个人是很难发扬光大的。
所以张神医也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了其他太医。
他现在也是太医院的常客了。
经过张景的一番针灸治疗以后,仁宣皇帝终于苏醒过来。
“张神医,陛下怎么样了?”
“陛下是气急攻心,导致的昏迷。陛下身体太弱了,切勿再刺激陛下了。”
“有劳张神医了。”
张景治疗以后就下去了。
“陛下,张神医的话你也听见了,你切勿再动气了!”
赵王对着仁宣皇帝叮嘱道。
仁宣皇帝点点头,然后说道:“你给朕说说太仓的粮食是怎么没有的,放心吧,朕能挺住!”
赵王见状也只好把太仓地下通道的事情讲了一遍。
“好,好手段,那些太仓的官员审讯的如何?”
仁宣皇帝可谓一句话问到了重点。
“陛下,太仓令、太仓丞都已经不见踪影,臣弟已经派人前往他们的府邸,结果两家府邸的人全家都消失不见了。
想来应该在昨日之前就被三皇子的人手接走了。”
是的,太仓的太仓令和太仓丞都是三皇子的人,他们很早之前就挖好密道了。
一直到这个月开始才偷偷开始运粮,因为户部每月初都会来太仓清点账目。
他们也是卡着时间,等户部清点完账目以后,才开始偷偷运粮的。
他们都是在夜里通过地下道偷偷运粮,他们先是偷走了一大半的粮食,剩下的一小部分留作运转。
偌大的太仓少一大半的粮食,从外面看是很难发现的。
太仓的一把手和二把手还都是三皇子的人,暗箱操作之下确实不容易发现。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兵部每隔十天都会来太仓来运粮,毕竟洛阳城还有十万禁军和两万的羽林军,城外几十里还有中央常备军。
他们的粮草都是从这里拉过去的。
“赵王,先把太仓的事情压下来吧。”
仁宣皇帝对着张公公说道。
“陛下,臣弟已经下达了封锁令,只是,臣弟怕三皇子那边。。。”
赵王的担扰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皇子留下的人,早已经把太仓没有粮食的消息传开了。
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不仅百姓慌了,将士和百官也慌了,整个洛阳都慌了。
因为太仓太重要了,它是洛阳城的核心粮仓,主要负责供应皇室、官吏及百姓的粮食需求。
虽然也有很多民间粮商,但是他们的粮食贵,远远没有官粮便宜。
而且太仓的粮食也是抑制民间粮食的定海神针,如果太仓没有粮食了,那么私营的粮食肯定会大幅度上涨的。
最重要的是,洛阳城几十万百姓,还有几十万将士,仅凭借这些粮商是不够吃的。
所以整个洛阳城的人都慌了!
关于昨晚发生的事情,周阳也都知道了,他没想到三皇子的动作还挺快的。
只是可惜还是让对方跑了,而且还把太仓给洗劫了,这可是相当于往深水潭里丢了一个炸弹啊。
朝廷五品以上大臣全都来到了皇宫门口,他们要求面圣。
仁宣皇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直接在光明大殿召见他们。
朝堂之上,文武大臣两侧站立。
仁宣皇帝早已经端坐在龙椅之上。
这些大臣已经多日没有见到仁宣皇帝了,之前有传言仁宣皇帝中毒昏迷,肯定是假的。
那些一心向着仁宣皇帝,向着大楚的,见到仁宣皇帝安然无恙以后,心里也算放下了一块大石。
此刻的二皇子却是看向了站在文官第一的左相梁夏。
当初听说仁宣皇帝中毒以后,他确实也动过心思,他想趁着老三叛变的时候,在后面插上一刀,来个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项夏劝住了他,他告诉他不要心急,晋王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他怀疑仁宣皇帝已经醒了。
幸好听了左相之言,否则要跟老三一样逃亡了!
现在没了老三这个强有力的对手,就凭借老四,对方肯定不是他的对手,他的皇位稳了!
和二皇子内心欢悦不同的是,此刻百官已经炸开了锅。
刚上朝,就有几位大臣站出来询问太仓之事。
仁宣皇帝摆摆手,一旁的张公公见状立刻喊道:“肃静!”
等百官安静以后,张公公拿出一份圣旨宣读起来。
圣旨大概内容就是说三皇子品行不端,私自盗运粮食,现在贬为庶民。
这圣旨当中压根不提三皇子谋反,还有给皇帝下毒的事情。
不过这也都在百官的意料之中,毕竟这是皇室的丑事,如果不是因为太仓的事情,估计仁宣皇帝都不会在朝堂之上下达这样的旨意。
“太仓之事,令户部立刻从各州调取官仓之粮,只需到明年就可有新收之粮。
盗运的粮食朕已经让赵王着手调查,众卿家还有何事?”
仁宣皇帝一脸威严的说道。
即使他身体不适,但是在百官面前,还是尽量保持自己的皇帝威严。
“陛下,近段时间您。。。”
一名文官站出来还未说完就被仁宣皇帝打断了。
洛阳城昨夜发生的事情,其实很多大臣都知道了。
只是他们不敢出来,这个时候出来就是三皇子的同党了!
自古以来,皇权之争,连累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那些亲近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大臣,自然是乐得看戏,而那些亲近三皇子的官员,在三皇子的安排下,却是早已经离开洛阳城了。
赵王和赵信已经来到了仁宣皇帝的寝宫。
“陛下,臣弟无能,让三皇子跑了!”
赵王向仁宣皇帝请罪道。
“无妨,起来吧,他今夜做了这么多事,肯定准备了后手!太仓如何了?”
赵王没有起来,而是接着说道:“陛下,太仓的粮食都没了!”
“什么?”
仁宣皇帝听到这个信息以后,直接昏了过去!
“快请张神医!”
赵王看到仁宣皇帝昏迷以后,大声喊道。
还好张神医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回周府,他这段时间一边治疗皇帝的病情,闲暇时间就会给他的徒弟秦商传授青霉素的应用等知识。
周阳和张神医一致认为,只有更多的医者会使用青霉素,才会更好的治病救人。
医学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单靠一个人是很难发扬光大的。
所以张神医也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了其他太医。
他现在也是太医院的常客了。
经过张景的一番针灸治疗以后,仁宣皇帝终于苏醒过来。
“张神医,陛下怎么样了?”
“陛下是气急攻心,导致的昏迷。陛下身体太弱了,切勿再刺激陛下了。”
“有劳张神医了。”
张景治疗以后就下去了。
“陛下,张神医的话你也听见了,你切勿再动气了!”
赵王对着仁宣皇帝叮嘱道。
仁宣皇帝点点头,然后说道:“你给朕说说太仓的粮食是怎么没有的,放心吧,朕能挺住!”
赵王见状也只好把太仓地下通道的事情讲了一遍。
“好,好手段,那些太仓的官员审讯的如何?”
仁宣皇帝可谓一句话问到了重点。
“陛下,太仓令、太仓丞都已经不见踪影,臣弟已经派人前往他们的府邸,结果两家府邸的人全家都消失不见了。
想来应该在昨日之前就被三皇子的人手接走了。”
是的,太仓的太仓令和太仓丞都是三皇子的人,他们很早之前就挖好密道了。
一直到这个月开始才偷偷开始运粮,因为户部每月初都会来太仓清点账目。
他们也是卡着时间,等户部清点完账目以后,才开始偷偷运粮的。
他们都是在夜里通过地下道偷偷运粮,他们先是偷走了一大半的粮食,剩下的一小部分留作运转。
偌大的太仓少一大半的粮食,从外面看是很难发现的。
太仓的一把手和二把手还都是三皇子的人,暗箱操作之下确实不容易发现。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兵部每隔十天都会来太仓来运粮,毕竟洛阳城还有十万禁军和两万的羽林军,城外几十里还有中央常备军。
他们的粮草都是从这里拉过去的。
“赵王,先把太仓的事情压下来吧。”
仁宣皇帝对着张公公说道。
“陛下,臣弟已经下达了封锁令,只是,臣弟怕三皇子那边。。。”
赵王的担扰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皇子留下的人,早已经把太仓没有粮食的消息传开了。
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不仅百姓慌了,将士和百官也慌了,整个洛阳都慌了。
因为太仓太重要了,它是洛阳城的核心粮仓,主要负责供应皇室、官吏及百姓的粮食需求。
虽然也有很多民间粮商,但是他们的粮食贵,远远没有官粮便宜。
而且太仓的粮食也是抑制民间粮食的定海神针,如果太仓没有粮食了,那么私营的粮食肯定会大幅度上涨的。
最重要的是,洛阳城几十万百姓,还有几十万将士,仅凭借这些粮商是不够吃的。
所以整个洛阳城的人都慌了!
关于昨晚发生的事情,周阳也都知道了,他没想到三皇子的动作还挺快的。
只是可惜还是让对方跑了,而且还把太仓给洗劫了,这可是相当于往深水潭里丢了一个炸弹啊。
朝廷五品以上大臣全都来到了皇宫门口,他们要求面圣。
仁宣皇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直接在光明大殿召见他们。
朝堂之上,文武大臣两侧站立。
仁宣皇帝早已经端坐在龙椅之上。
这些大臣已经多日没有见到仁宣皇帝了,之前有传言仁宣皇帝中毒昏迷,肯定是假的。
那些一心向着仁宣皇帝,向着大楚的,见到仁宣皇帝安然无恙以后,心里也算放下了一块大石。
此刻的二皇子却是看向了站在文官第一的左相梁夏。
当初听说仁宣皇帝中毒以后,他确实也动过心思,他想趁着老三叛变的时候,在后面插上一刀,来个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项夏劝住了他,他告诉他不要心急,晋王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他怀疑仁宣皇帝已经醒了。
幸好听了左相之言,否则要跟老三一样逃亡了!
现在没了老三这个强有力的对手,就凭借老四,对方肯定不是他的对手,他的皇位稳了!
和二皇子内心欢悦不同的是,此刻百官已经炸开了锅。
刚上朝,就有几位大臣站出来询问太仓之事。
仁宣皇帝摆摆手,一旁的张公公见状立刻喊道:“肃静!”
等百官安静以后,张公公拿出一份圣旨宣读起来。
圣旨大概内容就是说三皇子品行不端,私自盗运粮食,现在贬为庶民。
这圣旨当中压根不提三皇子谋反,还有给皇帝下毒的事情。
不过这也都在百官的意料之中,毕竟这是皇室的丑事,如果不是因为太仓的事情,估计仁宣皇帝都不会在朝堂之上下达这样的旨意。
“太仓之事,令户部立刻从各州调取官仓之粮,只需到明年就可有新收之粮。
盗运的粮食朕已经让赵王着手调查,众卿家还有何事?”
仁宣皇帝一脸威严的说道。
即使他身体不适,但是在百官面前,还是尽量保持自己的皇帝威严。
“陛下,近段时间您。。。”
一名文官站出来还未说完就被仁宣皇帝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