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落座以后,宴席便正式开始了。
周阳看了下,每桌上面的菜都是一样的,两个肉菜,两个素菜,还有一小坛酒。
啊,就这?这也叫宫廷宴席?
周阳不知道的是,其实正常的宴席也就是一个肉菜,三个素菜,而且份量也不多。
也就是今日这隆重的节日,这才有两荤两素了,而且份量都比较足。
宴席开始以后周阳开始吃了起来,一会估计要喝酒,还是先吃饭吧。
周阳吃饭的速度很快,这让一旁的大舅哥项安有些无语。
两人的关系虽然没有周阳跟项邦那么亲近,但是周阳经常前往王府。
时间长了,他对周阳的性格也很了解,因为周阳每次前往赵王府,都会在府内用膳,周阳的饭量很大,整个赵王府都知道。
但是现在是什么场合,这是国宴啊!
项安小声对着周阳说道:“明耀,你慢点吃,这毕竟是国宴,这么多人呢!”
“哦,没事,大家都在交谈,我还是赶紧吃饭吧。我觉得那些外邦使者,肯定还要找事。”
周阳话音刚落,只见朴国昌站出来走到大殿中间。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也都看向了他。
“大楚皇帝陛下,为了庆贺大楚建国四百年,我们高句丽王特意想出来几份对联。
不过我王思来想去,也只是想到了上联,我王听闻大楚人才济济,特意让我向贵国请教一番。”
周阳:这狗货真不要脸。
众大臣:谁家想对联只想上联的,明显又想刁难大楚了。
仁宣皇帝即使知道这朴国昌不安好心,但是既然是对联,他就不怕了,他就不信,一个弹丸小国,还能比得上大楚这些文人。
于是他笑着回道:“好,那你说来听听!”
朴国昌见仁宣皇帝答应,便大声道:“好,我这上联是: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请诸位对个下联吧。”
众大臣听到这个对联以后,都觉得这朴国昌有些狂妄了。
武官们双眼怒视这朴国昌,没办法,谁让他们大多都是粗人,这对联他们可对不上。
文官们虽然心里也很是愤怒,但是他们还是在沉思着。
仁宣皇帝见文官都在思索,便开口问道:“那位爱卿可想到下联?”
文官们还在沉思着,无人站出来回答。
这可让朴国昌很是嚣张,他得意的说道:“诸位,我这可是其中最简单的对联了,难道大楚连对联都不会吗?”
朴国昌这仇恨值拉的杠杠的。
周阳心里想道:这货适合当mt,嘲讽的时候非常好用啊。
这不,众大臣都被气的不轻。
项安可是知道自己这妹夫的文学造诣的,于是他开口问道:“明耀可是想出来下联?”
“啊,这不是很简单吗?”
周阳嘴里塞着肉,一边吃一边说道。
“简单?你没看到众位大臣都对不上吗?”
“哦,那我给你说说,你去对吧。”
“我?”
项安疑惑地问道。
“是啊,我今日已经出尽风头了,我最怕麻烦了,这个机会还是给大哥你吧。”
周阳说完不等项安拒绝,便悄悄告诉了对方下联。
项安听到下联以后,便和上联对比了一下,果然非常契合,这明耀的脑子就是好。
项安作为皇家子弟,自然不会允许一个外邦使者在大楚叫嚣,作为赵王府世子,他有必要维护皇家的利益。
项安站起来回道:“启禀陛下,微臣这里有一副下联。”
“哦,原来是世子项安啊,好,你快说说。”
“下联是:地作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项安话音落下以后,众大臣纷纷读了起来。
就在这时,大殿左侧一名身穿四爪蟒袍的青年站了起来。
他开口说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安弟这幅下联对的非常好。
上联是将天比喻成棋盘,星星比喻成棋子,下联大地比喻成琵琶,路比作成弦,这种天和地的比喻非常的契合。”
这名青年说完以后,很多人都是点点头表示附和。
项安刚坐下以后,周阳便开口问道:“刚才说话的是哪位皇子?”
“那是二皇子秦王殿下,名叫项贞。
他旁边的是三皇子晋王殿下,名叫项乾。再后面的就是四皇子蜀王殿下,名叫项坤。”
项安见周阳问话,便把三位皇子都给他介绍了一下。
两人在小声交谈,台上的仁宣皇帝则是非常高兴。
“哈哈,不知道朴使者觉得如何?”
仁宣皇帝笑着问道。
朴国昌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脸上还是不动声色地回道:“这位世子的下联极好。
大楚果然人才辈出,那我就出第二副上联了。”
朴国昌顿了顿,然后接着开口道:“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朴国昌说完以后,众大臣都愣住了,这上联明显就是在写大楚开国皇帝项羽的事迹啊。
看来这高句丽对这上联还是下了功夫的。
众大臣都想对出下联,毕竟这是关于武皇项羽的,这要是对出来下联,那仁宣皇帝肯定高兴,说不定就给自己加官进爵了。
而且这副对联要是对出来了,绝对会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
果然,仁宣皇帝听到这上联是写关于祖先项羽的,立刻兴奋地说道:“众位爱卿,谁能对出下联者,朕重赏!”
武官这边早都放弃了,毕竟他们是武人,明日的比武才是他们的重头戏。
大楚文官这边开始有人站起来说出下联,不过说的下联的都不契合。
别说朴国昌这些外邦使者了,就是很多文官大臣也觉得自己这边出的下联不够匹配。
要知道这是写武皇项羽那种坚持到底、拼搏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那下联也必须要对应才行。
越来越多的文官开始尝试对出下联,然而他们的下联都无法匹配上联那样的意志。
周阳笑了笑,这些文官,让他们解读四书五经或者做文章的的话,他们一个比一个厉害。
要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就是在为难他们了。
这对联也只是文人闲趣的时候打发时间的,科举也不考试这个啊。
周阳又悄悄地给项安说了下联。
殊不知,已经有很多有心之人注意到项安了,这个时候周阳在项安耳边低声言语,让他们认为难道刚才的下联不是项安想出来的?
果然,周阳说完以后,项安便再次站了起来说道:“朴使者,我这有一下联,你且听好。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安这下联,在大殿之中掀起了千层浪。
“好,好,好。来人,赏世子项安千金,良田百亩,绸缎五十匹。。。。。。”
仁宣皇帝一口气赏赐了很多,这让众大臣都羡慕不已。
因为项安是世子,已经没法再封了,所以只能是赏赐大量钱财等。
如果是他们的话,也许不仅有钱财,而且也能再进一步了。
最关键的是,这样就可以入皇帝的眼,以后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可惜了!
这是众大臣此刻心里的想法。
当然了,也有一些重臣大佬是无视这些的,他们现在对世子项安则是高看很多。
项安一直以来都是稳重的形象,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优异的才华,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和风评。
今日大家才觉得这项安文采极高。
周阳看了下,每桌上面的菜都是一样的,两个肉菜,两个素菜,还有一小坛酒。
啊,就这?这也叫宫廷宴席?
周阳不知道的是,其实正常的宴席也就是一个肉菜,三个素菜,而且份量也不多。
也就是今日这隆重的节日,这才有两荤两素了,而且份量都比较足。
宴席开始以后周阳开始吃了起来,一会估计要喝酒,还是先吃饭吧。
周阳吃饭的速度很快,这让一旁的大舅哥项安有些无语。
两人的关系虽然没有周阳跟项邦那么亲近,但是周阳经常前往王府。
时间长了,他对周阳的性格也很了解,因为周阳每次前往赵王府,都会在府内用膳,周阳的饭量很大,整个赵王府都知道。
但是现在是什么场合,这是国宴啊!
项安小声对着周阳说道:“明耀,你慢点吃,这毕竟是国宴,这么多人呢!”
“哦,没事,大家都在交谈,我还是赶紧吃饭吧。我觉得那些外邦使者,肯定还要找事。”
周阳话音刚落,只见朴国昌站出来走到大殿中间。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也都看向了他。
“大楚皇帝陛下,为了庆贺大楚建国四百年,我们高句丽王特意想出来几份对联。
不过我王思来想去,也只是想到了上联,我王听闻大楚人才济济,特意让我向贵国请教一番。”
周阳:这狗货真不要脸。
众大臣:谁家想对联只想上联的,明显又想刁难大楚了。
仁宣皇帝即使知道这朴国昌不安好心,但是既然是对联,他就不怕了,他就不信,一个弹丸小国,还能比得上大楚这些文人。
于是他笑着回道:“好,那你说来听听!”
朴国昌见仁宣皇帝答应,便大声道:“好,我这上联是: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请诸位对个下联吧。”
众大臣听到这个对联以后,都觉得这朴国昌有些狂妄了。
武官们双眼怒视这朴国昌,没办法,谁让他们大多都是粗人,这对联他们可对不上。
文官们虽然心里也很是愤怒,但是他们还是在沉思着。
仁宣皇帝见文官都在思索,便开口问道:“那位爱卿可想到下联?”
文官们还在沉思着,无人站出来回答。
这可让朴国昌很是嚣张,他得意的说道:“诸位,我这可是其中最简单的对联了,难道大楚连对联都不会吗?”
朴国昌这仇恨值拉的杠杠的。
周阳心里想道:这货适合当mt,嘲讽的时候非常好用啊。
这不,众大臣都被气的不轻。
项安可是知道自己这妹夫的文学造诣的,于是他开口问道:“明耀可是想出来下联?”
“啊,这不是很简单吗?”
周阳嘴里塞着肉,一边吃一边说道。
“简单?你没看到众位大臣都对不上吗?”
“哦,那我给你说说,你去对吧。”
“我?”
项安疑惑地问道。
“是啊,我今日已经出尽风头了,我最怕麻烦了,这个机会还是给大哥你吧。”
周阳说完不等项安拒绝,便悄悄告诉了对方下联。
项安听到下联以后,便和上联对比了一下,果然非常契合,这明耀的脑子就是好。
项安作为皇家子弟,自然不会允许一个外邦使者在大楚叫嚣,作为赵王府世子,他有必要维护皇家的利益。
项安站起来回道:“启禀陛下,微臣这里有一副下联。”
“哦,原来是世子项安啊,好,你快说说。”
“下联是:地作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项安话音落下以后,众大臣纷纷读了起来。
就在这时,大殿左侧一名身穿四爪蟒袍的青年站了起来。
他开口说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安弟这幅下联对的非常好。
上联是将天比喻成棋盘,星星比喻成棋子,下联大地比喻成琵琶,路比作成弦,这种天和地的比喻非常的契合。”
这名青年说完以后,很多人都是点点头表示附和。
项安刚坐下以后,周阳便开口问道:“刚才说话的是哪位皇子?”
“那是二皇子秦王殿下,名叫项贞。
他旁边的是三皇子晋王殿下,名叫项乾。再后面的就是四皇子蜀王殿下,名叫项坤。”
项安见周阳问话,便把三位皇子都给他介绍了一下。
两人在小声交谈,台上的仁宣皇帝则是非常高兴。
“哈哈,不知道朴使者觉得如何?”
仁宣皇帝笑着问道。
朴国昌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脸上还是不动声色地回道:“这位世子的下联极好。
大楚果然人才辈出,那我就出第二副上联了。”
朴国昌顿了顿,然后接着开口道:“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朴国昌说完以后,众大臣都愣住了,这上联明显就是在写大楚开国皇帝项羽的事迹啊。
看来这高句丽对这上联还是下了功夫的。
众大臣都想对出下联,毕竟这是关于武皇项羽的,这要是对出来下联,那仁宣皇帝肯定高兴,说不定就给自己加官进爵了。
而且这副对联要是对出来了,绝对会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
果然,仁宣皇帝听到这上联是写关于祖先项羽的,立刻兴奋地说道:“众位爱卿,谁能对出下联者,朕重赏!”
武官这边早都放弃了,毕竟他们是武人,明日的比武才是他们的重头戏。
大楚文官这边开始有人站起来说出下联,不过说的下联的都不契合。
别说朴国昌这些外邦使者了,就是很多文官大臣也觉得自己这边出的下联不够匹配。
要知道这是写武皇项羽那种坚持到底、拼搏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那下联也必须要对应才行。
越来越多的文官开始尝试对出下联,然而他们的下联都无法匹配上联那样的意志。
周阳笑了笑,这些文官,让他们解读四书五经或者做文章的的话,他们一个比一个厉害。
要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就是在为难他们了。
这对联也只是文人闲趣的时候打发时间的,科举也不考试这个啊。
周阳又悄悄地给项安说了下联。
殊不知,已经有很多有心之人注意到项安了,这个时候周阳在项安耳边低声言语,让他们认为难道刚才的下联不是项安想出来的?
果然,周阳说完以后,项安便再次站了起来说道:“朴使者,我这有一下联,你且听好。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安这下联,在大殿之中掀起了千层浪。
“好,好,好。来人,赏世子项安千金,良田百亩,绸缎五十匹。。。。。。”
仁宣皇帝一口气赏赐了很多,这让众大臣都羡慕不已。
因为项安是世子,已经没法再封了,所以只能是赏赐大量钱财等。
如果是他们的话,也许不仅有钱财,而且也能再进一步了。
最关键的是,这样就可以入皇帝的眼,以后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可惜了!
这是众大臣此刻心里的想法。
当然了,也有一些重臣大佬是无视这些的,他们现在对世子项安则是高看很多。
项安一直以来都是稳重的形象,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优异的才华,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和风评。
今日大家才觉得这项安文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