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试药成功-《敕封一品公侯》

  “纵横门人?这事……当真非同小可吧?”

  “倒也没你们想的那般玄乎。如今是太平盛世,任何人都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再说还未确定呢,不过是莫大小姐的推测而已,他即便真是纵横门弟子,顶破天也不过是得了个高人子弟的名头,能让那些世家大族和圣人高看两眼罢了。”

  “可我听家里长辈说,纵横门的人向来神鬼莫测,学识更是冠绝当世,这传闻是真的吗?”

  “他们都几百年没露过面,谁还说得准本事如何?不过单看秦公子,倒确实有些不一般。莫氏那封家信已经破解,上面说,他能凭空将水凝成冰,还有他那套防疫法子,条条是道,条理分明,若不是他,此刻的江州怕是早已成了一座死城,甭管是不是纵横门人,这般玲珑心思,绝非凡夫俗子能教得出来的。”

  小丫鬟哦了一声,从小就听酒肆茶楼里讲各种各样关于鬼谷仙师降妖除魔的故事,于是她至今都认为,纵横门派就是仙家门第,所教导的当然也是仙人子弟。

  柳清澜指尖微顿,不知想起了什么,侧过头问:“咱们的人,染病的有多少?”

  “今早飞鸽传书说了,这次咱们折了一百多人,此刻都在棚户区等着医治。”

  铜镜里映出柳清澜平静的侧脸,她正摘下金钗搁在妆台上,卸下最后一抹钗环光华,淡淡道:“若是真有不测,厚赐他们的家人,另,命黄泉司不惜一切代价,查明此次疫病的来源,我要写一份牒文递交给圣上。”

  “喏。”

  柳清澜感觉向来敏锐,江州从来没有闹过瘟疫,更遑论天花,她怀疑是有人暗中作祟,如果猜测正确,必禀明圣人,诛灭其九族。

  另者,不管这场疫病是源从而起,必须要弄清楚,交于朝廷,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各州自勉,避免惨事重现。

  翌日清晨,秦渊悠悠转醒。

  浑身虽仍有些乏力,昨日那般撕心裂肺的痛楚却已消散大半,连带着身上的红疹也褪去不少,瞧着势头,不出几日便能彻底消弭。

  他撑着起身推门,却被院中景象惊得一怔——乌泱泱十几号人正齐刷刷站在那里,目光里翻涌着焦灼与期盼,像盯着最后一线光亮般灼灼落在他身上。

  最前头的莫姊姝,眼下泛着浓重的青黑,鬓发也有些散乱,显然是彻夜未眠。

  “阿闵!”莫姊姝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颤抖,快步上前便要诊脉,指尖几乎要触到他手腕时,却被秦渊微微后避的动作顿在半空。

  秦渊皱了皱眉,沉声道:“余毒未清,还是远些稳妥,莫先生,我需要提醒你,面纱需要戴双层,除去用餐,其余时间不能摘,手套也需戴双层,你和各位医者,仍然需要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再有这种违规聚集的情况出现,否则我们的努力,功亏一篑。”

  他侧过身看向众人,冷声道:“还有大家,这里的一切都需要按我制定的手册行事,如果记不住,回去看完了再过来。”

  莫姊姝这才恍觉自己失态,指尖蜷缩了下,急切追问:“你呢……现下……现下感觉如何?”

  秦渊唇边漾开一抹浅笑:“古法有效,我身上症状已轻了许多。”

  这短短一句话,像投入滚油的火星,人群中瞬间炸开了锅。压抑了整夜的焦虑轰然化作狂喜,有人激动得直抹眼角,有人攥着拳头原地打转。

  医者们垂首顿足,欣喜若狂,转身便往其他试药人房间奔去。

  过了许久,一名鬓角染霜的中年医者跌跌撞撞跑回来,衣襟都沾着尘土,却顾不上拍打,通红着眼睛嘶吼。

  “都轻了!所有人的症状都轻了!脉象平稳近乎常人!老天保佑啊!”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哽咽着喊出来的,旁边立刻有人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子,彼此望着,眼眶都红了。

  莫姊姝只觉双腿一软,若不是身后有根木柱,险些便要栽倒。

  她长长舒了口气,那口气像是从肺腑最深处挣出来的,带着颤音。紧绷了整整一夜的神经骤然松弛,后颈的冷汗顺着衣领往下滑,她这才发现自己手心早已被指甲掐出了几道血痕——天知道,这漫漫长夜里,每一刻都像在火上炙烤,她是怎么数着更漏挨过来的。

  “既如此,是不是能全面种植了?”有人往前凑了半步,声音里还带着未平的喘息。

  “还需再等等。”秦渊沉声道,“为保万无一失,明日我们会去棚户区住些时日。若能安然无恙,再行大规模种植不迟,而且在此之前,需要大量的前期筹备,晚些时候,我会将大家需要做的活计写在纸上,一一施行即可。”

  “好!好!”众人连连应和,声音里满是信服,先前的疑虑早已被狂喜冲得一干二净。

  “此法只能预防,不是解药,所以请诸君不要放松警惕,各司其职。”

  秦渊最担心的还是凤九先生,他年事已高,气血渐衰,脏腑机能不如壮年,若非他当日执意坚持,秦渊断不肯让他担此试药风险。

  “先生此刻觉得怎样?”秦渊轻声问道。

  凤九缓缓睁开眼,眼皮似有千斤重,却仍勉力牵起嘴角,露出一抹浅淡的笑。

  “已好了许多,此古法果有奇效,某能亲身体验,这辈子也算值了,你是个好孩子,真正的好孩子……”

  他气息微促,顿了顿才续道,“某衷心盼你长命百岁,福泽深厚,多为天下苍生谋福啊。”

  “先生放心,渊必不负所托。”秦渊郑重应道。

  凤九望着他,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声音却更显虚弱:“我当真无碍了,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你且去忙吧,我还需好生歇一歇。”

  秦渊深深一揖,转身退下。

  倏忽七日已过。

  当秦渊与其他试药人一同从棚户区走出时,江宁城的古钟骤然撞响,浑厚的钟声穿透晨雾,一下下荡过街巷,惊醒了整座城。

  武侯们骑着快马在各坊街大声通知,古法试药功成,即日起,全城百姓需按序接种。

  接种从世家大族与官吏开始,而后如春日流水般漫过坊市,涌入寻常巷陌,最终浸润了每一户人家的门扉。

  于此同时,秦渊也在不停的试验新的治愈药方,只求能够进一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让他们自身扛过这一遭。

  但事总不遂人愿,哪怕他如此努力,依旧不能延缓那些已经患病之人死亡的过程,曾经容纳一千多人的棚户区,如今已经不足一百多人。

  秦渊每天看着一条条生命在自己眼前消逝,他从悲伤到痛苦,从激愤再到麻木,他已经用过了自己所知的所有办法,仍旧不能让他们在这人世间多待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