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萧老弟,各位叔伯,字一签,钱马上到账。”
“然后挖掘机明天就能进场!你们这个穷村子,就等着翻身吧!”
一道粗粝又带着压迫感的笑声撞进萧辰耳中。
萧辰皱着眉头睁开了双眸。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烟雾缭绕的会议室。
面前是一张长条木桌,旁边围坐着数位七八十岁的老登,个个眉头紧锁。
桌子另一头是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油腻男,正志得意满地将一份厚厚的合同推到桌面中央,一只钢笔放在旁边。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萧辰身上。
萧辰眉头一挑。
“记忆来!”
…
原主生于沿海的滨海村,家中世代以捕鱼为生。
自记事起,他便看着父辈蜷缩在方寸渔船上,终日与汹涌海浪、贫瘠土地搏斗,只为换取微薄的生计。
这份“面朝大海”的宿命,在他心中埋下了不甘的种子。
他不愿重复父辈的人生,受挣脱这片大海的束缚。
作为村里少数读过书、见过外界的人,原主头脑活络且能言善道。
无论是帮乡亲们调解矛盾,还是为渔货寻找更好的销路,他总能想出办法,渐渐成了村民眼中“有本事”的话事人。
这份认可滋养了他的自信,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助长了自负。
22岁这年,原主娶了同村温顺善良的姑娘婉秋。
婚姻初期,日子确实有过一段美满时光。
他主外,奔波闯荡。
她主内,贤淑持家。
他将传统的“夫为妻纲”视为理所当然。
享受着妻子无条件的顺从与崇拜。
并将这种关系模式深深内化为自己世界观的基石。
那时的他以为,只要自己能成功,婉秋自然能跟着享福,这便是对她最好的回馈。
婚后第6年,父亲在一次出海捕鱼时遭遇风浪,不幸离世。
一夜之间,原主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上有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下有妻女需要照顾。
幸亏妹妹已经长大成人,勉强养活自己。
他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一家之主”的重量。
柴米油盐的琐碎、家人的生计压力,都压得他喘不过气。
生活的艰辛没有打垮他,反而让他更坚定了“做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他必须快点成功,才能撑起整个家,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也是在这一年,屡屡碰壁的原主,终于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机遇。
一个旅游度假村开发项目。
这个项目不仅能彻底改变他的命运,甚至有机会带领整个滨海村致富。
原主仿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他将全部心力与野心都投入其中。
把这个项目当成了毕生抱负的顶点,日夜琢磨着如何推进。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重击。
项目遭到了以老族长为代表的传统力量的顽固阻挠。
老族长认为开发会破坏村子的渔耕传统,也会惊扰海里的海神,多次召集村民反对。
就在原主焦头烂额时,投资方抛来了干股的诱惑。
只要能推进项目,他将获得一笔足以让全家彻底摆脱贫困的财富。
在巨大的利益的驱动下,原主疯狂了。
对内,他忽略了妻子婉秋的身体。
那时婉秋已被病痛缠上,常常腹痛难忍。
可原主只当是小毛病,要么给她一瓶祖传药酒,要么随口说句忍一忍就过去了。
他把家庭责任与对妻子的关怀,都当成了追求成功路上“可以暂时搁置的代价”。
哪怕婉秋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差,他也没腾出时间带她去看一次医生。
对外,他对村民或软硬兼施,或威逼利诱。
他用尽所有手段,只为在投资方给的一个月期限里,凑齐能决定项目生死的村民签名。
最终,他真的成功了。
凭借着一股狠劲,他奇迹般地扫清了所有障碍,拿到了全村人的签名。
距离梦寐以求的成功之巅,只有一步之遥。
可就在他最得意的时刻。
婉秋因长期延误治疗,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便永远离开了他。
那一刻,原主才幡然醒悟。
可惜太迟了,太迟了!
巨大的悔恨与罪恶感瞬间将他吞噬。
婉秋的死,抽空了他活着的全部意义。
他无力的将所有的签字都撕碎了。
之后,原主每年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将受益人填了母亲的名字。
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开着家里的渔船出海,像父亲当年那样与海浪搏斗,可心里只剩下无尽的空洞。
直到二十年后,两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
他收拾婉秋的遗物时,又看到了她日记里写的“想和辰哥一起去看一次远处的灯塔”。
那天清晨,原主载着婉秋的遗物,驾着渔船向远方的灯塔驶去。
最终,他带着对妻子的执念,一同葬身于冰冷的大海。
直到第二天,同村出海捕鱼的村民,才在海边发现了他的尸体。
“发布任务: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弥补遗憾并带村子致富”
“原主啊原主!你说你!”
“赢了事业,却输了人生!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就在萧辰感慨时。
赵经理见萧辰突然沉思不语,以为他临时打了退堂鼓,脸上的笑慢慢敛了,幽幽道:
“萧老弟,机会可不是天天有,你可得想清楚。”
萧辰抬头瞥了他一眼,缓缓伸出手。
却不是去拿笔,而是按在了那份合同上。
赵经理眼睛一亮,油腻的笑又堆了满脸:“这就对了嘛萧老弟,识时务者为…!”
然而“俊杰”两个字还没说出口。
只听“刺啦”一声脆响!
萧辰双手拿着合同,将其慢慢的向两侧一分。
那份他此前跑断腿、磨破嘴。
耗了近三个月心血才谈下来的合同,竟被硬生生从中间撕成两半!
“哈哈,萧老弟,各位叔伯,字一签,钱马上到账。”
“然后挖掘机明天就能进场!你们这个穷村子,就等着翻身吧!”
一道粗粝又带着压迫感的笑声撞进萧辰耳中。
萧辰皱着眉头睁开了双眸。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烟雾缭绕的会议室。
面前是一张长条木桌,旁边围坐着数位七八十岁的老登,个个眉头紧锁。
桌子另一头是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油腻男,正志得意满地将一份厚厚的合同推到桌面中央,一只钢笔放在旁边。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萧辰身上。
萧辰眉头一挑。
“记忆来!”
…
原主生于沿海的滨海村,家中世代以捕鱼为生。
自记事起,他便看着父辈蜷缩在方寸渔船上,终日与汹涌海浪、贫瘠土地搏斗,只为换取微薄的生计。
这份“面朝大海”的宿命,在他心中埋下了不甘的种子。
他不愿重复父辈的人生,受挣脱这片大海的束缚。
作为村里少数读过书、见过外界的人,原主头脑活络且能言善道。
无论是帮乡亲们调解矛盾,还是为渔货寻找更好的销路,他总能想出办法,渐渐成了村民眼中“有本事”的话事人。
这份认可滋养了他的自信,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助长了自负。
22岁这年,原主娶了同村温顺善良的姑娘婉秋。
婚姻初期,日子确实有过一段美满时光。
他主外,奔波闯荡。
她主内,贤淑持家。
他将传统的“夫为妻纲”视为理所当然。
享受着妻子无条件的顺从与崇拜。
并将这种关系模式深深内化为自己世界观的基石。
那时的他以为,只要自己能成功,婉秋自然能跟着享福,这便是对她最好的回馈。
婚后第6年,父亲在一次出海捕鱼时遭遇风浪,不幸离世。
一夜之间,原主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上有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下有妻女需要照顾。
幸亏妹妹已经长大成人,勉强养活自己。
他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一家之主”的重量。
柴米油盐的琐碎、家人的生计压力,都压得他喘不过气。
生活的艰辛没有打垮他,反而让他更坚定了“做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他必须快点成功,才能撑起整个家,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也是在这一年,屡屡碰壁的原主,终于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机遇。
一个旅游度假村开发项目。
这个项目不仅能彻底改变他的命运,甚至有机会带领整个滨海村致富。
原主仿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他将全部心力与野心都投入其中。
把这个项目当成了毕生抱负的顶点,日夜琢磨着如何推进。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重击。
项目遭到了以老族长为代表的传统力量的顽固阻挠。
老族长认为开发会破坏村子的渔耕传统,也会惊扰海里的海神,多次召集村民反对。
就在原主焦头烂额时,投资方抛来了干股的诱惑。
只要能推进项目,他将获得一笔足以让全家彻底摆脱贫困的财富。
在巨大的利益的驱动下,原主疯狂了。
对内,他忽略了妻子婉秋的身体。
那时婉秋已被病痛缠上,常常腹痛难忍。
可原主只当是小毛病,要么给她一瓶祖传药酒,要么随口说句忍一忍就过去了。
他把家庭责任与对妻子的关怀,都当成了追求成功路上“可以暂时搁置的代价”。
哪怕婉秋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差,他也没腾出时间带她去看一次医生。
对外,他对村民或软硬兼施,或威逼利诱。
他用尽所有手段,只为在投资方给的一个月期限里,凑齐能决定项目生死的村民签名。
最终,他真的成功了。
凭借着一股狠劲,他奇迹般地扫清了所有障碍,拿到了全村人的签名。
距离梦寐以求的成功之巅,只有一步之遥。
可就在他最得意的时刻。
婉秋因长期延误治疗,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便永远离开了他。
那一刻,原主才幡然醒悟。
可惜太迟了,太迟了!
巨大的悔恨与罪恶感瞬间将他吞噬。
婉秋的死,抽空了他活着的全部意义。
他无力的将所有的签字都撕碎了。
之后,原主每年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将受益人填了母亲的名字。
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开着家里的渔船出海,像父亲当年那样与海浪搏斗,可心里只剩下无尽的空洞。
直到二十年后,两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
他收拾婉秋的遗物时,又看到了她日记里写的“想和辰哥一起去看一次远处的灯塔”。
那天清晨,原主载着婉秋的遗物,驾着渔船向远方的灯塔驶去。
最终,他带着对妻子的执念,一同葬身于冰冷的大海。
直到第二天,同村出海捕鱼的村民,才在海边发现了他的尸体。
“发布任务: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弥补遗憾并带村子致富”
“原主啊原主!你说你!”
“赢了事业,却输了人生!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就在萧辰感慨时。
赵经理见萧辰突然沉思不语,以为他临时打了退堂鼓,脸上的笑慢慢敛了,幽幽道:
“萧老弟,机会可不是天天有,你可得想清楚。”
萧辰抬头瞥了他一眼,缓缓伸出手。
却不是去拿笔,而是按在了那份合同上。
赵经理眼睛一亮,油腻的笑又堆了满脸:“这就对了嘛萧老弟,识时务者为…!”
然而“俊杰”两个字还没说出口。
只听“刺啦”一声脆响!
萧辰双手拿着合同,将其慢慢的向两侧一分。
那份他此前跑断腿、磨破嘴。
耗了近三个月心血才谈下来的合同,竟被硬生生从中间撕成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