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血流成河-《独自升级从变身少女开始》

  株连九族!

  孔继然面色惨白。

  “法不溯及既往!”一名老儒生下意识地喃喃道,“此乃万古不易之理!今日颁布新法,岂能用来罪责我等昨日之行!此举,天下不服!”

  高台之上,苏清寒甚至都懒得看他一眼,只是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诸葛青。

  诸葛青心领神会。

  手中,开始翻动册子。

  正是那本《匡正集》。

  “青州李氏,李长庚。”诸葛青翻开册子,朗声念道,“‘一纸檄文动京华,万千士子赴天涯。不为封侯觅拜相,只为纲常正家国。’好一个只为纲常正国家。李长庚,可在?”

  观礼台上,一名身形微胖的中年士子,双腿一软,当场便瘫了下去。

  诸葛青看也未看他,手指划过书页,继续念道:“太原温氏,温伯明。‘牝鸡司晨天下乱,圣人一怒风云变。此去扬州非等闲,要将乾坤重倒转。’嗯,气魄不俗,要将乾坤重倒转,温伯明,你倒是说说,想怎么个倒转法?”

  那被点到名的温氏家主,此刻哪还有半分世家之主的从容,他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还有这首......”

  “别念了!别念了!”

  终于有人崩溃了。

  众士族跪在地上,向着高台的方向,拼命地磕头。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我等......我等只是一时糊涂,受了孔继然这老贼的蛊惑啊!”

  “对!都是孔继然!是他逼我们来的!是他要我们写的!”

  “陛下明察!我等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我陈郡谢氏,愿为陛下世代镇守门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方才还同仇敌忾,引为知己的三千名士,此刻,为了活命,反目成仇,互相攻讦,丑态百出。

  汉白玉砌成的观礼台,瞬间成了世间最肮脏的人心炼狱。

  孔继然呆呆地站在原地,听着身后那些不堪入耳的咒骂与推诿。

  一生所坚守的信念,所引以为傲的风骨。

  在这一刻,被撕得粉碎。

  高台之上,苏清寒看着这出闹剧,清冷的眸子里,没有半分波动。

  她只是觉得有些无趣。

  她转过头,看向纪不灵。

  “末将,遵旨!”

  只需一个眼神。

  纪不灵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猛地一挥手。

  “来人!”

  “在!”

  “登台,行刑!”

  “喏!”

  没有丝毫犹豫。

  无数身披黑甲的禁军,自四面八方,冲向那座九丈高的观礼台。

  “不要,不要啊!!!”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鲜血,如喷泉般涌起。

  温热的液体,溅射在冰冷的汉白玉石阶之上,迅速凝结,而后,被更多的鲜血覆盖。

  十里长街,数万民众,死一般地寂静。

  他们张着嘴,瞪大了眼,呆呆地看着一切。

  风雪,似乎又起了。

  只是这一次。

  洁白的雪花,洒落人间。

  迅速被染的鲜红。

  三千颗头颅,滚落在地。

  三千具自诩为斯文正统的躯体,倒在血泊之中。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观礼台上,再无一个活口。

  纪不灵走上高台,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启禀陛下,三千逆贼,已尽数伏诛!”

  苏清寒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她缓缓转身,目光再一次,落向那十里长街,落在那百万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民众身上。

  “现在,还有谁有什么建议?”

  无人应答。

  天地间,只剩下风声,以及那浓得化不开的血腥气。

  “很好。”

  苏清寒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贤德之君,是坐稳了江山之后,演给天下人看的戏码。

  可哪里要真正的贤德?

  她一挥衣袖。

  “诸葛青。”

  “臣在。”

  “传朕旨意,命八荒禁军持朕金牌,分赴青州李氏、太原温氏、陈郡谢氏......等七十二家。”

  诸葛青心中一凛。

  来了。

  “告之其族人,谋逆之罪,天地不容。”

  “三日之内,九族亲眷,无论男女老幼,自行了断者,可留全尸。”

  “三日之后,若尚有活口......”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朕,便亲手送他们上路。”

  ...

  三日后。

  北地,幽州。

  寒风卷着雪沫子,刮在脸上生疼。

  城中的酒楼中,却是热火朝天。

  “听说了吗?神都那边,血流成河啊。”

  一个脸膛黝黑的汉子,灌了口烈酒,咂咂嘴。

  “何止是听说,我三叔家的远房侄子就在神都当差,亲眼所见!三千颗人头,就那么当着万人的面,滚了一地。”

  “真的假的?那位新帝......真就这么狠?”

  “狠?”那汉子冷笑一声,“这算什么狠?你是没听说,那七十二家士族,什么青州李氏,太原温氏,有一个算一个,满门上下,鸡犬不留!”

  “嘶......”

  酒楼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过......”最先开口的汉子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神色,“你们说,这事儿邪门不邪门?”

  “怎么说?”

  “按理说,杀了这么多读书人,天下还不乱套?可你看看现在,除了咱们这儿私底下聊几句,谁敢在明面上说半个字?我从神都一路过来,那些百姓,一个个跟没事人一样。”

  “这你就不懂了。”一个瞧着有几分精明的老账房,端起茶碗,慢悠悠地道,“死的是谁?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老爷。跟咱们这些泥腿子,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吗?他们死了,咱们的税是少了,还是地里能多长出二两粮食?”

  一番话,让众人陷入了沉默。

  是啊。

  皇帝换了谁来当,日子还不是一样过。

  老账房放下茶碗,压低了声音,眼中放光:“比起这个,你们就不好奇......陛下金口玉言,说要传下的那部《大全千法》?”

  这四个字一出,整个酒楼的气氛,瞬间变了。

  方才还在议论杀伐之事的刀客,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真有此事?人人......都能修仙?”

  “谁知道呢?不过今日一早,官府的人就在城中心,立起了一块九丈高的石碑,说是......今天午时三刻,便要将那仙法,公布于众。”

  “走!去看看!”

  “同去同去!”

  顷刻间,酒楼里的人,走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