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苏县长暗中观察,林望成为候选人-《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那场看似为刘建国量身定做的“施政演说”会议,最终在一片心照不宣的恭贺声中结束。刘建国很享受这种感觉,他觉得县里任命他代理乡长的文件,已经在路上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真正决定清水乡未来的牌局,此刻正在几十公里外的云州县委常委会议室里,悄然开局。

  县委常委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压抑。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擦得一尘不染,倒映着天花板上柔和的灯光和一张张不动声色的脸。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和淡淡的烟草味,这是云州县权力核心的味道。

  议题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当讨论到清水乡的工作时,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县委组织部的部长清了清嗓子,照本宣科地汇报了马文远案的后续影响,以及清水乡目前由书记刘建国同志暂时主持全面工作的情况。

  “……总体来看,清水乡的干部队伍情绪稳定,各项工作平稳过渡。刘建国同志在这次事件中,立场坚定,措施得力,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关于清水乡乡长的人选问题,我们组织部初步建议,可以考虑由刘建国同志代理,经过一段考察期后,再履行正式任命程序。”

  这番话,说得四平八稳,是官场上最常见的流程性发言。

  坐在刘建国“老领导”位置上的一位副书记,闻言点了点头,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吹了吹浮沫:“我同意组织部的意见。建国同志在乡镇基层干了二十多年,经验丰富,作风稳健,由他来接任,有利于清水乡的稳定和发展,是最稳妥的选择。”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似乎定了调。几位与这位副书记关系密切的常委,也纷纷附和,言语间都是对刘建国的肯定。

  然而,一直沉默不语的县长苏婉晴,却在这时放下了手中的笔。

  笔尖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微的“叩”。声音不大,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清水乡的问题,真的是换掉一个马文远,再换上一个‘稳妥’的乡长,就能解决的吗?”

  苏婉晴的声音清冷而平静,不带任何情绪,却让会议室里的温度凭空降了几度。

  那位副书记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马文远的案子,性质极其恶劣。这不仅仅是一个干部贪腐的问题,更是对我们政府公信力的巨大伤害。”苏婉晴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危房里的孩子,求助无门的校长,被挪用的教育专款……这些问题,在马文远倒台之前,难道就没人发现吗?我们的干部都在做什么?清水乡的整个班子,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她一连串的反问,如同一记记重拳,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原本有些放松的气氛,瞬间又绷紧了。

  “我认为,现在仓促决定乡长人选,是不负责任的。”苏婉晴的语气不容置疑,“我提议,在讨论乡长人选之前,县委应该对清水乡的领导班子,进行一次全面、深入、彻底的考察和评估。我们要看的,不只是谁‘稳妥’,更是要看,谁有担当,谁有能力,谁能真正解决问题,谁能重塑清水乡的政治生态!”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站在了政治正确和道义的制高点上,让人无法反驳。

  那位副书记脸色有些难看,但他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对“全面考察”这个提议。

  就在这时,一直埋头记录的县纪委书记钱书记,抬起了头。

  “我赞同苏县长的意见。”他的声音沙哑而有力,“在查办马文远案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清水乡的一些干部,存在着严重的失职和麻木不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闪光点。”

  他顿了顿,翻开了面前的笔记本。

  “这次的举报,是实名举报。举报人是中学的王校长和几位学生家长。据我们了解,他们之所以有勇气站出来,并且能拿出那么关键的证据,背后离不开一位年轻同志的帮助和引导。”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这位同志叫林望,是市里下派到清水乡的选调生。”钱书记的目光转向苏婉晴,带着一丝询问和确认,“他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智慧。他没有选择激化矛盾,而是安抚群众情绪,收集关键证据,并引导他们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问题。这既保护了举报人,也为我们纪委办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种政治觉悟和工作方法,在年轻干部中,是十分难得的。”

  “林望?”

  这个名字,像一颗新星,第一次在云州县的权力核心圈里,被正式地点亮。

  一些常委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这个名字还很陌生。

  苏婉晴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表情,她只是顺着钱书记的话,淡淡地补充了一句:“嗯,这个年轻人我有点印象。在之前的生态农业项目招标会上,他代表清水乡做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详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的话点到即止,既没有过分夸赞,也没有表露出任何倾向。但“我有点印象”和“印象很深”这两个短语,从县长口中说出来,分量已经足够重了。

  会议的最终结果,是苏婉晴的提议被采纳。县委决定,由组织部牵头,纪委配合,成立联合考察组,即日进驻清水乡,对乡领导班子进行为期一周的全面考察。

  关于乡长人选的讨论,暂时搁置。

  会议结束后,组织部长特意多走了几步,与苏婉晴并行。

  “苏县长,关于那个林望,您看……”

  “按规矩办。”苏婉晴目视前方,语气平淡,“既然是全面考察,那就不能漏掉任何一个人。尤其是这些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更要重点看一看,听一听他们的想法。把他的档案调出来,我晚上要看。”

  “好的,我明白了。”组织部长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清水乡这盘棋,因为苏县长的介入,已经从一潭死水,变成了一局充满变数的活棋。而那个叫林望的年轻人,已经被这位强势的女县长,悄然摆上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

  消息传回清水乡,比正式的文件要快得多。

  当刘建国从自己在县里的“线人”口中,得知常委会的最终决定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烟灰缸很快就堆满了烟头。

  电话里,“线人”的描述很委婉:“……领导们的意思是,要更慎重一些,对班子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这也是对你负责嘛……”

  但刘建国不是傻子。他混迹官场半生,哪能听不出这些话术背后的真正含义。

  “暂时搁置”、“全面考察”,这八个字,就像一盆冰水,从他头顶浇下,让他那颗被权力欲望烧得滚烫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他头顶上,那枚[志在必得]的金色标签,光芒急剧黯淡,颜色也从纯金,变成了掺杂着许多灰色杂质的暗金色。旁边,一枚代表[惊疑]的标签和一枚代表[恼怒]的标签,正在疯狂闪烁。

  为什么?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他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看来,自己代理乡长,是板上钉钉、顺理成章的事情。苏婉晴一个外来的女县长,根基未稳,怎么敢在这种人事问题上,公然和老牌的副书记叫板?

  就在他烦躁地踱步时,一个名字毫无征兆地从他脑海里蹦了出来。

  林望。

  他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变得锐利而复杂。

  他想起那天下午,林望面对他的拉拢时,那副恭敬却疏离的模样。他想起食堂里,林望宁愿和老会计坐在角落,也不愿到他那桌来凑热闹。

  之前,他只觉得这年轻人有点傲气,不懂人情世故。

  现在想来,那哪里是傲气,分明是一种有恃无恐的底气!

  难道……他跟苏县长……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藤蔓一样,瞬间缠住了他的心脏。

  他越想越觉得可能。林望是市里下来的,苏婉晴也是市里下来的。林望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苏婉晴也是。扳倒马文远,林望是操盘手,而最终拍板的,是苏婉晴!

  一瞬间,所有的线索都串联了起来。

  刘建国感到一阵后怕,脊背上渗出了冷汗。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从始至终,都把林望当成了一把可以利用的“刀”,却从未想过,这把刀,或许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自己的持刀人。

  而现在,县里的考察组马上就要下来了。这所谓的“全面考察”,名为考察班子,实则,恐怕就是为某个人量身定做的一场大戏!

  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之前的那些沾沾自喜,简直就像个笑话!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

  刘建国眼中的惊疑和恼怒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和危险的情绪。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用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待林望了。

  既然不能把他当刀使,那就得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甚至需要去争取的对象。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印着全体干部通讯录的A4纸,目光死死地锁定在了“林望”两个字和他后面那一串手机号码上。

  他头顶的标签,在经过一番剧烈的挣扎和闪烁后,最终稳定了下来。那枚暗金色的[志在必得]依旧顽强地存在着,但在它的旁边,一枚全新的、带着明显功利色彩的标签,缓缓浮现,并且越来越亮。

  那标签上,写着两个字——[收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