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和年间,苏州府有个破落户子弟名叫柳青,祖上做过几任盐官,传到父亲这辈只剩城西一处老宅。这日清明,柳青从当铺出来,怀里揣着刚典当的旧棉袄换的五十文钱,忽见桥头围着一群人。挤进去看时,却是个白头老翁在卖祖传宝刀,要价十两银子。众人哄笑间,柳青瞥见刀柄嵌着块鸡血石,心中一动,将五十文尽数掏出:“老丈且去买些吃食,这刀我明日凑足银两来取。”
当夜三更,柳青在柴房就着月光擦拭刀身,忽见石门轴下压着半片金钏。正诧异间,门外传来叩门声,开门见见个戴帷帽的女子,声音颤巍巍的:“郎君拾得金钏,可否赐还?此物关系三条人命。”柳青正要细问,远处传来马蹄声,那女子闪身躲进柴堆。但见五六个红衣官差举着火把掠过巷口,为首的喝道:“仔细搜查,莫放走了钦犯!”
这般闹到天光微亮,柳青再寻那女子时,只闻得淡淡茉莉香。揣着金钏出门,忽被个癞头和尚扯住袖口:“施主印堂发黑,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柳青甩脱要走,和尚往他手心塞了张符纸,“遇着穿红鞋的娘子,千万避开。”
这日晌午,柳青在茶楼听说桩奇事:城东徐员外家小姐前日投缳,昨夜竟从棺材里坐起,如今见人就咬。正说着,楼梯口上来个戴面纱的卖唱女,琵琶弦音凄切。柳青低头喝茶,瞥见她裙下露出半截红绣鞋。
当夜暴雨如注,柳青举着破伞往家赶,忽听巷深处传来女子呼救。赶过去时,见两个泼皮正拉扯着卖唱女。柳青挥伞欲打,不妨脑后挨了闷棍。醒来时却躺在锦绣帐中,那卖唱女正替他敷药,轻声道:“恩公莫怕,此处是长乐坊后院。”烛光下见她取下假疤痕,竟是明眸皓齿的佳人。
女子自称采薇,原是扬州教坊司乐伎,为躲避仇家才易容潜行。说着从妆奁取出半片金钏,与柳青怀中那片严丝合合缝:“此乃家传信物,关系着前朝秘宝。”忽闻窗外鸦声骤起,采薇脸色煞白:“他们追来了!”
但见七八个黑衣汉子跃墙而入,刀光映着雨幕。柳青抓起墙角的祖传宝刀,竟觉入手生温。混战中采薇袖中飞出银针,为首的黑衣人惨叫倒地。正厮杀间,远处传来鸣锣声,应天府巡夜兵丁将至,黑衣人纷纷退走。
次日清晨,采薇带着柳青往栖霞山去。在紫云洞中启动机关,现出条密道。尽头石室内堆着十余口檀木箱,开箱时金光耀目——竟是前朝皇室的金器!采薇抚着箱盖叹息:“妾身本是宗室女,这些是靖难时藏匿的宫眷赎命钱。”
正当此时,洞外传来狂笑。但见那卖刀老翁带着官兵涌入,原来竟是苏州通判假扮!采薇急按机关,石门轰然落下。暗河边的舢板上,她含泪道出真相:当年宫变时,她尚在襁褓中被乳母救出,如今仇家仍在朝中位高权重。
二人顺暗河漂至太湖,在渔村躲藏半月。这日采薇发热说明话,柳青冒险进城求医。在回春堂撞见个白须老者,竟是幼时教他认字的西席先生。老先生见他衣衫褴褛,叹道:“今早有京官抵达苏州,正在查访前朝余孽。”
当夜柳青偷回老宅取藏着的田契,却见庭院灯火通明。那癞头和尚坐在石凳上啃着烧鸡:“小子果然福大命大。”说着掷来个油布包。柳青打开一看,竟是采薇的卖身契与扬州官府的批文——原来她竟是三年前教坊司走脱的官妓!
返回渔村时采薇已退热,见了文书脸色骤变:“这必是仇家伪造的!”忽听舱外箭矢破空,数十艘官船已将小院围住。甲板上立着个绯袍官员,正是当朝刑部侍郎。采薇见状冷笑:“王侍郎别来无恙?可还记得甘露殿血案?”
原来二十年前,这位王侍郎还是小小起居郎,因窥见皇后与太子密谋,连夜向宠妃告密引发宫变。如今见事情败露,竟下令放箭。危急时刻,湖面升起浓雾,那癞头和尚踏浪而来,袖中飞出串佛珠将箭矢尽数击落。
混战中采薇肩头中箭,柳青背着她跳入芦苇荡。在龟山岛岩洞里,她终于道出全部实情:当年皇后临终前,将传国玉玺与金钏一并交与乳母。如今玉玺仍藏在金陵某处,需凑齐三片金钏才能寻得。
养伤期间,柳青白日捕鱼,夜里跟着采薇习字读书。这日采薇在沙地上画着金陵街巷图,忽闻洞外有婴儿啼哭。出去察看时,却见个竹篮漂在岸边,内有锦缎包裹的男婴,颈上挂着片金锁。
顺着水流向上游寻觅,在枫树林里找到处荒废别业。推开朱漆剥落的大门,但见庭院跪着十余具白骨,皆作仆役打扮。正堂梁上悬着个青布包袱,里面正是第三片金钏!采薇抚着金锁泣道:“这孩儿胸前胎记,与今上失散的皇长孙一般无二。”
此时王侍郎的追兵已至龟山,放火烧芦苇。柳青急中生智,撬开岸边沉船板,三人藏身货舱顺流而下。在镇江口岸,遇着往长安的漕运粮船。老船公见婴儿可怜,允他们搭船西行。
这日行至洛阳,采薇在码头见个贵妇人身影熟悉,竟是幼时教养嬷嬷!老嬷嬷如今在魏王府当差,见了金锁哭倒在地。原来当日宫变,皇长孙被忠仆冒死带出,如今圣上正命宗正寺全力寻访。
消息传到长安,圣旨星夜而至。柳青跪接诏书时,忽有暗箭射来,采薇扑身挡在他胸前。魏王府侍卫擒住放冷箭者,竟是易容混入的王侍郎!三司会审那日,采薇强撑病体上堂,当众解开发髻,取出藏了二十年的皇后血书。
真相大白那日,满城芍药一夜尽开。柳青扶着采薇在朱雀街看花灯,忽见那癞头和尚在酒肆独饮。上前敬酒时,和尚大笑:“贫僧乃当年甘露殿值守侍卫,忍辱负重二十载,今日终于得见青天!”言罢化作清风而去。
新帝登基后,柳青辞却爵位,带着采薇重返苏州。开春时老宅海棠树下,采薇握着柳青的手共握锄头,忽听泥土中铮然作响——竟掘出个鎏金铁盒,内藏前朝画圣吴道子的真迹《天河揽月图》。
这年端阳赛舟会,有客商从海外归来,说起在暹罗国见着对中原夫妇开办义学,女子精通音律,男子善铸刀剑,门前海棠树与中原异种,花开时满城飘香。更奇的是家中稚子项上金锁,竟刻着蟠龙纹样。
暮色染红运河时,柳青在院里教孩童诵读《诗经》,采薇在廊下修复古琴。忽闻门外马嘶,却是当年太湖救起的男婴如今已封郡王,捧着圣旨前来省亲。少年从怀中取出御赐金丸,轻轻放在海棠树下:“阿爹阿娘,长安牡丹开了。”
当夜三更,柳青在柴房就着月光擦拭刀身,忽见石门轴下压着半片金钏。正诧异间,门外传来叩门声,开门见见个戴帷帽的女子,声音颤巍巍的:“郎君拾得金钏,可否赐还?此物关系三条人命。”柳青正要细问,远处传来马蹄声,那女子闪身躲进柴堆。但见五六个红衣官差举着火把掠过巷口,为首的喝道:“仔细搜查,莫放走了钦犯!”
这般闹到天光微亮,柳青再寻那女子时,只闻得淡淡茉莉香。揣着金钏出门,忽被个癞头和尚扯住袖口:“施主印堂发黑,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柳青甩脱要走,和尚往他手心塞了张符纸,“遇着穿红鞋的娘子,千万避开。”
这日晌午,柳青在茶楼听说桩奇事:城东徐员外家小姐前日投缳,昨夜竟从棺材里坐起,如今见人就咬。正说着,楼梯口上来个戴面纱的卖唱女,琵琶弦音凄切。柳青低头喝茶,瞥见她裙下露出半截红绣鞋。
当夜暴雨如注,柳青举着破伞往家赶,忽听巷深处传来女子呼救。赶过去时,见两个泼皮正拉扯着卖唱女。柳青挥伞欲打,不妨脑后挨了闷棍。醒来时却躺在锦绣帐中,那卖唱女正替他敷药,轻声道:“恩公莫怕,此处是长乐坊后院。”烛光下见她取下假疤痕,竟是明眸皓齿的佳人。
女子自称采薇,原是扬州教坊司乐伎,为躲避仇家才易容潜行。说着从妆奁取出半片金钏,与柳青怀中那片严丝合合缝:“此乃家传信物,关系着前朝秘宝。”忽闻窗外鸦声骤起,采薇脸色煞白:“他们追来了!”
但见七八个黑衣汉子跃墙而入,刀光映着雨幕。柳青抓起墙角的祖传宝刀,竟觉入手生温。混战中采薇袖中飞出银针,为首的黑衣人惨叫倒地。正厮杀间,远处传来鸣锣声,应天府巡夜兵丁将至,黑衣人纷纷退走。
次日清晨,采薇带着柳青往栖霞山去。在紫云洞中启动机关,现出条密道。尽头石室内堆着十余口檀木箱,开箱时金光耀目——竟是前朝皇室的金器!采薇抚着箱盖叹息:“妾身本是宗室女,这些是靖难时藏匿的宫眷赎命钱。”
正当此时,洞外传来狂笑。但见那卖刀老翁带着官兵涌入,原来竟是苏州通判假扮!采薇急按机关,石门轰然落下。暗河边的舢板上,她含泪道出真相:当年宫变时,她尚在襁褓中被乳母救出,如今仇家仍在朝中位高权重。
二人顺暗河漂至太湖,在渔村躲藏半月。这日采薇发热说明话,柳青冒险进城求医。在回春堂撞见个白须老者,竟是幼时教他认字的西席先生。老先生见他衣衫褴褛,叹道:“今早有京官抵达苏州,正在查访前朝余孽。”
当夜柳青偷回老宅取藏着的田契,却见庭院灯火通明。那癞头和尚坐在石凳上啃着烧鸡:“小子果然福大命大。”说着掷来个油布包。柳青打开一看,竟是采薇的卖身契与扬州官府的批文——原来她竟是三年前教坊司走脱的官妓!
返回渔村时采薇已退热,见了文书脸色骤变:“这必是仇家伪造的!”忽听舱外箭矢破空,数十艘官船已将小院围住。甲板上立着个绯袍官员,正是当朝刑部侍郎。采薇见状冷笑:“王侍郎别来无恙?可还记得甘露殿血案?”
原来二十年前,这位王侍郎还是小小起居郎,因窥见皇后与太子密谋,连夜向宠妃告密引发宫变。如今见事情败露,竟下令放箭。危急时刻,湖面升起浓雾,那癞头和尚踏浪而来,袖中飞出串佛珠将箭矢尽数击落。
混战中采薇肩头中箭,柳青背着她跳入芦苇荡。在龟山岛岩洞里,她终于道出全部实情:当年皇后临终前,将传国玉玺与金钏一并交与乳母。如今玉玺仍藏在金陵某处,需凑齐三片金钏才能寻得。
养伤期间,柳青白日捕鱼,夜里跟着采薇习字读书。这日采薇在沙地上画着金陵街巷图,忽闻洞外有婴儿啼哭。出去察看时,却见个竹篮漂在岸边,内有锦缎包裹的男婴,颈上挂着片金锁。
顺着水流向上游寻觅,在枫树林里找到处荒废别业。推开朱漆剥落的大门,但见庭院跪着十余具白骨,皆作仆役打扮。正堂梁上悬着个青布包袱,里面正是第三片金钏!采薇抚着金锁泣道:“这孩儿胸前胎记,与今上失散的皇长孙一般无二。”
此时王侍郎的追兵已至龟山,放火烧芦苇。柳青急中生智,撬开岸边沉船板,三人藏身货舱顺流而下。在镇江口岸,遇着往长安的漕运粮船。老船公见婴儿可怜,允他们搭船西行。
这日行至洛阳,采薇在码头见个贵妇人身影熟悉,竟是幼时教养嬷嬷!老嬷嬷如今在魏王府当差,见了金锁哭倒在地。原来当日宫变,皇长孙被忠仆冒死带出,如今圣上正命宗正寺全力寻访。
消息传到长安,圣旨星夜而至。柳青跪接诏书时,忽有暗箭射来,采薇扑身挡在他胸前。魏王府侍卫擒住放冷箭者,竟是易容混入的王侍郎!三司会审那日,采薇强撑病体上堂,当众解开发髻,取出藏了二十年的皇后血书。
真相大白那日,满城芍药一夜尽开。柳青扶着采薇在朱雀街看花灯,忽见那癞头和尚在酒肆独饮。上前敬酒时,和尚大笑:“贫僧乃当年甘露殿值守侍卫,忍辱负重二十载,今日终于得见青天!”言罢化作清风而去。
新帝登基后,柳青辞却爵位,带着采薇重返苏州。开春时老宅海棠树下,采薇握着柳青的手共握锄头,忽听泥土中铮然作响——竟掘出个鎏金铁盒,内藏前朝画圣吴道子的真迹《天河揽月图》。
这年端阳赛舟会,有客商从海外归来,说起在暹罗国见着对中原夫妇开办义学,女子精通音律,男子善铸刀剑,门前海棠树与中原异种,花开时满城飘香。更奇的是家中稚子项上金锁,竟刻着蟠龙纹样。
暮色染红运河时,柳青在院里教孩童诵读《诗经》,采薇在廊下修复古琴。忽闻门外马嘶,却是当年太湖救起的男婴如今已封郡王,捧着圣旨前来省亲。少年从怀中取出御赐金丸,轻轻放在海棠树下:“阿爹阿娘,长安牡丹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