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金华府有书生姓柳名临渊,字子湛,乃寒门子弟,寓居城西古刹温书。寺名宝积,梁柱倾颓,梵音久绝,唯老衲一人并哑仆守之。是岁秋闱在即,临渊日夜秉烛苦读,常至三更。
一夜忽闻扣门声,启扉见一女子跌扑阶前,素衣染血,云鬓散乱。临渊秉烛照之,竟有殊色,眸含秋水,唇绽樱颗。女子泣曰:“奴家陈氏,原系姑苏人氏,随父赴任途中遭山匪劫掠,父母皆殒,奴冒死逃脱,愿乞暂避。”临渊见其楚楚,心生恻隐,乃引至东厢空室,取旧裳与易,奉粥食之。
自此陈氏居寺中,旦暮侍奉笔墨,红袖添香。临渊初尚恪守礼法,然日久情动,每见其纤腰袅娜,幽香袭人,辄心神摇曳。某夜雷雨大作,陈氏惶惶叩门,云惧霹雳声,临渊终不能自持,遂成云雨之欢。
然自狎昵后,临渊日渐羸弱。先是目下青黑,继而咳血不止。寺中老衲名了尘者,尝窥陈氏,密语临渊曰:“此女眉间隐有黑气,恐非善类。”临渊惑于美色,反斥僧人多事。
重阳前夕,临渊咳血昏厥,朦胧间见陈氏背身对镜,执笔描画。窥之,竟见其揭下人皮,面皮之下乃青面獠牙,目如铜铃,正以彩笔细绘人皮!鬼察觉回首,露齿而笑:“郎君既见,妾不复藏矣。”临渊骇极而绝。
及醒,已在了尘禅房。老衲叹曰:“斯乃画皮鬼也,专食人心。今取君心头精血已七成,再三日必亡。”临渊伏地泣求。了尘曰:“此鬼道行甚深,老衲仅能暂封其行动。城南有酆道士,善捉妖,然性情乖张,求之甚难。”
临渊强撑往谒。酆道士居废观中,鹤发鸡皮,状若疯癫。闻所求,嗤曰:“世间痴儿尽为色所迷,死不足惜!”临渊长跪终日,道士乃掷一拂尘曰:“此鬼乃百年前冤死者所化,怨气凝结,寻常法器难伤。唯有用其本体人皮,方可制之。”
当夜月晦,道士作法困住东厢。但闻凄厉尖啸,陈氏破窗而出,面容半为人颜半是鬼相。道士掷符咒,皆被黑气吞噬。危急间,哑仆突从暗处冲出,将朱砂泼洒鬼身——原来了尘早令其暗中准备。鬼物惨嚎声中,临渊忆起道士嘱托,冒死冲入室内,果见榻底藏有画皮卷轴。
正欲取之,那画皮忽自行展开,浮现无数扭曲人脸,皆泣诉冤情。临渊恍然知此鬼乃百名冤女精魄所聚,非寻常邪祟。迟疑间,鬼已挣脱桎梏扑至。千钧一发时,临渊咬指血染画皮,竟使鬼物哀嚎倒退——原来其仍存一丝善念,不忍伤恩主。
道士趁机布下天罗地网,却见画皮自行焚毁,鬼物渐透明,凄然道:“妾本苏州太守女,父遭构陷,满门女眷被贩为妓,皆自尽而亡。怨气相聚成此形骸,今得郎君真情泪,怨可解矣。”言毕化作青烟散去,地上唯余骨钗一枚。
临渊携钗归,大病三月。愈后赴试,竟中举人。次年春闱途经苏州,偶闻古井现百具女骨,乃捐资厚葬。当夜梦陈氏来谢,云已转生。然临渊终身不娶,常对骨钗独语。人皆道其痴,殊不知每至夜半,镜中可见女子身影立其身后,轻柔抚其鬓发——原来怨气虽消,执念犹在,竟以精魄附钗上,永随君侧。
越三年,临渊选授钱塘县丞。赴任途中宿于驿馆,夜半闻隔壁有啜泣声。窥之见一老妪对灯缝皮,针线过处,人皮渐成少妇容貌。临渊骇退,忽觉怀中骨钗发烫。次日询驿卒,云此屋常闹鬼,凡宿者必梦亡亲召魂。临渊方知虽画皮已灭,世间邪术未绝。
钱塘任上,有富商赵某续弦娶美妇胡氏。未几,赵家频出怪事:婢女夜夜见夫人对镜梳头,镜中却是骷髅。临渊因前缘,暗查之。见胡氏额贴花黄,正是昔年画皮鬼所用符咒样式!乃密访酆道士,道士云:“此名‘画皮蛊’,乃邪道用横死者皮炼就,附以精怪,专害人性命夺其财。”
临渊设局擒之,胡氏果现原形——竟是一张完整人皮,内裹黑气。道士作法时,人皮突裂,飞出百只血蛾,扑咬观者。混乱中临渊被血蛾叮咬,臂上现朱砂痕,渐成女子面庞,夜夜作痛啼哭。
道士曰:“此谓皮咒,须寻施术者解之。”顺藤摸瓜,竟查至致仕京官李侍郎府。其府中常有无名美婢出现,而朝中政敌多暴毙,死者皆失面皮。临渊协锦衣卫暗查,发现李府密室藏百张人皮,俱是艳女形状!
原来李侍郎乃邪教长老,以人皮养蛊,操纵皮偶刺探机密、铲除异己。决战夜,李侍郎撕下面具,竟也是画皮——其本尊早被替换,真身恐已遇害。恶战间,临渊臂上皮咒反成护身符,吸收邪法反噬其主。
烈火焚宅,百张人皮齐啸,声震全城。临渊救出被囚女子,却发现她们皮下皆空,五脏早被掏空制成蛊器!唯一年幼歌姬幸存,云邪教总坛在东海孤岛。临渊辞官泛海,誓要铲除根源。
航海月余,见黑云笼罩之岛。岛上竟有繁华市镇,居民皆戴人皮面具,笑颜僵硬。临渊伪作客商混入,见集市公然叫卖“皮囊”,富贵者竟可购少女全身人皮披挂,瞬间返老还童!
暗访得知岛主号“皮菩萨”,据传是唐代遗仙,实乃千年画皮妖。其座下四大长老:抽筋手、剔骨匠、缝皮娘、描容师,专事人体改造。岛心圣殿中供奉“万皮图”,乃用九百九十九张人皮拼成的轮回阵图,欲凑足千数则功成圆满,可祸乱人间。
临渊联合被掳志士,欲毁阵图。然皮菩萨神通广大,能同时操控百张人皮作战。恶斗中,临渊伙伴接连被剥皮制成傀儡。危急时,怀中骨钗突放光华,陈氏残魂现形,泣诉皮菩萨正是当年害其全家的仇人——前朝东厂督公曹静忠,借画皮邪术延寿至今!
新仇旧恨交织,临渊冒死冲入阵眼。却见万皮图中心空缺,正是预留之主位。皮菩萨笑曰:“候君多时矣!尔身负画皮咒印,又得冤魂加持,乃最佳主皮。”方知一切皆是局:从金华遇鬼至钱塘查案,皆为培养合适“皮胚”。
临渊宁死不从,自戕欲毁肉身。千钧一发间,酆道士乘鹤而来——原其乃龙虎山弃徒,专为清理门户而来。师兄弟血战,道士终以性命催动雷法,劈毁万皮图。皮菩萨遭反噬,百张人皮反裹其身,成巨大肉茧。
临渊幸得残存志士相救,驾船逃离。回望孤岛沉没,海面浮起无数人皮,随波逐浪如地狱绘卷。归途每夜梦魇,觉身上皮肤躁动不安,对镜常见异样纹路。医者云是心疾,然某日沐汤时,忽见背部皮肤自行褶皱,渐成鬼脸轮廓!
返金华修养,旧刹宝积寺竟香火鼎盛。了尘早已圆寂,新住持号“皮骨禅师”,称能用皮咒治病。临渊往观,见禅师果有异能:抚患者头顶,即褪下病皮换新肤。然被治者皆成行尸走肉,唯听禅师号令。
临渊识破妖人继业,欲揭发却反被诬为妖孽。衙役擒拿时,其背皮骤裂,飞出当日所中血蛾,螫人即传皮咒!顿时全城大乱,中咒者互相撕扯皮肤,满街血人奔逃。皮骨禅师现出原形,竟是东海漏网长老“缝皮娘”。
原来邪教早有预备,借临渊为“毒囊”散播皮咒。临渊悲愤交加,忆起酆道士临终所传秘法:以自身为器,吸尽皮咒。遂登钟楼诵咒,引万千血蛾归身。顷刻皮开肉绽,成血人坠地。
缝皮娘欲取临渊完皮,忽天降大雪——竟是骨钗中陈氏残魂引动天地异象。冰雪冻住血蛾,临渊得隙,抱妖人跃入熔炉同焚。火中闻凄厉哀嚎,见无数人皮灰飞烟灭。
劫后余生,临渊全身缠帛,状若木乃伊。然皮咒虽除,邪根未绝。每至梅雨时节,伤处便痒痛难忍,需用特制药膏压制。有游方郎中赠古方,云须取晨露、暮霞、童贞血并百年桃木灰调制。临渊依方制药,却发现药膏渐渗入皮肉,形成金色脉络!
某夜雷雨,旧伤迸裂,剥落绷带下竟现金丝编织般的皮肤!镜中容颜恍若重生,却隐隐透出非人之相。更骇人是,可感知城内他人病痛——原是药膏中混入邪教圣物“万皮膏”,竟使临渊成为活体皮咒之源。
自此踏上追寻解方之路,跋涉山川。访苗疆蛊师、问道昆仑仙、求南海佛牙,终在吐蕃密寺得悉:欲彻底解脱,须往幽冥取“地藏皮卷”。乃设阵开阴路,直下九泉。
黄泉路上见百鬼夜行,皆披人皮游荡。判官告曰:“自阳间画皮术盛行,阴司秩序大乱。恶鬼窃投胎皮囊,善魂反困枉死城。”临渊助平乱,得见地藏。菩萨云:“皮相本空,尔执念太深方招此劫。”赐净皮圣水,却需历经九世轮回方可洗净。
临渊甘入轮回,每世皆受剥皮之苦:或生为鞣皮匠,或转世画师,甚至成披甲战士遭剥皮实草。第九世堕畜生道为羔羊,年终被宰,皮制鼓面。某日闻经幡声,豁然开悟——原来皮肉虽痛,真灵不灭,何惧百劫千难?
第十世重生为小沙弥,早慧通佛理。主持惊其能诵《地藏经》,额有金色纹路。年十六闭关,三年后出关,肤若婴孩,目含慈悲。遂云游四方,专解皮相之惑。
某日渡江救起投水少女,其因貌丑遭弃。临渊——今称“金肤僧”——抚其顶曰:“美丑皆皮囊,观心不观相。”少女抬首,竟现出陈氏容颜!原来地藏感其诚,许残魂转世续缘。然此世她为贫家丑女,且寿仅十九。
僧人携少女隐居深山,采药制药。尝以身试毒,肤色变幻如虹。少女十九岁临终前,金肤僧割腕取金血喂之,竟使其脱胎换骨,丑陋尽褪。然僧人自此枯萎,坐化时全身金皮蜕如蝉壳,风中碎为金粉。
村民收金粉和泥塑像,成“金肤菩萨”。百年来香火不绝,尤灵验于治皮肤恶疾。然每逢阴雨,像身渗出血珠;有胆大者刮金粉入药,则夜夜闻剥皮声——原是大慈悲伴大恐怖,超度未尽,永镇此间。
一夜忽闻扣门声,启扉见一女子跌扑阶前,素衣染血,云鬓散乱。临渊秉烛照之,竟有殊色,眸含秋水,唇绽樱颗。女子泣曰:“奴家陈氏,原系姑苏人氏,随父赴任途中遭山匪劫掠,父母皆殒,奴冒死逃脱,愿乞暂避。”临渊见其楚楚,心生恻隐,乃引至东厢空室,取旧裳与易,奉粥食之。
自此陈氏居寺中,旦暮侍奉笔墨,红袖添香。临渊初尚恪守礼法,然日久情动,每见其纤腰袅娜,幽香袭人,辄心神摇曳。某夜雷雨大作,陈氏惶惶叩门,云惧霹雳声,临渊终不能自持,遂成云雨之欢。
然自狎昵后,临渊日渐羸弱。先是目下青黑,继而咳血不止。寺中老衲名了尘者,尝窥陈氏,密语临渊曰:“此女眉间隐有黑气,恐非善类。”临渊惑于美色,反斥僧人多事。
重阳前夕,临渊咳血昏厥,朦胧间见陈氏背身对镜,执笔描画。窥之,竟见其揭下人皮,面皮之下乃青面獠牙,目如铜铃,正以彩笔细绘人皮!鬼察觉回首,露齿而笑:“郎君既见,妾不复藏矣。”临渊骇极而绝。
及醒,已在了尘禅房。老衲叹曰:“斯乃画皮鬼也,专食人心。今取君心头精血已七成,再三日必亡。”临渊伏地泣求。了尘曰:“此鬼道行甚深,老衲仅能暂封其行动。城南有酆道士,善捉妖,然性情乖张,求之甚难。”
临渊强撑往谒。酆道士居废观中,鹤发鸡皮,状若疯癫。闻所求,嗤曰:“世间痴儿尽为色所迷,死不足惜!”临渊长跪终日,道士乃掷一拂尘曰:“此鬼乃百年前冤死者所化,怨气凝结,寻常法器难伤。唯有用其本体人皮,方可制之。”
当夜月晦,道士作法困住东厢。但闻凄厉尖啸,陈氏破窗而出,面容半为人颜半是鬼相。道士掷符咒,皆被黑气吞噬。危急间,哑仆突从暗处冲出,将朱砂泼洒鬼身——原来了尘早令其暗中准备。鬼物惨嚎声中,临渊忆起道士嘱托,冒死冲入室内,果见榻底藏有画皮卷轴。
正欲取之,那画皮忽自行展开,浮现无数扭曲人脸,皆泣诉冤情。临渊恍然知此鬼乃百名冤女精魄所聚,非寻常邪祟。迟疑间,鬼已挣脱桎梏扑至。千钧一发时,临渊咬指血染画皮,竟使鬼物哀嚎倒退——原来其仍存一丝善念,不忍伤恩主。
道士趁机布下天罗地网,却见画皮自行焚毁,鬼物渐透明,凄然道:“妾本苏州太守女,父遭构陷,满门女眷被贩为妓,皆自尽而亡。怨气相聚成此形骸,今得郎君真情泪,怨可解矣。”言毕化作青烟散去,地上唯余骨钗一枚。
临渊携钗归,大病三月。愈后赴试,竟中举人。次年春闱途经苏州,偶闻古井现百具女骨,乃捐资厚葬。当夜梦陈氏来谢,云已转生。然临渊终身不娶,常对骨钗独语。人皆道其痴,殊不知每至夜半,镜中可见女子身影立其身后,轻柔抚其鬓发——原来怨气虽消,执念犹在,竟以精魄附钗上,永随君侧。
越三年,临渊选授钱塘县丞。赴任途中宿于驿馆,夜半闻隔壁有啜泣声。窥之见一老妪对灯缝皮,针线过处,人皮渐成少妇容貌。临渊骇退,忽觉怀中骨钗发烫。次日询驿卒,云此屋常闹鬼,凡宿者必梦亡亲召魂。临渊方知虽画皮已灭,世间邪术未绝。
钱塘任上,有富商赵某续弦娶美妇胡氏。未几,赵家频出怪事:婢女夜夜见夫人对镜梳头,镜中却是骷髅。临渊因前缘,暗查之。见胡氏额贴花黄,正是昔年画皮鬼所用符咒样式!乃密访酆道士,道士云:“此名‘画皮蛊’,乃邪道用横死者皮炼就,附以精怪,专害人性命夺其财。”
临渊设局擒之,胡氏果现原形——竟是一张完整人皮,内裹黑气。道士作法时,人皮突裂,飞出百只血蛾,扑咬观者。混乱中临渊被血蛾叮咬,臂上现朱砂痕,渐成女子面庞,夜夜作痛啼哭。
道士曰:“此谓皮咒,须寻施术者解之。”顺藤摸瓜,竟查至致仕京官李侍郎府。其府中常有无名美婢出现,而朝中政敌多暴毙,死者皆失面皮。临渊协锦衣卫暗查,发现李府密室藏百张人皮,俱是艳女形状!
原来李侍郎乃邪教长老,以人皮养蛊,操纵皮偶刺探机密、铲除异己。决战夜,李侍郎撕下面具,竟也是画皮——其本尊早被替换,真身恐已遇害。恶战间,临渊臂上皮咒反成护身符,吸收邪法反噬其主。
烈火焚宅,百张人皮齐啸,声震全城。临渊救出被囚女子,却发现她们皮下皆空,五脏早被掏空制成蛊器!唯一年幼歌姬幸存,云邪教总坛在东海孤岛。临渊辞官泛海,誓要铲除根源。
航海月余,见黑云笼罩之岛。岛上竟有繁华市镇,居民皆戴人皮面具,笑颜僵硬。临渊伪作客商混入,见集市公然叫卖“皮囊”,富贵者竟可购少女全身人皮披挂,瞬间返老还童!
暗访得知岛主号“皮菩萨”,据传是唐代遗仙,实乃千年画皮妖。其座下四大长老:抽筋手、剔骨匠、缝皮娘、描容师,专事人体改造。岛心圣殿中供奉“万皮图”,乃用九百九十九张人皮拼成的轮回阵图,欲凑足千数则功成圆满,可祸乱人间。
临渊联合被掳志士,欲毁阵图。然皮菩萨神通广大,能同时操控百张人皮作战。恶斗中,临渊伙伴接连被剥皮制成傀儡。危急时,怀中骨钗突放光华,陈氏残魂现形,泣诉皮菩萨正是当年害其全家的仇人——前朝东厂督公曹静忠,借画皮邪术延寿至今!
新仇旧恨交织,临渊冒死冲入阵眼。却见万皮图中心空缺,正是预留之主位。皮菩萨笑曰:“候君多时矣!尔身负画皮咒印,又得冤魂加持,乃最佳主皮。”方知一切皆是局:从金华遇鬼至钱塘查案,皆为培养合适“皮胚”。
临渊宁死不从,自戕欲毁肉身。千钧一发间,酆道士乘鹤而来——原其乃龙虎山弃徒,专为清理门户而来。师兄弟血战,道士终以性命催动雷法,劈毁万皮图。皮菩萨遭反噬,百张人皮反裹其身,成巨大肉茧。
临渊幸得残存志士相救,驾船逃离。回望孤岛沉没,海面浮起无数人皮,随波逐浪如地狱绘卷。归途每夜梦魇,觉身上皮肤躁动不安,对镜常见异样纹路。医者云是心疾,然某日沐汤时,忽见背部皮肤自行褶皱,渐成鬼脸轮廓!
返金华修养,旧刹宝积寺竟香火鼎盛。了尘早已圆寂,新住持号“皮骨禅师”,称能用皮咒治病。临渊往观,见禅师果有异能:抚患者头顶,即褪下病皮换新肤。然被治者皆成行尸走肉,唯听禅师号令。
临渊识破妖人继业,欲揭发却反被诬为妖孽。衙役擒拿时,其背皮骤裂,飞出当日所中血蛾,螫人即传皮咒!顿时全城大乱,中咒者互相撕扯皮肤,满街血人奔逃。皮骨禅师现出原形,竟是东海漏网长老“缝皮娘”。
原来邪教早有预备,借临渊为“毒囊”散播皮咒。临渊悲愤交加,忆起酆道士临终所传秘法:以自身为器,吸尽皮咒。遂登钟楼诵咒,引万千血蛾归身。顷刻皮开肉绽,成血人坠地。
缝皮娘欲取临渊完皮,忽天降大雪——竟是骨钗中陈氏残魂引动天地异象。冰雪冻住血蛾,临渊得隙,抱妖人跃入熔炉同焚。火中闻凄厉哀嚎,见无数人皮灰飞烟灭。
劫后余生,临渊全身缠帛,状若木乃伊。然皮咒虽除,邪根未绝。每至梅雨时节,伤处便痒痛难忍,需用特制药膏压制。有游方郎中赠古方,云须取晨露、暮霞、童贞血并百年桃木灰调制。临渊依方制药,却发现药膏渐渗入皮肉,形成金色脉络!
某夜雷雨,旧伤迸裂,剥落绷带下竟现金丝编织般的皮肤!镜中容颜恍若重生,却隐隐透出非人之相。更骇人是,可感知城内他人病痛——原是药膏中混入邪教圣物“万皮膏”,竟使临渊成为活体皮咒之源。
自此踏上追寻解方之路,跋涉山川。访苗疆蛊师、问道昆仑仙、求南海佛牙,终在吐蕃密寺得悉:欲彻底解脱,须往幽冥取“地藏皮卷”。乃设阵开阴路,直下九泉。
黄泉路上见百鬼夜行,皆披人皮游荡。判官告曰:“自阳间画皮术盛行,阴司秩序大乱。恶鬼窃投胎皮囊,善魂反困枉死城。”临渊助平乱,得见地藏。菩萨云:“皮相本空,尔执念太深方招此劫。”赐净皮圣水,却需历经九世轮回方可洗净。
临渊甘入轮回,每世皆受剥皮之苦:或生为鞣皮匠,或转世画师,甚至成披甲战士遭剥皮实草。第九世堕畜生道为羔羊,年终被宰,皮制鼓面。某日闻经幡声,豁然开悟——原来皮肉虽痛,真灵不灭,何惧百劫千难?
第十世重生为小沙弥,早慧通佛理。主持惊其能诵《地藏经》,额有金色纹路。年十六闭关,三年后出关,肤若婴孩,目含慈悲。遂云游四方,专解皮相之惑。
某日渡江救起投水少女,其因貌丑遭弃。临渊——今称“金肤僧”——抚其顶曰:“美丑皆皮囊,观心不观相。”少女抬首,竟现出陈氏容颜!原来地藏感其诚,许残魂转世续缘。然此世她为贫家丑女,且寿仅十九。
僧人携少女隐居深山,采药制药。尝以身试毒,肤色变幻如虹。少女十九岁临终前,金肤僧割腕取金血喂之,竟使其脱胎换骨,丑陋尽褪。然僧人自此枯萎,坐化时全身金皮蜕如蝉壳,风中碎为金粉。
村民收金粉和泥塑像,成“金肤菩萨”。百年来香火不绝,尤灵验于治皮肤恶疾。然每逢阴雨,像身渗出血珠;有胆大者刮金粉入药,则夜夜闻剥皮声——原是大慈悲伴大恐怖,超度未尽,永镇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