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峰禁地,万籁俱寂。古朴的丹炉之内,江易辰的元神虚影比之前凝实了许多,周身流淌的温润光泽中,隐隐多了一丝源自空冥石碎片与星陨苔的微弱空间与星辰之力,虽远不足以构筑“太初魂甲”,却也让他的魂体根基稳固了一丝。
然而,他的心神却并未放在自身的恢复上,而是全部沉浸在了那枚玉简之中——那拓印自星陨阁遗迹残碑的、古老而抽象的火焰纹路。
这纹路,如同拥有魔力,深深吸引着他。它不像“火焰骷髅”标识那般充满了后天的扭曲与亵渎,反而带着一种近乎“道”的纯粹与古老,仿佛是对某种宇宙本源力量的直接描绘。
江易辰的意念,如同最精密的刻刀,一遍又一遍地临摹、解析着这火焰的每一分扭曲,每一缕意蕴。浩瀚如星海的记忆被调动起来,无数关于火焰大道、毁灭法则、乃至开天辟地之初各种本源之力的记载与感悟,与这纹路相互印证、碰撞。
“焰心之暗,非虚无,乃吞噬一切光热、归于终极冷寂之表象……”
“形态扭曲,非混乱,乃法则崩坏、万物归墟之轨迹显化……”
“其意蕴……非灼热,非温暖,而是……绝对的‘终焉’与‘虚无’……”
推演之中,江易辰仿佛看到了一片混沌未开、法则初定的太初景象。他看到了一道火焰的诞生,那火焰并非带来光明与温暖,而是燃烧“存在”本身,将秩序化为混乱,将生机引向死寂,它是宇宙走向终结的必然过程之一,是铭刻在大道根基上的、与“创生”相对的另一面——**寂灭**!
“寂灭之炎……”一个古老而禁忌的名词,如同沉埋于时光尘埃下的锈蚀锁链,被这纹路强行拽出了记忆的深渊。
在他巅峰时期,曾于某处不可言说的太古遗迹中,见过关于此炎的只言片语的记载。此焰并非寻常意义上的火焰,它不燃烧物质,而是直接焚烧“存在”的概念,焚烧法则,焚烧时空,焚烧一切“生”的痕迹,直至万物重归太初之“无”。它是毁灭的终极体现,是连大道都无法完全掌控、只能引导其归于循环的恐怖力量。
“烬灭教……”江易辰的意念中泛起冰冷的波澜,“原来如此。他们所崇拜的,并非真正的‘寂灭之炎’本体,那等存在,绝非生灵所能理解与崇拜。他们崇拜的,是对这股力量的……扭曲模仿与狂热信仰!”
他明白了。烬灭教,不过是一群窥见了“寂灭”大道一角的疯狂者。他们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这终极的毁灭之力,只能以其为蓝本,创造出一种充满血腥、祭祀与亵渎的替代品——那血镜后的存在所谓的“圣炎”。他们以亿万生灵为祭品,试图以量变引发质变,模拟出真正的“寂灭”威能,达成他们所谓的“永恒安眠”与“世界净化”。
这是一种何等疯狂而可悲的行径!如同蝼蚁试图理解并复制星辰的诞生与湮灭。
“星陨阁的覆灭……”江易辰的思绪再次转向那上古宗门,“一个以星辰、空间之道立宗的宗门,其力量体系偏向于秩序与创造。他们或许是在探索星空与空间本源时,无意中触及了‘寂灭’的领域,或者……发现了烬灭教试图模拟‘寂灭之炎’的某种关键节点,从而引来了灭顶之灾。”
那残碑上的古老火焰纹路,或许就是星陨阁在研究过程中,记录下的、关于“寂灭”理念相对纯粹的早期形态,而非后来被烬灭教扭曲后的样子。
“生机……涅盘……”江易辰想到了那血镜后存在对这两个词汇的憎恶。的确,他自身所修的《太初衍丹经》,追求的是造化众生、逆转生死,蕴含的正是磅礴的生机之力。而他如今的状态,破而后立,于死境中寻求一线生机,更是暗合“涅盘”真意。
这与“寂灭”之道,乃是天生的对立!是水与火,是光与暗,是存在与虚无的绝对冲突!
“难怪……他们会如此迅速地锁定天炎宗。”江易辰心中了然。他这缕蕴含涅盘生机的残魂,以及天炎宗推行的新体系所带来的蓬勃朝气,在那些崇拜“寂灭”的疯子眼中,恐怕如同黑夜中的灯塔般耀眼,是必须彻底净化的“杂质”!
敌人的面目,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他面前。不是一个简单的邪教组织,而是一个信仰着扭曲的毁灭法则、并且可能已经掌握了部分模拟“寂灭”之力手段的庞大势力。他们的目标,是焚尽一切生机,让世界归于他们理想中的“虚无”。
而天炎宗,因为他江易辰的存在,已然成为了这场“生”与“灭”之争的前沿阵地。
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但同时,一种明悟也在他心中升起。知道了敌人的根脚,知道了力量的本质,便有了应对的可能。
“寂灭……也并非无敌。”江易辰的意念中,闪过一丝属于丹尊的傲然与智慧,“太初之前,亦是无极。毁灭的尽头,或许……亦是新生的起点。”
他将关于“寂灭之炎”的本质、烬灭教的扭曲崇拜、以及其与天炎宗天生对立的推断,凝聚成一道神念,传给了林昊。这一次,他解释得更为详尽,让林昊能真正理解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何等性质的敌人。
收到信息的林昊,在宗主大殿内沉默了许久,背心已被冷汗浸透。师祖揭示的真相,远超他的想象。这已不是正邪之争,而是关乎“存在”本身的道争!
他望向窗外生机勃勃的宗门,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无论敌人代表的力量何等恐怖,为了这份生机,为了宗门的延续,他们……唯有死战到底!
丹炉之内,江易辰的元神重新归于沉寂,但那份沉静中,已多了一份洞悉本质后的从容与更加坚定的斗志。前路虽险,但方向已明。接下来,便是如何在这“寂灭”的阴影下,为天炎宗,也为他自己,争得那一线涅盘之机。
然而,他的心神却并未放在自身的恢复上,而是全部沉浸在了那枚玉简之中——那拓印自星陨阁遗迹残碑的、古老而抽象的火焰纹路。
这纹路,如同拥有魔力,深深吸引着他。它不像“火焰骷髅”标识那般充满了后天的扭曲与亵渎,反而带着一种近乎“道”的纯粹与古老,仿佛是对某种宇宙本源力量的直接描绘。
江易辰的意念,如同最精密的刻刀,一遍又一遍地临摹、解析着这火焰的每一分扭曲,每一缕意蕴。浩瀚如星海的记忆被调动起来,无数关于火焰大道、毁灭法则、乃至开天辟地之初各种本源之力的记载与感悟,与这纹路相互印证、碰撞。
“焰心之暗,非虚无,乃吞噬一切光热、归于终极冷寂之表象……”
“形态扭曲,非混乱,乃法则崩坏、万物归墟之轨迹显化……”
“其意蕴……非灼热,非温暖,而是……绝对的‘终焉’与‘虚无’……”
推演之中,江易辰仿佛看到了一片混沌未开、法则初定的太初景象。他看到了一道火焰的诞生,那火焰并非带来光明与温暖,而是燃烧“存在”本身,将秩序化为混乱,将生机引向死寂,它是宇宙走向终结的必然过程之一,是铭刻在大道根基上的、与“创生”相对的另一面——**寂灭**!
“寂灭之炎……”一个古老而禁忌的名词,如同沉埋于时光尘埃下的锈蚀锁链,被这纹路强行拽出了记忆的深渊。
在他巅峰时期,曾于某处不可言说的太古遗迹中,见过关于此炎的只言片语的记载。此焰并非寻常意义上的火焰,它不燃烧物质,而是直接焚烧“存在”的概念,焚烧法则,焚烧时空,焚烧一切“生”的痕迹,直至万物重归太初之“无”。它是毁灭的终极体现,是连大道都无法完全掌控、只能引导其归于循环的恐怖力量。
“烬灭教……”江易辰的意念中泛起冰冷的波澜,“原来如此。他们所崇拜的,并非真正的‘寂灭之炎’本体,那等存在,绝非生灵所能理解与崇拜。他们崇拜的,是对这股力量的……扭曲模仿与狂热信仰!”
他明白了。烬灭教,不过是一群窥见了“寂灭”大道一角的疯狂者。他们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这终极的毁灭之力,只能以其为蓝本,创造出一种充满血腥、祭祀与亵渎的替代品——那血镜后的存在所谓的“圣炎”。他们以亿万生灵为祭品,试图以量变引发质变,模拟出真正的“寂灭”威能,达成他们所谓的“永恒安眠”与“世界净化”。
这是一种何等疯狂而可悲的行径!如同蝼蚁试图理解并复制星辰的诞生与湮灭。
“星陨阁的覆灭……”江易辰的思绪再次转向那上古宗门,“一个以星辰、空间之道立宗的宗门,其力量体系偏向于秩序与创造。他们或许是在探索星空与空间本源时,无意中触及了‘寂灭’的领域,或者……发现了烬灭教试图模拟‘寂灭之炎’的某种关键节点,从而引来了灭顶之灾。”
那残碑上的古老火焰纹路,或许就是星陨阁在研究过程中,记录下的、关于“寂灭”理念相对纯粹的早期形态,而非后来被烬灭教扭曲后的样子。
“生机……涅盘……”江易辰想到了那血镜后存在对这两个词汇的憎恶。的确,他自身所修的《太初衍丹经》,追求的是造化众生、逆转生死,蕴含的正是磅礴的生机之力。而他如今的状态,破而后立,于死境中寻求一线生机,更是暗合“涅盘”真意。
这与“寂灭”之道,乃是天生的对立!是水与火,是光与暗,是存在与虚无的绝对冲突!
“难怪……他们会如此迅速地锁定天炎宗。”江易辰心中了然。他这缕蕴含涅盘生机的残魂,以及天炎宗推行的新体系所带来的蓬勃朝气,在那些崇拜“寂灭”的疯子眼中,恐怕如同黑夜中的灯塔般耀眼,是必须彻底净化的“杂质”!
敌人的面目,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他面前。不是一个简单的邪教组织,而是一个信仰着扭曲的毁灭法则、并且可能已经掌握了部分模拟“寂灭”之力手段的庞大势力。他们的目标,是焚尽一切生机,让世界归于他们理想中的“虚无”。
而天炎宗,因为他江易辰的存在,已然成为了这场“生”与“灭”之争的前沿阵地。
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但同时,一种明悟也在他心中升起。知道了敌人的根脚,知道了力量的本质,便有了应对的可能。
“寂灭……也并非无敌。”江易辰的意念中,闪过一丝属于丹尊的傲然与智慧,“太初之前,亦是无极。毁灭的尽头,或许……亦是新生的起点。”
他将关于“寂灭之炎”的本质、烬灭教的扭曲崇拜、以及其与天炎宗天生对立的推断,凝聚成一道神念,传给了林昊。这一次,他解释得更为详尽,让林昊能真正理解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何等性质的敌人。
收到信息的林昊,在宗主大殿内沉默了许久,背心已被冷汗浸透。师祖揭示的真相,远超他的想象。这已不是正邪之争,而是关乎“存在”本身的道争!
他望向窗外生机勃勃的宗门,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无论敌人代表的力量何等恐怖,为了这份生机,为了宗门的延续,他们……唯有死战到底!
丹炉之内,江易辰的元神重新归于沉寂,但那份沉静中,已多了一份洞悉本质后的从容与更加坚定的斗志。前路虽险,但方向已明。接下来,便是如何在这“寂灭”的阴影下,为天炎宗,也为他自己,争得那一线涅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