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谷在荒域初步站稳脚跟,与外界的隐秘商路逐渐畅通,内部运转也步入正轨。但江易辰深知,宗门的未来,终究系于年轻一代的成长。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真正的栋梁,必须在血与火的磨砺中才能铸就。
他将目光投向了炎谷周边那些被标记为“险地”或疑似存在小型秘境、前人洞府的区域。这些地方对如今的江易辰而言或许已无大用,但对炼气、筑基期的弟子来说,却是绝佳的试炼场。
经过与石坚、林瑶等核心弟子的商议和前期侦查,一套循序渐进的历练计划被制定出来。
首批被选中的是十名近期表现优异、修为在筑基初期到中期的年轻弟子。他们被告知将进行一次为期十天的外出“采集任务”,目的地是西北方向百里外的一处被称为“风蚀石林”的险地。那里遍布着巨大的风化石柱,地形复杂,栖息着多种一、二阶的风属性及土属性妖兽,据说深处还有有前人留下的残缺阵法痕迹。
临行前,江易辰亲自检查了每个人的装备,分发下额外的疗伤丹、避毒丹以及一枚关键时刻用来求救的传讯玉符。
“此行以历练为主,采集为辅。”江易辰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既紧张又兴奋的年轻面孔,“石林内的妖兽,是你们的磨刀石。那里的残阵,是你们验证所学之镜。遇事需冷静,决策需果断,同伴需互助。我等,不会轻易出手。”
带队的是性格沉稳、经验丰富的金丹弟子赵莽。队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炎谷。
十天后,队伍归来。人人带伤,衣衫破损,神色疲惫,但眼神却比离去时更加明亮锐利,身上隐隐多了一丝煞气与干练。他们带回了所需的炼器石材、几种风属性灵草,以及……减员一人的消息。
一名弟子在围攻一头二阶巅峰的“石甲蝎”时,因贪功冒进,脱离阵型,被蝎尾毒钩刺中,虽经随队师弟拼命抢救并服下解毒丹,依旧回天乏术,最终殒命石林。
胜利的喜悦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幸存的弟子们沉默地处理着伤口,整理着收获,空气中弥漫着悲伤与反思。
江易辰站在那名陨落弟子的遗体前,沉默良久。他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责备带队弟子。修仙之路,本就荆棘密布,生死无常。这份沉重,是所有活着的人必须承受,并转化为前进动力的教训。
“厚葬。”他只说了两个字。
第二次历练,目的地是一处废弃的小型灵玉矿坑,那里盘踞着一群难缠的“鬼面蛛”。这一次,弟子们的配合明显默契了许多,行动也更加谨慎。虽然依旧人人带伤,但无人陨落,成功清理了矿坑,并带回了少量残存的灵玉原矿和鬼面蛛的毒囊材料。
此后,类似的历练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组织一次。地点各不相同,有时是毒沼,有时是地下暗河,有时是某处疑似古修坐化之地的山洞。任务目标也从单纯的采集、狩猎,逐渐增加到破解简单禁制、寻找特定物品、甚至模拟偷袭与防守。
江易辰并非每次都亲自前往,但每隔两三次,他便会隐匿气息,悄然随行。他从不轻易插手,只在弟子们陷入真正绝境或遭遇远超预估的危险时,才会暗中出手化解,或是关键时刻以传音指点一两句关窍。
一次在探索一处水府秘境时,队伍被诡异的幻阵所困,弟子们心神渐失,开始自相残杀。隐匿在侧的江易辰并未直接破阵,而是以神识将《太初衍丹经》中一段关于宁神静心的法诀,化入水流声中,悄然点拨其中心神最为坚韧的一名弟子。那弟子福至心灵,依言而行,最终带领同门找到了阵眼,破阵而出。
还有一次,队伍遭遇一头变异的三阶荒兽,带队金丹弟子重伤,队伍濒临崩溃。江易辰方才现身,并未斩杀荒兽,而是将其引开,留给惊魂未定的弟子们处理残局、抢救伤员的时间。
薪火相传,培养后人。
在一次次的实战历练中,新晋弟子们飞速成长。他们学会了如何在这片残酷的荒域中生存,如何与同伴配合作战,如何运用宗门所授的丹、符、阵、器之道解决实际问题。伤亡依旧不可避免,但活下来的弟子,无一不是心志、技艺、经验俱佳的栋梁之材。
看着这些年轻面孔上逐渐褪去青涩,染上风霜与坚毅,江易辰仿佛看到了天炎宗未来的脊梁。
他站在高处,望着又一队弟子精神抖擞地走出谷口,奔赴新的试炼之地,目光深远。
这些今日于险境中挣扎求存的嫩芽,终有一日,将成为支撑起天炎宗复兴大厦的参天巨木。而他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浇灌养分,遮风挡雨,直至他们能独当一面。
他将目光投向了炎谷周边那些被标记为“险地”或疑似存在小型秘境、前人洞府的区域。这些地方对如今的江易辰而言或许已无大用,但对炼气、筑基期的弟子来说,却是绝佳的试炼场。
经过与石坚、林瑶等核心弟子的商议和前期侦查,一套循序渐进的历练计划被制定出来。
首批被选中的是十名近期表现优异、修为在筑基初期到中期的年轻弟子。他们被告知将进行一次为期十天的外出“采集任务”,目的地是西北方向百里外的一处被称为“风蚀石林”的险地。那里遍布着巨大的风化石柱,地形复杂,栖息着多种一、二阶的风属性及土属性妖兽,据说深处还有有前人留下的残缺阵法痕迹。
临行前,江易辰亲自检查了每个人的装备,分发下额外的疗伤丹、避毒丹以及一枚关键时刻用来求救的传讯玉符。
“此行以历练为主,采集为辅。”江易辰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既紧张又兴奋的年轻面孔,“石林内的妖兽,是你们的磨刀石。那里的残阵,是你们验证所学之镜。遇事需冷静,决策需果断,同伴需互助。我等,不会轻易出手。”
带队的是性格沉稳、经验丰富的金丹弟子赵莽。队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炎谷。
十天后,队伍归来。人人带伤,衣衫破损,神色疲惫,但眼神却比离去时更加明亮锐利,身上隐隐多了一丝煞气与干练。他们带回了所需的炼器石材、几种风属性灵草,以及……减员一人的消息。
一名弟子在围攻一头二阶巅峰的“石甲蝎”时,因贪功冒进,脱离阵型,被蝎尾毒钩刺中,虽经随队师弟拼命抢救并服下解毒丹,依旧回天乏术,最终殒命石林。
胜利的喜悦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幸存的弟子们沉默地处理着伤口,整理着收获,空气中弥漫着悲伤与反思。
江易辰站在那名陨落弟子的遗体前,沉默良久。他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责备带队弟子。修仙之路,本就荆棘密布,生死无常。这份沉重,是所有活着的人必须承受,并转化为前进动力的教训。
“厚葬。”他只说了两个字。
第二次历练,目的地是一处废弃的小型灵玉矿坑,那里盘踞着一群难缠的“鬼面蛛”。这一次,弟子们的配合明显默契了许多,行动也更加谨慎。虽然依旧人人带伤,但无人陨落,成功清理了矿坑,并带回了少量残存的灵玉原矿和鬼面蛛的毒囊材料。
此后,类似的历练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组织一次。地点各不相同,有时是毒沼,有时是地下暗河,有时是某处疑似古修坐化之地的山洞。任务目标也从单纯的采集、狩猎,逐渐增加到破解简单禁制、寻找特定物品、甚至模拟偷袭与防守。
江易辰并非每次都亲自前往,但每隔两三次,他便会隐匿气息,悄然随行。他从不轻易插手,只在弟子们陷入真正绝境或遭遇远超预估的危险时,才会暗中出手化解,或是关键时刻以传音指点一两句关窍。
一次在探索一处水府秘境时,队伍被诡异的幻阵所困,弟子们心神渐失,开始自相残杀。隐匿在侧的江易辰并未直接破阵,而是以神识将《太初衍丹经》中一段关于宁神静心的法诀,化入水流声中,悄然点拨其中心神最为坚韧的一名弟子。那弟子福至心灵,依言而行,最终带领同门找到了阵眼,破阵而出。
还有一次,队伍遭遇一头变异的三阶荒兽,带队金丹弟子重伤,队伍濒临崩溃。江易辰方才现身,并未斩杀荒兽,而是将其引开,留给惊魂未定的弟子们处理残局、抢救伤员的时间。
薪火相传,培养后人。
在一次次的实战历练中,新晋弟子们飞速成长。他们学会了如何在这片残酷的荒域中生存,如何与同伴配合作战,如何运用宗门所授的丹、符、阵、器之道解决实际问题。伤亡依旧不可避免,但活下来的弟子,无一不是心志、技艺、经验俱佳的栋梁之材。
看着这些年轻面孔上逐渐褪去青涩,染上风霜与坚毅,江易辰仿佛看到了天炎宗未来的脊梁。
他站在高处,望着又一队弟子精神抖擞地走出谷口,奔赴新的试炼之地,目光深远。
这些今日于险境中挣扎求存的嫩芽,终有一日,将成为支撑起天炎宗复兴大厦的参天巨木。而他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浇灌养分,遮风挡雨,直至他们能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