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小比如期而至,巨大的演武场被划分为数十个擂台,人声鼎沸,灵力激荡。数以千计的外门弟子摩拳擦掌,等待着登台较技,争夺那令人眼热的奖励和排名。
江易辰抽到的丙字擂台区,对手多是炼气后期至筑基初期的弟子,竞争相对不算最激烈,但也绝无弱者。
第一轮,他的对手是一名炼气九层的剑修弟子,一手“流风剑诀”使得颇为纯熟,剑光凌厉,引来台下不少喝彩。
面对疾攻而来的剑影,江易辰脚下施展的只是最基础的“游身步”,身形晃动间,看似惊险,却总能在毫厘之间避开剑锋。偶尔避无可避,便以包裹着微弱液态真元的双掌拍出,施展的也是最为常见的“推山掌”。
掌风看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远超炼气期的雄浑力道,每每与剑光碰撞,都震得对手手臂发麻,剑势为之一滞。但他刻意控制了力道,只求逼退,不求伤敌。
两人你来我往,缠斗了十数个回合。在台下观众看来,江易辰完全是凭借更胜一筹的灵力底蕴和一点点运气,勉强与对方周旋。
最终,那剑修弟子久攻不下,心浮气躁,露出一个破绽。江易辰这才“抓住机会”,一记看似踉跄的前冲,掌风“恰好”拍在对方手腕上,将其长剑震落。
“承让。”江易辰微微气喘,拱手道。
那剑修弟子面色涨红,悻悻下台,只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而非实力不济。
台下观战者也只是觉得这名叫江易辰的丹堂弟子根基还算扎实,运气不错,并无太多出奇之处。
第二轮,第三轮……江易辰遇到的对手逐渐变成了筑基初期。
他依旧沿用之前的战术。身法只是基础身法的改良,迅捷却不出奇;攻击则多用“火球术”、“风刃术”、“地刺术”等最低阶的术法,只是在这些术法中注入的液态真元更为精纯雄浑,使得威力比寻常弟子施展时大上几分,却又巧妙地控制在“优秀筑基初期”的范畴内。
战斗过程也尽量拖得稍长,显得“势均力敌”,最后总是以看似惊险的方式“侥幸”取胜。
低调行事,厚积薄发。
他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灵力比同阶稍显雄厚、战斗意识尚可、但术法手段匮乏、缺乏强力底牌的普通筑基初期弟子。这种弟子在外门中数量不少,通常能在一轮游或二轮游,运气好能多走几步,但绝不可能走到最后。
他的表现完美地融入了这群人之中,毫不惹眼。
甚至有几场,他暗中评估对手实力后,还故意卖了几个破绽,让对手逼得自己“手忙脚乱”,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侥幸”程度。
高台之上,负责仲裁和观察的各峰执事、长老们,目光大多聚焦在那些早已声名在外、出手凌厉、功法奇特的天才弟子身上,很少有人会关注丙字擂台区这样一个表现“中规中矩”的弟子。
唯有看台角落,那位曾关注过江易辰解析任务的冯执事,目光偶尔扫过丙字擂台时,会在江易辰身上略微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
此子……似乎赢得太过“稳定”了些。无论对手强弱,他最终总能“刚好”胜出。那份对战斗节奏的掌控,那份沉稳的心态,可不像是普通筑基初期弟子能拥有的。
但他也并未深思,只当是此子心性比较沉稳而已。
江易辰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顺利通过初赛、复赛,一步步稳扎稳打地晋级,既不过分突出,也不至于被提前淘汰。
炼丹师的身份?真实战力?底牌?这些都被他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那是留给真正关键时刻的惊喜。
他的目标很明确:先确保进入前一百,拿到基础奖励。至于能走多远,则需根据后续对手的情况,再决定暴露多少实力。
潜龙藏于浅水,收敛鳞爪,静待风云。
江易辰抽到的丙字擂台区,对手多是炼气后期至筑基初期的弟子,竞争相对不算最激烈,但也绝无弱者。
第一轮,他的对手是一名炼气九层的剑修弟子,一手“流风剑诀”使得颇为纯熟,剑光凌厉,引来台下不少喝彩。
面对疾攻而来的剑影,江易辰脚下施展的只是最基础的“游身步”,身形晃动间,看似惊险,却总能在毫厘之间避开剑锋。偶尔避无可避,便以包裹着微弱液态真元的双掌拍出,施展的也是最为常见的“推山掌”。
掌风看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远超炼气期的雄浑力道,每每与剑光碰撞,都震得对手手臂发麻,剑势为之一滞。但他刻意控制了力道,只求逼退,不求伤敌。
两人你来我往,缠斗了十数个回合。在台下观众看来,江易辰完全是凭借更胜一筹的灵力底蕴和一点点运气,勉强与对方周旋。
最终,那剑修弟子久攻不下,心浮气躁,露出一个破绽。江易辰这才“抓住机会”,一记看似踉跄的前冲,掌风“恰好”拍在对方手腕上,将其长剑震落。
“承让。”江易辰微微气喘,拱手道。
那剑修弟子面色涨红,悻悻下台,只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而非实力不济。
台下观战者也只是觉得这名叫江易辰的丹堂弟子根基还算扎实,运气不错,并无太多出奇之处。
第二轮,第三轮……江易辰遇到的对手逐渐变成了筑基初期。
他依旧沿用之前的战术。身法只是基础身法的改良,迅捷却不出奇;攻击则多用“火球术”、“风刃术”、“地刺术”等最低阶的术法,只是在这些术法中注入的液态真元更为精纯雄浑,使得威力比寻常弟子施展时大上几分,却又巧妙地控制在“优秀筑基初期”的范畴内。
战斗过程也尽量拖得稍长,显得“势均力敌”,最后总是以看似惊险的方式“侥幸”取胜。
低调行事,厚积薄发。
他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灵力比同阶稍显雄厚、战斗意识尚可、但术法手段匮乏、缺乏强力底牌的普通筑基初期弟子。这种弟子在外门中数量不少,通常能在一轮游或二轮游,运气好能多走几步,但绝不可能走到最后。
他的表现完美地融入了这群人之中,毫不惹眼。
甚至有几场,他暗中评估对手实力后,还故意卖了几个破绽,让对手逼得自己“手忙脚乱”,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侥幸”程度。
高台之上,负责仲裁和观察的各峰执事、长老们,目光大多聚焦在那些早已声名在外、出手凌厉、功法奇特的天才弟子身上,很少有人会关注丙字擂台区这样一个表现“中规中矩”的弟子。
唯有看台角落,那位曾关注过江易辰解析任务的冯执事,目光偶尔扫过丙字擂台时,会在江易辰身上略微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
此子……似乎赢得太过“稳定”了些。无论对手强弱,他最终总能“刚好”胜出。那份对战斗节奏的掌控,那份沉稳的心态,可不像是普通筑基初期弟子能拥有的。
但他也并未深思,只当是此子心性比较沉稳而已。
江易辰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顺利通过初赛、复赛,一步步稳扎稳打地晋级,既不过分突出,也不至于被提前淘汰。
炼丹师的身份?真实战力?底牌?这些都被他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那是留给真正关键时刻的惊喜。
他的目标很明确:先确保进入前一百,拿到基础奖励。至于能走多远,则需根据后续对手的情况,再决定暴露多少实力。
潜龙藏于浅水,收敛鳞爪,静待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