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出征前的誓师-《抗日之绝地枪王》

  “‘狼牙’!全体都有!紧急集合!”

  凄厉的哨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将刚刚结束了五公里负重越野,正累得像死狗一样瘫倒在雪地里的二十一名“狼牙”队员,从那短暂的“挺尸”状态中,猛然惊醒!

  “又……又来?!”王铁柱一个鲤鱼打挺,从雪地里弹了起来,那张黝黑的脸上,满是哀怨,“郭扒皮这是疯了吗?!这才刚跑完,连口水都没喝上,还让不让人活了?!”

  “少废话!快!”赵小山一边飞快地整理着自己那早已被汗水浸透了的武装带,一边催促着身边几个还在哼哼唧唧的队员,“没听到吗?是紧急集合!肯定是有大事!”

  不到半炷香的功夫,二十一道充满了彪悍气息的身影,便如同二十一根钉子,死死地钉在了训练场的中央。

  前来传令的,不是总教官郭猛,而是军长赵尚志的警卫员。

  “杨队长!”警卫员对着杨汝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军长和政委命令,‘狼牙’全体队员,立刻到指挥部开会!有紧急作战任务!”

  “作战任务?!”

  这四个字,像一道惊雷,瞬间就在这群早已被枯燥的训练,折磨得快要发疯的兵王中间,轰然炸响!

  “我的天爷!终于……终于有仗打了?!”王铁柱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他那双铜铃般的眼睛里,爆发出了一股骇人的、如同饿狼看到肥肉般的兴奋光芒!

  “太好了!再不打仗,俺这身骨头,都要被郭扒皮给练废了!”

  “走!快走!去晚了,肉都让别人给抢光了!”

  ……

  指挥部的木楞房里,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巨大的兽皮地图前,军长赵尚志和赵政委,正对着地图,低声地商议着什么。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报告!”

  杨汝成,带着他手下那二十个同样是满脸兴奋和期盼的队员,走进了指挥部。

  “都来了?”赵尚志缓缓地抬起头,他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在每一个“狼牙”队员的脸上一一扫过,那强大的、如同实质般的压力,让原本还咋咋呼呼的王铁柱等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同志们,”赵政委缓缓地开口,声音,温和,却又带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沉重,“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一件,关系到我们整个第三军,甚至是整个南满地区抗日战局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要交给你们!”

  所有人的心,都猛地一紧!

  赵尚志走到地图前,用一根粗大的、用弹壳做成的指挥棒,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一个位于“枫树镇”和“清水河火车站”之间,被标注为“断魂崖”的地方。

  “这里,”他的声音,如同两块铁板在摩擦,“有一座桥,叫‘黑龙桥’。”

  “这座桥,之前,已经被杨汝成同志,带着他的义勇队,炸毁过一次。但是,”他的话锋,猛地一转,“根据我们潜伏在县城里的同志,刚刚用生命换回来的情报。山田那个老鬼子,已经从奉天,调来了一个工兵中队,日夜抢修。最迟,不出三天,这座桥,就会被他们,重新修复!”

  “而且,”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一次,他们,学聪明了。”

  “他们,不再用木头。而是,用了从南满铁路线上,拆下来的钢轨和枕木!并且,在桥的两头,都用钢筋和水泥,浇筑了永久性的碉堡!派了足足一个小队的鬼子,和我们两倍数量的机枪,在那里,严防死守!”

  “什么?!”王铁柱忍不住,失声喊道,“那……那不就成了一个铁王八了吗?!”

  “没错。”赵尚志点了点头,他那张刚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冰冷的杀意,“他们,不光是要修复这座桥。他们,还要把它,变成一颗,钉死在我们咽喉上的,钉子!”

  “因为,”他将指挥棒,缓缓地,移向了地图上,更南边的,一大片区域,“根据我们截获的电报。三天之后,日军关东军,将有一列,满载着军火、药品和冬装的军用列车,从奉天出发,经由清水河火车站,运往前线。”

  “这批物资,是给他们,准备在入冬之后,对我们整个南满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大扫荡’的,所有本钱!”

  “一旦,让这批物资,顺利地运到了前线。那我们,今年这个冬天,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难熬!我们,将会有无数的同志,因为缺医少-药,而活活冻死、病死!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根据地,也将会在敌人的铁蹄之下,荡然无存!”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的寒意!

  “所以,”赵尚志猛地回头,那双如同刀子般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杨汝成!

  “我,命令你们!”

  “‘狼牙’特别行动队!”

  “在三天之内,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再一次,把这座‘黑龙桥’,给我,从地图上,彻底抹掉!”

  “能不能,完成任务?!”

  “能!”

  二十一道充满了决绝和悍不畏死气息的嘶吼,汇聚成了一股钢铁洪流,在这间小小的木楞房里,轰然炸响!

  “很好。”赵尚志满意地点了点头。

  “但是,”赵政委,却在这时,缓缓地开口了,“这次任务,光有勇气,还不够。”

  他走到众人面前,神情,无比的严肃。

  “同志们,我必须提醒你们。这次,你们面对的,将是前所未有的危险。”

  “敌人,吃了一次大亏,必然会布下天罗地网。‘断魂崖’周围,现在,肯定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我们,没有任何情报,能告诉你们,他们的兵力,到底是如何部署的。”

  “你们,这一次,是真正的,孤军深入,深入虎穴!”

  “你们,随时,都有可能,会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随时,都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所以,”他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在出发前,我,要你们,跟我一起,做一件事。”

  ……

  半个时辰后,训练场上。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全体,三百八十七名指战员,全员到齐!

  他们,排列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

  在那面迎风招展的、绣着黄色五角星的红旗之下,气氛,庄严,肃穆,充满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悲壮。

  “狼牙”特别行动队的二十一名队员,站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他们的身上,已经换上了,他们所能找到的,最精良的装备。

  杨汝成,依旧是那杆冰冷的九七式狙击步枪。

  赵小山,则背上了那台缴获来的、小巧的德式军用望远镜,和一支同样精准的“拐子”步枪。

  王铁柱,则扛着那挺沉重的歪把子机枪,腰间,挂满了鼓鼓囊囊的弹板。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视死如归的决绝。

  “同志们!”

  赵政-委,走到了队伍的最前方。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今天,我们,不训练,也不开会!”

  “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为我们即将要出征的,‘狼牙’的勇士们,壮行!”

  “他们,将代表我们第三军,代表我们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去执行一项,九死一生,却又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生死存亡的,神圣任务!”

  “他们,是我们,三百八十七个兄弟里,最锋利的刀!最硬的骨头!”

  “现在,我,提议!”他缓缓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握成了拳头!

  “让我们所有人,陪着我们的勇士,一起,重温我们,加入这支队伍时,立下的,铮铮誓言!”

  “全体,都有!”

  “举起你们的右手!”

  “哗——!”

  三百多只,同样布满了老茧和伤痕的拳头,如同茂密的森林,瞬间,林立而起!

  “我宣誓!”

  赵政委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山谷间,轰然炸响!

  “我宣誓!”三百多道充满了力量和决绝的声音,汇聚成了一股,足以撼天动地的洪流!

  “为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为了我们身后那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

  “为了将日本侵略者,彻底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赶出去!”

  “我,愿献出我的忠诚,我的热血,与我,全部的生命!”

  “英勇杀敌!不怕牺牲!”

  “前赴后继!血战到底!”

  “不逐日寇!誓不罢休!!”

  “不逐日寇!誓不罢-休!!”

  震天的嘶吼,在山谷间,久久回荡,惊得那漫天的风雪,都为之,倒卷!

  “礼毕!”

  赵政委缓缓地,放下了手臂。

  他走到杨汝成的面前,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只是,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他那坚实的肩膀。

  然后,他从警卫员的手中,接过了一只装满了烈酒的、粗瓷的大碗!

  “同志们!”他高高地,举起那只大碗!“按照我们东北的老例!上阵的饺子,送行的酒!”

  “今天,我们没有饺子!但是,我们有,我们自己酿的,最烈的刀子酒!”

  “干了这碗酒!”

  “我们,就在这里,备好庆功的猪肉!”

  “等着我们的英雄,”

  “凯旋!!”

  说完,他仰起头,将那碗辛辣的烈酒,一饮而尽!

  “干!”

  三百多名关东的汉子,齐声怒吼!

  他们,将那早已准备好的烈酒,一饮而尽!

  然后,将手中的大碗,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啪!啪!啪!”

  无数的碎瓷声,如同最激昂的战鼓,为这二十一个,即将要踏上九死一生征程的勇士,奏响了,最悲壮,也最雄浑的,出征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