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到达港市-《暗涌谜局》

  “的士站那边走。”我朝一个方向扬了扬下巴,率先迈开步子。猴子赶紧吭哧吭哧跟上。

  排队,上车。的士司机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伯,一口带着浓重口音的粤式普通话:“两位去边度(哪里)啊?”

  “弥敦道的富都宾馆。”我报出名字。这是猴子在网上扒拉了半天找到的,位于目标区域附近,价格适中,更重要的是——看起来足够不起眼。

  车子汇入机场高速,窗外是密集的高楼大厦和巨大的广告牌,繁体字的霓虹灯在尚未完全暗下来的天色里已经开始闪烁,透着一股老港片里特有的繁华与拥挤。2003年的港市,既有回归后的新气象,也残留着旧时代的印记。

  猴子扒着车窗,看得两眼放光:“我靠!铭哥你看那楼!真特么高!还有那个广告牌,是成龙哎!”

  我嗯了一声,心思却不在风景上。弥敦道382号,老旧信筒。父母留下的线索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将我们引到了这片完全陌生的水域。水下是宝藏还是旋涡,尚未可知。

  的士在老城区狭窄的街道穿行,最终停在一栋显得有些陈旧的楼前。富都宾馆的招牌不大,霓虹灯管甚至缺了一笔,显得有些潦倒。

  办理入住,房间比想象中还要局促一些,但还算干净。两张单人床,一套桌椅,一部老式拨号电话,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樟脑丸和消毒水味道。

  猴子一进门就把自己扔进靠窗的那张床,长吁一口气:“总算到了!铭哥,接下来咋整?直接杀去弥敦道382号瞅瞅?”

  “瞅什么瞅,怕别人不知道我们来了?”我拉开窗帘一角,看着楼下熙攘的街景和对面密密麻麻的招牌,“先安顿下来,搞清楚状况再说。”

  我拿起房间里的电话,想了想,又放下。掏出自己的手机拨通了叶晓洁的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到了?”她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背景音很安静,应该是在律所或者家里。

  “嗯,刚到酒店。”我走到窗边,看着下面如织的人流和车灯,“暂时用这个号码联系。”

  “明白。”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一切顺利吗?那边情况怎么样?”

  “风平浪静,眼花缭乱。”我简略地回答,目光扫过街角一个似乎停留久了点的身影,又很快移开,“家里呢?”

  “老样子。李副总安静得像冬眠的蛇。”她轻声汇报,“董事会前的问候电话倒是消停了,估计在憋大招。你们自己小心。”

  “知道。”我顿了顿,补充了一句,语气尽量自然,“你也一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才传来一声轻轻的:“嗯。”

  结束通话,我摩挲着手机冰凉的外壳。这种隔着距离、带着密码的交流,成了我们之间新的常态。信任像一根细丝,悬在深渊之上,小心翼翼才能维持平衡。

  “铭哥,跟晓洁姐汇报完啦?”猴子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挤眉弄眼。

  “少贫。”我把手机扔到床上,“干活。把你吃饭的家伙拿出来。”

  “得令!”猴子瞬间来了精神,弹起来打开他的宝贝电脑箱,拿出那台厚重的IBM接上电源,开机嗡嗡声立刻充满了房间。

  等待系统启动的间隙,我从背包里掏出一张在机场买的港市街道地图,摊开在那张略显油腻的小桌上。密密麻麻的街道、方块字标注的地名,像一张巨大的迷宫图。

  “来来来,猴师傅,启动你的‘人肉GPS’加‘网络爬虫’功能。”我敲了敲地图上的油麻地区域,“以咱们这儿为中心,把弥敦道附近所有的街道、小巷、标志建筑、可能的监控死角、还有——特别是——所有的老旧信筒位置,都给我标出来。”

  “小意思!”猴子双手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击起来,同时打开好几个窗口——本地网络论坛爬虫、卫星地图、甚至还有他不知从哪儿搞来的市政公共设施分布图。“给我十分钟,还你一个立体油麻地!”

  我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看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代码和逐渐清晰起来的地图建模,目光也落在那张纸质地图上。

  弥敦道382号。一个模糊的门牌。

  它对面是什么?旁边有什么店铺?最近的岔路口通向哪里?哪个信筒才符合老旧的定义?徐瑶的生日又是打开哪个锁的钥匙?

  我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行的计算机,将纸质地图与屏幕上的电子信息叠加、比对,试图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立体的、可操作的行动区域。

  窗外,港市的夜晚彻底降临,霓虹闪烁,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秘密。

  窗内,灯光下,两张年轻的脸庞沉浸在屏幕光和地图的曲线里,一个敲代码如飞,一个凝神静思。

  属于我们的港市探案,才刚刚拉开序幕。

  “铭哥,”猴子忽然抬起头,眼神发亮,指着屏幕上一个闪烁的光点,“找到个有意思的东西……你说,那个‘老旧信筒’,会不会不只是指字面意思的信箱啊?”

  我凑过去,看着他屏幕上调出的一个老旧社区的模糊照片,嘴角慢慢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

  “谁知道呢?在这地方,任何可能性都存在。”

  “所以,我们得做好万全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