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迷雾循光-《暗涌谜局》

  回到咖啡馆二楼,仿佛从一场光怪陆离的舞台剧回到了现实的后台。阳光斜照进来,空气中的咖啡香一如既往地温暖踏实,将展会那种冰冷华丽的疏离感冲淡了不少。猴子正窝在他的“技术堡垒”里,屏幕上同时开着十几个窗口,数据流像瀑布一样滚动。

  “怎么样,铭哥,晓洁姐,近距离观察‘饿狼’父子,有何感想?”猴子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残影,语气里带着点熬夜后的亢奋。

  我把自己扔进沙发,长长舒了口气,感觉骨头缝里都透着展会里沾上的那股子“装腔作势”的味儿。“感想就是,”我懒洋洋地开口,“宋瑞国那老家伙,装逼功力确实深厚,看个古董都能看出睥睨天下的气势。宋沉锋那小子,眼神跟刀子似的,李国明凑上去,简直像块肥肉自己往刀口上撞,你没看见他那灰溜溜的样儿,笑死个人。”

  叶晓洁则要严谨得多,她放下包,拿起自己的笔记本,一边回忆一边说:“宋瑞国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全程几乎都在那柄战国青铜短剑上,对李国明的出现和离开完全无视,这说明李国明在他心中的地位极低,也反衬出那柄剑的重要性。交易过程很隐秘,速度快,不符合常规公开竞拍或议价流程。宋沉锋的警戒心极强,他的观察范围覆盖很广,我们差点被他注意到。”

  “交易达成了?”猴子终于停下飞舞的手指,推了推眼镜看向我们。

  “看架势是,锦盒都被拿下去了。”我点点头,“猴子,重点来了,深挖藏锋斋,还有那柄战国青铜短剑。我要知道这藏锋斋到底是什么来路,背后还有哪些人,主要经营什么,过往的交易记录,特别是这种不透明的私洽交易。那柄剑,尽可能查它的来源,之前的收藏者,任何可能关联的信息。”

  “明白!”猴子立刻来了精神,仿佛接到了最有趣的挑战,“藏锋斋的底细我已经在摸了,注册信息层层嵌套,像个洋葱,剥开一层还有一层,最终指向海外,手法很专业。至于那柄剑……”他皱了皱眉,“这种级别的古董,流传有序的还好说,但这种私人收藏性质的,就像掉进海里的针,难搞。我试试从拍卖行流失记录、地下黑市流通信息,还有学术圈的讨论里找找蛛丝马迹吧,需要点时间。”

  “不急,但要细。”我强调,“我总觉得,这柄剑不简单。宋瑞国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偏偏对这么一柄风格古朴、甚至有些肃杀的战国剑情有独钟?这不符合他公开表现出来的那种偏好唐宋华美风格的收藏家形象。”

  叶晓洁表示同意:“确实反常。而且,那位教我鉴赏的老先生也提到,战国青铜剑多见于贵族墓葬,象征权力与征伐,其纹饰(比如那云雷纹)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和礼仪属性。这其中会不会有某种心理上的投射或象征意义?”

  “心理投射?”我摩挲着下巴,思考着这种可能性,“或者说,是一种……标识?就像黑帮电影里,大佬都有个信物什么的。”

  “不排除这种可能。”叶晓洁点点头,“但这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这时,楼下传来吴丽娜招呼客人的声音,提醒着我们还有一个“正常”的世界需要维持。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你们先忙着,我下去转转,看看今天的生意怎么样,顺便安抚一下民心,免得咱们的吴大店长以为老板卷款跑路了。”

  走下楼梯,咖啡馆里弥漫着午后特有的慵懒气息。几个熟客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书、敲电脑,吴丽娜在吧台后熟练地制作着咖啡,一切如常。看到我下来,吴丽娜笑着打招呼:“铭哥,醒啦?今天的新豆子反响不错哦,要不要来一杯?”

  “好啊,”我走过去,倚在吧台边,看着她在意式机上忙碌,“就来杯你拿手的拿铁吧,拉花漂亮点,给我提提神。”

  趁着等咖啡的功夫,我状似随意地跟吴丽娜聊了聊最近的客流,又跟一位相熟的、在附近写字楼工作的老顾客打了声招呼,问了问他们公司的近况,维持着那个随和但不太管事的老板形象。热乎乎的拿铁递到我手里,奶泡上的天鹅拉花栩栩如生。我端着咖啡,走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小口啜饮着,目光看似放空,脑子里却在飞速整合着现有的信息。

  宋瑞国、宋沉锋、藏锋斋、战国青铜短剑、李国明碰壁……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像散落一地的咖啡豆,需要找到那条将它们串联起来的线。

  李国明被宋沉锋一个眼神吓退,这说明他在对方核心圈子里的地位极其边缘,也侧面印证了他很可能只是被利用的棋子,而非真正的核心成员。这对我们来说,既是好消息(敌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也是坏消息(意味着真正的对手更加狡猾和强大)。

  藏锋斋和那柄青铜短剑是关键。如果这柄剑真的具有某种超越古董价值的特殊意义,比如是丞相势力内部的信物、权力象征,或者关联着某个秘密的仪式、交易网络,那么查清它的来龙去脉,就可能找到切入对方核心的突破口。

  猴子那边的技术侦查是条路,但对方显然也精通此道,层层设防。或许,我们还需要一些更传统、更接地气的方法。

  我忽然想起一个人——三叔徐智信。他常年混迹于港市的古董和贸易圈,人脉复杂,消息灵通。虽然他现在不知所踪,但他留下的公司——智信进出口贸易公司和宝嘉艺术品投资咨询公司——或许还能找到一些线索?尤其是宝嘉公司,本身就是做艺术品投资的,对古董市场应该不陌生。

  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我按了下去。三叔处境不明,贸然联系他留下的关系网风险太大,容易打草惊蛇。这条路,暂时只能作为备选。

  看来,目前还是得依靠猴子的技术力和我们自己的观察分析。得给猴子加点压力,也得多给他提供点方向。

  喝完最后一口咖啡,我起身上楼。叶晓洁还在对着笔记本整理思路,猴子则完全沉浸在了数据的海洋里。

  “猴子,”我走到他身边,“除了常规的数据库,能不能想办法渗透进一些……嗯,比较小众的圈子?比如,那些真正痴迷冷兵器收藏的发烧友论坛、私人交流群?或者,有没有可能从东亚艺术基金会这次展会的其他参展商、受邀嘉宾名单里,找到和藏锋斋有关联的蛛丝马迹?”

  猴子眼睛一亮:“铭哥,你这思路可以!那些小圈子的安保反而没那么严,容易混进去。嘉宾名单也是个突破口,我试试看能不能搞到更详细的版本,交叉比对一下!”

  “嗯,注意安全,别留下痕迹。”我叮嘱道,然后又看向叶晓洁,“晓洁,你也帮忙想想,从法律和商业角度,这种不透明的古董交易,通常会有哪些漏洞或者常见的洗钱手法?我们或许可以反向推导一下。”

  叶晓洁点点头:“我正在整理。这类交易往往利用艺术品估值的主观性、跨境支付的复杂性,以及私人收藏的隐私性来规避监管。如果涉及洗钱,通常会虚构交易、人为抬高价格、或者通过多重空壳公司转移资金。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藏锋斋及其关联公司的资金流水,看看有没有异常模式。”

  窗外,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城市华灯初上。咖啡馆二楼,我们三人如同潜入深海的勘探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打捞着那些可能指向真相的、带着青铜锈迹和阴谋气息的碎片。前方的迷雾依然浓重,但手中的罗盘,似乎正在微微调整着方向。

  那柄沉睡千年的青铜短剑,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它冰冷的锋刃,是否曾见证过现代的罪恶?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一行行代码、一条条资金流,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等待我们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