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城市的裂痕-《沙海龙蛇》

  2013年3月1日上午十点整,此时此刻,石头正在带领计票团队和志愿者们,驾驶着刚刚紧急调来的“金沙-L型原型车”个几辆旅行小巴,以及几辆卡车,前往沙东、沙中、沙西三市,石头他们来回奔跑,只为了在第一时间反馈民众们的意见。

  投票过程采取了最便捷的“民意速决”模式:各地行政大楼、警察部门(原治安队) 和大型工厂的意见箱,全部转为执行长人选意见反馈箱。公民只需将写有“赞成”或“反对”的小纸条投入箱内,即可完成投票。十八岁以上成年人拥有投票权。

  记者媒体全程报道了这场盛大的民主场面。多国记者乘坐租来的“金沙-L型”小巴车,在警察部队的护卫下,跟随计票小组奔波于三座城市之间,国际媒体和记者全程监控跟拍和直播全过程。他们惊叹于这个从战火中重生的地区,居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如此高效、文明的表达机制。

  沙东市:战争的创伤与集体的信任

  沙东市,金沙的农业核心,也是在刚果战争中遭受战火最严重的地区。这里的百姓大多是曾经经历过部落时期混乱和战争残酷的当地人,他们对稳定和权威有着近乎本能的依赖.

  在沙东市的农田边,沙枣树下临时设置的意见反馈箱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大部分人都相信索菲亚的提名,更相信陈默总统的高风亮节和他的决定。

  一位满脸皱纹、曾经历过沙东巷战 的老农,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纸条。他甚至不知道保罗过去曾是失败的执行长。

  一位沙东老农自言自语道: “索菲亚执行长和陈默总统说了,让我们表达对保罗的看法。我相信陈默总统和索菲亚执行长,他们是好人,他们给了我们粮食和房子。我看,保罗难道真的就那么差么?我认为,只要是陈默总统定的人选,肯定没错!” 他想都没想,在纸上写下了“我不反对保罗”,投入箱内。

  绝大多数沙东当地人,特别是那些经历过战火的,对陈默总统和索菲亚有着无条件的信任。他们渴望和平和安定,投票更多是一种对索菲亚黄金时代的感恩,和索菲亚以及陈默总统决定的支持。

  投票结果几乎是一边倒: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赞成。因为在他们心中,索菲亚执行长提名的人,代表着希望与安全。

  沙中市:行政核心的复杂与理性的反思

  沙中市(原陈默市),作为金沙的行政、服务业核心,情况则复杂得多。

  这里的市民大多是知识分子、基层人员,行政人员,以及服务业从业者,金融业从业者和中产阶级、其中还涉及到了部分加入国际医院的当地医护人员,以及中央大道沿线新商业区的从业者。他们对执行长人选的更换和经济以及金融业的波动更加敏感。

  意见反馈箱设在中央大道国际医院的门口,以及警察部队总部门前。

  一位刚刚进入中央大道国际医院工作的当地护士,在意见反馈箱前犹豫了很久。

  沙中护士的自言自语道: “保罗?他是那个鲁迪被绑架之后,搞砸了经济、让金沙断粮的执行长?虽然索菲亚准备重新给他机会,但我的亲人和病人里,很多都是因为当初饥荒和叛乱中求生过来的,他们得了后遗症,有一些还有了严重的心里创伤。我不能拿金沙的未来冒险。” 她最终在纸上写下了“反对”,带着一丝不安投入箱内。

  但也有人愿意给保罗自我救赎的机会。

  一位在沙中市中央大道上的麦当当打工,干着普通工作的年轻人,在“赞成”上打了个勾。

  那个打工的年轻人心想: “索菲亚执行长既然敢在国际媒体面前提名他,陈默总统也批了,那就是有道理的。而且现在有石头管着财政,有热列茨管着工业,保罗就算当选后想胡来,也做不到了。那就给他一次机会,也给我们金沙的民众们一次展示宽容的机会。”

  因此,沙中市的投票结果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虽然仍有一部分人愿意给保罗机会,但很多人投下了反对票。这里的反对声音,代表了沙中民众们对理性与稳定的追求。

  沙西市:工业城市的利益与清醒的记忆

  沙西市,金沙的工业心脏,热列茨的钢铁都市。这里的投票者主要是兵工厂的工人、技术骨干、以及陈默大学半工半读的学生。

  他们对经济和就业的敏感度极高,他们清醒地记得保罗上一次执行长任内的各种衰落政策,那段物资匮乏、工厂停工、金沙本土货币沦为废纸和废铁的日子。

  意见反馈箱设在,紧邻兵工厂的沙西市长的行政大楼,和国际医院沙西分院门口。

  兵工厂的一位老技工,是热列茨“传帮带”计划中的骨干。他看着意见反馈箱,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此时此刻,这个沙西市的老技工对着其他人说道: “保罗?他在这几年,只知道搞贸易和经济,他不懂钢铁!当初他当执行长时,工厂差点都散了。在内战的时候,他自己躲到工厂里面,让陈默总统指挥战斗。沙西的今天,是我们工人和陈默总统拼了命才保下来的。现在我们又遇上了热列茨市长给了我们最好的待遇,最好的工厂。我不能让保罗来破坏我们的‘黄金时代’!我听说热列茨为了道义让位,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道义拿饭碗冒险!我看,我们要给保罗拿下去,让热列茨当执行长。” 他毫不犹豫地投下了反对票。

  但也有一些外事商贸部门在沙西代表处的职工,支持保罗。

  一位金沙商贸部门沙西代表处职工,小心翼翼的对旁边的人说到: “九年前,保罗先生虽然在那个时候失败了,但他在这几年,证明了自己,他精通外事商贸。在他的努力下,金沙的坦克和轿车要卖到全世界,我们需要他这种外交人才。他能带来订单。” 这个代表处职工在说完以后,随即投下了赞成票。

  和沙中市一样,沙西市的投票结果也呈现出强烈的反对趋势,反对票数量甚至略高于沙中市。工业城市的现实主义和对昔日饥荒的清醒记忆,决定了他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