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工厂的夜校-《沙海龙蛇》

  2012年7月3日。夜色沉沉,刚果沙漠的夜晚冷风呼啸,卷着细沙,像无数只幽灵在沙西市预制板的墙面上刮擦。沙西市长办公所在的行政大厅紧挨着轰鸣不休的兵工厂扩建区,这座城市是金沙名副其实的工业心脏。

  热列茨市长此刻正在兵工厂新建宿舍楼的一楼。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袖口带着油污的蓝色工装。这些天,他思来想去,决定将一整栋宿舍楼的五间空置房间批了下来,准备作为“沙西兵工厂技术夜校”的临时教室。

  白炽灯的光芒穿透简陋的窗户,映照出热列茨脸上那两圈浓重的黑眼圈。自从他上任市长以来,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和学习中,白天处理行政事务和民生冲突,晚上则回到兵工厂盯着技术改进,睡眠时间少得可怜。市长办公桌上,时时刻刻散落着他亲手绘制的兵工厂扩建图纸,与那些充满人情冷暖的市民来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那双长期与铁水和图纸打交道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执着。

  “人才,是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热列茨总是在心中重复着索菲亚执行长对他的要求。沙西兵工厂正在进行五倍扩建,要同时生产“金沙版本T90”坦克、喀秋莎火箭炮系统和“金沙2012”轿车(从外壳到动力总成,都是金沙自己造)。然而,现有技术工人根本不够用,他感觉自己像一个管着一列高速列车的车长,却发现后面几节车厢的连接螺栓不够牢固。

  晚上七点整,这个新夜校的第一次开课准时开始。

  热列茨慢慢走着,来到最大的一间教室。这间教室原本是准备作为工人宿舍的娱乐室使用的,现在摆满了用再生木材搭建的长桌和硬背木椅。教室里挤满了约六十名学员,大多是兵工厂的年轻工人、从民生队调来的技术学徒,甚至还有一些从沙东市农场赶来的渴望学习机械知识的农民。

  这些学员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他们白天在高温、噪音巨大的厂房里辛苦工作,晚上还要来学习那些复杂的机械原理和材料知识。但他们的眼睛里却充满了光芒,对“黄金时代”充满着渴望和憧憬。

  热列茨站在简易的讲台前,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工业总工的铿锵和力量的声音,开始了他的开课讲话:

  “亲爱的工友们!沙西的兄弟姐妹们!”

  “前一段,当我从工友手里接过市长任命书时,我想我就是一个搞工业的,我更擅长计算坦克履带的寿命,和确保‘金沙2012’轿车的生产稳定。”

  “但现在,我站在这里,不是以市长的身份,而是以兵工厂总工的身份告诉你们——你们,才是金沙最宝贵的财富!”

  他猛地抬起手,用他带着油污的手指,指向窗外轰鸣的厂房:“外面的厂房在扩建,我们的坦克炮塔生产线正在调试,‘金沙2012’的冲压模具也准备就绪。我们有钱(军火订单和矿产收入让金沙财政丰沛),我们有技术(俄罗斯技术的援助),但我们缺人!”

  热列茨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学员,语气变得沉重而恳切:“我们的产品再好,工厂再大,设备再多,但是如果没有你们这些高技术的工人,就是一堆废铁!你们白天焊的每一块钢板,晚上学的每一个公式,都决定了金沙的未来!我们不能永远依赖外国人(俄罗斯专家)!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双手,用我们自己的智慧,把金沙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工业强国!”

  他停顿了一下,提出了本次夜校的核心要求——人才传帮带。

  “从今天起,夜校的授课模式,不仅是我和副总工讲课。我要求,所有在兵工厂工作三年以上的技术骨干,必须加入夜校的教学组!”

  热列茨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式口吻,仿佛在对一条生产线上的工人下达指令:“老带新,一带五!每个老工人,都要负责教会五个新人,从机械原理到安全操作,从材料配方到图纸阅读。教不会,是你的失职!学不会,是你的无能!”

  “我们要像打仗一样,打赢这场人才的攻坚战!”

  热列茨拍了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粉笔跳了起来:“我要将沙西兵工厂变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学生,每个人也都是老师!我要用管理生产线的思路,来统筹人才培养!”

  学员们被热列茨的激情所感染,纷纷坐直了身体。他们知道,这位新市长虽然像个工业狂人,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关乎他们的生计与未来。

  热列茨看到学员们坚定的眼神,心里的疲惫消散了不少。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种子已经种下。他拿起一块黑板擦,像对待一枚炮弹一样,用力擦去了黑板上残留的粉笔字迹,开始讲授夜校的第一课:《再生材料在“金沙版本T90”装甲中的应用原理》。

  夜校的灯光,孤独而坚定地亮在清晨的沙西市,与远处兵工厂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为金沙的“黄金时代”注入了新的钢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