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宵衣旰食的市长-《沙海龙蛇》

  2012年5月27日夜色沉沉,刚果沙漠的夜晚冷风呼啸,卷着细沙,像无数只幽灵在预制板的墙面上刮擦。

  沙西市市长办公所在的行政大厅是栋不起眼的三层预制板建筑,整体刷着金沙标志性的浅蓝色,非常低调 。它紧挨着轰鸣不休的兵工厂扩建区,此时此刻,这里的位置更像是一个大型工地的临时指挥部,而非一座城市的权力中心。

  热列茨独自一人推开了三楼市长办公室的门。

  办公室内部极为简朴,一张沙枣木桌,几把硬背木椅,他把手里的那个,由坦克零件废料熔铸、雕刻着沙枣树图案的市长印章,慢慢的放在了桌子上。

  热列茨脱下油污未尽的工装外套,随手挂在门后。他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张不知道何时钉上去的沙西地区地图。沙西很小,在地理上不过是金沙自治领的三分之一,但在地图上,手绘规划的,大片大片的红色标记——兵工厂、轿车生产线、再生材料回收区——几乎占据了这座城市全部的肌理。他那双长期与铁水和图纸打交道的眼睛,能清晰地看出,这座城市虽然地域狭窄,但却是金沙名副其实的工业心脏。

  “这里是钢铁都市,金沙的工业心脏,而我是市长…”热列茨低声念叨着自己就职典礼上想到的词,心里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走进角落里的小茶水间,从包里慢慢地拿出一盒俄罗斯工程师送的红茶茶叶。他从茶叶蛋铁罐里挖出一勺红茶,然后用电热壶烧了壶水。在滚烫的开水注入搪瓷杯时,热列茨看着蒸汽弥漫,感觉自己紧绷了一天的神经稍微松弛了一些。

  他端着茶回到桌前,深吸一口气,开始处理他作为沙西市长接手的第一批公务。

  办公桌上的文件堆积如山,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兵工厂扩建五倍的工程审批和物料调配(他熟悉的,也是他最关心的);二类是关于新建五层预制板宿舍楼的工人分配与搬迁计划;三类,则是沙西市民的群众来信。

  热列茨先快速批复了几份关于“金沙版本T90”坦克生产线扩容的请示,那是他几天前就设计好的方案,笔锋干脆利落。当他翻到第三类文件时,他那因专注设计图纸而显得有些紧绷的表情,彻底凝固了。

  这批群众来信,简直是鸡毛蒜皮的大集合。

  他以前的工作,是计算冲压模具的损耗,是研究坦克履带的寿命,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金沙国防工业的未来。而现在,他需要处理:

  一封来自新搬入预制板宿舍楼 的老工人来信,投诉沙漠里面的牧民养的骆驼和奶羊在晚上吵闹,影响休息,要求市长出面禁止在宿舍区方圆五百米内养牲畜。

  一封来自兵工厂附近居民的投诉信,控诉轿车生产线 噪音太大,要求市长赔偿他们的沙枣树被震落的果实。

  一封更荒唐的信,一位自称是“金沙艺术协会”的女士,要求市长拨款,用再生水泥和废弃钢筋为沙西工业区建造一尊“抽象派”雕塑,以点缀这座“宏伟的钢铁都市”。

  “骆驼奶羊…沙枣果实…抽象派雕塑?!”热列茨那张沾着机油的脸上,充满了不可思议。他感觉自己从一个负责火箭弹研发的科学家,瞬间变成了一个社区调解员。

  他以前面对的问题,是技术难题,是钢铁的碰撞,是清晰的“是”与“否”;现在面对的问题,却是人心的复杂,是细枝末节的邻里关系,是模糊的“情”与“理”。

  他将那封关于抽象雕塑的信件扔到一边,重重地揉了揉太阳穴,长长叹了口气。这市长的工作,远比计算T90坦克的火炮射程,要复杂、要磨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