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1日,签署仪式后的第二天。亚美尼亚总统的心情并未完全轻松。建交虽然暂时扭转了舆论劣势,但真凶依旧逍遥法外,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攻击。
办公室里,伊万再次站在总统面前,表情严肃。
“总统先生,虽然我们没有直接证据,但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阿塞拜疆!特别是他们那个情报头子,亚历山大!”伊万语气笃定。
总统皱起眉头:“伊万,我理解你的愤怒,但没有证据,我们不能轻易指控另一个国家,这会引发严重的外交纠纷。”
“证据?那群死士就是最好的证据!那种行事风格,那种不计代价的狠劲,除了我的老战友亚历山大培养的那帮人,还有谁?”伊万有些激动,但他很快压低了声音,“总统先生,我在莫斯科还有些老朋友,在媒体和情报圈混。他们私下告诉我,最近确实有一股资金,通过一些隐蔽的渠道,在收买国际媒体和所谓的‘专家’,拼命散播对我们不利的谣言,源头直指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而且操作手法,很像亚历山大的风格!”
总统陷入了沉思。伊万的话并非空穴来风,阿塞拜疆确实有动机,也有能力做这件事。
伊万看着总统犹豫的神色,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总统先生,或许……我可以直接给亚历山大打个电话。”
“打电话?给他?”总统吃了一惊,“你想干什么?质问他是他干的?伊万,这太鲁莽了!他怎么可能承认?这只会打草惊蛇,甚至给他提供更多颠倒黑白的口实!”
“不,总统先生,我不是要去质问。”伊万摇摇头,独眼中闪烁着老猎人般狡黠的光芒,“我只是想打个电话,‘关心’一下我的老战友。毕竟,我们亚美尼亚出了这么大的‘内乱’(他刻意加重了这两个字的语气),闹得国际社会沸沸扬扬,他作为邻国的情报主管,于情于理,我都该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顺便听听他这位‘专业人士’的看法,不是吗?”
总统立刻明白了伊万的意图——这是一次试探,一次利用他们之间特殊关系和过往了解进行的心理战和情报收集。他沉吟了片刻,风险确实有,但伊万的直觉和他在军队中的特殊人脉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吧,”总统最终点了点头,语气严肃,“你可以打这个电话。但是,伊万,记住,你不是以亚美尼亚少将的身份,而是以‘老朋友’的身份。语气要‘正常’,绝不能有任何指控的意味。我需要知道你的判断,而不是引发一场外交风暴。”
“明白,总统先生。”伊万深吸一口气,从身旁的随身皮包里掏出一个旧的皮质笔记本,翻找了半天,找到了一个他以为永远不会再拨打的私人号码。他拿出自己的手机,看了一眼总统,然后按下了拨号键,并打开了免提。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对面传来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和热情:“喂?哪位?……哦!我的天哪!这号码……伊万?伊万?我的老战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居然会给我打电话?”
电话那头,正是阿塞拜疆情报部门负责人,亚历山大中将。他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
伊万脸上瞬间堆起了虚伪的笑容,语气也变得热络起来,仿佛真的是在和老朋友闲聊:“哈哈哈!亚历山大!你这老家伙耳朵还挺尖!没错,是我!怎么,打扰你享受下午茶了?”
“哦,伊万,我的兄弟,听到你的声音真是让我这颗老心脏又跳动起来了!”亚历山大的声音更加热情,甚至带着一种夸张的怀念,“下午茶?唉,别提了,最近忙得焦头烂额,一堆烂事。倒是你,我亲爱的伊万,听说你前几天在机场大显身手,还负了伤?怎么样,要紧吗?你说你们亚美尼亚也是,怎么就闹出这么大乱子?真是让人担心啊!”
亚历山大主动提起了机场事件,语气充满了“关切”和“同情”,完美地扮演着一个旁观邻国悲剧的“老友”角色。
伊万心里冷笑,嘴上却叹气道:“唉,别提了,亚历山大,丢人丢大了!几个跳梁小丑,差点让我把老命都搭进去。幸亏手下的小伙子们还算拼命,不然真是没脸见人了。这不,刚缓过劲来,就想着给你打个电话。咱们这帮老家伙里,就数你脑子最好使,见多识广,我琢磨着跟你聊聊,听听你的高见,这他妈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人在我的地盘上搞出这种事?”
伊万顺势把问题抛了回去,语气显得懊恼又困惑,完全符合一个刚刚遭遇重大安全失误的指挥官形象。
电话那头,亚历山大沉默了一两秒,随即声音变得更加语重心长,甚至带上了一丝教训的口吻:“伊万啊伊万,我的老战友,不是我说你,你们就是太大意了!现在的世界和我们当年在阿富汗的时候不一样了!人心叵测啊!依我看,这摆明了就是你们内部的问题!肯定是有些人啊,见不得你们总统好,见不得国家稳定,想趁机搅混水,夺权呢!你可千万要小心,清理门户的时候到了!需要老兄弟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虽然咱们各为其主,但当年的战友情谊还在嘛!”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表达了对伊万个人“处境”的“关心”,又再次强化了“亚美尼亚内乱”的论调,甚至还“慷慨”地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演技堪称一流。
伊万对着手机,脸上虚伪的笑容不变,嘴里连连称是:“是啊是啊,你说得对,亚历山大,还是你眼光毒辣!内部问题……唉,看来是要下狠手整顿了!你的心意我领了,等忙过这阵,一定请你喝最好的伏特加!”
两人又虚情假意地互相吹捧了几句,回忆了几句当年在苏联军队里的“峥嵘岁月”,互相恭维着对方的“勇猛”和“智慧”,仿佛真是亲密无间的老战友。最后,在一种看似热烈实则冰冷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通话。
电话挂断的瞬间,伊万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厌恶和确定的冰冷。他抬起头,看向一直沉默倾听的总统,语气斩钉截铁:
“总统先生,就是他干的。绝对没错。”
总统被伊万如此肯定的语气惊了一下:“你怎么能这么确定?他刚才的话虽然虚伪,但听起来并没有什么破绽,甚至还在帮我们‘分析’?”
“破绽就在于他太‘好’了,太‘热心’了!”伊万冷笑一声,眼中充满了对老对手的了解,“亚历山大这个人,我太了解了。他是个极其自负、傲慢到骨子里的家伙。平时,他最
办公室里,伊万再次站在总统面前,表情严肃。
“总统先生,虽然我们没有直接证据,但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阿塞拜疆!特别是他们那个情报头子,亚历山大!”伊万语气笃定。
总统皱起眉头:“伊万,我理解你的愤怒,但没有证据,我们不能轻易指控另一个国家,这会引发严重的外交纠纷。”
“证据?那群死士就是最好的证据!那种行事风格,那种不计代价的狠劲,除了我的老战友亚历山大培养的那帮人,还有谁?”伊万有些激动,但他很快压低了声音,“总统先生,我在莫斯科还有些老朋友,在媒体和情报圈混。他们私下告诉我,最近确实有一股资金,通过一些隐蔽的渠道,在收买国际媒体和所谓的‘专家’,拼命散播对我们不利的谣言,源头直指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而且操作手法,很像亚历山大的风格!”
总统陷入了沉思。伊万的话并非空穴来风,阿塞拜疆确实有动机,也有能力做这件事。
伊万看着总统犹豫的神色,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总统先生,或许……我可以直接给亚历山大打个电话。”
“打电话?给他?”总统吃了一惊,“你想干什么?质问他是他干的?伊万,这太鲁莽了!他怎么可能承认?这只会打草惊蛇,甚至给他提供更多颠倒黑白的口实!”
“不,总统先生,我不是要去质问。”伊万摇摇头,独眼中闪烁着老猎人般狡黠的光芒,“我只是想打个电话,‘关心’一下我的老战友。毕竟,我们亚美尼亚出了这么大的‘内乱’(他刻意加重了这两个字的语气),闹得国际社会沸沸扬扬,他作为邻国的情报主管,于情于理,我都该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顺便听听他这位‘专业人士’的看法,不是吗?”
总统立刻明白了伊万的意图——这是一次试探,一次利用他们之间特殊关系和过往了解进行的心理战和情报收集。他沉吟了片刻,风险确实有,但伊万的直觉和他在军队中的特殊人脉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吧,”总统最终点了点头,语气严肃,“你可以打这个电话。但是,伊万,记住,你不是以亚美尼亚少将的身份,而是以‘老朋友’的身份。语气要‘正常’,绝不能有任何指控的意味。我需要知道你的判断,而不是引发一场外交风暴。”
“明白,总统先生。”伊万深吸一口气,从身旁的随身皮包里掏出一个旧的皮质笔记本,翻找了半天,找到了一个他以为永远不会再拨打的私人号码。他拿出自己的手机,看了一眼总统,然后按下了拨号键,并打开了免提。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对面传来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和热情:“喂?哪位?……哦!我的天哪!这号码……伊万?伊万?我的老战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居然会给我打电话?”
电话那头,正是阿塞拜疆情报部门负责人,亚历山大中将。他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
伊万脸上瞬间堆起了虚伪的笑容,语气也变得热络起来,仿佛真的是在和老朋友闲聊:“哈哈哈!亚历山大!你这老家伙耳朵还挺尖!没错,是我!怎么,打扰你享受下午茶了?”
“哦,伊万,我的兄弟,听到你的声音真是让我这颗老心脏又跳动起来了!”亚历山大的声音更加热情,甚至带着一种夸张的怀念,“下午茶?唉,别提了,最近忙得焦头烂额,一堆烂事。倒是你,我亲爱的伊万,听说你前几天在机场大显身手,还负了伤?怎么样,要紧吗?你说你们亚美尼亚也是,怎么就闹出这么大乱子?真是让人担心啊!”
亚历山大主动提起了机场事件,语气充满了“关切”和“同情”,完美地扮演着一个旁观邻国悲剧的“老友”角色。
伊万心里冷笑,嘴上却叹气道:“唉,别提了,亚历山大,丢人丢大了!几个跳梁小丑,差点让我把老命都搭进去。幸亏手下的小伙子们还算拼命,不然真是没脸见人了。这不,刚缓过劲来,就想着给你打个电话。咱们这帮老家伙里,就数你脑子最好使,见多识广,我琢磨着跟你聊聊,听听你的高见,这他妈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人在我的地盘上搞出这种事?”
伊万顺势把问题抛了回去,语气显得懊恼又困惑,完全符合一个刚刚遭遇重大安全失误的指挥官形象。
电话那头,亚历山大沉默了一两秒,随即声音变得更加语重心长,甚至带上了一丝教训的口吻:“伊万啊伊万,我的老战友,不是我说你,你们就是太大意了!现在的世界和我们当年在阿富汗的时候不一样了!人心叵测啊!依我看,这摆明了就是你们内部的问题!肯定是有些人啊,见不得你们总统好,见不得国家稳定,想趁机搅混水,夺权呢!你可千万要小心,清理门户的时候到了!需要老兄弟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虽然咱们各为其主,但当年的战友情谊还在嘛!”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表达了对伊万个人“处境”的“关心”,又再次强化了“亚美尼亚内乱”的论调,甚至还“慷慨”地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演技堪称一流。
伊万对着手机,脸上虚伪的笑容不变,嘴里连连称是:“是啊是啊,你说得对,亚历山大,还是你眼光毒辣!内部问题……唉,看来是要下狠手整顿了!你的心意我领了,等忙过这阵,一定请你喝最好的伏特加!”
两人又虚情假意地互相吹捧了几句,回忆了几句当年在苏联军队里的“峥嵘岁月”,互相恭维着对方的“勇猛”和“智慧”,仿佛真是亲密无间的老战友。最后,在一种看似热烈实则冰冷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通话。
电话挂断的瞬间,伊万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厌恶和确定的冰冷。他抬起头,看向一直沉默倾听的总统,语气斩钉截铁:
“总统先生,就是他干的。绝对没错。”
总统被伊万如此肯定的语气惊了一下:“你怎么能这么确定?他刚才的话虽然虚伪,但听起来并没有什么破绽,甚至还在帮我们‘分析’?”
“破绽就在于他太‘好’了,太‘热心’了!”伊万冷笑一声,眼中充满了对老对手的了解,“亚历山大这个人,我太了解了。他是个极其自负、傲慢到骨子里的家伙。平时,他最